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42.06KB ,
资源ID:54404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40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1分数的意义一 西师大版秋.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1分数的意义一 西师大版秋.docx

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1 分数的意义一 西师大版秋2.1.1 分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0页“分数的意义”及课堂活动和练习六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再认识。本节的重点是理解作为标准量的单位“1”的重要性。理解作为单位“1”,它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其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分饼活动,用小圆纸片代替饼让学生从一块的四分之一,到8块的四分之一。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观察和操作的对比中,理解由于单位“1”的不同,所

2、以每一份的大小不同。从而理解分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在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通过把整体平均分成多少份,认识其中的一份,再认识其中的几份的形式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创设分数情境法,课件演示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操作法,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和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并知道一个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分一分,做一做和想一想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中理解单位“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单位“1”,体会和了解分数对应的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难点 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深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小圆片(8个),小棒(10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猜谜语下面有两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1)母子上下分。(分数)(2)十五个吊桶打水。(打一分数)() 2.引导回忆分数的意义。表示什么意义,你们记得吗? 3.分数我们以前就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今天学习的分数内容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呢?通过学习后,同学们再认真总结一下。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一) 设计意图

4、:通过设置猜谜语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回忆原来的分数知识。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 1、理解单位“1”。 (1)课件出示课本例:小明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得到这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后,小明的姐姐又拿出一盒月饼。对小明说:你把这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吧。 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圆代替月饼,再和小明一起分一分。并画出分法示意图。 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学生分的小圆在黑板前展示。并提问: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8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理解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8个月饼的。质疑:小明分出了1个月饼的,又分出了8个月饼的,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表示的月

5、饼数量一样吗?你们可以结合你们分法示意图看一看,对比一下想一想。引导学生理解得出:两个得出的一份的数量是不一样。一个是半块的一半,一个是块月饼。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是1个月饼的,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得其中的一份。所以是一半的一半;而后一个是8个月饼的,也就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块。教师课件展示图形:前一个是以1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是以8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体不一样,所以分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问题引导:通过上面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总结:这些分数都是以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像这样由一个物

6、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设计意图:通过分饼活动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打下基础。2、理解分数的意义。(1)课件出示第19页试一试:要求请学生们拿出10根小棒,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表示出其中的3份,这表示的是10根小棒的几分之几?其中的3份是多少根小棒?学生在位上摆小棒,分小棒,并在草稿本上画出分法示意图。学生汇报:3份就是,就是6根小棒。 提出要求: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学生讨论后表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出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

7、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 尝试练习:让学生说一说是由多少个组成的?的分数单位是,里面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课件出示第19页说一说: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的分数单位是,里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里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里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意识到,整体“1”的变化对每份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从而更广泛而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三)巩固新知:1.出示第19页课堂活动第1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

8、这样的分数,你们一起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第20页课堂活动第2题. 提出要求:在书中涂色,在涂之前一定要看清是涂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要涂多少个? 学生先在书中涂色,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最后集体汇报:(四)达标反馈习题;1.把20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2.小强喝了一杯牛奶的,弟弟喝了剩下牛奶的,他俩谁喝得多?3.小明共攒了100元零花钱,小红共攒了120元零花钱,小明拿了零花钱的捐给希望工程,小红拿出了她零花钱的捐给希望工程,他们俩谁捐得更多一些?多多少?4.小明用他平时集攒的零用钱向希望工程捐款了2

9、0元,他捐的钱是他零用钱的,你知道小明原来有多少零用钱吗?答案;1、5 2、小强 3、小红多,多21元 4、120元(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了什么? 引导总结:1.认识了单位“1”,知道单位“1”,还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2.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认识了分数单位,知道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对教学知识点的整理,既让学生回顾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对本节的知识点做了一个系统的整理,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6)布置作业1.

10、在书中完成练习六的第1、2、3题。再在小组内对照订正。2.完成练习六的第4题。3.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几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4.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是B的 。已知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你能计算出B的面积是多少吗? 答案:3. 4 4. 1246=18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 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

11、识单位“1”,在些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1、在教学中,要抓住本课的这个重点,通过分月饼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充分体验、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草稿本上画分法示意图和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让学生自主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这样学生会深刻的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对分

12、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对分数意义的更深一层认识的目的。 教学资料包(1) 教学精彩片段 探究新知 1.分析什么是整体“1”。 在上面的分一分活动中,我们用来平均分的物体,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除此之外,你议认为还有可能是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 我们说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整体“1”,可以用整体“1”来表示(板书)。其中,把谁平均分,谁就是整体“1”。2.比赛拿小棒。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然后让学生按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规则为:让学生分别拿出小棒总数的。(板书),哪个小组拿的又快又准确为胜利者。学生开始比赛活动。然后让确定完成的先后名次。接着让学生按

13、次序汇报一下你拿了多少根小棒。拿的又快又对的为胜者。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报分数,并相互比赛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吗?(虽然分数相同,但大家拿出的小棒数并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4.猜测。(小棒数量不一样)是这样吗?你们在小组内各自数一数你们的小棒总数。5.验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小棒总数和拿出的的小棒数量。如果把小棒总数看作整体1,把拿出的的数量叫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整体不同时,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设计意图: 本小节通过小组活动拿小棒,在拿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拿的数量不同,从而提出疑问,并在释疑的过程中通过猜测和

14、验证,使学生明确整体1所表示的含义。(二) 数学资源 1.一个图形的是一个正方形。你能画出这个图形原来的形状吗? 2.小明看了一本书的,小强也看了一本书的,他俩看的一样多。 答案: 1、 2、 无法比较,因为他俩所看书的总数不知道。(三)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分数的意义(一)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19页例1的内容

15、。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拓展延伸学习,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量与量间的数量关系及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学情分析 对于分数,学生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学生完成能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其次,五年级的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理解知识。(3)教学目标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

16、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所以本节课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个维度。分别是: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并知道一个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分一分,做一做和想一想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中理解单位“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

17、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5)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6)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谜语的结果,即意义的回顾,使学生通

18、过回忆旧知,引入新知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用圆纸片代替饼,求它的是多少,再通过比较数量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不同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再通过拿小棒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分数有更深的了解。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地分一分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通过涂一涂来认识分数与对应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9、最后通过拓展练习,使学生通过分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提升,明确: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经历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五、说板书分数的意义(一)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

20、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21、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

22、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

23、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四)资料链接分数符号 分数分别产生於测量及计算过程中。在测量过程中,它是整体或一个单位的一部份;而在计算过程中,当两个 数(整数)相除而除不尽的时候,便得到分数。 其实很早已有分数的产生,各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也记载有关分数的知识。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亦已有分数记号, 至於古希腊人则用L表示 ,例如:L=1, L=2,及 L=3等。至於在数字的右上角加一撇点 ,便表示该数分之一。 至於中国,很早就已采用了分数,世上最早的分数研究出现於九章算术,在九章算术中,有系统的讨 论

24、了分数及其运算。(九章算术方田章大广田术指出:分母各乘其馀,分子从之。这正式的给出 了分母与分子的概念)。而古代中国的分数记数法,分别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汉字记法,与现在的汉字记数法一样 :分之;而另一种是筹算记法: 用筹算来计算除法时,当中的商在上,实(即被除数)列在中间,而法(即除数)在下,完成整 个除法时,中间的实可能会有馀数,如图所示,即表示分数。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就用了 这种记法来表示分数了。古印度人的分数记法与中国的筹算记法是很相似的,例如。 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海塞尔最先采用分数缐。他以来表示。而斐波那契是最早把分数缐引入欧洲的人。至15世纪后, 才被逐渐形成现代的分数算法。在1530年,德国人鲁多尔夫在计算+ 的时候,以计算得 ,到后来才逐渐的采用现在的分数形式。 1845年,德摩根在他的一篇文章函数计算( The Calculus of Functions)中提出以斜缐/来表示 分数缐。由於把分数以a/b来表示,有利於印刷排版,故现在有些印刷书籍也有采用这种 斜缐/分数符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