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66.39KB ,
资源ID:54395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395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地方史.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地方史.docx

1、四川地方史四川地方史(21幢114版)第一章 四川地理概况 第一节四川地形地貌 一、四川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南,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介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老四川指的1997年重庆未划为直辖市之前,包括今四川省及重庆市的全部地域范围。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东邻湖北,湖南,北接陕甘,南通贵州、云南,西接青藏高原。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1997年以前,省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的大省。1997、3月14,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审议通

2、过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四川省面积48 5万平方公里。二、“四川”之得名关于四川的得名,大约是从宋代开始的。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四川条:“唐时剑南一道,止分东西两川而已,至宋则为益州路(原注:后改为成都府路)、梓州路(原注:后改为潼川府路,即今潼川州)、利州路(原注:今保宁府广元县)、夔州路,谓之川陕四路。后遂省文,名为四川。”又四川通志卷二也说:“咸平四年,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曰四川路。” 自从四川的名称出现以后,基本上没有更易,元代称四川行省,明代称四川布政使司,从清代就称四川省。 三、四川地形地貌单元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

3、单元,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地势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四川全省地形以龙门山-峨嵋山-大凉山连线划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东部是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东、西两部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实况都有很大差异,历史进程也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原本是远古时期一个广阔的内陆湖。后来因地壳运动和四面高山冲积使湖盆

4、不断抬升并。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湖水最终切割开东南面的巫山而外泄,大约在7000万年前形成盆地。四川盆地地域范围大致以川北之广元-川东之奉节-川南之叙永-川西之雅安四点连线做为盆地的底部与四面高山的分界线。(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四面高山:东北缘是大巴山、米仓山;东南缘是巫山、大娄山;西北缘、西南缘是龙门山、邛崃山等;该区主要山脉有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盆地区内最高峰是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故常称为盆周山区。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

5、,零星分布于山地之间,山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秀山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北高原地区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川藏公路是川西北高原地区与川西南山区的大致分界线。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主要是高山峡谷,也有一些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这些地方高山耸峙,河谷深切。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主要山

6、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木里县境内夏俄多季峰海拔5958米,而东南部的河谷平原最低处在雷波县境内的金沙江河谷底,海拔仅为305米,相对高差达5600米左右。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南北长118公里,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 四、四川的河流湖泊千水之省。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所以号称“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四川主要河流水系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四川省湖泊大多分布于西

7、部和西北部高山高原区多数湖泊为冰蚀湖、溶蚀湖、堰塞湖。全省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规模较大的自然湖泊有泸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宁海、勒得海,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 72 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 27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四川冰川集中分布于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全省共有冰川200条,总覆盖面积510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0亿立方米。达古冰川第二节四川地理特点 一、地形地貌的封闭性四川省四面由高原和高山环抱。对外自成封闭性的大地貌单元,内部各小地貌单元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

8、山入云端,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逢走半天”。剑门关是天下险关、雄关,是军事上极为重要的地方,“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守住剑门关,四川得安然”。二、地貌类形多样性四川地貌复杂多样,兼有平原、丘陵、山地、山原、河谷、湖泊、岩溶、冰川遗迹等地貌,而各种地貌又巧妙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 三、资源丰富性天府之国。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手工业资源、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丰富的黑色、有色金属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天然气、煤、太阳能,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众多的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大省。四、人口分布不平衡性。重庆市未划出之前,四川省人囗居全国第一。四

9、川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界东以盆地为主体的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集中了全省90的人口;界西以高山高原为主体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 三分之一,却只居住着不到全省10的人口五、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平衡性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世代居住在省内的少数民族有彝、藏、羌、苗、回、满、傣、傈僳、蒙古、壮、 白、纳西、布依等14个民族。四川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3个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 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峨边彝族自治县。此外,按民族县对待的尚有北川、石棉、盐边

10、、米易县和仁和、金口河区。民族自治地幅员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其分布地域遼阔,人口密度小,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特点。六、行政区划的密度分配不均匀性四川的行政区划表现为东部区乡密集,西部区乡稀疏,密度分配呈现不均匀性。大致北东自平武,南西到盐源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区乡特别密集,在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上,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区乡;而西部区乡极稀,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仅有10的区乡。第三节四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一、积淀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域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但历史非常悠久,从三星堆遗址到现代化产业,无一不是以历史的事实告之我们,四川各族在开发四川的过程中,创

11、造发展了一支有别于中原文明、荆楚文明、齐鲁文明却又毫不逊色的巴蜀文明,中国历代的许多历史大事与四川密切相连。四川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积淀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域。二、四川是历代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历史上四川的开发虽然落后于黃河流域,但自战国以后,特别是都江堰建成之后,为四川盆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旱涝保收人称天府之国,民殷国富。历代常有蜀粮外运,蜀锦誉滿天下,并沿南方絲绸之路频频外运。历史上常有河洛关陇诸地灾民入川就食,而少有川民逃荒外出的现象。成都是著名的古代城市,有“扬(州)一益二”之说。三、四川是古往今来政治军事的战略要地虽然地处西南偏隅之地,与历代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较远,

12、但江山险固,地土肥饶却使四川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司马迁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先取关中或巴蜀做为根据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外线作战方能有兵源和财源的补充,才可能建成统一天下的中央政权。四、四川的治乱对历代国家的稳定有重要影响其一,四川封闭型地形地貌,遼阔的地域,丰富的物产,形成自给性很强的经济结构,既可是为国家提供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也为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提供方便,故李白说“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其二,四川做为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非常重要,历史证明凡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反之则影响整个国家大局。如诸葛亮坚定执行“西和诸戎”的政策,与孟获屡战终和。使南中地区成为蜀国的重要后方

13、;相反、东汉地方官因压榨奴役过重则引发羌人的反抗,东汉政府一镇压,羌人中的民族分裂分子将其引向民族仇杀,三次大战导致东汉政府财政空虚,横征暴敛,卖官鬻爵,激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黃巾起义。故曰: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己治蜀未治。其三,二元经济格局导致东西差异、少数民族与汉族差异。山区与坝区的差异。贫富对立也存在不稳定因素。第二章 先秦时的四川一、四川是古人类的故乡之一古人类学家认为,亚州西南部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四川南邻发现我国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北邻陕西省发现了蓝田猿人化石(距今110万年),这就给人们提出一个悬念,在云贵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间的四川,是否有猿人生存的

14、遗存?而巫山县大庙镇的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告诉我们: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是四川古人类悠久历史的明证。有的学者认为巫山“人”已走出“猿”的属类,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范畴。此外,在资阳黄鳝溪和鲤鱼桥、成都市羊子山、川西南的汉源县大渡河北岸的富林镇、川东的铜梁县城附近、重庆九龙坡马王场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远古时代的四川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以1951年在资阳县黄鳝溪发现的“资阳人”最著名。资阳黄鳝溪的资阳人化石,与陕西大荔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属于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存。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

15、址在四川分布广泛,已发现200多处。其地域东起巫山,西至雅垄江、大渡河,北至阆中,南到长宁皆有发现。而在广元营盘梁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巫山大溪遗址、广汉三星堆文化一期、西昌礼州遗址,成都市、青衣江、岷江上游文化遗址等等,都有四川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距今50007000年。为我们提供了先民们在盆地四周,从事以农业为主,兼及渔猎、采集、畜牧等经济活动的证据。新津县宝墩文化遗址(距今4500年),已有明显功能标志的聚落形态“城”出现。紧随其后的,还有都江堰的芒城、郫县三道堰的古城、温江县的鱼凫城遗址。这些文化遗址表明,我们祖先的活动踪迹,已经进入成都平原周围,并且即将跨进文明社会的门槛

16、。二、古史传说在中国古史传说的丰富资料中,保存着有关远古四川历史的片段记载,从这些古史传说中,也可以了解一些远古四川的状况。女娲、皇帝元妃嫘祖、帝高阳(帝颛顼)、大禹三、古代的巴蜀古代四川大地上,生活着大大小小的许多部落和群落。其中巴、蜀两族最大。结合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巴人和蜀人至迟在春秋时期己进入奴隶制时代。建立过巴国、蜀国。(一)巴族与巴国 1、巴名称的由来 至于“巴”之得名,也有诸多说法。元和郡县志卷34渝州条: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这种记载最早见于已佚失的汉代谯周所著的巴记。史记张仪列传说“苴、蜀相攻击”。唐司马贞索引谓:“苴音巴。或

17、巴人、巴郡,本因芭苴得名,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也。” 苴是芦苇,俗称巴茅草,盛产于川东一带,巴人以此而得名。许慎说文解字说:“巴,虫也。或曰蛇食象”。后一种说法沿自山海经:“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还有人说巴就是坝,生活在坝区的人也。童恩正先生认为“巴族祖先廪君有生于石穴的传说,而在川东方言中,又长期地呼石为巴”故认为巴最早含义应是指“石”或“石穴”,巴人即生活在石穴中的人。2、巴族的起源山海经说巴人是太皞氏后裔。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华阳国志说巴人是黃帝的后裔。华阳国志巴志:“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

18、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人矣。 ”童恩正先生认为巴人是从湖北武落钟离山辗转迁徙而来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3、巴国的兴衰巴人活动范围曾达到汉中地区,并与陕西的周族有所联系。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灭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是说商后期巴人曾参予武王灭纣的战争。西周建立后,大封诸侯,巴也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其首领为巴子。巴子转化为有土有民的君主,强悍的巴师成为维护统治的坚强支柱。巴国的活动在以重庆中心的川东地区。其地域“东至鱼腹(奉节),西至僰道(宜宾),北接

19、汉中,南极黔涪(贵州、涪陵)”,其势最強时,曾据有今湖北西部和贵州东部。巴人勇武善战,活动的地方很广,长江沿岸的丰都、涪陵、巴县,嘉陵江上的合川、阆中等地,都是巴人建过都的地方。巴人曾臣属于楚国,后来巴楚不断发生战争,又与蜀有矛盾,公元前316年与蜀战,巴求救于秦,秦乘机灭巴、蜀而得到四川。(二)蜀族与蜀国 1、蜀族的来源及早期历史西来说:蜀族是从岷江上游逐步进入成都平原的。古史记载说它是黄帝后世的子孙。蜀人也世世代代自称为皇帝的后代。大致反映了蜀族的祖先与西北地区的氐羌先民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东来说:东方有缗氏的后代。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蜀族的第一代始祖叫蚕从,后代称蚕从氏。蚕从之后成为蜀族首

20、领的先后有蜀王柏灌和蜀王鱼凫。蜀王本纪称蚕从、柏灌、鱼凫为“三代”,并说:“此三代各数百年”。2、古蜀国的兴衰 古蜀国活动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其地域据有今成都市及乐山、雅安、绵阳、内江等地区,以及阿坝州、凉山州和宜宾地区的一部分。是一个可与中原夏商文明相媲美的古代奴隶制王国。这个王国,初创于夏商之际,灭于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相续15001600年之久。西周时代,蜀王国君为杜宇,又称望帝,建都郫(今郫县)。杜宇致力于耕战,蜀国实力大幅度上升,开疆拓土,北达汉中,南至宜宾,东越涪水,西抵青衣江,成为西南泱泱大国。在礼制方面,杜宇王国已初成制度。1929年在广汉中兴场一个农民在挖水

21、沟时发现一批数千年前的玉器和石器,揭开了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经多次发掘和调查,发现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遗址,除了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外,还出了两坑玉器,数量达三百多件,制作精美,属于古代“礼器”范畴,礼是奴隶社会宗法制等级制下人们行为规范,礼器的大量出现意谓着奴隶制国家的存在。证明这里是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古蜀国政治经济中心。杜宇王国在政治制度上受到周王朝较大影响。蜀在国内还按照西周分封制的要求修建社稷禅坛。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上限为西周。杜宇王国的统治维持了大约一百余年。春秋初叶,来自长江中游荆地的鳖灵,借蜀中治水之机,逐走杜宇,自立为蜀王,号开明。蜀王本纪载:杜宇在中原了七雄称王时,他建立国家,

22、“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都于郫”。后来一个名鳖灵的人自“荊”入川,逐渐取代杜宇建立了开明王朝。而四川先民因怀念杜宇便产生出他“死化杜鹃,”的传说。今郫县有望丛祠,是纪念杜宇的建筑。开明王朝存在约300年,前后十二世,对开发四川有过巨大的贡献。建国之初,原定居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大约在九世开明帝后迁到成都。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开明王朝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是实行分封制。而广大被统治阶级被编制固定在一种称为“五丁”的社会组织中。1986年发现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展现距今47003000年前四川先民的文明成就。这里城墙高耸,壕沟深掘。南城墙外两个祭祀坑中,掩埋着数以千计的大型青铜器、黄金制品、

23、玉石器。方圆2.6k的城圈内,分布着密集的生活区、宫殿区和手工作坊,显示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建立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三) 巴蜀的社会经济 1、巴的社会经济巴人早期以善于涉猎著称于世,经济生活以狩猎捕鱼为主,辅之以原始的粗放农业。西周中叶以后,巴深受蜀地农业的影响,致力于农耕,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巴国农业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农耕技术方面,江边河岸台地平坦之区已经开辟成种植水稻的良田。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普遍开垦畲田,种黍、稷等作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谷物多有剩余,酿酒业也发展起来。巴地出产一种叫“巴清酒”的名酒,香醇浓郁,是向周王朝交纳的贡品,名列周礼“三酒”之一。 手

24、工业方面,巴人成就很多。从巴地出土的陶器看,制作技术已有提高,出土了轮制方法。陶器品种有炊器、饮具,又有装饰用品,可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巴人的竹木器编制业颇为发达。巴县冬笋坝出土的巴人船棺,在棺低有六棱孔眼的篾垫遗迹。 随葬器物中,有的漆盘使用竹编胎骨而不用木制。昭化宝轮院的巴人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件残篾器和一件木梳,木梳制作精美,与长沙楚墓所出在形制上几乎完全相同。 纺织业相当兴盛。巴县冬笋坝曾发现麻布和绢的痕迹。文献记载战国后期巴地的一些民户以布代赋,称賨布或幏布。 巴人手工业中最富盛名的是青铜器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青铜冶炼技术相当高超。运用现代方法对涪陵小田溪巴人墓葬出土的青铜器

25、进行分析测定,发现铜锡比例合乎常规。 2、蜀的社会经济早期蜀族在经济生活中以狩猎畜牧为主。阴卜辞中有蜀族向殷王朝提供射手和御人的辞例。除田猎外,早期蜀族也兼营粗耕农业,以作为经济的补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蜀族,民无常居,人口稀少。西周中叶以后,随着杜宇王国的建立和大力推行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蜀的农业逐渐进步,成为经济生活中主要因素。春秋后,随着开明氏入蜀,一些进步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得到推广,蜀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并促进酿酒业的进步。战国后,蜀地已经是沃野千里,土地肥美。 后人记载这里有“桑、漆、麻、紵之饶”, “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成熟,靡不有焉。”战国后期秦灭蜀后,很快就在蜀

26、地调集了六百万斛大米,以资秦师东伐楚国之粮,充分反映了蜀地的富饶程度。蜀国农业的发展进步,是与水利事业的兴建密切相关的。鳖令治水的最主要的工程是开凿玉垒山作为分水口,挖掘人工河道,把岷江分流入沱江。由于水利事业的兴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除此之外,蜀人还从少数民族处引进新的品种,如胡豆。蜀中广记卷64: “戎菽,蜀人所谓胡豆也。志云:蜀人得种于羌戎,故名。 ”蜀最富传统的是纺织业。到了战国时代,蜀锦生产已有相当规模。秦灭巴蜀后,张仪、张若修成都城,“于彝里桥南立锦官”。山谦之丹阳记言:“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乃有之。”童恩正先生认为:在中原地区,锦的出

27、现也是很早的,但 “蜀锦”质地较厚,表面光滑,实际上是一种缎。在矿业方面,蜀地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璧玉、金、银、铁等。禹贡称在古代梁州的贡品中,就有铁和镂。古代蜀国的青铜制造业相当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蜀国的商品交换。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蜀人在度量衡方面约定俗成,自成系统。广汉蜀国遗址曾出土数十件大小轻重厚薄不一的圆形石璧,重者达百斤以上,这些石璧即是在交换时用来平轻重的衡石。古代的蜀人在交通方面发明了栈道和索桥。栈道有土栈和木栈。土栈是在茂密的森林山地中斩木铺地,木栈则是在峭壁上凿孔设木。 褒斜道是秦蜀两地人民最早相互沟通的一条谷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栈道之一。在未修栈道以前,仅是一

28、条谷道,行人只能绕道翻越山岭而行。至战国时期,中国有了冶铁工业,有了穿凿山崖的工具,此时,才有可能在路经之悬崖绝壁处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褒斜栈道始通于范雎为相的秦昭王时期,即公元前266年至前255年。战国策秦策及史记蔡泽范雎列传均称范雎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石牛道又名金牛道。据说蜀主打猎到了褒斜山谷,与秦王相遇,秦王因知道蜀王贪财好色。秦乃凿石牛五头,预先放金在牛后,声言牛能屎金,愿送蜀王以石牛和美女。蜀王想得到秦的屎金之牛和美女,即命五丁力士开道修路,以迎美女和庞大的石牛。但是他迎来的不仅是石牛和美女,还有秦国的大军。古代蜀人在交通方面还发明了索桥。索桥

29、又称笮桥,在河流湍急不易渡越之处,编竹成索,两端分系于两岸所凿石鼻之中,手足循索即可玄渡而过。(四) 古巴蜀的文化 1、语言文字在巴国的上层统治集团中,通行一种尚处于原始阶段阶段的文字,这种文字常常铭刻在战国时代巴国的铜兵器和其他铜器上,目前还不能释读。李学勤先生把巴蜀文字分作甲、乙两类,认为巴蜀文字甲类图形意味厚重,可能有音符、意符的区别,乙类则是“方块字”,“似汉字而非汉字”。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

30、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古代蜀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蜀王本纪说蜀的古代,“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由于鳖令来自楚国,楚国使用的文字属汉字系统,所以蜀国统治集团使用汉字是完全可能的。早期蜀族在语言上与中原很不相同,被称为“蜀左言”。随着战国时代蜀与楚、秦及中原列国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蜀人的语言成分发生了极大变化,到战国末已是“言语颇与华同”。2、音乐舞蹈巴渝舞:据记载,周武王伐纣时,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这种乐舞属于古代战争乐舞即武舞性质。据汉、唐文献追述,巴人这种乐舞的舞曲分为四章,有矛渝本歌曲、安渝本歌曲、安台本

31、歌曲和行辞本歌曲,均用巴人自己的语言演唱。 巴人的乐器以铜制打击乐器为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錞于 、鉦和编钟。古代巴人号令军士的乐器-虎钮錞于。錞于通高436毫米,椭圆盘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缩,作椭圆柱形,中空。盘首面径252毫米;肩径310毫米;足径210毫米;钮长180毫米,宽35毫米,作猛虎形。器壁厚3毫米。器身完整,铜色青绿有光泽。 古代蜀国的音乐,开明氏之前史籍无征。华阳国志蜀志说开明王国“乐曰荆”,说蜀王为了取悦他的妃子,曾作“东平之歌以乐之”,妃子死后,“王悲悼,作臾邪之歌、陇归之曲。”这些歌词均已亡佚。3、占卜学在中国古代,占卜星象之学和天文学有时是难以分割的。在春秋后期,集

32、中代表巴蜀这种文化传统的人就是苌弘,大致活动在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死于公元前492年。史记天官书曰:“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淮南子 汜论训:“昔者苌弘,周室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4、大石遗迹古代蜀人有一种以大石为葬具或墓志的文化传统,被称为大石文化或大石遗迹。从古代文献和考古调查资料来看,大石遗迹普遍存在于古代蜀国将于以内。如墓石、石笋、石镜、支机石、五块石、列石等。(五)巴蜀的衰亡公元前四世纪的70年代,是巴、蜀两国的极盛时代。但他们都外有强敌。巴的强敌是东边的楚,蜀的外患是东北的強秦。而巴蜀两国亦因利益常发生战争,巴国每当战蜀失利或内乱时常求助于秦、楚。蜀王国在开明氏统治的后期,王室渐趋腐朽,政治日益黑暗。统治阶级滥用民力,赋役苛重,大伤民力,国势日蹙。 公元316年,蜀王之弟被封在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