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3.54KB ,
资源ID:543347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334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第四章 建设方案与建设规模第五章 环境保护第六章 建筑项目的节能第七章 劳动安全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建议第十章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及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平安大街北首1.1.4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招标咨询有限公司1.2编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2.1依据a、*实验中学校舍安全工

2、程项目的相关技术、经济资料b、*规划局提供的规划图c、评价方法和参数依据2006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d、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该项目基础资料。e、本项目采用的投资、价格等财务、会计数据、均经过项目承办单位确认。f、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1.2.2编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实施进度和风险及社会效益分析等。1.3研究工作概况 我公司受*委托,进行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我们组成项目组对拟建厂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建设单位领导及有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与交

3、流,收集了有关项目的技术资料并走访了有关专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可研报告。1.4建设地点与建设规模拟建项目位于*平安大街北首,学校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共有30个教学班,1960名在校生,156名教职员工,总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其中,新建四层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1848平方米;新建二层学生食堂一栋,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1.5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初步计划定位14个月2012年2月底以前完成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项目施工;2012年12月底竣工验收、投入使用。1.6总投资额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额500万元

4、1.7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投资额500万元1.8结论 *实验中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符合*“十一五”教育规划,符合*学校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力举措,作为*中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教学环境的完善。必将进一步激发该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极大地提高实验中学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使该校成为*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从而更好地落实普九教育、切实提高全县人口文化素质。我们认为该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

5、性2.1承办单位概况2.1.1建设单位:*2.1.2法定代表人:张连岭2.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实验中学坐落于平安大街北首,学校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共有30个教学班,1960名在校生,156名教职员工,总建筑面积752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5219平方米,生活用房646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585平方米,其他用房70平方米。2.2项目背景 校舍与食堂建设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目前,我县初中规模偏小,布局比较分散,由此引起了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成本加大,有限的教育经费难以集中使用,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按照*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我县初中由现在的17所减少到7所,校均规模由

6、现在的1231人增加到2300人左右。大力发展教育,完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需要。实验中学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育体系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验中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是符合*“十一五”教育规划,符合*中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力举措。作为*中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 校舍与食堂建设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教学环境的完善。必将进一步激发该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极大地提高实验中学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使该校成为

7、*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从而更好地落实普九教育、切实提高全县人口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该项目社会效益显著。我们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建设地点3.1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设在*平安大街北首3.2建设条件3.2.1地理位置条件拟建*农村中学校舍及食堂改造安全工程项目位于*实验中学,总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建筑面积752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5219平方米,生活用房646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585平方米,其他用房70平方米该项目建设地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能够满足盐山农村中学校舍及食堂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3.2.2工程地质*位于华

8、北平原中部,地形平坦,地层岩石性较均匀,地基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现象。3.2.3地震烈度按国家地震局颁发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地区地震烈度为七度。 3.2.4气象资料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的年温差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冷暖适中。历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42.9极端最低气温:-20.6最热月平均气温:26.5最冷月平均气温:-3.9最热月3时平均气温:29.8采暖日数:124天历年平均气压:1015.7毫帕历年最高气压:1047.9毫帕历年最低气压:98

9、8.1毫帕最热月6、7、8月平均气压:1003.8毫帕年平均相对湿度:63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3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34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73年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6最热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77最冷月13时相对湿度:63历年平均降水量:584.9月最大降水量:570毫米最大积雪厚度:21厘米年平均风度:3.4米秒年平均最大风速:21.0米秒全年主导风向:ssw s sw夏季主导风向:ssw s e土壤最大冻结深度:55厘米年蒸汽量:1852.1毫米常年无霜期:195天3.2.5供电本项目由*供电公司供给。可满足本项目的供电需求。3.2.6供水排水供水根据项目建设后的预计运转情况,总用水量每

10、年为2.75万吨。水源来自自来水供水管网,能满足本项目的用水。3.2.7供暖本项目取暖采用集中供热管网,能够解决采暖问题。3.2.8通信本项目地处*,交通十分便利,通信采用固定电话为主和移动电话相结合的形式联络快捷方便,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实验中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该项目应积极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宽带引入每一个教室。办公用房设电话插头及宽带接口。第四章 建设方案及建设规模4.1地址选择本项目拟建位置位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好又无污染,十分适合*实验中学校舍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必将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涵养,提高*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4.2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地理位

11、置优越,交通便利,能够达到*实验中学校舍的建设要求。4.3建设规模拟建项目位于*平安大街北首,学校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共有30个教学班,1960名在校生,156名教职员工,总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其中,新建四层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1848平方米;新建二层学生食堂一栋,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4.4总平面布局 4.4.1学校建筑是建筑类中功能最为复杂的一种,人口较多,稍有不慎,容易发生人生安全事故。 1)符合本地规划要求并结合场址具体地形情况。 2)符合我国有关规范及消防要求。 3)布局力求简洁,紧凑,节约占地。 4)按使用的功能分区布置,结合长远发展。尽量使公用工程靠近负荷中心,

12、便于管理。 5)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6)适当考虑学校内部与周围的绿化和美化。4.4.2总平面布置概述 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经济合理的综合解决建筑物和公用设施的平面布局,建筑物的开间大小均有主体专业确立,并根据主体专业要求,在建筑物设计中针对不同的建筑采取不同的隔音措施。整个建设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区内利用建筑物综合安排绿化地,形成若干个绿化空间,与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各区环境幽雅,既能相对封闭,又能相互联系,能够满足患者、消防等方面的要求。4.5建筑设计4.5.1设计指导思想 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建筑外观体现现代化卫生类建筑的

13、性格,色彩以素雅的浅色调为主,体形及细部处理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视觉效果。4.5.2设计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137-87)(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6)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207-94)(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T50001-2001)(9)建筑制图标准(GBJ15-88)(1997年局部修订)(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规范(GB5

14、0068-20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4.5.3项目等级本项目工程类别为卫生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按七级考虑。4.5.4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主要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采暖与通风设计、照明设计、消防安全设计等。4.5.5设计依据1、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26.5最冷月平均气温:-3.9年平均气温:12.4冬季采暖室外温度:-12夏季空调室外温度:34.4夏季通风室外温度:302、相对

15、湿度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6%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7%3、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584.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74.3毫米。4、风速:夏季平均风速3.1m/s,冬季平均风速:3.2m/s5、风向频率夏季:sw , 11% 冬季: sw ,10%6、最大冻土深度:52厘米7、最大风速(30年一遇):25.3m/s4.6结构设计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本工程采用的国家规范及规程如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137-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207-94)建筑地

16、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地震烈度为六度地震区。本工程抗震构造措施按七度考虑。4.7给排水设计4.7.1给水(1)水源该项目水源来自*自来水供水管网,能满足本项目用水。(2)用水量预测(1)用水标准学生:每人每天50升,时变化系数2.0教职工及外来人员:每人每天50升,时变化系数2.5循环系统补水按循环水量的2%计算消防:本校区最大消防用水量为室外的30L/S,室内消火栓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个小时。自动喷水系统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本校区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2)用水量计算根据*的具体情况,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

17、003)(2009年版)及给排水水量计算方法确定该项目的总用水量:表4-1序号用水项目用水规模用水时间(小时)最高日用水量(m3/日)平均时用水量(m3/时)最大时用水量(m3/时)1学生2300241154.799.582教职员工200101012.53小计1255.7912.084未预见用水10%12.50.5791.2083+4合计137.56.36913.288(3)给水用管材室内给水立管支管采用铝塑复合管,热熔连接,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室外给水管管径小于DN70的采用衬塑热镀钢管,大于DN100的用给水铸铁管。4.7.2排水(1)本项目生活污水拟通过污水管道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初步处理后

18、排入*的排水管网。(2)雨、污水管网规划:根据地形特征,采用雨、污合流排水体制,项目内均采用重力流形式进行雨水和污水排放,雨、污水经统一收集后分别汇入*污水干管中进行统一的排放或处理。4.8消防设计1、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本工程室外消防管网布置成环,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米,并不大于40米,室外消防用水由储水池直接供给;室内设消火栓,保证同时有两个消火栓同时到达任何一个地点。2、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消防系统在室外设置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水池容积仅包括室内消防用水量,消火栓5小时用水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88m3,其中扣除了消防时补水量;消防泵房内

19、设置两台消防泵,为一用一备。4.9电气设计4.9.1强电设计 1、设计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2-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2-9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图。2、设计范围(1)0.4/0.23KV低压配电系统(2)电力及照明系统(3)建筑物防雷及接地3、负荷等级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4、电气动力、照明负荷一般采用分开供电方式,主要技术设备直接由变电所放射供电,照明采用插接式母线树干式供电。供电动力设备,照明及动力电压均采用220/380V。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以及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

20、-1999),该项目电力负荷分类综合用电指标取值如下:表4-1名称数量用电指标(KW/M2)用电量(KW)宿舍楼1848m20.06KW110.88食堂1240m20.01KW12.4室外照明等30 =153.28KWKc=0.3 cos=0.9 Sjs=51.09KVA本工程用电由*电力公司供电所供给,可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求。弱电设计包括有线监控系统、电话及网络系统、对讲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该项目应积极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宽带引入每一个房间。办公用房均设电话线插头及宽带接口。4.10采暖设计1、热源本项目采用集中供热管网供暖,能满足本项目需求。2、管网规划 热力管网采用地下埋设,采用DN5

21、0-DN70的管道集中供热,确保供热安全可靠。4.11通风设计一般房间有外窗的采用自然通风,无外窗的房间采用排风扇或离心通风机进行换气。4.12管网综合规划根据新建道路横断面以及各专业规划管线,统筹安排,该项目管线类别有:给水、排水、供暖、供电、宽带、有线电视、电话、消防、道路照明、绿化给水、雨水等。管线铺设依据外管网铺设规范要求和规划设计埋地铺设。合理布置,综合确定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并坚持以下原则:1、各种管线应尽量埋设在道路红线以内,不要乱穿空地,造成今后对其他设施修建的不利。2、同一管线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道路的另一侧,以免多占土地和增加与其他管线的交叉。3、在道路横断面中间安排管线时,应

22、首先考虑将管线安排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穿行,尽量避免管线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4.13绿化、硬化1、绿化绿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本着美观、实用、人性化的原则,以期在有限的投资下,做到精雕细刻。计划采用适合本地生长的普通乔木和花灌木,以小片草坪点缀,以降低后期绿化维护费用。结合学校整体设计,种植草坪及树木,优化、美化、绿化学校环境,努力建设成为学生的美好家园。2、硬化主要车行道及人行道采用混凝土路面,绿化甬路采用碎石、卵石等多种硬化形式,停车场用混凝土铺设。4.14竖向规划4.14.1采用技术规范城市民用建筑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JJ37-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23、规范 (GJJ83-99)4.14.2竖向规划原则1、基地内竖向高程变化较缓,竖向规划时尽量使规划高程接近地面标高,达不到技术标准时作局部挖填调整。2、竖向规划以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填挖数量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起伏变化,进行合理的土方调配,避免不必要的大填大挖。第五章 环境保护本项目在设计中采用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的可持续发展。5.1环境现状项目场地附近没有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及其他环境敏感点。5.2设计依据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3、1998年11月18日全国人大第十次常务委员会

24、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污气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5.3设计原则1、执行环保工程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2、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设计中应积极采用低毒、无毒的原料,采用节能、低噪声设备,采用少污染、无污染的新技术,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3、环境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净化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应满足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4、尽可能因地制宜采用综合利用与回收技术,尽量避

25、免产生二次污染。如产生二次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5.4设计范围凡本次设计范围所产生的污染都在本次环境保护设计范围内。5.5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与污染防治5.5.1噪声噪声污染源主要由施工机械运作时产生,如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挖掘机等。采取降噪措施主要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管理施工场地;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间安排在昼夜(6:20-22:00),避免夜间施工;施工设备选用低噪声的器材和设备;施工期间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维修养护。5.5.2扬尘本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扬尘,主要来自运输车辆、拌和、拆分系统和水泥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防治措施:(1)、运输材料道路及施工现场应配合洒水设备,定时洒水

26、,减少起尘量,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2)、料场应距居民区150米以外,同时加以遮盖,避免扬撒,在材料运输途中,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避免抛撒,粉煤灰运输应湿取湿运。(3)、施工厂界设隔离棚或简易墙。(4)、搅拌站应设置在距居民区200米以外的地方,且应该设在下风向;尽量争取集中拌合方式,集中拌合的搅拌机应有二级除尘装置。5.5.3固体废渣主要为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管理。5.5.4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自砂石冲洗、混凝土养护、场地和设备冲洗等过程。施工废水中主要含有泥沙和油污。还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间防止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为:(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

27、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2)、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一起处置。(3)、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4)、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以减少在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控制施工废水污染,措施是切实可行的。5.6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因子及防治措施1、废水除要求

28、处理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后,本项目其它生活污水拟通过污水管道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初步处理后排入县城的排水管网,对环境影响较小。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师生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及部分公共设施使用产生噪声。通过对停车场合理布局及在院内设禁鸣牌、限速,公共设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安装消音降噪设备,加强学校内环境管理,并通过院区绿化降噪等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后,对院内声环境影响较小。3、恶臭的环境影响分析院区内的垃圾收集箱、污水汇合接管井是易于产生恶臭的场所,在平面布置时应注意其位置的合理布局,并尽量用绿化遮挡和吸收臭气。规范清洁卫生工作,杜绝恶臭的发生。4、绿化绿化是提高农村学校的建

29、设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指标之一。本项目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绿地率达到35%。5、废气废气主要是热水锅炉排放的气体,锅炉选用环保型,气体经处理检测合格后启用。5.7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第六章 节能分析6.1我国能源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大,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87亿吨标准油,比2003年增长12.11%,占世界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12.51%,据美国之后为第二大生产国;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59

30、亿吨标准煤,增长9.5%.2005年我国消费总量为13.86亿吨标准油,增长15.11%,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3.56%,据美国之后也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标准煤,增长9.5%.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为:原油36.8%、天然气23.75%、煤炭27.2%、水电6.2%、核能6.1%;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为:原油22.3%、天然气2.5%、煤炭69.0%、水电5.4%、核能0.8%;2004年煤炭生产与消费;我国煤炭生产19.56亿吨,同比增长13.19%,占世界的生产总量的35.32%;煤炭消费19.17亿吨,增长14.64%。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4.40%。2005年石油生产与消费:我国石油生产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