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二一八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 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1中国人采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汉字起源于宗法制的推行 B道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分封制已经退出历
2、史舞台 D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2周天子分封时,既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同时又要给于受封者颁赐礼器,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室的这些规定A旨在传播周王朝先进的文化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凸显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规范了诸侯的日常生活行为3从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C这种行政区划非常不利于中央集权 D政区层级的调整导致地方割据性增强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修筑长城,开凿灵渠C建立三
3、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5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6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沦是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前期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A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例 B官员增加大大推动了廉政建设C有利于减轻
4、人民的赋税负担 D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7南台备要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们)从便区处。”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各项权力不受中央的节制8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帝的法定权力不断缩小 B民主政治趋势不断发展C地方的自主权利得到加
5、强 D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9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明朝时,明太祖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下列哪一项做法与材料中明朝的做法属于同一种性质A汉朝时,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B隋朝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C清朝时,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互不统属D唐朝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10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
6、保护奴隶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严重侵犯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11公元前5世纪,雅典法律规定: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富有的外乡人。这反映了雅典A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差距大 B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情C严格限制公民权利的扩散 D保证本民族血缘关系的纯正12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维护公民平等 B限制公权滥用 C追求皇帝集权 D国家利益至上13
7、有学者评论某个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这个国家采取的“和平变革方式”是A光荣革命 B一票共和 C召开制宪会议 D国王主动退位141801年,内阁首相小皮特就爱尔兰天主教问题附署了解禁法案,立即引起英王乔治三世的不满,面对国王的压力,依旧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小皮特被迫辞职。这一史实表明A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内阁必须对国王负责 B议会无力约束国王滥用权力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仍起着一定作用 D责任内阁制度尚未正式形成15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
8、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A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B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C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D严重破坏了三权分立的体制16英国某著名政治社会学家描述19世纪中期的英国时说:“国家宪法对英国人来说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是规范当下政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这表明英国A注重实际政治经验 B个人意志至高无上 C奉行激进改革政策 D注重实行分权制衡17下图是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的说明文字是“鹅象征国会
9、,俾斯麦正在将自己认可的法案塞进鹅嘴里”。俾斯麦:“要么吃,要么死。”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了德国A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B宰相权力远远低于议会C议会成为民主体制的保障D议会和宰相分割行政权18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应当是A否定巴黎公社 B阻止保皇派复辟 C限制言论自由 D建立君主立宪制19有学者这样比喻近代西方国家的代议制特征:“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的笼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
10、、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民主共和制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C法国民主共和制、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D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民主共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鸦片战争体现了历史发展
11、的正义性211869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现了一个特殊司法机关叫做会审公廨,它规定适用西方律师陪审辩护制度。这一机关得以出现的最早依据是A南京条约附件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2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A B C D23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文件具有很强的空想性,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并且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里的“文件”是
12、指A十二铜表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辛丑条约24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A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C使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D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25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 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D表明了袁
13、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第卷(材料解析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
14、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詹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分)宰相制度废除以后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
15、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由于古希腊的教育家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没有历史负担。既没有既成的、公认的文化传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路古希腊先哲的著作都是私人著述、一家之言,对后人只有启示、教益,而没有约束力。 摘自张瑞璠、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材料三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
16、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教育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2分)概括材料三西塞罗的思想主张,
17、(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2分)28(12分)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
18、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4分)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19、。(6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据李伟迪孙中山与的制定等材料二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
20、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1)根据材料
21、一,概括指出孙中山对临时约法不满意的理由,(2分)结合当时政局,指出他依然签署和颁布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4分)(2)椐据材料二,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3分)材料三中孙中山的观点与课本关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二一八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AACDBDCD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AABACADBA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8分)26(14分)(1)程序:中书省草拟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
22、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4分)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2分)(2)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胡惟庸擅权。(2分)影响:皇权加强,行政效率提高;皇帝事务过多,推动内阁产生;君权过于集中,容易出现太监专权等腐败现象。(2分,任意两点即可)(3)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27(12分)(1)选官制度:察举制(2分)原因:政府官员的选拔不再是依据门第或者血缘,改变了世卿世禄制。(4分)(2)背景:政治上,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发达 ;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23、(2分)思想主张: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2分)方式:抽签选举。(2分)28(12分)(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4分)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2分,任意两点即可)(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3分)成效:扩大了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与完善。(3分)29(12分)(1)理由:认为临时约法的内容基本不符合他的主张;认为内阁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会不能保障内阁制政府的运行”) (2分)主要原因: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等内容,具有进步性;希望用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认为可以在临时约法基础上很快实行五权宪法;可以弥合各政治派别的分歧。(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2)观点: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民主政治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3分)不矛盾。因为孙中山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人们对民主共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课本论断是基于民主共和作为一股思想潮流而言的。(3分,未说明理由不得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