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8.57KB ,
资源ID:54313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31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校配电网现状及优化.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校配电网现状及优化.docx

1、高校配电网现状及优化1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校园高速发展及扩大,电力的供应和消耗己渗透到校园生产、师生生活的各个角落,学校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1.1.1配电网发展现状学校的配电系统建设较早,建设相对落后。校园配电网,己或多或少滞后于校园的发展壮大,成为制约校园发展的瓶颈。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电力设备数量多但性能落后、免维护水平低且不适合自动化要求等,导致可靠性不高,影响了师生的生活学习。从现有配电网的状况进行分析,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损耗,以适应校园的发展和扩建的需要。1.1.2当前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目前

2、,学校配电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如网架结构薄弱;电力设备陈旧、事故率高、线路过载、可靠性差、电压质量低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压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薄弱长期以来,网络结构极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网架结构薄弱,主次网架不清晰,多分段多互联的网络连结未形成。配电网负荷增长迅速。生活用电量增长给配电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当多的一些设备因为过负荷而发生故故障发生频繁等问题,用户电压不稳定,网络损耗过大。2、配电网技术落后,网络自动化水平低目前,学校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水平较低,配电网设备落后陈旧,安全性差,能耗大,故障频繁。同时,网络自动化水平低,在学校电网中,中压配电网的自动化是一块空白。3、线

3、路损耗率较高,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目前,校园配电网普遍存在线损较高的问题。同时,电压合格率也普遍较低。根据统计,我国10kV(6kV)的配电网功率因数在0.65到0.8,这些主要与校园配电网结构、原建设标准低以及负荷发展的特点有关。早期建设的配网线路已经不适合1/28当前的发展需要和要求。4、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电网规划不科学学校的配电网规划和设计,主要是由规划人员依据个人经验和局部计算来进行,在有限的条件下解决负荷增加、线路过载、电压偏低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规模日益扩大的配电网,这种规划方法将越来越难以进行配电网的合理建设和经济运行。1.1.3配电网优化的意义一、降低配电网线损,提高系统经济

4、性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不断的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和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经济可靠性。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线损率大致在5%-8%,我国为10%,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35-110kV配网线损是地区线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网络优化改善电网运行方式从而达到降低配网网损的目的。二、均衡负荷,消除过载,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在配网中,每条馈线均有不同类型的负荷如:商业类、生活类和生产类。由于不同类型负荷的日负荷曲线是不同的,在变电站的变压器及每条馈线上峰值负荷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网络优化,可以将负荷从重负载或是过负载馈线(或变压器、转移到轻负载(或变压器)上,这种转移不仅调节了运行馈线的负荷水

5、平,消除馈线过载,还能改善电压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小整个系统的网损。三、提高供电可靠性在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打开配电系统中的某些分段开关隔离故障,同时合上某些联络开关把故障线路上的部分或全部负荷转移到其它线路上去,从而起到快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目的。综上所述,学校的配电网的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网损较高和可靠性较低,而配电网优化能够解决学校配电网现存的问题。但是,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抵制关系,要想降低网络损耗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就势必会增加资金投入,但过多的资金投入会给学校造成投资压力。所以本论文将在资金投入,网络损耗和可靠性这三者之间寻求一条最优途径,以满足配电网

6、改造的实际要求。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配电网可靠性研究的现状2/28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后期,其起步晚于发电和输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代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强大,并且涉及面广泛,任何停电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由于缺乏对可靠性的研究和管理,以及人们开始并未意识到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性,一些国家的电力系统曾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其中,尤其是美国东北部电力系统(包括纽约市)发生的大停电,引起了社会秩序的极大混乱,造成的损失惊人,成为国际史上的一次重大事故。自此以后,各国都大大加强了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工作。自1965年大量该领域的学术论文问世以来,到目前为止,

7、无论是在数据统计方面,还是在可靠性的模型和算法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可靠性评估正逐步成为配电网决策中的常规性工作。国内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工程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八十年代初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和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初期发展缓慢。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用电负荷迅速一嘈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对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就促进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发展。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模型和算法上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用于定量评估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三类:一类是解析法、一类是模拟法、另一类是人工智能方法。一、解析法解析法的基本思

8、想是根据系统的结构、系统和元件的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系统的可靠性概率模型,通过递推和迭代等过程精确求解此模型,从而计算用户和系统可靠性指标。1、概率分布法这种方法利用可靠度来计算系统在各种容量状态的稳态概率指标,具有使用灵活方便,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小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但它没有较强的系统性,建立元件故障和系统处于各种容量状态之间的概率关系十分繁琐,且难以处理状态之间的随机转移和多重故障等因素的影响。上述缺点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2、表格法它是前苏联科学家塔里维尔季耶夫在1970年提出的。该方法简单直观,在理3/28论上不存在其他模型因元件状态不独立而带来的建模困难问题。

9、但表格法仅适用于手工计算,不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难于对大型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3、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method简称FEMA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元件的状态的搜索,列出全部可能的系统状态,然后根据所规定的可靠性判据对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检验分析,找出系统的故障模式集合,最后在此集合的基础上求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方法原理简单、清晰,模型准确,已广泛用于小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但是,由于它的计算量随着元件的增长成指数增加。故在系统结构复杂、元件数目及操作方式增多时,

10、系统的故障模式急剧增加,计算将变的冗长繁琐。直接采用FEMA法对一个复杂的辐射形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是十分困难的。4、最小路法对配电系统中的每一个负荷点,求取其最小路模型,将非最小路上的元件故障对负荷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折算到相应的最小路节点上,从而对于每个负荷点,仅对其最小路L的元件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负荷点相应的可靠性指标。该算法可以结合系统的实际配置,找出网络的薄弱环节,计算效率较FEMA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由主馈线和分支馈线组成的相对复杂的系统,其最小路的求解和简化工作非常复杂。此外,它对我们不很关心的负荷点的指标也做了大量的计算,耗费了不必要的时间。二、模拟法

11、模拟法是通过模拟元件寿命过程的实际情况,并对此模拟过程进行若干时间观察,评估所求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适合于复杂系统计算,在有些特定场合,该方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求解方法,但这种方法耗时多而且精度不高。1,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CarioMethod)在己知配电系统各元件的可靠性原始数据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模拟随机出现的各种系统运行状态,从大量的模拟实验结果中统计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模拟法所要求的随机模拟次数与系统的规模无关,收敛速度与问题的维数无关,算法与程序结构都较为简单,可以求解出可靠性指标的概率分布,适用于复杂大系统的可靠4/28性评估。但模拟法计算量大,需要较长的模拟时间。在同样的样本

12、容量下,系统可靠性水平越高,则模拟估计量的精度越差。基于降低方差,提高收敛速度的考虑,提出了分层抽样、重要抽样、对偶变量、控制变量及基于状态分析的MonteCarlo模拟等方法,取得了相当的成效。2,混合法模拟法可随机模拟系统运行的实际方式,考虑的情况更加全面,且不需要做过多的假设,而解析法概念清晰,逻辑关系明确,在两者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法。混合法是MonteCarlo模拟法与解析法的有机结合,其基本思想是:用MonteCarlo模拟法随机模拟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而用解析法确定系统在所模拟到的各种状态中的平均持续时间,并以此代替持续时间的抽样值。混合法提高了模拟效率,减少模拟统计量的方差,已成

13、为近年来可靠性评估研究的热点。三、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是通过仿效生物处理模式,获取智能信息处理功能,以便简化处理一些复杂现象,快速有效的解决各种难题。它是在1956年由美国的McCarthy和Vinsky等人提出的,经过多年努力己经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糊算法和遗传算法等多种算法。1、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是进行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研究中建立了三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采用了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在利用历史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即可用于计算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算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可以考虑网络结构变化等多种实际运行条件的影响。但神经网络的设计比较

14、困难,隐含层中的节点数的选取问题仍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2、模糊可靠性评估法在同时考虑随机性不确定事件和模糊性不确定事件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概率论和模糊集合论,提出了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应用概率统计理论描述和处理设备与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及负荷状态变化的随机性,应用模糊集合论描述设备故障率、修复率、设备状态概率、电网状态概率及某负荷水平发生的概率和负荷水平预测等数值上的模糊不确定性,并利用相应的模糊集合运算得出电网的模糊可靠性指标。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计入可靠性计算中的许5/28多模糊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在隶属函数的选取、模型建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1.2.2配电网优化研究的现

15、状配电网重构是近年来电力系统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通过网络重构来实现负荷转移以达到均衡负荷、消除过载、降低网损、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和系统可靠性的效果。其中降低配电网线损一直是电力企业努力的方向。配电网络优化技术最早是由Merlin和Back于1975年提出来的,之后不断有研究成果发表。事实上配电网优化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降维优化方法,即选择一个主要的目标函数,把其他的目标作为约束处理。近几十年来,电力工作者己经在可靠性规划及网络重构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重构算法,尽管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借鉴不同的理论,但都是从配电网某一

16、指标或某两项指标达到最优为目标函数进行研究,在收敛性、寻优效果及运算速度上仍存在一个寻找更为实用更为优化及更加系统的综合解的问题。因此,寻求一个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的配电网优化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本论文进行的研究围绕配电网优化这一主题,首先介绍了配网优化的基本思路、用户可靠性和线损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通过配电网设备优化,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优化和技术优化,配电网络重构以及网络结构优化等。其中网络结构优化又分为:多发段,多连接的方式;对低压供电区采用两台较小容量变压器分路供电并互为联络备用和电源点的优化。使配电网绝缘化、电缆化达到配电网更经济更可靠。1.3.1学校配电网络存在的

17、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以及学校加大对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高等学校用电负荷在不断增长,大部分高校配电网络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用电负荷增长,供电容量不足。近年来,随着学校加大对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科研与教学用电负荷不断增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学生宿舍公寓化进程加快,办公场所与宿舍的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增长迅猛,生活用电负荷猛增,然而,由于学校建设资金紧张等原因,配电网络6/28建设发展较为缓慢,导致用电供需矛盾突出。(2)供电可靠性低。目前高校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师生员工的正常生活(3)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18、。目前许多高校设备档次普遍较低,有的设备已使用多年,维护困难。如福州大学GG一1A高压开关柜配置SNl0油断路器,已运行18年,断路器漏油现象时有发生,需要经常检修,部分变电所还使用BSL型低压开关柜,维护困难。(4)学校电网电能质量低,线路损耗大。由于高校用电负荷高速增长,现有配电网因导线线径小、供电半径大、配变布点不合理、无功补偿容量欠缺等原因,学校电网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5)学校配网自动化水平低。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电气化的高度发展,高校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连电源的瞬时中断也不允许,配电系统采用原有的运行、控制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7/282配电网优化的基本理论2.1

19、配电网优化基本思路2.1.1配电网优化的总体原则配电网规划是在学校发展规划及扩大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学校发展和建设的调查、研究,提出电力需求预测,结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设想,安排学校规划建设改造项目。其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配电网规划以电力需求为导向,将配电网建设的效益与配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兼顾考虑。2、配电网所安排的建设项目必须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开拓,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供售电量的增长。3、配电网规划建设,要贯彻电力与生活学习、生产、环境协调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4、配电网规划坚持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技术创新,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2.1.2配电网

20、优化的技术原则1、为符合国家电压标准和尽量简化电压层次的原则,高压配电网为110千伏,中压配电网电压为10千伏,低压配电网电压为380/220伏。2、中压配电网依据高压变电站的分布和供电能力在满足电能质量及安全经济运行指标的范围内,结合经营配合管理上的方便性和城市功能分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3、中压配电网应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使载流元件过载。当任何一个中压馈电柜因故停电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用户供电,当发生线路故障时,通过倒闸操作,能继续向非故障线路路段用户供电,配电线路不过负荷,不限电。4、中、低压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设备选

21、择注意小型化、自动化、免维护或少维护。5、随着学校建设与改造的不断进行,学校中压配电网应逐步提高绝缘化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逐步发展电缆网络和架空绝缘导线,使规划区内的电缆化率和8/28绝缘化率稳步提高。新建的教学楼、住宅区应采用电缆网供电。6、分区配电网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营业区不交错,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以新的高压变电站投产,负荷的增长程度进行调整。7、中心区公用架空配电网采用环网结构,开环运行。8、分区配电网以高压变电站不同两段10千伏母线为供电电源。重要地区的分区配电网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高压变电站向其供电。9、架空线路的主干网导线截面应按配电网中长期规划一次建成,主干线平均负荷电流一

22、般应控制在其安全电流的1/2左右,当负荷转移时不致使配电网的各元件过载;电缆线路的负荷电流一般应控制在安全电流的1/2以下,超过时应采取分路措施。10、开闭所电源电缆,每回路选用300MMz铜芯,双电源开闭所应设备自投。11、中性点可采取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12、中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校区中心不大于2公里,中心区外不超过3-4公里。13、学校道路网是学校配电网建设的依托,每条道路至少应留一条线路路径。校内主、次干道均应留有电缆敷设位置,重要主干道还应留有电缆隧道或排管位置。道路交叉处可按规划线路敷设足够数量的电缆排管,变电站进出线通道应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2.2用

23、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基本理论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reliabilityofutilityspowersupplysystemcustomer)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2.2.1用户统计低压用户统计单位以380/220V电压受电的用户,一个接受电业部门计量收费的用电单位,作为一个低压用户统计单位。中压用户统计单位以10(20,6)kV电压受电的用户,一个用电单位接在同一条或分别接在两条(多条)电力线路上的几台用户配电变压器及中压用电设备,应以一个电能计量点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之前,以10(6,20)kV供电系统中的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用户统计

24、单位,即一台公用配电变压器作为一个中压用户统计单位。)9/282.2.2停电性质分类故障停电供电系统无论何种原因未能按规定程序向调度提出申请,并在6h(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前得到批准且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内部故障停电凡属本企业管辖范围以内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停电。外部故障停电凡属本企业管辖范围以外的电网或设施等故障引起的停电。预安排停电凡预先己作出安排,或在6h前得到调度批准(或按供用电合同要求的时间)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计划停电有正式计划安排的停电。检修停电按检修计划要求安排的检修停电。施工停电系统扩建、改造及迁移等施工引起的有计划安排的停电。注:检修停电及施工停电,按管辖范围的界

25、限,分别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用户申请停电由于用户本身的要求得到批准,且影响其他用户的停电。临时停电事先无正式计划安排,但在6h(或按供电合同要求的时间)以前按规定程序经过批准并通知主要用户的停电。临时检修停电系统在运行中发现危及安全运行、必须处理的缺陷而临时安排的停电。临时施工停电事先未安排计划而又必须尽早安排的施工停电。注:检修停电及施工停电,按管辖范围的界限,分别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用户临时申请停电由于用户本身的特殊要求而得到批准,且影响其他用户的停电。限电在电力系统计划的运行方式下,根据电力的供求关系,对于求大于供的部分进行限量的供应。系统电源不足限甩由于电力系统电源容量不足,由调度

26、命令对用户以拉闸或不拉闸的方式限电。供电网限电由于供电系统本身设备容量不足,或供电系统异常,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供电而对用户的拉闸限电,或不拉闸限电。停电持续时间供电系统由停止对用户供电到恢复供电的时间段,以小时表示。停电容量供电系统停电时,停止供电的各用户的装见容量之和。单位为kVAo10/28停电缺供电量供电系统停电期间,对用户少供的电量。单位为:kW-h.停电缺供电量按下列公式计算:W=KxS1xT式中:W一停电缺供电量,kWh;S1一停电容量,即停止供电的各用户的装见容量之和(kVA)T一停电持续时间,或等效停电时间,h;K一载容比系数,K=P/s该值应根据上一年度的具体情况于每年年初修

27、正一次。式中:P一供电系统(或某条线路)上年度的年平均负荷kW;S一供电系统(或某条线路)上年度的用户装见容量总和(kVA);尸及S系指同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年平均负荷及其用户装见总容量。P=上年度售电量(KW.h)/8760(h)注:闰年为8784ho2.2.3可靠性主要指标及计算公式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E(每户每次停电时间)/总用户数=E(每次停电持续时间x每次停电用户数)/总用数若不计外部影响时: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计外部影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一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电时间h/户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电时间=(每次外部影响停电持续时间x每

28、次受其影响的停电户数)/总用数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一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用户平均限电停时间=E(每次限电停电持续时间X每次限电停电户数)/总用户数2、供电可靠率:11/28在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供电可靠率=(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X100%若不计外部影响时:供电可靠率(不计外部影响)=(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一用户平均受外部影响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X100%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供电可靠率(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一用户平均限电停电时间)

29、/统计期间时间)X100%3、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次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E(每次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若不计外部影响时: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不计外部影响)=(E(每次停电用户数)一E(每次受外部影响的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E(每次停电用户数)一E(每次限电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4、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E(每次故障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5、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E(每次预安

30、排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用户平均预安排停电次数(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E(每次预安排停电用户数)一E(每次限电停电用户数)/总用户数6、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在统计期间内,因系统对用户停电的影响折(等效)成全系统(全部用户)停电的等效小时数。未统停电等效小时数=(E(每次停电容量X每次停电时间)/系统供电总容量12/283配电网优化的基本内容3.1 配电网网络结构的优化3.1.1 配电网的结线原则(1)高压变电站的10千伏母线结线由两台主变压器供电的10千伏母线结线推荐采用单母线分段;3台主变压器的10千伏母线结线按照变压器的容量推荐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或六分段。(2)中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站布点、负荷分布和运行管理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