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48.57KB ,
资源ID:54308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308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1、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考点专练(有解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A. 鸦片战争之后 B. 洋务运动之后 C. 戊戌变法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2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2、)中国传统的保守落后的思想意识造成了铁路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多舛历史的车轮是向前发展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不以中国人的好恶为转移的新时代的到来是不可抗拒的A B C D3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筑了铁路淞沪线,旋被当地官员以重金购去后拆毁,后清廷又命盛宣怀再筑,于1898年完工通车。下图为当时“先锋”号火车头运抵淞沪铁路时的情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876年修筑的淞沪铁路标志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B1876年修筑的淞沪沪铁路使用了电力驱动的火车头C淞沪线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D1898年通车的淞沪铁路彻底结束了列强垄断的局面4民国小学教材新国文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我

3、国始入红十字会。革命军起,会员赴战地疗治伤病,踊跃从事。而女子之躬往执役者亦数十人。其后战事蔓延,刀光炮火之下,无不有红十字旗飞扬其间。此我国有战争以来,所最足纪念者也。”这反映出民国初 ( )A.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道主义 C.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D.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内革命 5服饰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对下表理解最准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50年服装发展简表时间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主要服装特点变化温馨的50年代蓝、灰、黑、土布列宁装、布拉吉革命的60年代绿、卡其布军装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初醒的70年代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军装喇叭裤开始流行开放后的80年代

4、多种颜色搭配,多种布料旗袍、西装、两用衫、裙子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五彩缤纷的90年代颜色可以任意搭配,各种高档服装面料服装种类繁多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A政治变革对服饰没有明显影响B经济发展是服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服饰变化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D服饰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演变6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7下列有关中国

5、报刊业的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中国近代报刊业最早是由欧美在华传教士创办的 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不管其他媒介如何发展,报刊业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 B. C. D. 8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学东渐” B、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 C、希望通过服饰改革来改变落后的面貌 D、列强的要求9在描写抗日战争的一本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几种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蒋介石通过广播发表抗战宣言B某国民党连队,观看影片激发抗日热情C共产党通过报刊揭露日本侵华罪行D日军随军记者通过互联网传递军情10在20世纪50年代

6、 北京市民的娱乐消遣方式有听无线电收音机 上影院看电影 上剧院看戏 在家看电视 在家上网A. B. C. D.11右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 为富家大户所居住 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 ) A. B. C. D. 12“一纸新闻海上传,旁搜博采广敷宣,所闻所见未闻见,拉杂书成日日编。”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代 B、1873年 C、19世纪40年代 D、1923年13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

7、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14开创中国近代陆上、海上、空中交通(国防)革命性变化的奠基者是( )A詹天佑、曾国藩、冯如 B詹天佑、李鸿章、李善兰C詹天佑、曾国藩、李善兰D詹天佑、李鸿章、冯如15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16生活中有许多说法抹不去的记忆,在我国供给短缺的年代,人们买粮食不仅要用钱,还要用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粮票只有全国通用粮票,没有地方粮票 B纸币票样上的人物形象通过木刻手法表现C纸币票样所示

8、的人民币票劵采用我国多民族文字D粮票同人民币一样在使用,因而是一种货币171924年l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18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

9、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清政权还严厉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饰而被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就这样,“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与清王朝相始相终,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止。 摘自XX百科名片之剃发易服 材料二 太平天国鄙视清代衣冠,开始起义时穿着传统服装打仗,而将清代官服“随地抛弃”,“往来践踏”。当时除天王可袍上绣龙以外,其他高级官

10、员须根据场合而定,低级官员则绝对不着龙袍,但缀有龙纹的朝帽却是大多数官员的首服。其他规定多来自周礼,以五行四神来确定背心图案、服装以及缘边的颜色。 摘自庄华峰等著中国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

11、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材料四 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2)据材

12、料二评价太平天国的服饰变化。(3)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20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人们已经懂得使用木轨,来减少车子的阻力和颠簸。18世纪,英国矿山和冶铁工厂的运输中已经普遍采用了木板轨道。但木板承重力差,易被轧坏,木材的损耗极大。后来,人们在木板外面包上铁皮,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18世纪中期,人们又开始采用铁轮和用生铁铸成的凸缘铁轨,后又改为平铁轨,并使车轮带凸缘,以克服易于脱轨的缺点。1770年,一名法国人发

13、明了一辆蒸汽机车,但仍有很多缺陷。1803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了一辆蒸汽机车,这辆机车重25吨,时速4英里 (1英里等于16093千米),但由于车轮和轨道平滑,行驶中特别是上坡时容易脱轨。1813年,乔治史蒂芬孙攻克了许多难关,设计出了性能良好的实用铁轨机车。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此,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材料二 1835年底,德意志才建造了第一条很短的铁路(不到6公里),但是,1860年它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达到7180英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

14、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英国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修建铁路的国家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21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

15、、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

16、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

17、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22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两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

18、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觊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穆国史大纲(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材料三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人民版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材料四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第一代新人,叫做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

19、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摘自海克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代,判断他们在青春时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曰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考,洋乎洋乎?盖洋洋乎!”陈作霖在秉烛里谈材料二 穿西装带领结的男子 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 西式点心开始出

20、现在街头摊柜里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怎样?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三,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一一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

21、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赈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

22、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建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阎公益组织。从1915年到l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摘编自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

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是幼女缠足之后废除缠足,并且女子可以上学堂,这些现象出现在辛亥革命后,规定的禁止缠足,提倡男女平等。故选D。A项并未进行明显的不缠足运动,19世纪末康有为首先发起;B项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对于传统观念等持维持的态度;C项错误,戊戌变法并未以法令的形式禁止缠足。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不缠足运动。2A【解析】略3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876年以及“于1898年完工通车。右图为当时“先

24、锋”号火车头运抵淞沪铁路时的情景”说明淞沪线的命运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艰难,故本题选择C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的发展(铁路)。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民国小学教材突出了“红十字会”、“战地疗治伤病”,并称为“最足纪念者”,体现了对人道主义的倡导,B项正确。材料中的记载不未指明民国之初,A项错误。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观念变化5C【解析】本题考查服饰的变化。根据“革命的”“初醒的”可知,服饰受政治变革影响明显,排除A;经济发展是影响服饰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B;C、D两项比较,C项

25、更加全面、确切。6D【解析】虽然题干中提到的三类媒介是先后出现,但它们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存在替代的过程,报刊在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7C【解析】略8A 【解析】略9D【解析】略10B【解析】略11B【解析】:大杂院与四合院有点类似,而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的普通居民住房。故错误。12C【解析】略13B【解析】。试题分析:服饰的变化是属于社会生活范畴,但是在古代服饰体现了等级身份,服饰受到政治因素、观念及相关文化的影响。到了近代由于平等观念对人们服饰的变化也有影响(如中山装),所以此题

26、应该从时代、观念、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分析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故此题应该选择B项考点:服饰的变迁点评: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列三幅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时百姓服饰有统一规范14D【解析】略15D【解析】项为清朝服饰,项为民国旗袍,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项为新中国初期服饰。16C【解析】A项错在“只有全国粮票”;B项错在“木刻手法”;D项错在“粮票是货币”。17B【解析】“不分男女座”冲击了当时国人的道德传统和行为规范。故选B。ACD项与题目无关。此题需

27、盯住试题的关键词。1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靠左边行分两旁,飞走中间亦不妨。”和“一平马路真如邸从今不见破骡车。”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已出现新的交通方式,并制定了新的交通规则,但传统交通工具马车仍大行其道,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C 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中国近代社会交通的发展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材料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这种模式已成为高考普遍采取的新方式了,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还能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变迁内容的准确把握。19(1)特点:以满

28、人样式为基准;强制;残酷;时间长。(任答3点得3分) 目的: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削弱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意识。(任答一点得2分)(2)评价:是反清斗争的一种形式,具有进步意义。(2分) 存在等级尊卑,具有落后性(封建性)。(2分)(3)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1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改易服饰”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任答3点得6分)(4)影响:促迸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积极影响任答一点得2分)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解析】略20

29、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需要高效能的交通工具,工业革命的发展为铁路的修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科技发达等(2)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3) 说明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中国铁路起步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4)反对清政府将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反映出国人对建设铁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和维护民族权利的坚定决心。【解析】本题通过修铁路,是大家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注意理解在清末时期,修铁路还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进而理解维护主权的重要性。21(1)影响:巩固国家统

30、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2)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3)发展状况: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原因: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影响”。“历史价值”即历史意义,“有利条件”答案来自材料信息。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守边疆”“开采”“巩固国防”“帐篷变高楼”。第(3)问的“发展状况”,主要是分析帆船和汽船的变化趋势。“原因”可以从经济、造船技术的进步方面思考 22(1)中立(或公正、不偏不倚)。(2分)说明: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任答2点4分) (2)角度与不足:偏重制度创设,忽视吏治整顿;偏重聚敛钱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