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21KB ,
资源ID:54213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213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42桥涵工程质量通病.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42桥涵工程质量通病.docx

1、242桥涵工程质量通病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 路基桥涵及路面工程S242SLJ-GY2标桥涵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S242SLJ-GY2标项目经理部 连云港市金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一日桥涵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根据本标段合同要求及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根据我项目部多年来的施工经验,特归纳出桥涵工程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第一章 涵洞工程一、结构构件裂缝、裂纹(一)原因分析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2、没有及时养护。(二)防护措施1、做好混凝土配合比2、加强早期养护。3、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加大频率检

2、验。二、结构物表面出现冷缝(一)原因分析下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再浇筑上一层的混凝土。(二)防止措施1、应增加搅拌能力。2、改善浇筑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浇筑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三、施工缝表面混凝土松散(一)原因分析凿毛过早。(二)防治措施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凿毛。四、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一)原因分析1、集料级配差。2、混凝土浇筑时漏振。(二)防治措施1、确保良好的集料级配。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式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的距离。3、表面振动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4、控制混凝土

3、分层浇筑厚度,对于采用插入式及附着式振动器施工不宜超过30cm。五、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一)原因分析1、模板周转次数较多表面不平整。2、模板刚度不够而造成变形。(二)防治措施采用平整度好、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六、混凝土表面漏桨(一)原因分析1、相邻模板拼缝不严。2、模板的缝槽嵌接不紧密造成跑模。(二)防治措施1、拼好模板,并在拼缝处设止水带。2、模板的缝槽嵌接应紧密。七、混凝土跑模(一)原因分析1、模板的缝槽嵌接不紧密。2、模板的刚度不够而变形。(二)防治措施1、模板的缝槽嵌接应紧密。2、选择刚度好的模板。八、涵洞外观质量缺陷(一)表现形式1、修补、粉刷现象。2、跑模、胀模现象。3、出现竖向裂缝

4、。(二)原因分析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到位,模板衔接不平顺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不连续、间隔时间过长,两次振捣混凝土时工作缝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离析、蜂窝、冷缝等缺陷。2、模板支撑或拉杆设置不合理,整体刚度不足,混凝土下料高度过高、下料速度过快,导致浇筑混凝土时出现跑模、胀模现象。3、沉降缝间距设置过大,横向防裂钢筋偏少。(二)防治措施1、加强混凝土振捣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2、采用刚度较好的模板并切实做好支撑固定工作。3、严格按图纸规定的间距设置沉降缝,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设置横向防裂钢筋。第二章 桥梁工程一、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一)表现形式

5、钢筋保护层实测数据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二)原因分析1、钢筋保护层垫块偏少、偏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2、钢筋骨架扭曲、变形严重。3、模板尺寸不准确,偏差较大或模板刚度不足,支撑固定不牢,施工出现跑模。4、混凝土浇筑时对钢筋骨架扰动过大。(三)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现场办下发钢筋保护层意见施工。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保护层垫块,必要时进行加密,可采用定型产品。3、确保钢筋骨架定位准确、绑扎牢固。4、模板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进行加工,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平整度,支撑固定牢靠,确保拼接后各个方向的保护层厚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厚度。6、避免混凝土振捣时对钢筋骨架

6、造成扰动。二、钻孔灌注桩断桩(一)原因分析1、骨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2、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钻机基础不平稳、钻机摆幅过大、钻杆上端无导向设备、基底土质差甚至出现流沙层而导致扩孔或塌孔而引起的浇筑时间过长。3、搅拌设备故障且无备用设备引起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4、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管内压力过小。6、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二)预防措施1、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分,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灌注。2、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塌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若灌注时

7、间较长时,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需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3、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4、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对每节导管进行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成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5、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回淤泥渣中)之间,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米。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6米

8、的范围内。6、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三、立柱与桩基连接处混凝土质量差,偏位大(一)表现形式立柱与桩基连接处强度偏低、松散、夹泥、偏位。(二)原因分析1、混凝土方量不足,桩头未破除到位。2、接桩处模板没密封好,立柱底部混凝土松散。3、接桩前杂物未清理干净。4、

9、钻孔桩中心偏位过大。(三)防治措施1、桩头混凝土预留高度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m,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2、桩头要破除到坚硬混凝土处,桩头无松散层。3、接桩模板底部要密封,防止漏桨。4、保证钻孔桩中心位置准确。四、立柱与桩基连接钢筋扭曲(一)表现形式立柱与桩基连接钢筋扭曲。(二)原因分析1、钢筋工责任心差。2、桩基钢筋破桩头时扭曲,未调直即与立柱钢筋连接。3、桩基或立柱钢筋笼制作不符合设计要求。4、桩基钢筋笼偏位较大。(三)防治措施1、桩头破除时,保护好钢筋,在与立柱钢筋连接前,将桩头钢筋认真调直。2、桩基或立柱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3、桩基钢筋笼偏位较大时,应将桩头混凝土按规定

10、下凿,按相关规定调整钢筋偏位。五、板梁预制过程不规范(一)表现形式1、板梁侧面凿毛不足。2、放张时未及时切除端头钢绞线并进行防锈处理。3、铰缝钢筋不能完全凿出。4、预制板弹性模量试块制作数量偏少。5、顶板厚度不足。6、底板混凝土不均匀,砂浆过多。7、预应力失效位置不准确。(二)原因分析1、施工工人不重视凿毛工作,遗漏施工工序。2、铰缝钢筋预埋定位措施不当,浇筑后埋深较大,无法凿除。3、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凿出铰缝钢筋,待混凝土强度增长后因凿出钢筋难度增加而不愿再凿。4、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中关于弹性模量试块制作数量的制作要求。5、芯模上浮。6、底模与芯模空隙太小,混凝土无法到达底部。7、未按照图纸

11、设置失效长度。(三)防治措施1、强化培训工作并加大现场检查力度。2、板梁钢筋骨架制作时铰缝钢筋外张角度应较大,使紧贴模板。3、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凿出铰缝钢筋。4、严格按规范要求制作弹性模量试块。5、严格按图纸要求设置防上浮箍筋。6、芯模定位要准确、牢固。7、严格按照设计图设置失效长度。六、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桥预拱度偏差(一)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的差异、混凝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2、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偏差。3、施工工艺的原因。(二)预防措施1、支架拆除后上部构造本身及荷载一半所产生的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3、支架在荷载作用

12、下的非弹性压缩。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5、由混凝土伸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三)治理措施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并按要求进行预压,确保模板的标高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2、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3、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与梁板同条件养护,还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并按要求的时间持荷。5、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铜皮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七、预应力筋滑丝、断丝(一)表现形式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发生滑丝、断丝现象。(二)原因分析1

13、、预应力筋实际直径偏大,致使夹片安装不到位,发生滑丝、断丝现象。2、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高会咬伤钢绞线而断丝,硬度过低会夹不住钢绞线而滑丝。3、预应力局部筋受损导致强度不足。4、预应力筋张拉时发生交叉,受力不均匀。5、预应力筋表面浮绣、水泥浆未清除干净,发生滑丝。(三)防治措施1、应将实际使用的预应力筋与锚具配套进行锚固性能试验,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匹配性。2、按标准要求对锚夹具硬度进行检验。3、穿束过程中加强检查表面质量,及时切除有损伤的预应力筋。4、预应力筋编束时,应逐根理顺,不得交错缠绕。5、应将预应力筋表面的浮绣及污染物清理干净。八、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一)原因分析1、材料原因

14、水泥质量不好,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等,浇筑后导致产生不规则的裂缝。骨料含泥量过大时,随着混凝土干缩、收缩,出现不规则的花纹状裂缝。骨料为风化性材料时,将形成以骨料为中心的锥形剥落。2、施工原因混凝土搅拌时间和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整个结构产生细裂缝。模板移动鼓出将使混凝土浇筑后不久产生与模板移动方向平行的裂缝。基础与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引起支架下沉、不均匀下沉,脱模过早,导致混凝土浇筑后不久产生裂缝,并且裂缝宽度也较大。接头处理不当,导致施工缝变裂缝。养护问题,塑形收缩状态将会在混凝土表面发生方向不定的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尤以大风、干燥天气最为明显。在混凝土高度突变以及钢筋保护层较薄部位,由于

15、振捣或析水过多造成钢筋方向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未采用缓凝或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使用了早强水泥的混凝土,受水化热的影响浇筑后2-3d导致结构中产生裂缝;同一结构的不同位置温差大,导致混凝土凝固时因收缩所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或内外温差大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水灰比大的混凝土,由于干燥收缩,在龄期2-3个月内产生裂缝。(二)防治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掺加缓凝剂;在工作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水灰比及较低塌落度的混凝土。3、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后才使用。4、加强模

16、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问题。5、基础与支架应有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应采用预压措施;避免出现支架下沉,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和脱模过早。6、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养护并加强养护工作。7、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阳凉棚的降温措施、布置冷却水管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九、桥面铺装病害(一)原因分析1、梁体预拱度过大。2、桥面铺装设计厚薄难以调整施工允许误差。3、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桥面混凝土质量差。4、桥头跳车或伸缩缝破坏引起的连锁破坏。5、桥梁结构的大变形引起沥青混凝土铺

17、装层的破坏。6、水害引起沥青混凝土铺装的破坏。7、铺装防水层破损导致桥面铺装的破坏等。(二)防治措施1、常规破坏同路面通病防治。2、加强对主梁的施工质量控制,避免出现预拱度过大。3、加强桥面铺装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钢筋网的安装。4、提高桥面防水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防水混凝土层破坏。5、桥梁应加强桥面排水的设计和必要的水量计算;优化桥面铺装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优质骨料,提高桥面铺装的施工和养护质量。十、桥梁伸缩缝病害(一)原因分析1、交通流量增大,超载车辆增多。2、设计原因:将伸缩缝的预埋钢筋锚固于刚度薄弱的桥面板中;伸缩设计量不足,以致伸缩缝选型不当;设计对伸缩缝装置两侧的填充混凝土、

18、锚固钢筋设置、质量标准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大跨径桥梁伸缩缝结构设计技术不成熟;对于锚固件胶结材料选择不当,导致金属结构锚件锈蚀,导致损坏伸缩装置。3、施工原因:施工工艺缺陷;锚件焊接内在质量;赶工期忽视质量检查;伸缩装置两侧填充混凝土强度、养护时间、粘结性和平整度未能达到设计标准;伸缩缝安装不合格。4、管理维护因素:运行期间,填充到伸缩缝内的外来物未能及时清除,限制伸缩缝功能导致额外内力形成;轻微的损害未能及时修复,加速了伸缩缝的破坏;超重车辆上桥行驶,给伸缩缝的耐久性带来威胁。(二)防治措施1、在设计方面,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伸缩装置。2、提高对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的重视程度,严格按施工工

19、序和工艺标准的要求施工。3、提高锚固件焊接施工质量。4、提高后浇混凝土或填缝料的施工质量,加强填缝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及时养护,无空隙、空洞。5、避免伸缩装置两侧的混凝土与桥面系的相邻部位结合不紧密。十一、桥头跳车(一)原因分析1、台后地基强度与桥台地基强度不同、台后填料自然固结压缩。2、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填筑前处理不彻底。3、台后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4、路面水深入路基,使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造成桥头路基引道下沉;回填不及时积水而引起的桥头回填土压实度不够。5、工后沉降大于设计容许值。6、台后填土材料不当,或填土含水量过大。7、软基路段台前预压长度不足,软基路段桥头堆载预压卸载过早,软基路段桥头处软基处理深度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要求。(二)防治措施1、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台后填土施工工艺。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具,确保台后及时回填,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2、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连续进行沉降观测,保证桥头沉降速率达到规定范围内再卸载。确保桥头软基处理深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软基处理质量。3、有针对性地选择台后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如采用砂石料等固结性好、变形性小的填筑材料处理桥头填土。4、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5、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