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50KB ,
资源ID:54195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195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docx

1、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蓬蓬勃勃”、“永久保持”、“瞻仰”等含义丰富的词语,并体会包含在词语中情感对樟树的赞美,对宋庆龄的赞美。3、 初步学习课文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知道课文是借对樟树的描写和赞美,抒发了对宋庆龄的崇敬、怀念之情。4、 把握课文写作顺序,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并初步体会到课文开头的特别之处和作者隐含写法中的情感。披文入情,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下合影。字词学习重点:掌握读音、字形,能结合汉字的

2、特点和上下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蓬蓬勃勃”、“永久保持”、“瞻仰”的含意和表达的情感。(重难点)句段学习重点:1、 体会“无论总是”、“不但而且”等句子中饱含的赞美之情。(难点)2、 重点学习第四、第五段,通过品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特点和生命力旺盛的内在精神;感受樟树永远保持香气,永远拒虫的可贵品质。3、 学习第五段中的对比描写,懂得这样的用意和好处。篇章学习重点:1、初步体会文章开头“欲露先藏”的写法,通过朗读、对比体会作者写法的奥妙。(难点)2、初步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先人和树的故事,再写树的外形特点,然后写树的可贵品质,最后写人们喜欢在树下拍照留念。

3、3、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理解“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人们又为什么要在樟树下拍照留念”。(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目标的朗读练习,做到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从审题入手,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能够通过把握主要内容和提炼关键词准确概括课文各部分的意思。初步感受课文“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带着思考走进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3、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能通过联想、对比、查资料、联系上下文揣摩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稠密”和“瞻仰”的含义,批文入情,感受词语中表达的情感。课时重点:读文把握文本大意、梳理脉络。课时

4、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解题质疑板书“宋庆龄”,“龄”是一个生字,齿的中间是个人而不是叉,写的是要注意,写完读一读。这是个人名,课前查阅过资料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知道的情况。(一言以概之,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士。)继续板书“故居”,故居是什么意思?过去居住的房子。连起来读“宋庆龄故居”知道了什么?这是宋庆龄过去居住的房子,那现在呢?去世了,离开了我们,留下了这座房子,人们舍不得另作他用,开放故居来供人们参观、怀念。有一个成语可以表达这样的情感,叫“爱屋及乌”(板书),参观名人故居这种情况(指课题)也可以称为“爱人及屋”。(板书)参观故居实际上表达的是对故居的

5、主人的一种尊敬、怀念。描述这种行为也有一个成语叫“睹物思人”。(板书)课题写完了吗?看老师继续写,樟树的樟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木旁,右边就是文章的章,记住了吧?这才是我们的课题,现在连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课题。我们来认真观察一下这个课题,你认为这样命题的课文,肯定要写什么?可能还会写什么?老师和大家想的差不多,我们一起看看,出示讨论罗列:肯定要写的:樟树的样子;樟树的特别之处;宋庆龄和樟树之间有什么故事;可能要写的:宋庆龄故居是什么样的;宋庆龄;人们参观故居。评价,小结:题为文之眼,审题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不但会读出发现,还会读出想法,带着想法、疑问走进课文,学习才会更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

6、的设想读课文,读两遍,要求请看大屏幕:二、 初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一)初读,出示阅读要求:1、第一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句子内、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停顿。2、第二遍:较快地默读,找找想想课文有没有写我们读题时提出的那些内容,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二)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指导学习方法: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樟 龄衍 搬 繁 瞻 绸读这些字一般难不住预习过的同学,老师想请大家观察一下,为什么这样排列这些生字,有什么规律吗?(提示:从读音上去考虑)第一排两个是后鼻音,第二排是个前鼻音。(瞻和绸呢)都是翘舌音。老师建议大家以后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一定的

7、规律,让他们排排队、,来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辨别、记忆。齐读2、谁来读读这些带有生字的词?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樟树 宋庆龄 繁衍后代 搬家 瞻仰 稠密指名读、齐读。【看字形】在这组词中,“稠密”是个比较新鲜的词,懂它的意思吗?(指导观察字形,跟哪个字比较像(绸带的绸,绸带是丝质的,所以有绞丝旁),稠密的稠是禾木旁,想想与什么有关。树木枝叶。【联系上下文】快速找到课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稠密这个词是形容什么的(出示: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指名读句子。)【联想对比语音】推想一下,在这句话中稠密的意思是什么?浓密、茂密。但作者没有用这些常用的词,而是说稠密,这些词有什么不同呢。(点)听老师读一读,

8、再自己读一读,“浓密、茂密、稠密”,哪个词读起来的力量感更强一些?【查找资料】更有趣的是,老师查到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古时候“绸”同“稠”,有致密的意思。说明叶子长得更密更多。再读这句话,还能发现樟树的叶子不但密,而且绿得发亮。【想象感受】想想,通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樟树树叶很茂密,一片挨着一片。密得简直不透风了,而且充满了生机。【指导读好句子】把这种感受带到句子中去再读,你会读的更好!指名读,齐读。【评价指导】:读的真好,读出了感受,读出了感情。读文章仅仅读出字儿来是不够,咱们还应该读出感情来呢?感情从哪儿来呢,就是要学会揣摩词语、句子的意思和情感,用心去感受,用声音去表达。接下来我们

9、要进行第三次课文朗读,愿意再一次接受阅读挑战吗?请看要求三读课文: 朗读课文,用心感受,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重点选读一部分,有感受的词要突出读) 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分段读文(1-3)(4)(5)(6)(指导朗读要点:读故事的时候,语气语速都自然一些;读描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那些有感受的词语。读赞美的要有赞美的语气。)(指导听读要点:哪里读的好,悄悄学学,哪里读的不好,可以帮着改正。)(三)理清结构,了解写作方法,提取关键词1、又一次朗读、感受过了课文,我们来回顾一下课的开始我们提出来的问题,文章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分别是哪几自然段写的。出示问题:肯定要写的:樟树

10、的样子;樟树的特点;宋庆龄和樟树之间的故事;可能要写的:宋庆龄故居是什么样的;宋庆龄;人们参观故居。2、交流梳理:提示第六段不仅写了参观还写了与樟树合影。(1-3)宋庆龄和樟树之间的一个小故事;(4)樟树的样子;(5)樟树的特点;(6)人们参观故居,并与樟树合影。3、小结:进一步整理就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办法了,他先写一个故事,再写样子,然后写特点,最后写人们来参观故居和樟树拍照留念。这每一部分都跟樟树密切相关(点红词语)。4、提出问题: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写这些内容呢?作者到底要借这些内容表达什么感情呢?这都是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去体会、学习的。前面的学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的不错,现在你们愿意继续接

11、受阅读任务吗?3、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概括段意的句子进行改进,让它们表达得更明确,怎么改呢,请看阅读提示:教师读要求,讲解:一个词或一个短句子四读课文:在课文的每一部分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这个词饱含着情感,最能表达出作者写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把它填进刚才的四句话里,使段意更准确。出示:(1-3):宋庆龄 樟树(小故事)(4):樟树 的样子(外形特点)(5):樟树 的特点(可贵之处)(学生可能会说一句话,帮助提炼成一个词“香气能永久保持”永保香气(6)人们怀着 来参观故居,与樟树合影, 。4、交流,讨论、对比,完成练习(“舍不得”、“蓬蓬勃勃”、“永保香气”、“崇敬的心情”、“留作纪念”。舍不得表达

12、了宋庆龄对樟树的感情,蓬蓬勃勃是对樟树的感受,永葆香气是在对樟树的赞美,崇敬则表达人们共同的情感)5、小结:这些关键词语,就是我们打开这篇课文情感之门的钥匙,请同学们现在认真抄写在课题旁边,并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时时体会。三、引导深层质疑,把握课文主要问题1、在这里需要提醒的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人们去看故居,没有使用常见的参观一词,而是用了瞻仰。这是个新词,懂它的意思吗?交流指导:我们用刚才理解“稠密”的办法,来揣摩一下这个词的意思,伸出手来写一写这个字,目旁,表示什么,右边是声旁,也读詹。仰在写的时候注意中间不要多加一竖撇,和柳树的柳不同。仰是什么意思?抬起头来,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是?仰视,说明可

13、能看到是东西比较高大。出示字典上的解释:“瞻仰 (zhn yng)指怀着崇高的敬意往上或往前看。”瞻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那么人们仰视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尊敬的又是什么?2、出示句子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3、继续交流:我不由得要追问,既然人们是来瞻仰故居的,是来表达对宋庆龄的敬意的,课文为什么不写宋庆龄,不写故居,而着重要写樟树呢?人们为什么“总爱”与樟树合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而不是其他东西合影呢?这也是课后的第四问!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一节课共同探讨。出示:人们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14、课文第四自然段。2.理解蓬蓬勃勃的含义,感受樟树旺盛的生命力。会用“无论总是”造句。3.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4.感受对比写法的好处,体会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二课。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上课文的1-3自然段,讲了关于这两棵樟树的小故事。周恩来可宋庆龄却说读到这时,你有什么疑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解决了这个问题。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一读:默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最能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

15、再想想哪些词句写出了这一特点,用横线画出。二读:品读划出的词句,结合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樟树的外形,练习读好这段话。【学生活动】2.交流(1)交流圈出的词语师:这段文字中,那个词最能表现樟树外形特点?【板书:外形特点】(如学生说四季常青,告诉学生很多植物都是四季常青,这是他的生长特点,不是独特之处)都找到了吗,圈出来。板书:蓬蓬勃勃。指名再来读读这个词,一起读。这是一个叠词。我们来比较一下蓬勃和蓬蓬勃勃,读读两个词,感觉有什么不同?(多指名几个学生读,让学生谈读后感受)咱们先来看看蓬勃这个词的意思。【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这样预设一下:蓬,形容草木长得旺盛,勃,生命力旺盛。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形容植

16、物长得茂盛,有旺盛的生命力。那蓬蓬勃勃呢?】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指导读好这个词)这就是叠词的功效。程度更深。就如我们要表达教室很干净,就会用上(2)哪些词句写出了樟树长得蓬蓬勃勃呢?交流枝干粗壮 师:粗壮的枝干让你感受到生:生命力很强。伸向西面八方 伸得远远地 师: 一起做做这个动作 远了吗?远远的呢!来,你来读读这句话稠密的树叶 师:从这个词,你知道了 (非常茂密,密密麻麻,)绿得发亮 绿色本是生命的颜色 ,绿的发亮,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3)出示图:看。这样粗壮的枝干加上如此稠密的,绿的发亮的树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蓬蓬勃勃。师:看到这样的樟树,你还想到哪些词语?(密密麻麻,枝繁叶

17、茂,生机勃勃、郁郁葱葱。)(4)出示句子:现在,你能读好这两句,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名读,齐读。(5)这段还有一句话,写出了樟树的生长特点。出示,齐读。无论总是樟树四季常青,冬天的时候,樟树是那么蓬蓬勃勃夏天的时候,樟树是那么蓬蓬勃勃。 这里的无论总是是一组关联词,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总会出现相同的结果。我们来想象一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让学生往下接。】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樟树总是- 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樟树总是 无论在烈日下,还是在暴雨中,樟树总是此时,我们再来看这两棵樟树,你看到了什么?(坚强 无畏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段,你一定能读的更好。指名读 齐读 (6)读了这么多遍

18、,会背了吗?别着急,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好方法。瞧,这段话,先讲了樟树的枝干,再讲了稠密的树叶,然后讲了樟树四季常青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背就轻松多了。咱们一起试试。(出示图,背诵)三、学习第5自然段。樟树就是这样以他的蓬蓬勃勃感染、陪伴着宋庆龄,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第五自然段说樟树还有什么令人不舍?(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一读:读读这段文字,找一找,这段文字先讲了什么,再介绍了什么?用“/”把他分成两部分。二读:读读描写樟树的句子,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里?三读:把整段文字连起来读读,思考:既然写樟树,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这句话里有一个“

19、本身”说明了什么?生:天生就有。生:香气不是靠其他东西来维持的,是它自身散发的,与生俱来的。师:什么叫永久保持?生:不管到什么时候,香气都在。生:不管怎么弄它,香气一直存在的。师:当它枝枯叶落时,香气还在。当它被制作成家具时,香气仍然不变。你们想想看,还有什么时候,香气也不变?生:被制作成药物时,香气不变。生:被制作成杀虫器时,香气不变。生:当它被磨成粉末时,香气不变。师:这样就叫做,香气永久保持。多可贵哇。一起读师: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他一天;也就是说要是这木质存在一年呢?师:要是木质存在十年呢?一百年呢?永远存在呢?师:多么可贵的木质啊。一起读读。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为什么写

20、写别的树木?生:对比。突出虫类怕樟树,可以驱虫这一特点。师:怎样对比?【写石榴树招虫,而樟树没有虫;石榴树上的虫繁衍后代与樟树驱虫,香气永久保持对比】从而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是啊,比一比就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知道了樟树的可贵之处。(3)感受“而”字的用法。师:一到三句是写别的树,四到七句是写樟树,用了一个什么方法把这两个看似无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的呢?生:而去读一读,看看怎样把这个关联词读好。这个“而”字在这里不仅起到了连接的作用,更是为了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写出了作者对樟树的喜爱之情。樟树如此可贵,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再去自由读这段话。四、学习第六自然段樟树蓬蓬勃勃,香气能永久保持

21、,不仅宋庆龄喜欢它,人们也喜欢它。每次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时,总爱在这两棵樟树下留影。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我们再次走近宋庆龄,感受她的品质。(1)资料出示读读这些资料,用上“无论总是”来赞美宋庆龄的品质。师:难怪人们称,宋庆龄为和平斗士。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宋庆龄和樟树的相关联的地方。(2)交流:生:宋庆龄充满活力,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生:宋庆龄让敌人害怕,就像樟树一样一身香气虫子都怕它。师:树如其人,游客们见到这樟树就想到了宋庆龄。写樟树其实真正想写的是宋庆龄,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永葆青春活力,坚强的高尚品德;在樟树下合影表达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这是一种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板:借物抒情 以物喻人】布置作业:板书: 蓬蓬勃勃 枝干 树叶 四季常青 可贵 香气永久保持 驱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