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学业质量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学业质量测评(一)行星地球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点分布表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为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12题。1属于卫星的天体是()A B C D答案D解析、围绕太阳转,为行星,围绕转,所以为卫星。2天体的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天体的公转周期长天体的自转周期长与太阳的距离较近天体外围的大气厚A B C D答案B解析天体的地表温度高可能
2、是由于距离太阳近,或者自转周期长,白昼时间长。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回答35题。3“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答案C解析三颗“超级地球” 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说明它不属于太阳系,故A、B两项错误。天蝎座属于银河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4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适中的自转周期答案A解析适中的质量与体积,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
3、体聚集在它的周围,形成大气层,故A正确。与恒星的距离适中,只能使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故C错误。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与自转周期对大气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故B、D错误。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答案A解析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从而保证了地球“液态水存在”,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是它形成大气层的原因,错误,排除B、C、D三项,而且地球
4、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关系不大,错误,故A项正确。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4日21时52分夜空迎来“超级月亮”。此次满月是1948年以来最大、最接近地球的一次。右图是天文爱好者在“超级月亮”出现时拍下的画面。读图完成67题。6从昼夜角度考虑,这位爱好者拍摄的地点不可能位于()A伦敦 B曼谷 C东京 D悉尼答案A解析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4日21时52分夜空迎来“超级月亮”,伦敦时间是14日13时52分,正值白天;从昼夜角度考虑,这位爱好者拍摄的地点不可能位于伦敦。7这位爱好者拍摄时()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减慢C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D南极地区有
5、极昼现象答案D解析11月14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变快;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地区所受到的天文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表。据此完成89题。8由表可知()A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最小B一年中,90N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最大C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D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答案A解析由表可知,一年中,0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最小,A项正确;一年中,90N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为1 110卡/平方厘米,90S
6、天文辐射日总量变化幅度为1 185卡/平方厘米,90S变化最大;两分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小;两至日时,全球各纬度天文辐射日总量差异较大。9与天文辐射量多少无关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昼长时间C太阳高度 D天气状况答案D解析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项正确。读我国某地2017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回答1011题。102017年高考期间()A太阳直射点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京昼长减小答案C解析2017年高考日期是6月7、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在北移;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北京昼长
7、增加。116月7日语文考试结束时,兰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下图中的()A位置 B位置 C位置 D位置答案A解析6月7日语文考试结束时,北京时间是11:30,兰州的经度约105E,地方时是10:30,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兰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图中的位置,A项正确。美国帕克号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升空,正式开启人类首次穿越日冕之旅。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有关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地球绕日同向 B运行轨道为正圆C属于地球人造卫星 D数次飞越小行星带答案A解析读图,帕克号太阳探
8、测器绕日运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绕日方向相同,A项正确;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的运行轨道为椭圆,B项错误;帕克号太阳探测器绕日运行,不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C项错误;小行星带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帕克号太阳探测器没有飞越小行星带,D项错误。13下列有关日冕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日全食时肉眼可见B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C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是耀斑D与空气分子摩擦产生极光答案B解析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挡住了,用日冕望远镜可见日冕层,肉眼不可见,A项错误;日冕层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B项正确;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是耀斑,耀斑发生于色球层,C项错误;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
9、地区的夜空出现的美丽光辉,D项错误。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时27分,“猎鹰9”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猎鹰9”火箭升空时,美国东部时间(使用夏令时,即钟表调快1小时)为()A3月31日18时27分 B3月30日17时27分C3月31日19时27分 D3月30日18时27分答案D解析美国东部时间本为西五区区时,根据夏令时的含义,此时美国东部时间为西四区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2小时;则此时,美国东部时间为3月30日18时27分。15“猎鹰9”火箭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
10、处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乙丙之间为秋分,甲丁之间为春分,甲位于春分之后,与“猎鹰9”火箭升空时间一致。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1617题。16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 B拉萨 C合肥 D北京答案D解析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17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3时20分 B15时20分C2时 D14时答案A解析由“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可知
11、,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降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浸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1819题。18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B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蓄洪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答案D解析北半球,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顺着河流流动方向的右岸(即西侧)更容易被侵蚀,河水较深、流速较快,故堤坝上游河段,西侧河
12、水较东侧深,堤坝的西侧更易发生垮塌,故A、C两项错误;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排水,故B项错误;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较大,比较浑浊,故D项正确。19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C解析甲、丁处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水比较浑浊;乙处河水流速慢,泥沙沉积,河水浅,不适合垂钓;丙处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因此河水相对清澈。而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故C项正确。图一为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
13、录简表。集热板倾角如图二所示。据此完成2021题。观测记录简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20该小镇的位置在()A124E,40N B118E,40NC116E,36.5N D4E,36.5N答案B解析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计算可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50分。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08,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因此该地位于120E以西,经度相差2,故当地经度为118E;太阳光线应与集热板垂直,由秋分日集热板倾角计算可知,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当地纬度为40N。故B项正确。21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
14、天正午正面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请分析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约为()A90 B180 C23.5 D47答案D解析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去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变化幅度为4652,故D项正确。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2223题。22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答案A解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震源
15、深度20千米,震源位于地壳,A项正确;地幔位于地下33千米到2 900千米之间,内核和外核位于地下2 900千米以下。23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
16、,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项正确。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2425题。24图中甲为()A地表 B软流层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答案C解析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图中甲表示地壳的厚度,即地壳与地幔分界线的深度,故甲表示莫霍界面,C项正确。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陆壳比洋壳厚,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大,A项错误;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没有比例关系,B项错误;丘陵
17、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薄,C项错误;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D项正确。第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截止2017年3月27日,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现已绕火星飞行5万圈。MRO抵达火星轨道已经11年,这个航天器目前状态良好。据研究,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材料二金星、地球和火星的主要数据。(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_星;三者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2分)(2)从结构特征看,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_行星。(1分)(3)根据数据推测,金星、地球和火星三颗天体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_,主要原因是_
18、。(2分)(4)根据上表数据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比较移居金星和火星的利弊条件,并完成下表。(4分) (5)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情有独钟,为什么?(4分)答案(1)行太阳系(2)类地(3)金星金星是三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4)自转周期生命呼吸所需的O2质量体积(5)火星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表面温度较为适宜;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火星上有水存在的痕迹,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考查天体类别和天体系统的层次。金星、地球和火星都属于行星,它们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第(2)题,考查读表解答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金星、地球和火星在距
19、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相似,属于类地行星。第(3)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金星是三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其大气成分又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其温室效应最显著。第(4)题,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金星和火星同为类地行星,根据行星质量、体积的大小,自转与公转周期等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来分析表中行星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第(5)题,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即可。2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4分)(2)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向_递减。(2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举
20、例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6分)(4)撒哈拉地区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2)低纬高纬(3)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海拔);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少,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天气);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多,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天气);低纬太阳辐射多,高纬太阳辐射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太阳高度)等。(答案合理即可)(4)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降水稀少,多晴天。解析第(1)题,叙述分布规律要说明数值递减的方向和极值区。第(2)题,根据图可知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第(3)题,首先说明某地
21、太阳辐射强弱,再说明影响其强弱的主要因素,答案合理即可。第(4)题,撒哈拉地区纬度低,降水少,故太阳辐射强。28下图中EF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地球公转速度较_。(3分)(2)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时。(2分)(3)此时,我国昼长的分布规律是_,地球表面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2分)(4)此时,西安(341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_(纬度)、_(经度)。(4分)(5)此时,两条日期分界线是_和_。(2分)答案(1)画图略(EF的右侧为夜半球)。冬至快(2)
22、179(3)由南向北昼长越来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4)3218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326S45E(5)135W 180解析第(1)题,依题意,EF为昏线,说明图中EF的右侧为夜半球,且说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因此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靠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较快。第(2)题,读图可知,135W为0时,北京时间比西九区早17小时,国际标准时间比西九区早9小时。第(3)题,冬至日,我国越往北白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4)题,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162326);冬至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
23、线,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图中135W为0时,故12时经线为45E。第(5)题,两条日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135W)经线。29甲图为、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1)判断纬度:_,_,_,_。(4分)(2)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_,有极昼极夜的是_,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_,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的是_。(4分)(3)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A_,B_。(2分)答案(1)北极圈(6634N)赤道(0)北回归线(2326N)南极圈(6634S)(2)(3)解析第(1)题,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0,应为北极圈;地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应为赤道;地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应为北回归线;地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应为南极圈。第(2)题,赤道上昼夜平分,极圈及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第(3)题,从乙图的昼夜长短变化图可以看出,B线是一年四季都是昼夜平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是赤道;A是在冬至日时刚好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刚好出现极夜,所以是南极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