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57.63KB ,
资源ID:54126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12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练习题.docx

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练习题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二7班练习题姓 名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78分)1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C传统文化艺术已衰落的事实 D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2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

2、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3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良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这一论述反映了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 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 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4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

3、化的推动作用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5“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该言论出自A严复天演论 B梁启超变法通议 C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D孙中山民报6“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7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

4、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8下列运动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思想内涵相一致的是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91920年,全国出版的刊物达到40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台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武汉的武汉星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据此可以推断出A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B中国向西方学习方向

5、发生根本转变C大众传媒出版产业出现了空前繁荣 D思想解放运动刺激民主意识新觉醒10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由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感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己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1魏源在(筹鹺篇)中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之法。”材料表明魏源A批评古代社会坚守成法不变 B指出统治的最佳方式是简政C认为统治方式必须因势利导 D要求改变清朝国家

6、政治制度12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美八国,皆受到超贵宾级待遇,各国元首亲自接见,各国媒体争相报道。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外交近代化得到世界认可 B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C列强欲扩大在华经济利益 D列强不希望日本独占中国13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旨在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

7、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终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15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16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

8、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A B C D17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19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

9、法比较可信的是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20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21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22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

10、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23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24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民族,初遇西方文化时,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后,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

11、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材料意在强调A回归是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的表现 B文化离异从根本上促进了东方社会的近代化C回归是东方文化发展的必然,离异是暂时的 D文化离异是东方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的基础25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批评时政,非其旨也。”那么,其旨在A推动思想启蒙 B鼓吹政治革命 C倡导文学革命 D宣传马克思主义26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二、综合题(2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

12、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

13、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4分)。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故A项错误;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故C项错误,B项理解片面化;近代中国文化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向现代形态转变,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

14、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材料假设“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或许变法就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B。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失败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C两项表述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改良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由材料可知即时提倡文学改良的人,依旧受过旧文学的毒,“需要自己洗刷自己”,故B项正确;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与材料不符,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

15、内容4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显示郑观应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如从根本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对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是一大突破。故选C。ABD都不符合题干的主旨。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思想。5B【解析】试题分析:“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可见作者是强调变法的必要性,A是宣扬进化论,C是洋务运动筹划海防,D是宣扬民主革命,只有B符合维新变法。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

16、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思想。6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无法实现社会转型的阻碍因素是腐朽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故“全面的大变”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康有为主张“全面的大变”,故B项正确;康有为主张“全面大变”并非“跪着”变法,故C项不符合题意;题目中并没有提到维新变法的结果,排除D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的思想7B【解析】试题分析: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众多思想在中国宣传,表明当时中国社会需要变革,

17、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思想内涵是强调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救亡图存,和“民主和科学”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是民主共和,和“民主和科学”也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灭洋,和“民主和科学”也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

18、潮流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20年,全国出版的刊物达到400多种”中可以看出,思想解放运动刺激民主意识新觉醒,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名师点睛】中国近代化:(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

19、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郑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1C【解析】试

20、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之法”可知,魏源主张变革,认为统治方式必须因势利导,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相反;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涉及政体变革,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魏源【名师点睛】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

21、解放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希望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故C项正确,B项错误;AD项材料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的影响【名师点睛】比较选择题就是把同类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要求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的选项的一种型题。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方法是:首先要从题干中要求对比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选出其中一个作参照物,然后以该照物所处的背景、活动(或内容)、影响等方面作可比点,与另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

22、比较,其次,搜寻与可比点相关的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最后,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3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关键语句“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进行分析,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对人们脑子里的旧思想进行批判,故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动的目的【名师点睛】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旨在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14B【解析】试题分析:

2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带着守旧性,所以A项不正确。C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缺少了作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民族感情。D项与史实不符合,中体西用思想在19世纪中期时是主流,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据材料中“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调和与附会”“守旧性”等信息,可以得出新文化中新旧文化的调和,故B项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名师点睛】新文化运动思想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

24、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1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BC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C项是对戊戌变法的评价;D项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的影响【名师点睛】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

25、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16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当时”,从材料看“当时”指的是19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民

26、主与科学”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排除。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严复【名师点睛】严复活动与主张:1、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2、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1)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2)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17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实行变法,

27、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激烈:“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号召“冲破君主之罗网”,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因此AC完全不符;D不对,谭嗣同不是指继承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而是指出其危害,呼吁变法革新,因此“历史根据”说法不妥,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的是康有所所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孔子的名义制造变法的历史根据。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谭嗣同【名师点睛】意图即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或者指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反映一定阶级、团体、个人等的主观意愿。根本目的一般指一定的阶级从其阶级立场、利益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

28、果。主要目的指在若干个目的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目的。直接目的指不需中介而能直接达到或实现的近期结果。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以看出这是向西方学习进入到制度学习阶段,故D项正确。AC项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主张。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宣传,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

29、用。19B【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康有为并非是因循守旧的人,因为他主张要变法,要实行君主立宪,故A项是错误的;康有为未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他主张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B项正确,C、D两项是错误的;故本题应选B项。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名师点睛】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在理论指导上有局限性。康有为借发挥孔子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的道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

30、能平等思想观念,康有为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来反对封建制度,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传统理论。充分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故A项正确;BCD项是二者共同之处。所以答案选A。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洋务思想【名师点睛】洋务派、顽固派与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不要认为他们是水火不相容,其实在根本问题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在维护封建统治、抵抗侵略方面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维护统治的手段和方法上,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统治,而顽固派因循守旧,仇视一切外洋之物,主张用封建传统的办法来维护统治。洋务派是对抵抗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抵抗派的主要目的是“制夷”(抵抗侵略),洋务派的主要目的是“自强”(镇压人民革命)。2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海国图志突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