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10.56KB ,
资源ID:54122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122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时练习卷 十.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时练习卷 十.docx

1、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时练习卷 十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三国鼎立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吴、魏、蜀C魏、吴、蜀D魏、蜀、吴2鲁迅先生曾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易中天也评价说曹操是一个奸雄,下列哪个不是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活动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挟持汉献帝D建立魏国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图所示对应的朝代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2、B商朝、唐朝、明朝C隋朝、唐朝、元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5“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6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7“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DN

3、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依据应是()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 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 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8“七步成诗”“乐不思蜀”“三足鼎立”这些成语都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有关()A春秋 B战国 C三国 D南北朝9杜牧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该诗相关的这场战役()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为统一北方准备了条件C巩固了东晋的统治 D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10230年,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是A蜀汉 B曹魏 C孙吴 D西晋11东汉末年,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

4、之战D官渡之战12下面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图中处应该填入( )A秦朝、隋朝、明朝 B商朝、秦朝、三国 C商朝、秦朝、隋朝 D商朝、隋朝、宋朝1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14三国,是一个永远激起豪情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坚韧不拔的刘备,刚猛桀骜不驯的孙权构筑起三足鼎立局面。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泥水之战二、综合题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特点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阅

5、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政权分立)材料一:如表是李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时设计的表格。(1)根据图示,表中A、B两处分别应填写什么?(2)西晋是这一时期唯一的统一政权,导致西晋迅速衰落的事件是什么?(江南开发)材料: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域宽广,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业。一年好收成能满足几个城市百姓粮食问题丝麻、布匹、玉帛富足则能解决人们穿衣需要。南宋宋书译文(3)对比一下,史记和宋书对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民族交融)材料二:如下图是东晋和前秦之间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4)地图反映的是哪一次著名战役?前秦是我国北方哪一民族建立的政权?材料三:如下表

6、,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改“汉姓”。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很多,除上表措施外,请再举两例。(6)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中所代表的政权顺序魏、蜀、吴。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7、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鼎立的形成的相关史实。2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中,曹操起身并不算显赫。然而他礼贤下士,博采众长,终于在群雄逐鹿中胜出,成为国家最有实权的人。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但是赤壁之战却失败了。魏国是曹丕建立的,不是曹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故D符合题

8、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之后的王朝是商朝;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末年分裂为三国,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5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由此可知,汉帝国灭亡后到隋朝建立统一之前,历经的“长期动乱时代”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9、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是三个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分裂中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故B符合原因;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7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AB表述具有片面性;D表述错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研究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史料基础上,而不是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C说法最全面,符合题意。 故选C8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步成诗”指的是曹植;“乐不思蜀”指的蜀国皇帝刘禅;“三足鼎立”指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因此这些成语发生

10、在三国时期。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干成语无关,故选C。9D【解析】【详解】由题干“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可知,诗歌反映的是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 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大破曹军, 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

11、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选项A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在渡过漳水后,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最终在巨鹿将秦军主力歼灭,选项B不符合题意;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其

12、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和西周之间商朝,战国和西汉之间是秦朝,东汉和西晋之间是三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战役与题干“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的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

13、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结合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14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为平定江南,统一全国而发动的战争。战争以曹操失败告终,决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A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B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战役,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二、综合题15(1)A吴;B北朝。(2

14、)八王之乱。(3)史记反映了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技术落后尚未得到开发。宋书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得到了开放。(4)淝水之战;氐族。(5)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同汉人通婚等等。(6)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因此A处应是吴国。十六国后期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因此B处应是北朝。(2)结合所学知识,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取了皇位,以洛阳为都,建立了晋朝,历史上称为西晋。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

15、了全国。晋惠帝时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八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3)依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溽.无积聚而多。”可知司马迁描述的江南地区的状况是: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反映了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技术落后尚未得到开发。由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渔盐祀梓之利,充向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状况是: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

16、布帛,可以供当时全国的人穿用,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得到了开发。(4)依据材料二东晋和前秦之间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可知地图反映的是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大败前秦。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淝水之战中东晋战胜前秦,局势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前秦是我国北方氐族建立的政权。(5)依据材料三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改“汉姓”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除了改汉姓外,还包括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等。(6)结合所学知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