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第七章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必然会形成双重关系,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对矛盾中,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
2、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而且首先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因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由于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不断地积累和增长,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的生产
3、工具的创造,又会使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中较为保守的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不是凝固不变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状态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成为它发展
4、的桎梏时,就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也说明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与“不适合”是相对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时,也只是基本的适合,因为这种生产关系中还会存在某些方面、环节上的不完善,从而
5、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调整和改革这些方面和环节;一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合时,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生产关系就会使生产力绝对停滞,不再有任何量的发展,而是说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已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障碍。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在: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
6、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会、也不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合又转化为适合,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
7、限的前进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在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 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是内涵相同的概念。社会形态的概念却不同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第一,技术社会形态的基
8、本内涵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就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依据的。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就曾将二者统一起来用以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比如他曾说过:“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二,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的关系:一致的方面: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基本标志的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的物质技
9、术基础。社会形态虽然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但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相一致的方面:虽然社会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然而它还要受到其他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状况以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状况的影响等。因此,在相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的国家可能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国家也有可能建立起相同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又有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唯物史观把社会形态看作是
10、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经济基础有如社会的“骨骼”,而上层建筑则有如包裹在“骨骼”上面的“血肉”,“骨骼”和“血肉”不可分割,形成了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基于生产力发展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时也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
11、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
12、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会成为决定性的环节和条件。3、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同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而经济基础即使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也会发生量的变化和部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就会不断出现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所以只有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加以调整和改革,使之不断适
13、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走向腐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不相适应,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形成尖锐对抗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
14、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2、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
15、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促进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形式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过三个对抗性的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各有两个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和农奴、资本家和工人。它们之间的矛盾构成该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对抗阶
16、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政党是阶级中最积极的、最有组织的部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之间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 2、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斗争,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迫使剥削阶级作出一定的让步,使得社会再生产
17、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不同程度地向前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使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有所缓和。但从根本上说,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
18、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革命的任务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阶级手里。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前提和主观条件。革命的客观前提,主要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状况;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革命形势的成熟,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革命主观条这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发动足以摧毁旧政权的强大的革命行动。对于无产阶
19、级革命说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社会革命的形式和作用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革命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迄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在特定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力量在政治上、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现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社会改革及其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
20、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关系:互相区别: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互相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大,当旧社会制度向新社会制度过渡之时会出现改革的潮流。但是当旧制度的维护者疯狂的抵制和破坏改革时,社会进步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
21、,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自觉的、主动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社会主义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实践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
22、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标准”思想 3、科学技术以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推动社会发展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
23、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但是,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科学技术被滥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一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人民群众
24、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我国人民群众的构成和基本成分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以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是精神财
25、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都是通过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我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劳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
26、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世代延续的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无限的。二、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承认个
27、人特别是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他们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是指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反映先进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反动人物是指代表落后的生产方式,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杰出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通过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历史唯物主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中去考察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出现以及
28、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时势造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锻炼英雄,英雄人物的出现带有必然性。英雄人物的出现又带有偶然性,英雄人物的性格、智慧和才能使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特殊的影响。但是,在偶然性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的必然性。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无产阶级领袖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使无产阶级领袖具备优于其他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并赋予他们重要的历史作用。杰出人物及其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条件的制约。杰出人物是在群
29、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他们历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同时,杰出人物的功过是非必须在人民群众实践中接受检验,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定。2、正确评价杰出人物的原则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局限性美化古人,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前人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必然受到他所属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利益的制约。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
30、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一切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发展始
31、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勇于并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第二,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第三,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因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思考题1. 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以及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2.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3. 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