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74.61KB ,
资源ID:540700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070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docx

1、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 号工作面名称: 东翼轨道上山 编制单位: 温州兴安矿山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施工负责人: 总工程师: 分管矿长: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专业会审人员签名技 术 部: 年 月 日防 突 部: 年 月 日通 风 部: 年 月 日安 全 部: 年 月 日机 电 部: 年 月 日机电矿长: 年 月 日安全矿长: 年 月 日生产矿长: 年 月 日总工程师: 年 月 日小河口煤矿掘进作业规程会审表施工地点东翼采区轨道上山工作面编号:xh 号施工单位施工队伍掘进 队会审意见: 掘进作业规程报审表工程名称: 东翼采区轨道

2、上山 编号:致:济南康拜恩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小河口煤矿监理我方已根据施工要求完成 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掘进作业规程 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 日 期: 年 月 日总/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项目部监理机构(章):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小河口新矿筹建项目部:建设单位(章)项目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贯彻情况登记表规程(措施)名称:本 规 程(措 施)贯 彻 情 况 点 班 点 班 点 班参加人数 名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数 名参加人员(签字)参加人数 名参加人员(签字)队长:值班:贯彻人:

3、年 月 日队长:值班:贯彻人:年 月 日队长:值班:贯彻人:年 月 日掘进作业规程考试成绩统计表姓 名成绩姓 名成绩组织单位: 监考: 目录会审意见 规程贯彻情况 第一章 概况9第一节 概述 9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0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11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1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情况11 第三节 地质构造14 第四节 水文地质14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20 第一节 巷道布置20 第二节 支护设计22 第三节 支护工艺24 第四章 施工工艺 27 第一节 施工方法27 第二节 凿岩方式28 第三节 爆破作业28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29 第五节 管线

4、及轨道铺设30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32 第五章 生产系统 33 第一节 通风33 第二节 压风35 第三节 瓦斯管理 35 第四节 综合防尘 37 第五节 防灭火 37 第六节 供电 37 第七节 排水 37 第八节 运输 38 第九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 38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指标39第一节 劳动组织 39 第二节 循环作业 40 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 41 第七章 安全制度41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4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3第二节 一通三防 43 第三节 顶板 47 第四节 爆破 48 第五节 防治水 52 第六节 机电 53 第七节 运输 55 第八节 防灭火管理 57 第九章

5、 灾害预防和避灾路线58第一节 灾害预防 58第二节 应急措施 58第三节 避灾路线 61第十章 其他62第一章 、 概 况第一节 概述一、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东翼采区轨道上山2、工程目的:轨道运输、通(进)风、管线敷设、行人。3、巷道类别:从开门点至M18煤层为石门(岩巷),进入M18煤层后,沿M18顶板施工(半煤巷)。4、巷道性质:采区准备巷道5、工 程 量:约1100m6、支护形式:“锚网喷”支护。7、支护材料:锚杆、锚杆托盘、网片、快速锚固剂等8、服务年限:10年。9、巷道方向:a326485410、巷道坡度:穿层石门(底弯路绕道及车场) +3 穿层石门上山 +20 沿煤上山 (沿

6、M18煤层顶板掘进)11、掘进断面:石 门 S净10.13 下部车场 S净15.76 沿煤巷道 S净9.0012、装矸方式:机械装矸。13、通风方式:局部扇风机压入式通风14、防尘措施:综合防尘二、工作面位置及工程概况根据矿井开采方案设计,东翼采区轨道上山在+1200m东翼轨道运输大巷ZJ18点(坐标:X=.867;Y=.983;Z=1203.832)开门,在按R=12m的曲率半径完成三岔点施工和巷道调向后,按3264854施工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整个巷道分成2部分,即穿层石门和沿煤巷道。在巷道开门后首先按+3坡度施工车场绕道及车场,工程量36m(其中:车场绕道8m,车场及开锁口28m),再按+

7、20坡度施工上山,直至进入M18煤层,然后沿M18煤层顶板施工,预计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总工程量为1100m。从巷道布置情况看,从开门点向前至220m的范围内,巷道上部有原小河口煤矿老系统和杨徐矿厂老窑存在,其开采标高一般在+1258m水平上部,与东翼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之间的岩柱为54m,但随着轨道上山的向前施工,与上部老系统及老窑的岩柱越来越小,施工时应引为高度重视。东翼轨道运输上山位于M21煤层底部,上山施工将穿过M21煤层,进入M18煤层。经鉴定,在+1228m水平上部,M21煤层有突出危险性,M18煤层无突出危险性煤层。为满足逢掘必探、石门揭煤和顺煤层施工防突要求,将在巷道左右两侧布置瓦斯抽

8、放钻场(具体方案见东翼采区轨道上山防突设计)。第二节 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小河口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4、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编制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小河口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图2:工作面断面图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情况从矿井开采方案设计提供的井上、下对照图看,东翼采区轨道上山西面为11802采煤工作面,距小坝田冲沟280余米;东面为高低起伏的山地,距上平寨居民点240m余米;向南为小坝田冲沟、岩脚冲沟及沙坝河冲积形成的冲积洲,东翼采区回风上山开门位置向南距沙坝李井公路

9、40余米,距沙坝河主流线290余米;向北为巷道施工方向,为高低起伏的山地,巷道施工完成后,巷道距煤层露头线的距离为60m左右。东翼采区轨道上山距地表垂高30m110m左右,随着巷道(上山)向前施工,距地表的垂深渐渐减小,巷道通过的地带,其地表为高低起伏的山地,区内无大型建筑物及古迹,只有零星民宅;区内无池塘及大型水体。从开门点向前至220m的范围内,巷道上部有原小河口煤矿老系统和杨徐矿厂老窑存在,其开采标高一般在+1258m水平上部,与东翼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之间的岩柱为54m,但随着轨道上山的向前施工,与上部老系统及老窑的岩柱越来越小。接近煤层露头线,有可能存在老窑,在东翼采区轨道上山施工前,必

10、须组织力量对老窑情况进行走访、排查,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消除隐患,确保巷道安全施工。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地层特征:从勘探地质报告和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可知,小河口煤矿井田范围内出(揭)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二叠系龙潭组(P3l)和第四系(Q)。现将各时代地层特征由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河谷和地势低洼地带,由灰黄、土黄色粘土、亚粘土、砂土、碎石等组成,堆积覆盖于龙潭组(P3l)之上,厚度05.00m。与下覆地质龙潭组(P3l)呈不整合接触。、上二叠统龙潭组(P3l)为含煤地层,由上往下分为三段,老系统及新系统进风井范

11、围内主要是龙潭组二段(P3l2)和龙潭组一段(P3l1) 。岩性简述如下:龙潭组三段(P3l3):由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岩和36层煤线构成,其间的M6及M10煤线厚0.40.55m。厚4060m龙潭组二段(P3l2)由灰、深灰、灰紫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体,间夹炭质泥岩、910层煤层(线)、及少量中厚层细砂岩和近底部的一层深灰色微至细晶含燧石结核灰岩,可采煤层有M18、M21,局部可采煤层有M18-1。本段的划分标志:以M21煤层的结束,含燧石结核灰岩的出现。厚180210m。龙潭组一段(P3l1)由灰、深灰、灰紫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

12、质泥岩、泥岩,与炭质泥岩、78层煤层(线)及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含燧石结核微至细晶灰岩等组成的不等厚韵律层。其间见数层灰岩,其灰岩夹层自下而上厚度递减,层间距加大。底部为灰色薄至中厚层铝土质泥岩,铝土岩之上3040m为M29煤层,中上部为M23煤层。厚80100m。与下覆地层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呈假整合接触。、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为深灰色块状玄武岩及玄武质凝灰岩构成,具气孔状、杏仁状及流纹状构造。厚度2045m。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特征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厚293m,含可采煤层及薄煤层(线)2126层,煤层编号自上而下为M1、M2、M3M29。可采煤层为M18

13、-1、M18、M21、M23、M29。煤层一般总厚1.558.52m,含煤系数为1.37。从ZK403、ZK402、ZK401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以及M18、M21、M23底板等高线图看,在老系统及新系统进风井范围内,煤层特征如下:M18-1煤层:ZK403、ZK402钻孔揭露煤厚1.031.15m,平均1.09m。距地表2050m,与M18层间距为627m,属单斜煤层,倾向110130,倾角一般为612。M18煤层:ZK403、ZK402钻孔揭露煤厚1.622.40m,平均2.01m,夹矸12层,厚0.080.20m,平均0.14m。与M21层间距为1317m。顶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

14、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砂岩,个别点为炭质泥岩。M18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单斜煤层,倾向110130,倾角一般为612。M21煤层:ZK403、ZK402钻孔揭露煤厚1.702.20m,平均1.95m,夹矸12层,厚0.080.20m,平均0.15m,与M23层间距为2136m。顶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产植物碎片化石。M21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属单斜煤层,倾向110130,倾角一般为612。M23煤层:ZK403、ZK402钻孔揭露煤后为1.85m,不含夹矸,与M29层间距为2122m,顶板为泥岩、中厚层状泥灰岩,产个体完整的动物化石;底板为铝质粘土岩。M23煤层厚度变化

15、较大。属单斜煤层,倾110130,倾角一般为612。M29煤层:ZK403、ZK402钻孔揭露煤厚为1.721.95m,平均1.84m。不含夹矸。顶板为泥岩、中厚层状泥灰岩,产个体完整的动物化石;底板为粘土岩。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属结构简单,局部可采薄煤层。第三节、地质构造小河口煤矿整个井田为单斜构造,含煤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倾向为110130,倾角一般为412,地层较平缓,矿区中部见南东展布的宽缓褶皱向斜。区内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深部工程(钻孔)揭露的地层稳定,含煤地层完整,标志层明显。本矿区除中部有波状起伏的宽缓褶皱外,总体为简单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变化不大。综上所述,本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16、属简单类型。第四节、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矿区位于三岔河流域,处于三岔(凹河段)西侧靠分水岭地带。与矿区地下水、地表水直接相关的地表水系为矿区东部的三岔河一级支流椅陌河(上游称沙坝河)。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受地质条件及地表水文网的控制,多为溶丘洼地或溶丘槽谷的岩溶地貌,在碎屑岩分布区形成侵蚀、剥蚀中山沟谷地貌。在三岔河河谷及椅陌河河谷地带为峡谷地形。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上,矿区处于低级构造的牛场向斜水文地质单元西南部上游地带。牛场向斜轴为北东南西向,核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夜郎组(T1y)、翼部为上二叠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峨眉山玄武岩组(P3),中二叠统栖霞组

17、茅口组(P2q+m)。栖霞组和茅口组(P2q+m)分布地区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在龙潭组(P3l)和峨眉山玄武岩(P3)分布地带为基岩裂隙水,含水贫乏。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地表山体破碎,坡度大,岩溶发育,在碎屑岩分布区地表汇集的降水,除少部分沿岩石中裂隙节理渗入地下外,大多快速汇集于地表低洼的沟谷地带形成地表溪流,而碳酸盐岩分布区大气降水则汇集于岩溶洼地、槽谷中,沿漏斗、落水洞迅速转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三岔河对牛场向斜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运移,排泄起重要的控制作用。牛场向斜核部分布一条河流椅陌河是当地的侵蚀基准面,沿途接受基岩裂隙水补给,然后向东注入三岔河,在向斜的两翼为

18、上二叠系中统栖霞组和茅口组(P2q+m)分布区,地下水沿地层走向由南西向北东迳流,在迳流途中,除部分受地形切割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在河谷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外,大部分地下水最终在三岔河河谷地带以岩溶泉或地下河出口的形式排泄。2、矿井充水条件(1)地表水系区内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三岔河流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育,区内中部发育有两条季节性冲沟小坝田冲沟和岩脚冲沟,由泉水或大气降雨汇集于冲沟内而形成,其动态变化较大,常表现为枯季时节流量小或者出现断流,雨季时节出现流量大幅增大,向南流入沙坝河。矿区南东侧的沙坝河,在区内流长4.5km,流量较大,枯水期500m3/日,洪水期12000m3/日,最高洪水位1268

19、.0m。由南西流向北东,出矿区边界处(矿区南部沙坝河牛场镇至小河口煤矿的桥边)标高1268.0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该河流一直向区外北东方向径流,汇入三岔河上游椅陌河。(2)含水层与隔水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二叠上统系龙潭组(P3l)、峨眉山玄武岩(P3)及第四地层(Q),根据含水岩层的岩性,含水介质组合特征及水动力条件,将矿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储存在第四系松散层中,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峨眉山玄武岩(P2)为含水层。现将各含水岩组含水特征叙述如下: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Q)该含水层岩性为残坡积层、冲洪积层。主要分布于沙

20、坝河谷、冲沟、槽谷地带。岩性为水流冲积成因的砂砾及基岩风化残积的褐黄色、紫红色亚砂土、粘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厚15m,地表未见泉点出露。该含水层透水性较好,含水性极弱,厚度小,分布零星,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碎屑岩基岩裂隙水:A、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分布于整个矿区,经勘探揭露厚度114.90225.00m,该地层的岩性主要为浅灰褐黄色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及煤层,含可采煤层M18、M21、M23、M29。经调查,出露泉水6个,流量在0.0010.15l/s,根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迳流模数0.10.5l/skm2,据38个抽水孔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370.1

21、95l/sm,渗透系数K为0.0.255m/d。本次勘查共布孔13个,大多数钻孔的岩芯较完整,多为柱状、饼状,少数钻孔岩芯较破碎,为饼状及碎块状,对岩芯破碎的钻孔采用泥浆作为冲洗液护壁,但冲洗液消耗量微弱,矿区适用ZK303号作抽水试验孔,经抽水试验,钻孔涌水量为0.855l/s,单位涌水量0.028l/sm,岩层的渗透系数为0.001m/d。根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和本次勘查抽水试验结果,说明该含水岩组具透水性弱,含水性弱的特点。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B、峨眉山玄武(P2):矿区内隐伏于地下,钻孔揭露厚度64110m,根据钻孔揭露岩芯,该岩层的岩性为深灰至黑灰色玄武岩。岩石新

22、鲜坚硬,裂隙发育,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40.00423l/sm,地下水迳流模数0.93 l/skm2,该层透水性差,视为一相对隔水层。(3)水力联系情况矿区地下水流场特征(补迳排)矿区位于牛场向斜水文地质单元的中上游地带,为一非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的补给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及北部和矿区西部北部外围地区,地下水的迳流条件总体受控于东部三岔河及其支流椅陌河,使得地下水总体上由西或南西向北东方向迳流,并以三岔河及椅陌河为矿区最终排泄场所。矿区地下水的赋存、迳流、排泄受到地质构造,岩性及岩溶发育等条件制约。在碎屑岩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在节理裂隙中,在碳酸盐

23、岩地段,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溶蚀管道之中。地下水迳流方向受地质构造制约,沿构造方向顺地层走由南西向北东迳流。区域上和局部的水文地质条件组合,形成了特定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场(补迳排特征)。矿井充水因素分析A、充水水源分析a、直接充水水源矿区范围内全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含煤地层分布,矿区可采煤层M18-1、M18、M21、M23、M29均分布在该地层中。含煤地层成为未来矿坑的直接直充水层位。该地层中所含的基岩裂隙地下水为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但由于含水层透水性差,含水性弱,为矿区内次要充水水源。b、间接充水水源地下水:矿区含煤地层下伏中二叠系茅口组(P2m)为含丰富的岩溶含水层

24、,为矿区矿坑底板突水主要含水层,对矿坑底板突水至今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次勘查对矿区矿坑底板突水主要根据M29最低开采标高与下伏P2m顶板隔水层厚度及区域侵蚀基准面等来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265.2m,M29最低开采高为1124.03m,高差140.9m。M29煤层与P2m顶板间的隔水层为P3l泥岩、粉砂岩及P2玄武岩厚度达80100m。在正常情况下,M29煤层可得到安全开采。但应注意地质条件变化基地构造破坏的不利影响。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源,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地下水接受补给后,其地下水通过导水裂隙带,断层破碎带,采空区塌陷带等通道直接进入矿井,对矿井进行充

25、水,为矿床间接充水因素。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系发育,其中最大的一条为沙坝河,在矿区流长4.5km,流量较大,枯水期500m3/日。其于四条为沙坝河的支流,其流程短,水量小,属雨注型溪沟。未来矿山开采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将波及地表水体,特别是采空区形成后,引发地表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后,地表水体将通过上述通道进入矿井,对矿床充水影响大,为矿床间接充水的主要水源。老煤窑积水:经调查走访,矿区民间采煤历史较长,存在多处煤窑采空区,但规模不大,一般采空区体积在几百m3至一千m3,均有不同程度积水,对未来矿山开采有一定影响。B、充水途径分析矿区节理裂隙发育,主要有NE、NW两组发育,天然条件下这些节理裂隙带

26、成为矿区内地下水集中径流带,并成为未来开采条件,直接充水层中地下水向矿井充水的天然通道。未来开采条件下,导致煤层上覆含水层中地下水和地表水向矿井充水的人工途径则为矿坑顶板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塌陷带等。对矿区地下水流场,主要充水水源及充水途径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未来矿区开采中,张家寨至沙坝河谷一带,大田头至沙坝沟谷一带是矿床主要充水部位。特别是张家寨至沙坝河谷一带发生矿坑充水的可能性最大。是未来开采设计和开采中应高度重视和注意的部位。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判别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水系及断层均较发育,主要充水岩层为上二叠系龙潭组P3l为含水性较弱基岩裂隙含水层,未来矿坑充水途径为构造节理带

27、及矿山开采引起的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以及塌陷带。矿区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4)相邻矿井及报废矿井小河口煤矿邻近无生产矿井,但有三处老窑,开采斜长一般50m,走向长度一般200m。(5)矿井内的小井及老窑经调查走访,矿区民间采煤历史较长。M18-1、M18煤层露头或风氧化带存在多处煤窑采空区,但规模不大,均有不同程度积水,对未来矿山开采有一定影响。(7)地下水位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最低排泄面标高矿区南部沙坝河,牛场镇至小河口煤矿的桥边河面)为1265.2m。3、矿井涌水量根据小河口老矿井提供的开采矿井涌水量观测水文资料,采用比拟法进行估算,并考虑一定的生产用水,预计整合后矿井正常涌水量135m3/h,最大涌水量400m3/h。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1、东翼采区轨道上山在+1200m东翼轨道运输大巷ZJ18点(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