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60.95KB ,
资源ID:54051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051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docx

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第8课兰亭集序绝版的暮春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很欣喜地写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十多人行走在山间林木道中,士林中很有影响的谢安来了,高僧释支遁来了,王羲之带了几个儿子一起出动,最小的是献之,此时九岁。四十余人其乐陶陶地相拥着,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阳光, 流觞到处,诗思敏捷者脱口而出。谢安、王羲之、孙绰等二十余人很快成诗,博得一片好评;卞迪、丘髦等十余人一时难以即席吟诵,罚酒三巨觥。年少的王献之参与这样的成人活动,一时不知所措,也只好喝了罚酒。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

2、无束的气氛。谢安也参加了兰亭雅集,和一个普通文人一样,成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在雅集中,丝毫不见他有与人不同之处。从文人角度看,谢安的影响要胜过雅集中的每一个人。从职务上看,谢安历任了桓温司马、吏部尚书,东晋孝武帝时甚至位居宰相。这样的人在兰亭雅集中,与大家平等,无人着意提起,也无专文渲染。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难得的是谢安的平常心,更难得的是诸士人的平常心,以至达到了自由的最大值。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由于适意而毋需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一次寻常的文人聚会能流传下来,恐怕远远超过

3、了所有参与者的料想,他们只是觉得快乐了一天,一身轻松地披戴着芳草野花的香气回家。一、学习目标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2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二、作者连线书家至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山东临沂)人,书法家、文学家、书圣。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

4、后世誉为“书圣”。三、背景探寻兰亭盛会写序文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的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四、文体知识序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列于卷首的叫“序”,附于卷末的叫“跋”。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

5、,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如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诗写的序言。“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之辞。五、归纳整理(一)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曲水的)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

6、义:文雅;文化或文人。(三)一词多义1临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引申为“阅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引申为“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对着,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身临其境 到君临四方 统治2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到达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招致、招来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听妇前致词 表达、表述专心致志 集中(力量、意志等)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3次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回,表示动作的次数4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j

7、,满一周年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期限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5之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到、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结构助词,的仰观宇宙之大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感慨系之矣 代词,这(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1)映带左右 环绕(2)一觞一咏 喝酒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2)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放开,使敞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 贤才少长咸集 年轻的人;年长的人死生亦大矣 大事(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

8、 把看作相等4数词的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作一样(五)文言句式1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句3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句4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句5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句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句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六)成语1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3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4惠风和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5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6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7丝竹管弦: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8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9天朗气

9、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10修短随化: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11一觞一咏: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一、合作探究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答:_答案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

10、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2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答:_答案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

11、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3本文在亦“乐”亦“悲”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会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

12、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4兰亭集序一文是如何体现“文笔洗练,自然有致”这一特点的?答:_答案本文仅三百余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

13、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此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自然清新的风格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慨“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调有些低沉,你觉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的?我的观

14、点:_观点一:有些消极。文末承接上文“死生亦大矣”的“痛”而来,询古问今,由己悲人。古人、今人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避免不了生命殒灭的规律,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崇尚老庄哲学,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对王羲之不会没有影响。观点二: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文章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曲水而引发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愉悦闲适的情绪顿时转向激荡,流露出一丝感伤情绪,但到篇末,进一步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珍惜时间、眷念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又趋于平静。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待我,所以他才要著文流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主旨探微作者通过描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

15、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文章着眼“死生”二字,直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豁达的生死观。一、百变素材1生与死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和陶渊明都是这样的诗人。他们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个“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唯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个“怀良辰以孤往,

16、或植杖而耘耔”。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2淡雅人生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处偏远清幽之地,行率真自由之事,着朴素简洁之衣,食清淡爽口之味,歌清新高雅之章,叙自然真挚之情。他们通体洋溢着一种平淡的人生真味: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真真切切。这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原生态”的生命情调。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知识分子追崇的一种“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人生理想和乐境。3热爱自然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使人在身体

17、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弛,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仰观俯察,感万物盎然、宇宙博大,欢愉之情和至真至深的理趣溢于言表。王羲之从自然山水中体味人生宇宙,拨动天地之弦,吟唱生命的强劲之音,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二、技法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 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

18、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你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到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进而产生了哲理的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地驳斥了老庄 “齐寿夭,一生死”的言论,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向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

19、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之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迁移运用根据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写一个写景抒情的散文片段,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描绘出当时的意境,不要简单翻译原文。200字左右。_【示例】阳春三月,江南已是草长莺飞,会稽山阴的兰亭,有许多修长的翠竹,它们或夹道成荫,或东一丛西一簇,微风吹来,竹姿曼妙,格外清幽秀美。远处,山峰耸立,峻岭逶迤。脚下,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玉带一般环绕在亭子

20、四周。溪水淙淙作响,一群才子在溪水边洗濯嬉游,祈福消灾。之后,他们在水边席地而坐,把酒杯放在溪水里 ,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即兴赋诗。这里没有丝竹合奏的盛大场面,有的只是把酒临风、畅叙幽情的快乐。三、考点链接文言文翻译之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

21、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直译:聚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如此翻译就会发现语意不畅,在此情况下,需要辅助以意译。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如上面“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句,我们可以意译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这就要求我们翻译时,

22、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例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对点训练】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 同步演练中第12题。四、悦读心赏叙“乐”简练,抒“悲”深沉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古时候,每逢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三日称为上巳节),按古代的风俗,这一天人们必须去水边祓除不祥,这种习俗叫做“修褉

23、”。如杜甫的丽人行中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句。说明人们比较重视这一节日。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以会稽内史身份主持了大规模的文人集会,一代名流云集兰亭。如谢安、孙绰、许询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此次兰亭集会不纵酒色,无丝无竹,临流畅饮,赋诗抒怀,畅叙幽情。为纪念这次风流雅士的盛大集会,将当时名人诗作汇编成集,并由王羲之撰写序文。兰亭集序的思想内容,涉及儒、道、玄、佛四家思想。了解四家的思想,对理解这篇序文是不可或缺的。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反对消极出世,论生不论死;道家主张养怡生年,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力求“守生”;玄学清谈哲理,不务实际,一切达观,消极玩世;佛教

24、宣扬一切幻灭,畏生畏死,主张“无生”。王羲之对“一死生”“齐彭殇”等的态度在序文中有及其鲜明的表露。第一段以洗练的文字,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人物如谢安、孙绰、许询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会稽山风景秀丽,山辉川媚,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习习的春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尽情欢乐,何其快哉!第二段紧承上段,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吊古伤今,兴尽悲来,既表达了对眼前光景和相与欢会的留恋珍惜、唯恐稍纵即逝的心绪,也流露出俯仰一世、人生苦短的深沉感慨。东晋士大夫们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玄学、清谈之风很

25、盛。王羲之素来反对清谈,颇想有所作为,王曾受诏拜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为人耿直,一心想施展济世安民的远大抱负,他曾提出一些积极的措施,如纳谏求贤、诛除奸吏、限制豪强等,但是未被当权者采纳。悲愤忧郁之际,于永和十一年毅然辞官。在这篇兰亭集序中,形象地反映出作者既反对消极虚无的时风,又悲叹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怎不令人“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真正含义,也在于此。第三段发思古之幽情,寄希望于来者。作者深有感触地叹道:“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放荡不羁,及时行乐,蹉跎一生。他们思想消极,认为 “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尖锐语句,表明了他反对玄佛思想,坚持儒道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他的思想有着十分进步的意义。在雕辞琢句、追求骈俪文风的魏晋时代,兰亭集序却以清新自然的风格独行于世,行文自然质朴,不加雕琢,体现了他的个性。全文叙议有机结合,情景水乳交融,吐露胸怀率真自然,令人耳目一新。用笔激而不浮,悲而能壮。文章结构严谨,衔接合理,语言洒脱流畅,朴素简洁,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不知老之将至”等,犹如信手拈来,令人倍感亲切。让人读来如在目前,如临其景。好多语句常被后人作为成语使用,大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