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8 ,大小:214.57KB ,
资源ID:539440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944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27页相关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第一课时一、课题:认识各种平面图形。二、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三、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师生活动:教学通过物体实物演示、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每个面的特点。(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设计意图: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

3、动手动脑的能力。师生活动: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三)、检查自学情况: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四)、教师精讲点播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五)、课堂巩固训练: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1、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你能从现有实物中分辨出来吗?3、布置作 第二课时一、课题:拼一拼二、教

4、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三、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四、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师

5、生活动:教师出示已做好的纸风车并请会做得同学介绍需要的东西。(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什么图形的纸(正方形),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师生活动:学生观察风车的风叶后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三)检测自学情况: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纸做一个风车呢?(四)教师精讲点拨说一说你在做纸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师生活动:全班同学动手做纸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五)课堂巩固训练目标检测第6页的第4题、第5题。(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这节课我们进行了

6、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第三课:一、课题:练习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三、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四、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师生活动: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二)自主

7、学习,合作交流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师生活动: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三)检测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6页(四)课堂巩固训练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7页(五)课堂小结拓展、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二、目标与检测: 1、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并让同桌说出它的特点。 2、让学生拿出正方形并让同桌说出它的特点。配餐作业 练一练 第三课时完成同步指导训练与检测的第7页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 十几减9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

8、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2、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师:以上内容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好多同学都已经会做了,看来这些题已经难不住同学们了,那

9、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更深奥的知识-十几减9 (师板书)师出示学习目标:1、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通过学习,学会计算十几减9。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四、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汇报讨论学习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

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五、教师精讲点拨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教师进一步强调:刚刚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老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几种。1、点数结果,一个一个的数出还有6个气球。2、想加算减法,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6个气球。3、用“破十法”算。先用15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6,所以15-9=6.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学生自由回答)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六、巩固练习1

1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各种方法完成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那么现在同学们再想想下面这题怎么算。1、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12、(十几减9)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设计:十几减9 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有很多:有“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教学内容:P11P12页习题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2)9+()1815-9()18-9()(3)9+()14(4)9+()17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1)

13、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1)让学生独

14、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十几减8教学内容:教材13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圆片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

15、目标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减法知识十几减8。那么这节课通过学习后,我们要做到那几点呢?师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计算十几减8。2、理解退位减法的方法。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出示例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三、检查自学情况你们是如何计算的?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列出来。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四、教师精讲点拨刚才同学们想到的

16、方法很多。1、依靠摆学具(小棒),算出答案。2、看图,用点数的方案算出答案。3、想加算减,算出答案。看到这个减法算式,我们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8+4=12 12-8=4 因此可以这样算出答案。4、用破十法算出答案。先用12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4,所以12-8=4(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3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当然你觉得哪种好用你可以用哪种,其他方法你可以下来慢慢的总结。五、课堂巩固训练1、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

17、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集体订正)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评价。)好了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下来后同学们再找几个题练练好不好。板书设计:十几减8 方法:“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法”比较

18、简便。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十几减7、6教学内容:教材14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想加算减法”、“破十法”教具准备:课件、3捆小棒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复习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二、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课件出示例3。 观察画面。 师提问:图中有什么?

19、(小朋友和金鱼) 两个小朋友都给大家提出了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要掌握那些知识。 师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3、上课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分组讨论)四、检查自学情况 下面请各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五

20、、教师精讲点拨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如:1、破十法 先用13中的10减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6,所以13-7=6,红的有6条。 2、想加算减,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这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7+6=13,所以13-7=6。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其中6条是红金鱼,那么黑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六、课堂巩固训练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

21、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说。板书设计:十几减7、6 方法:“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法”比较简便。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内容: P16页练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5第4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6页的第7题。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2、,提醒学生不要漏写。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6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

23、,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四、布置作业第六课时十几减5、4、3、2教学内容:教材17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教具准备:小棒、卡片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我们已经学习过十几减9、8、7、6的减法了,同学们回忆一下计算这样的

24、减法算式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后汇报)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十几减5、4、3、2的减法。在这届课的学习中希望同学没做到这几点:1、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2、通过学习后知道如何计算十几减5、4、3、2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例4。12-5=( ) 11-4=( )12-4=( ) 11-3=( )12-3=( ) 11-2=( )学生独立计算三、检查自学情况老师指名汇报并板演。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四、教师精讲点拨 同学们的方法还是很多,那么下面老师就主要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算算,看看刚才同学们用不同方法算出来的得数对不对。因为5+7=12,所以12-5=7因为4+8=12,所

25、以12-4=8因为3+9=12,所以12-3=9因为4+7=11,所以11-4=7因为3+8=11,所以11-3=8因为2+9=11,所以11-2=9看来我们好多同学都算对了,真是太聪明了,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五、课堂巩固训练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思考题。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六、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了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说板书设计:十几减5、4、3、2 方法:“想加算减法”、“破十法”等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教学内容:P18第3、4、5题,P19第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

26、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8第3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8页的第4题。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2完成P18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9页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二)教学内容:P19第7、8、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

27、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课堂练习1完成P19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P19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P19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学数学 用数学教学内容:教材2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从已知的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教具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

28、,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老师提问:六年级班有13名同学会游泳,有6名同学会下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列出算式。 生1:会游泳和会下棋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13+6=19 生2:会游泳的同学比会下棋的同学多几人? 13-6=7 生3:会游泳的同学与会下棋的同学相差几人? 13-6=7 生4:会下棋的同学比会游泳的同学少几人? 13-6=7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愿意试着选择合适的有用条件,来解答吗?今天的课上我们就来比一比。所以在这节课上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