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3.20KB ,
资源ID:538649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864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球地图知识体系要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球地图知识体系要点整理.docx

1、地球地图知识体系要点整理地球和地图、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1)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 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二、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是地球的模型。构成地球仪的要素有:1、地轴 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围绕的一根假想的轴。2、南、北极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

2、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3、赤道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观察经纬网,分析比较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区别:画辅助图:(1)经度(两面角)、纬度(线面角) ;(2)经线、纬线在侧视图、俯视图中的形状;(3)从经度、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判断东经、西经、北纬、南纬。4、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5、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6、经度 从0经线算起,向东、西各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表示方法:“

3、120E”读做“东经120度”;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表示方法:“20W”读做“西经20度”。7、东、西半球 习惯上,自20W经线顺时针地(或自东向西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西半球。自20W经线逆时针地(或自西向东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东半球。8、经线的特点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9、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长度不等。所有的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叫纬线圈。10、纬度 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分别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90度就是北极,南纬90度就是南极。表示方

4、法:“22N”读做“北纬20度”;“40S”读做“南纬40度”。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4万公里。南、北极点是最短的纬线圈长度等于0。此外,人们根据纬度的不同,称030SN为低纬地区;3060SN为中纬地区;6090SN为高纬地区。11、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就构成经纬网。经纬网的用途: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即具体位置。如: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位于40N、116E的交点附近。确定两个地点的相对方向。如根据经纬网就可以看出拉萨城在南京城西边稍偏南一些。事实上,以上这些规定,大多是人为的制定,地球表面上根本就没有这些线和网。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

5、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考查了学生的方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提示:A地的位置有五种可能,(1)赤道 (2)北半球 (3)南半球 (4)北极点 (5)南极点各种位置情况下,经纬线的特点都不同,通过画图很容易能得出结论。三、地球上的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

6、区的方法。(图略)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但边远地区需调整作息时间)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东十二时区比西十二时区早24小时,即早一天。但钟点相同。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实际两者并不完全重

7、合。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例1、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第1第7题。(图略)例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例3、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 B、8时 C、12时 D、20时例4、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23026N,1200E B、300N,1150E C、23026S,1160E

8、D、300N,1400E例5、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注: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是:以球心为球心,以大圆半径为半径,经过两点的一段劣弧。)四、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1) 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

9、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 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分4秒)。(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3600/24小时 即150/小时 10/4分钟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V= 2cos R(周长)/ 24小时(时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10、(2)产生地方时差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A.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B.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C. 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二)地球公转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2)公转轨道与速度 开普勒定律:等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速度:平均角速度,约每日东进

11、10 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启发思考:地球直立公转、倾斜公转、横卧公转时黄道平面、赤道平面的关系,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训练1、快速、正确地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900黄赤交角=极圈

12、纬度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想象思考: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时,太阳直射范围、极圈范围、五带范围等。 5、在各种变式图中,判读二分二至日。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 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

13、。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结论:H=900-(为某地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冬半年取-)例题1、计算南通31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10月1日时,澳大利亚悉尼320S的正午太阳高度。 3、设M(纬度00,300E),N(23026S,300E)两地正午太阳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夏至日时,同时达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当太阳在11034S时)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除太阳在11034S23026S移动时) D、任何时候都HmHn (当太阳在23026S时,Hn

14、=900 Hm)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

15、月)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传统四季:四立划分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公转地理意义间的相互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季节变化季节变化纬度变化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补充:物体的影子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除北极点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南(除南极点朝北)*学会绘制太阳日照图:掌握方法: 1、先确定直射光线位置(画奇数根) 2、画出晨昏线位置(过地心) 3、绘出夜半球练习题:习题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16、),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2)A地日期为 月 日。 (3)A地地方时应在 时 分至 时 分之间。习题2、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有关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为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3)这一天B点夜长 小时,D点昼长 小时。(4)此时H点为 点钟A点为 点钟。(5)曲线F-G-D表示的是 线(晨线、昏线)。(6)此时全球已有多少范围进入新的一天(一小半,一大半,一半,全部)? 。习题3、(1)在同一经线上,相等的有_。 (2)在同一纬线上,相等的有_。 (3)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意味着_。 (4

17、)晨线与西经20度重合,意味着_。 (5)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意味着_。、地图和等值线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 公式略(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A.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18、,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B.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C.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

19、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例题2、按照1:50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 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_厘米。(10.4厘米 11厘米)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长江)例题4、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厘米。(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2、方向:(

20、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震线、等降水量线)等值线的概念:是某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的一些特点: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变化的缓急、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一)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 (1)数值大小

21、: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例如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图略)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3)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

22、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例题2、98年高考题: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280米2、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

23、滞留等。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 处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2)与河流水文结合:A.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3)与地区规划结合:A.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B.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C.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3、地形剖面图: (用途:表示某条线上的地面起伏和坡度和缓。)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

24、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下列地形剖面图参见初中第23册) 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2. 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 3. 美国地形剖面图 4. 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5. 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6. 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二)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1、

25、判读规律: (1)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2)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例1:参考初中第三册地图册P.7,或课本P.44-45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 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 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我

26、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漠河160C,海南280C,南北温差只有120C。)分析原因:北方虽太阳高度较南方小,但夏季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夏季最冷出现在青藏高原80C(地形因素)(3)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 面积大,性质均一。)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影响因素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状况影响因素比同纬度地区气温等温线弯曲状况

27、大陆夏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大陆冬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海洋冬季气温高向高纬凸出海洋夏季气温低向低纬凸出地势较低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地势较高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暖流经过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向低纬凸出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例2、读非洲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见初中第2册),分析回答:(1)等温线为什么在大陆内部向南向北弯曲? (2)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哪里气温高?为什么? (3)从等温线值来分析,说明非洲气温分布有何特点?(4)为什么非洲可以用年均等温线,而其他各大洲却要用1月或7月等温线图来说明气温分布特点?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目标:(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 (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2)判断风向 (3)分析天气变化1、判读规律: (1)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