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7.04KB ,
资源ID:53800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800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地理学教案 12.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地理学教案 12.docx

1、自然地理学教案 12授课题目第七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功能第一节 形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授课类型理论课首次授课时间2009年10月25日学时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的成因;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的等级系统。重点与难点地域分异的成因;地域分异的等级系统。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第七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功能全球的自然地理系统是一个整体,但它的各个部分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差异。如南美洲亚马逊河及非洲刚果河流域因终年高温多雨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南极大陆和格林兰岛却以突出的严寒而长期被大陆冰川覆盖,非

2、洲的撒哈拉沙漠及欧共大陆腹地却因极端的干旱出现了广阔的沙漠,这些都证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不同部分,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地理环境整体及其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系统所特有的个性最明显的一种功能是地域分异功能。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整体组合特征沿地球表面一定方向发生变化,结果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现象。由于自然地理系统是以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范围的一个系统,地域分异功能是该系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复杂性的具体体现。形成地域分异的原因称为地域分异形成

3、因素。控制地域分异的机制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地域分异现象普遍存在于地球表层,以致于地球表层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与自然地理结构组合完全相同的地域。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经济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都有表现,自然区域整体的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的背景,是整个环境分异的主导因素。因此,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研究是地理环境综合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第一节 地域分异的形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一、地域分异的形成因素(一)纬度地带性因素纬度地带性因素又简称“地带性因素”。它是指太阳辐射能在地球的纬度方向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由此相应地形成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在纬度方向上呈

4、有规律的递变分布。如人们最早发现的气候带,德国的著名地理学家洪堡(A.von Hamboldt)在气候带基础上提出的植物地带,俄国的道库恰也夫提出的土壤带,并进而提出了自然地带学说。此后许多地理学家把纬度地带性视为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非纬度地带性因素又简称“非地带性因素”。它是指全球构造运动因素造成的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不沿纬度方向分布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受全球地壳构造特征所控制,是地球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如太平洋、大西洋的分布,环太平洋活动构造带与纵贯南、北美州的科迪勒拉山系等甚至表现出与纬线方向垂直展布的特点,故称这种地域差异为“非纬度地带性差异”。二、地带性

5、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互相关系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源均出自于自然地理系统之外。前者来自太阳辐射能,后者来自地球内部聚集的内能。这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互不从属。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的作用,可使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复杂化。举例来说,太阳辐射能对自然地理的气候要素特征有决定性影响,气候要素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是反映地带性因素的重要成分。地球的内能对自然地理的地貌要素特征有决定性影响,地貌要素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常常是反映非地带性因素的重要成分。对于某种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而言,即应具体分析气候与地貌条件在该地理环境中的相互影响程度。例如位于赤道附

6、近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950m,在其海拔1500m左右的山麓地带呈现热带草原景观,其自然地理面貌体现出受纬度地带性的控制。但在其海拔5000m以上的山顶部却终年积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观。显然这种地域分异体现了地貌要素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一般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差异性特征不是由地带性或非地带性因素的某一方面单独决定的,必须作具体地分析才能客观地判断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第二节 地域分异的等级不同的地域分异因素造成的分异现象差别很大,即地域分异具有不同的规模或等级。今按地域分异规模的大小和从属性分为五个等级,即1)全球性分异,2)全大陆、全海洋分异,3)区域性分异,这三种又合称为高级分异;

7、4)中级分异,5)低级分异。不同等级的地域分异并非彼此孤立,而常常是相互关联的。一般地说,高级分异是中、低级分异的背景或基础。反之,众多中、低级地域分异的比较与综合,又可反映高级分异的规律或特征。高级地域分异涵盖范围广大的区域,在其范围内包含着若干中、低级地域分异。范围更小的区域差异使地球表面形成一个由不同等级区域单位构成的复杂的镶嵌体系。一、全球性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度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演变及分布的规律;非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发生演变与分布的规律。全球性地域分异既涵

8、盖了全球纬度地带性分异,又涵盖了非纬度地带性分异。有下列三种表现形式:(一)热量分带地表的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地球获得太阳能的数量取决于日地距离和太阳光线对地表入射角的差异。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入射角与地表所处的纬度有关,低纬度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能多,高纬度地区则相反。太阳辐射能随纬度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具有分带性,其规模是全球性的,故热量分带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不论大陆与海洋均受热量分带性控制。地表热量的差异决定着气温、气压、湿度、降水及风等气象气候要素的差异,它们的长期综合表现即形成气候地带性差异。苏联地理学家格里戈利也夫和布迪科(M.I.Budyko)以地表净辐射R值作为地表

9、热量带的划分指标,见表7。此外,日地距离对地表热力状况的影响亦十分重要。太阳对地球表面的热辐射造就了太阳系内唯一适于生物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试想如果日地距离与日水星距离相同的话,地表所获热量是现今的6.7倍,全球将普遍高温;如日地距离与日冥王星距离相同时,地表所获热量只有现今的1/1600,全球将成为一片寒漠。上述两种环境生物皆无法生存,其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而言毫无意义。(二)海陆分异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使地球表面分成四大洋和七大洲。海洋与陆地是两种本质有别的物质系统,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生物方面都有显着差异,分别形成海洋与陆地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海陆分异是全球规模的分异,其具体差

10、异表现有五:(1)全球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约占71%,陆地只占29%,海洋面积为陆地的2.45倍:(图18)。(2)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以南北半球划分,陆地大部分集中于北半球,占北半球的39%,海洋占61%;在南半球陆地仅占19%,海洋占81%,是陆地的4.62倍。海陆分布的这一特点是造成南北半球气候分异的重要原因(图19B)。(3)如果以经度0o和北纬47o的点为中心,以经度180o和南纬47o为中心,划分陆半球和水半球,那么在陆地集中的半球,其中陆地占47.3%,也略小于海洋的面积;另一半水半球,其中陆地仅有9.5%,90.5%的面积为大洋所占据,海陆面积分布明显不均匀(图19A)

11、。(4)海陆分布的另一特点是不论在南北半球或“水”、“陆”半球,海陆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如北半球的北极圈内为北冰洋水面,而南半球的南极圈内为南极大陆;陆半球的中央为非洲大陆,而它相对的水半球的中央部分是广阔的太平洋。(5)这些现象中尤其是太平洋与大西洋在水、陆两半球中的分布体现了非纬度地带性特征,而在南、北两半球中的海陆分布却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特征。(三)海陆起伏分异早在1942年,“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人魏格纳(H.Wagner)曾对陆地不同高度和海洋不同深度的面积作过统计并给出“陆高海深分布曲线图”(又称“海陆起伏曲线图”)。此后,随着对陆地高程和海洋深度的测量精度的提高,全球陆高、海深

12、面积统计数据更趋准确(有关数据见于表8)。由表列数据和海陆起伏曲线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球地壳表面有明显的起伏差异。总的表现为有陆地和海洋二级阶面:大陆的一级阶面海拔在1000m以下的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20.9%,大陆平均高度为875m,若以海拔3000m以下的陆地面积统计,占全球的27.6%;海洋的一级阶面大致在水深30006000m间,占全球面积的54%,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m。这两级表面反映出全球地貌的两类巨大形态差异,即呈基本平坦的“高原”状的大陆和广阔平坦的大洋盆地,这两级地壳阶面的高度差按其各自的平均值计算为4675m。海陆起伏的巨大差异显然属于全球规模的地域分异,对全球自然地理环

13、境的形成与演变起着根本的影响。上述全球性地域分异,除热力分带属地带性分异外,其余为非地带性分异。二、全大陆和全海洋的地域分异整个地球表层在分化为大陆和大洋的基础上,大陆和大洋内部也各有自己的地域分异规律。(一)全大陆的地域分异全大陆的地域分异仍然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两方面,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纬度地带性规律其特点是同类自然景观、自然地理要素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并且在从赤道至南北两极的不同纬度上即在南北方向上发生着不同自然地带的依次变化。由于纬度地带性是在全球热力分带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陆的地带性差异,从热带到寒带,每一热量带内的热力特点,都会在气候要素、土壤、生物群落,甚至外动力地貌类型上有

14、共同的反映。例如,赤道带的高温、高湿、促成大气对流作用加强和降水丰富,决定了气候湿热、低压静风、地表径流丰沛,平原低地湖沼广布,风化壳厚、土壤层厚、淋溶作用强烈,热带植被发育,形成热带动物群落等,共同形成与赤道带相应的自然景观。从上例中可以看出纬度地带性规律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纬度地带性因素以热量带分异为基础,首先使大气过程,如气温、气压、大气环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和降水等表现出地带性,因此,作为这些因素综合表现的气候特征也表现出地带性分异特征。(2)地带性分异规律在植被的分布上有特别明显的表现,每一自然地带都具有自己特色的植被。植物的种属组合、群落结构、生物质生产率等均受地带性

15、规律的制约。同样,动物界也因气候和植被的地带性差异显示出地带性特征。(3)土壤的地带性首先取决于不同气候带中风化壳类型的差异和成土过程的差异。进而通过土壤盐类的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化学元素的淋溶程度与性质,腐殖质含量及种类组成等土壤要素的综合,反映为土壤类型的地带性分异。(4)陆地表面的各种水文过程,如径流的形成,径流特征值的年内、年际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文特征、水化学类型等,也都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湖泊与沼泽也具有地带性,表现在湖水的热力状况和水化学特征、湖泊沉积类型、沼泽化程度和沼泽类型等方面的地带性差异。(5)地貌通常被视为自然地理环境的非纬度地带性的组成要素。实际上应作具体分

16、析,总的说,对于受大地构造控制明显的地貌类型,表现为非纬度地带性特征;而受气候因素控制的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类型,则与地带性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大部分气候地貌如冰川冻土地貌、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等常表现出受地带性差异的控制。以上的五个方面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组成要素的地带性特征,也决定了这些要素的综合表现也具有地带性特征,总的表现为形成一系列东西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展布的自然地理区域单位。通常采用一定的指标或指标组合,在热量带范围内划分地带性区域单位,并把这一级单位称为“自然地带”。今将苏联地理学家依萨钦科划分全球自然地带的指标组合表列出(见表9)供参考。地球上的热量带贯穿大洋与大陆,故属全

17、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但自然地带在大陆和海洋中的表现则颇有不同。某些大陆自然地带可以断续横跨整个大陆而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并随纬度的变化而作不同类型的更替。例如苔原地带,泰加林地带、赤道雨林地带等。大陆上的各自然地带可以在不同的大陆重复出现,不受大洋阻隔的影响。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教学后记主要是介绍地域分异的成因时,应把地域分异的两个因素及其两个因素的相互关系介绍清楚。授课题目第七章 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功能 第二节 地域分级的等级授课类型理论课首次授课时间2009年10月28日学时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地域分异的等级系统。重点与难点地域分异的等级系统。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

18、教学过程:(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第二节 地域分异的等级二、全大陆和全海洋的地域分异(一)全大陆的地域分异4陆地自然地带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大陆上产生了水平自然地带。由于每一陆地自然地带的典型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是植被类型,因此,通常自然地带就以该带中的典型植被型的名称命名。刘南威等把陆地自然地带划分为下列几个类型:(1)赤道雨林带。本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南美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南洋群岛。气候终年炎热潮湿,降水量超过可能蒸发量,呈现出过度湿润状态,引起稠密而经常满水的水文网发育,沼泽众多。典型植被赤道雨

19、林树种繁多,层次复杂,乔木高大,常绿浓密,四时常花,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于奔走和长跑的动物;却给营巢树栖、攀缘生活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居所,因而此类动物特别繁盛,各种猿猴和鸟类常年喧闹,使森林活跃起来。风化过程进行迅速,风化层厚,淋溶过程非常强烈,铁、铝氧化物相对累积,发育着砖红壤。(2)热带季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区,大致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相当。这里降水量略次于赤道雨林带,且有明显干湿季,气温年较差也较大。因此热带季雨林季相分明:雨季时林相颇似赤道雨林,树种也相当复杂;

20、干季时则多数树种都要落叶。本带土壤主要为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3)热带稀树草原带。在非洲和南美洲有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也有局部出现。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年中有长达四个月的干季。这里草本植被植株很高,在广阔的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它们具有能储存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季相非常分明:雨季草木欣欣向荣,百花吐艳;干季草原死气沉沉,一派黄褐色调。广阔的草原,茂盛的草本植物,使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如长颈鹿、羚羊等,在这里得到很大的发展;食草动物的繁盛,又给食肉动物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食肉动物也很丰富,常见的有狮、豹等动物。季节性的干湿交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氮的

21、累积,形成燥红土。(4)热带荒漠带。本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南非和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可能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所以没有地方性水文网,只有少数“外来河”。植被贫乏,存在着大面积表土裸露地段,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贫乏,占优势的是那些能迅速越过长距离的动物,以及一些爬虫类和啮齿类。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5)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地出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

22、缘,在南半球则出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非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是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的高温和干旱促使强烈的蒸发,使本带仍是一个缺水地区。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6)亚热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分成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两种类型。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部,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

23、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名地中海地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又名地中海式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地带,发育着褐色土。(7)温带荒漠带。此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南部也有所出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在温带荒漠的外围和温带草原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叫温带荒漠草原地带

24、,主要是蒿属草原,还可见到旱生禾本科植物。温带荒漠带和荒漠草原带的土壤主要是荒漠土、棕钙土和淡栗钙土,在它们中间还有成斑状分布的一些碱土及盐土。(8)温带草原带。本带在欧亚大陆中纬地区占有相当面积,从东欧平原南部起呈连续的带状往东延伸,经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蒙古高原南部,直达我国境内,构成世界最宽广的草原带。在北美洲,温带草原带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形式,也有典型的表现。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草原面积要小得多,在南美、非洲南部等地有局部分布。温带草原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地方性补给的河流夏季水位低,甚至干涸,变成一串湖泊;春季积雪融化,河流满水。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及暗栗钙

25、土。动物多穴居洞中,啮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和一些草原肉食动物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温带森林草原带是草原带向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带,它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都有分布,其过渡性质反映在气候、土壤、植被及动物界诸方面。本带温度适中,在原始森林草原中,杂草草原景观与森林景观相互更替,森林主要是阔叶林、小叶林及松林。灰色森林土是本带的代表土壤。动物界也具有从森林到草原带动物的混合型。(9)温带阔叶林带。本带也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在南半球仅分布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往往形成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亚洲东部夏绿

26、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林、辽东栎林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北美洲夏绿林受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影响,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温带阔叶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为少,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为最活跃。(10)寒温带针叶林带。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连成非常广阔的自然带。这里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种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活跃着

27、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针叶林带以南,气候较温暖湿润,渐渐出现阔叶树种,形成会、阔叶混交林,是针叶林带与阔叶林带之间的过渡带。(11)苔原带。苔原带也称冻原带。它占据着欧亚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邻近岛屿的广大地区。苔原气候严寒而湿润,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普遍,这样的环境条件极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地带。本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种类不多,特有驯鹿和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在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之间,有一个比较狭窄的过渡带,称森林苔原带。(12)冰原带。冰原带亦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

28、极地的许多岛屿。本带终年被冰原覆盖,环境条件极为严酷,没有水文网和土壤,植被罕见,仅在突出于冰雪这外的岩崖上有某些藻类和地衣生长。冰原带动物种类极为单一而贫乏,在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岸地区分布着特有的企鹅一类海鸟,在北极诸岛上主要有白熊。(二)全海洋的地域分异大洋的地域分异贯穿整个大洋,其地带性因海水运动的特点不如大陆明显,而海洋表面远比大陆表面平坦,故海洋自然地带性的界线比陆地自然地带的界线更平直。以热量为基础,海洋生物为标志,海洋自然带大体分为八带(刘南威等,2000):1北极带。本带以北极为中心,分布着常年存在的北极冰丛,气温和上层水温均在0以下,气流下沉无风,生物非常贫乏。

29、2亚北极带。即北冰洋边缘的近陆海域。这里水面冰层发生季节性变化,冬季冰封,夏季冰层逐渐融化形成浮冰。由于近岸,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常有明显的“季风”变化,而且风速很大。生命在短促的夏季很快发展起来,沿岸有相当丰富的浮游生物,吸引了鱼类及其他动物。虽然动物的数量不少,种类却不多,主要的有北极鳕,白海鲱等鱼类和北极鲸、鳁鲸、海象、海豹、白熊等哺乳类以及一些形成“鸟市”的海鸟。3北温带。包括北半球中纬度的辽阔水域,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大气活动非常强烈,经常发生大气旋和狂风暴雨,降水量和云量都很大。水温515,盐度小,含氧量多,水团垂直交换强,水中饱含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很丰富(可达20003000毫

30、克/立方米),鱼类大量繁殖,种类丰富,世界著名的鱼场都集中在此带。主要鱼类有太平洋鲱鱼、鳕鱼、大马哈鱼等,还有一些哺乳类动物繁殖,如海狗、海獭、日本鲸、灰鲸、海豚等。4北热带。本带基本上与副热带高压相吻合,强大而稳定的高压是这里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基础。在多数情况下,风力微弱,风向不定,或者风平浪静,空气下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面温度在18以上,含盐高。由于本带受高压控制,广大海域水体垂直交换微弱,因此深层水的营养盐类不易上涌,加上含氧量少,故体带浮游生物以及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很少。海水清澈明净,色彩蔚蓝。5赤道带。这里气温很高,一般都达2730;气温变幅很小,不大于2;盐分不高。年中大部分

31、时间浓云密布、雨量充沛、风平浪静。由于本带南北有赤道逆流,引起海水的垂直交换,使水中营养盐类和氧气相当丰富,因此赤道带生物的种数极多,但一定种的个体数量和热带一样都小于温带。赤道带鲨目和鲟目鱼类特别多,飞鱼也很典型。温暖的海水使珊瑚礁得以大量发育。6南热带。本带特征和成因与北热带基本相似,但在非洲大陆西南和南美洲的秘鲁沿海都有上升流,海水的垂直交换较北热带明显,因此这两个海区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上层鱼类,如南非沙丁鱼和秘鲁鳀鱼,也随之大量生长,形成南半球的重要鱼场。7南温带。该带位于从南亚热带辐合线以南一直伸展到南极辐合线(4060S)的广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水域。这里天气多变,风暴

32、和巨浪频密;洋流全年受西风漂流控制,没有暖流影响;水温稍低于北温带。但海洋生物的基本生态条件与北温带很相似,植物繁茂,巨藻生长极好,浮游生物丰富,是南半球海洋生物最多的地区,具有与北温带同种或相邻几种的巨大类群。这种两极性分布在兽类(如海豹、海狗、鲸等)、鱼类(如刀鱼、小鳁鱼、鲨鱼等) 以及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中都有典型的表现。8南极带。本带从南极辅合线伸展到南极大陆边缘,也是一个完整的环形水域。风向及洋流也自西向东。全年水温很低,冬季基本冰封,夏季短暂解冻。动植物种类组成普遍贫乏,除个别种(如硅藻、磷虾)外,缺乏广泛分布的种群,但浮游生物很丰富。哺乳动物中鲸类相当丰富,其中南极鲸和侏儒鲸为特有种。海豹也占有重要地位。南极海狗和长鬃海驴是这里的特有种。南极鸟类最著名的是王企鹅和白眶企鹅。南极带鱼类特别少,特殊的有南极杜父鱼。南极大陆架海域全年冰封,部分水域为冰川占据,形成广阔的陆缘冰和高大的冰障。三、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分异仍属高级分异,包括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