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8.42KB ,
资源ID:53798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798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辩证法整合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辩证法整合版.docx

1、自然辩证法整合版绪 论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 在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主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

2、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4. 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结构体系(p.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1、延安时期翻译、学习和研究活动 2、建国初期自然科学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 3、中国人民大学办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班,请苏联专家讲课4、1978年1月成立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部发文规定自然辩证法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P.22)有助于形成跨学科知识结

3、构,增进科技创造能力。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需要理论思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培养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思考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和内容体系?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一、 古代科学技术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16世

4、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自然知识以科学的最初形态出现,形成了巴比伦、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的科学文明。 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是奴隶制时代科学发展的高峰。(一)巴比伦、古埃及的科学文明1、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灌溉、制陶2、天文学和数学:古埃及:太阳历 巴比伦:阴历3解剖学和医药学埃及:制作木乃伊外科、防腐技术 巴比伦:医学泥板书4建筑技术 古埃及:金字塔、神庙 巴比伦:巴比伦城(二)古代印度的科学 植棉和棉纺织技术 医学 对中国的藏医影响很大 炼丹术化学的原始形态(三)古希腊罗马的科学1天文学 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地球中心说”2生物学、医学 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四

5、体液说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3数学、力学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杠杆原理 (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农业和水利工程技术2四大发明3造船和建筑技术 4医药学 中医中药:(春秋战国)黄帝内经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汉代)神农本草经;(南北朝)陶弘景神农木草经集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P.26)1、古希腊自然哲学(P.26) 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万物的本原、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自然”的涵义 (1)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水 阿那克西米尼:气 赫拉克利特:火 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 水气火土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原子和

6、虚空(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恩培多克勒论自然:宇宙演化的历史“爱”和“恨”两种力量的斗争造成水、气、火、土四种元素分离和结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3)“自然”的涵义 “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2、中国古代的自然观(1)宇宙理论:“盖天说”、“浑天说”。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制) 天顶的高度是八万里,大地每边八十一万里。难: 圆的天与方的地不能吻合,怎么盖法? 盖子只象个半球,白天太阳在天上,夜晚太阳到哪去了呢? 浑天说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张衡(2)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阴阳者,

7、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五行学说代表人物: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 “相生相胜”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3)“元气自然论” 东汉王充的自然观: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元气,天和地都是从元气中分化出来的。 天气与地气交合就生出人和万物来;人和万物死后又复归于气。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一)特点: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对自然界作直观的考察,用哲学的猜测和思辨

8、来编制理论(二)历史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渊源思考题: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有哪些特点?第二节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1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15世纪末16世纪初,城市商业经济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探险,直接推动了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的发展和许多学科的建立。2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界是一个由目的论制约的等级制的有序整体:上帝天使人动物 植物山川江河 以重返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中世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文艺复兴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批判神性;提倡人权,鄙视神权;歌颂世俗

9、,蔑视天堂。3哥白尼革命柏拉图:自然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出隐藏在自然现象后面的数学规律。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1543年,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他指出盖仑书中有200多处错误,发现男人的肋骨与女人一样多。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近代科学的诞生,使自然科学成为真正有系统的科学实验的科学。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1、数学 16-18世纪是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由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转折时期。 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 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学2、生物学和化学 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建立起了动物和

10、植物的分类体系。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引起化学革命。 3、经典力学体系 1618世纪,自然科学最光辉的成就是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它以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为标志。开普勒证明了天上物体的运动服从力学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伽利略证明了地上物体的运动也服从力学规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1、机器的自然图景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自然界、宇宙的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运转。笛卡儿:“自然图景是一种受着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 拉普拉斯把因果律发展为绝对的机械决

11、定论,认为:物体运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应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做宇宙的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做今后接着发生的事件的原因。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1、重大贡献 它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是巨大的进步。 2、局限性 (1)机械性 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把一切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力。 (恩格斯批评:滥用“力”的概念)(2)形而上学性 与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密切相关。 (3)不彻底性 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陷入神学目的论 林耐:动植物物

12、种、人是上帝创造的牛顿:上帝“第一推动力”思考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贡献和局限性第三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天体演化的“星云说”。地质“渐变论”,电磁场理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化学成就 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和物种进化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康德关

13、于空间与时间、物质与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哲学思考 赫尔德发展了自然界演化的思想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思想,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40P.43)思考题 1、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自然科学的起点: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1、现代自然科学革命 “两朵乌云”: “以太漂移”相对论 黑体辐射 量子论2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1)“以太漂移” 与相对论 1887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风的存在,证实了光速不变。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运动物体中的电动力学的论文,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扬弃了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观念,揭示了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2)黑体辐射与量子力学 黑体辐射研究:维恩公式:不适应长波、 瑞利金斯公式:不适应短波 “紫外灾难” 1900年12月14日普

15、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3)分子生物学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的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3系统科学 20世纪40年代兴起“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科学。控制论: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控制论是最早把对象作为系统考察的学科系统论:加拿大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建立 机体系统论 1948年 一般系统论信息论:美国数学家申农建立 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处理这类对象的科学。4、系统思维方式(P.50) 所谓系统

16、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基本思路有四点(P.50-51)第二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1、“生态危机”的概念 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罗马俱乐部和“全球性问题” 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核威胁问题)3、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态理念(P.81)

17、 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思维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三、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上最早出现于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道路。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P.8486)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一是代际公平:当代人的发展要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二是代内公平:发展必须满足整代人而不

18、是一部人的需要 3、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个层面 物质生产层面 社会制度层面 思想观念层面 思考题1、系统思维方式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三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1科学的涵义 马克思对科学的本质进行的哲学分析和深刻论述(P.91-92)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P.93)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结论。” 伏尔科夫:“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社会生产。” 布莱克特:“所谓科学,就是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综合几种观点(P.93) (1)科

19、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相对独立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事业(2)科学是一种文化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3)科学是一种方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力属性(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二、科学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可检验性 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践的检验。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 4、主体际性 被不同认识主体所接受、检验和讨论、交流。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一、科学事实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教材 (P.97)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

20、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的表述: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的正确描述。它既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也不是所学理论,而是科学与客观事实的结合。科学事实分为两类: 事实: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 事实: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2、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 1可重复性 可以多次重复出现 2渗透理论 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 3系统性 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事物的存在 4相对独立性 一旦被确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作用: 1、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2、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

21、理论的基本依据。二、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特征: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2、简明性科学定律的作用:1、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2、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3、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三、科学假说1.科学假说的概念 科学假说scientific hypothesis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2、科学假说的作用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四、科学理论1、科学理论及其构成科学理论scientific theory 科学理论是系统

22、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2、科学理论的特征 客观真理性 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全面系统性 能对与它有关的一切现象与事实做出统一的、比较精确的解释与说明逻辑完备性 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科学预见性 不但能解释已知,而且预见未知思考题 1、我们怎样理解科学及其本质属性?第四章 科学认识的形成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一、科学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波普尔: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经验主义: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的归纳过程。 哲学认识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科学问

23、题(p113):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柳树滋:应答域)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 这23个数学问题引领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二、科学问题的选择1.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选题的好坏,往往决定研究工作的成败,进度的快慢,以及成果的大小。孟子:“学贵慎初” 兵家:“慎重初战”2、科学问题的来源 (P110-111)3、正确选题的条件 丰富的知识储备 良好的思维品质 掌握科技发展动态4、选题的基本原则(P.111)1、创新性原则 好的选题应当是在现有背景知 识中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

24、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2、科学性原则 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 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 好的选题还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4、需求性原则 好的选题要把握好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第二节 科学事实的获取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1、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观察方法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2、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P.115) 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典型性:一是典型的观察对象;二是典型的观察环境。2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3、科学实验 (1)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25、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实验(主动地从自然现象索取所期望的东西,因而比观察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证明其客观必然性)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观察客体的,因此比观察(主要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能获得更精确可靠的科学事实。(2)科学实验的特殊作用 简化纯化研究对象 定向强化研究对象 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的过程 经济可靠第三节 科学假说的形成1. 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P.120-121) 一致对应性 假说应当与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相互支持。可解释性 假说要尽可能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 可预测性 假说可以对未知

26、的或对未来的事实作出推论。2、科学假说的形式 模型 如分子、原子、原子核模型 概念 如质点、场、量子等 。知识形态的假定性理论 如太阳系起源学说等 。3、科学假说的主要来源对已有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提出猜测性说明 如从放射性元素和电子等的发现到各种原子结构假说。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的范围外,对其他事物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 如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到物质波假说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而提出假定性说明。如:光的波粒二象性假说思考题 1、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第一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有: 三阶段论(如美国的奥斯本

27、、兰德公司等) 四阶段论(英国的沃勒斯、法国的彭加勒等) 五阶段论(如美国的杜威)最多的还有七阶段论者 教材采用了英国沃勒斯(经典)的四阶段论第一,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 第二,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 第三,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 第四,验证阶段问题或成果的证明和检验第二节 创立理论的语言科学语言的形式化人工语言 人工语言的构造分四步:第一步,给出初始符号,它们相当于语言中的字母;第二步,确定形成规则,它们相当于语言中的语法规则;第三步,提出公理,它们相当于科学中的基本假设第四步,确定变形规则,它们相当于形式逻辑中的推理规则。 第三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直

28、觉思维)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一、演绎方法演 绎 即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中的“三段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演绎推理的根本特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关系,或者说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二、非演绎方法分 析 所谓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 合 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归 纳 归纳方法是由个别或特殊推到一般的方法。 通常认为:归纳法分为 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又分为 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 第四节

29、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主要以图像、音调、动作等形象的符号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二、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发散性思维(或称求异思维):能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收敛性思维 (或称求同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 三、直觉与灵感直 觉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灵 感 主体对反复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

30、的一种心理状态。四、 创新思维(P.145) 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思考题 1、评述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2、评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恩格斯: 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近似地正确,它们不是永恒的真理。 三种科学理论发展观 累积式发展观 否证式发展观 社会历史观第一节 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发展观代表人物:培根 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科学研究是通过归纳程序去发现一般原理,如此逐步地归纳上升到最基本的原理。 惠威尔:把科学的进化比作支流汇合成江河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P.166)19世纪末 实证主义 数学逻辑分析正统观点(P.166)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上是正确的。 积累式的科学发展途径,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但它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不能解释人们是怎样提出革命性新理论的。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一、 理论的可否证性 否证原则不仅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而且还是推进知识增长的主要手段。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增长。二、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逐渐积累的模式。他认为,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