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7.57KB ,
资源ID:53796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79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解析版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解析版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

1、语文解析版北京101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要探究动物飞行的奥秘,先要界定飞行的概念。首要的,飞行是一种克服地球引力的运动方式,一只跳蚤跳得再高,它并不想用任何方式来产生哪怕一丁点儿的升力,所以它仍然只是在跳,不能叫飞;其次,飞行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一条被龙卷风卷到大街上的鱼显然不能被认为是飞行动物;最后,飞行应该是一种可控的运动方式,失足跌下悬崖的人,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或者他伸展双臂作出超人状,那顶多算是“跌得好看”,与飞无关。有了这个框架,我

2、们就可以定义动物飞行的种类了。滑降/滑翔:如果仅仅是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就要归为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前进的距离小于下降的高度,也就是滑翔角大于45度时,称为滑降。如果技艺再高超些,滑翔角小于45度,就可以称为滑翔了。这可能是最简单的飞行方式之一。 扑翼飞行:这是最为人知的飞行方式动物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从而能持续的飞行。展翅翱翔:翱翔,很多人将其与扑翼飞行混为一谈,的确,很多翱翔飞行的动物本身也是扑翼飞行者,但两者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 飞行是一种主动克服地球引力的可控的运动方式。B. 滑降要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而滑翔却

3、不能。C. 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的飞行,叫扑翼飞行。D. 凡是能展翅翱翔飞行的动物大多都不能扑翼飞行。【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混淆范围,根据原文“滑降/滑翔:如果仅仅是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就要归为此类”,可知,滑降和滑翔都要依靠重力作为飞行的动力。C项,偷换概念,根据原文“动物通过不断扇动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从而能持续的飞行”,此项缺少了“推力和持续的飞行”两个条件;D项,“凡是”说法太绝对,文中是说“很多翱翔飞行的动物本身也是扑翼飞行者”。故选

4、A。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二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当之无愧的。昆虫不仅是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地球上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人们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有翅昆虫的化石,这表明昆虫掌握飞行这项技术,仅仅发生于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7000万年后。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而翅的起源在科学界已经有了比较公认的理论它源于水生昆虫幼虫的羽状鳃,这种生在体壁两侧的鳃在

5、蜉蝣的水中生活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推测得到了分子生物学的佐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是构成昆虫外壳的多糖分子,说起来与淀粉、植物纤维同属一家。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在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不过如果你要以为昆虫的飞行不过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

6、每秒1000次。想想看,把一辆汽车的油门踩到底,怒吼的引擎也只有每分钟数千转而已。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现代航空界中对可控涡流的研究和应用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这还多亏了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

7、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重力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当然,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航行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2. 根据文中划线“ ”的句子进行推断,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时间大约是A. 距今3.5亿年前B. 距今2.8

8、亿年前C. 距今4.2亿年前D. 距今10.7亿年前3. 根据第段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A. 昆虫翅膀由淀粉等纤维物质构成,没有骨骼和肌肉的支撑。B. 构成昆虫翅膀的几丁质柔韧性极强,远胜碳纤维复合材料。C. 翅脉增强了翅膀的刚性,可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D. 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使其飞行产生升力。4. 根据第段内容,简述“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的原因。【答案】2. C 3. A 4. 昆虫的翅膀在扇动时速度惊人,同时能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同时这些升力和推力都可以

9、是体重的数倍。【解析】【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文中划线句子说“人们在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有翅昆虫的化石,这表明昆虫掌握飞行这项技术,仅仅发生于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7000万年后”,也就是说在距今3.5亿年前发现了最早的有翅昆虫的化石,再往前推7000万年就是第一批动物登上陆地的时间,3.5亿年再加7000万年,就是距今4.2亿年前。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

10、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无中生有,“昆虫翅膀由淀粉等纤维物质构成”错,原文是说“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并没有说“昆虫翅膀由淀粉等纤维物质构成”,故选A。【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注意题干中“简述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的原因”的要求,这是一道概括原因的题目。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第段内容中。第四段的结尾说“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可知原因应该在上文中找。抓住文中几个关键的句子。

11、如(1)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2)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3)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结合这些关键句子进行整合即是答案。【点睛】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

12、)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二、课内文言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小题。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延请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C.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D. 秦贪,负其强 负:凭借,依仗【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13、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A项意思是“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所以“引”是“拉、拽”的意思。故选A。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窃计欲亡走燕 窃:私自,私下B.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特别C.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相与:一起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4、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B项意思是“相如料想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作要给赵国城邑”,所以“特”是“仅;只;不过”的意思。【点睛】文言实词题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前后对举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注意:将给出的词义带迸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 故燕王欲结于君 而君幸于赵王C.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15、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D、“以”都是连词“来”;A、指示代词,“这”/人称代词“我”;B、介词“和”介词,“被”;C、动词,趁机动词,通过。故选D。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 我见相如,必辱之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C.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乃使其从者衣褐D.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卒廷见相

16、如,毕礼而归之【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C、“其”都是代词“他的”;A、连词,“于是、就”/副词“才”;B、副词“一定”连词,“倘若、如果”;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故选C。9.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翻译: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翻译: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地考虑商议此事。C.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翻译:最终在朝堂上(设九

17、宾之礼)接见相如,礼仪完毕后就回去了。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翻译: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对于这类翻译的题目,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C项句子的意思是:(秦王)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举行仪式后送他回国。此句子翻译时把“归”翻译错了,此处归是使动用法,“使他回去”。故选C。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意轻五斗,儿视督邮,偃蹇宦途

18、,三仕三黜。通籍五十年内,强半林居,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自庚戌游天台、雁宕,另出手眼,乃作游唤。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恣意描摹,尽情刻画,文誉鹊起。盖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矢口放言,略无忌惮。人有咎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先生之莅官行政,擿伏发奸,以及论文赋诗,无不以谑用事。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奏请开矿,与大珰邢隆同出京,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至,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称眷生。珰怒诃,谓县官不素服。先生曰:非也,俗礼吊则服素,公此来庆也,

19、故不服素而服绯。珰意少解,复诃曰:令刺称眷何也?”先生曰:我固安阳状元婿也,与公有瓜葛。珰大笑,亦起更绯,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言及横山,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必须题请下部议方可。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思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先生曰:徽人恨守训切骨,思磔其肉,而以骨饲狗。渠是以观望瓜洲,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先生于癸丑、己未,两计两黜。一受创于李三才,再受创于彭瑞吾。人方眈眈虎视

20、,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调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贬损也。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志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取材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有删改)注释:通籍:做官。珰:太监。刺:名帖。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有咎先生谑者 咎:责备B. 先生之莅官行政,擿伏发奸 擿:揭发C. 守训逗留瓜洲,而赚珰先至 赚:盈利D. 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 患:担忧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 / 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B. 且勒地方官行属吏礼 / 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C. 渠是以观望瓜洲 / 曰:“公言是

21、”D. 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对之 / 刻悔庵以志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王思任先生为官五十年,多半居于山林,或纵情山水,或闭门读书,生活自由洒脱。B. 王思任能文善谑,游唤显示出他笔锋犀利、笔意放纵等特点,是其成名之作。C. 作者借陆德先之口,叙述王思任先生解除当涂采矿危机的往事,以赞扬他为官清正。D. 王思任一生虽累遭排挤打压,屡经宦海沉浮,但其谑浪之性不移,狂傲之气不损。13. 在当涂采矿事件中,王思任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用三个成语加以概括。【答案】10. C 11. D 12. C 13. 临事处理的态度方面:临危不乱( 处变不惊)、从容不迫(镇

22、定自若、处之泰然)、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智勇兼备等。劝止邢隆的策略、才能方面:口齿伶俐(三寸之舌、对答如流、慧心妙舌、辩才无碍)等。解郡县之厄的人格方面:敢作敢当、当仁不让【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C项,赚:骗。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

23、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本题A项,“以”前是介词“用”,后是连词“来”;B项“且”前是连词“而且”,后是连词“况且”;C项,“是”前是代词,他,后是代词“这样”;D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以赞扬他为官清正。错,是为了赞扬先生戏谑的功劳。故选C。【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

24、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审题,审清题干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分析“在当涂采矿事件中,王思任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用三个成语加以概括”,注意“在当涂采矿事件中”中的限制,“用三个成语加以概括”注意用词必须是成语。然后到文中找到具体的答题区间进行筛选,最后组织答案。本题的答题区间在第二段中,要从不同角度写出3个意思恰当的成语,词义表达不能重复。当涂采矿事件令“一邑骚动”,而王思任凭“一谑之力”, 保当涂一方平安。所以可从临危不乱、从容不迫、胸有成竹、举重若轻、智勇兼备、口齿伶俐、敢作敢当、当仁不让等方面分析。【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

25、实于原文。答题技巧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得分点翻译出来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少改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参考译文: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作县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轻视上级官

26、吏,仕途困顿,三次做官,三次都被罢免。做官五十年间,大半时光在山林居住,纵情于山水,并且在闲暇的时日闭门读书。自庚戌年,游览天台、雁荡山,眼界非凡,于是写下游唤。读过此文的人评价他笔锋犀利,气势很盛,眼光独到,文辞尖锐,任意描摹,尽情刻画,名声兴起传扬。王谑庵先生,聪明冠绝当世,说话灵活巧妙,和别人诙谐逗趣,开口便说,丝毫没有顾忌畏惧。有人责备先生戏谑。他的门客陆德先慨叹说:“诸位不要责备先生戏谑。先生为官管理政务,揭发坏人坏事,以及评论文章、写诗,无不是用戏谑的方式行事。先前在当涂,凭借着一番话就解决了两郡(当涂、徽州)的危难,这不可说不是先生戏谑的功劳。中书程守训上奏请求开矿,与大太监邢隆

27、一同离开京师,想要先从当涂开采,为难了先生。程守训在瓜洲逗留,却骗大太监邢隆先到(当涂),并且强制地方官员行下官礼。整个郡县惶恐不安,先生说不要担忧。疾行到池黄,身着红色的官服,递上名片,称是邢隆的亲戚。大太监邢隆愤怒地呵斥(先生)身为县官为何不穿青袍。先生说:不是这样,按常理来说慰问、吊唁应穿青袍,您来到这里应该庆祝,所以没有穿青袍而穿红色的官服。大太监(愤怒的)神情稍稍缓和,又呵斥说:你的名帖上为什么说是我的亲戚?先生说:我原本是安阳状元的女婿,与您有亲戚关系。大太监大笑,也起身更换了红色的官服,拱手行礼,请先生坐上座,设宴畅饮。趁着谈论到横山的机会,先生说:横山是高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打柴

28、割草尚且不敢,(冒昧地)问一下敢采矿吗?一定要奏请中央各部颁布决定方可行事。大太监说:这般厉害,我竟然进入安徽。先生轻声说:您不要轻易谈论进入安徽,徽人很不安分,一心想要冒犯您的人很多。我替您多预备些精壮的士兵,来保护您的出行。大太监慌张地说:我原本不愿意来,都是程守训欺骗了我。先生说:徽人彻骨地痛恨程守训,想撕裂他的肉,把他的骨头喂狗。他因此在瓜洲观望,骗先生先入这虎穴。大太监说:您说的对,我立即回京,按照您所说的回报情况。当涂、徽州得以平安无事,都是先生戏谑的功劳。”先生在癸丑、己未年,两次考核两次降职。先后被李三才、彭瑞吾中伤。人们正虎视眈眈,将对先生落井下石,然而先生对待此事,戏谑取笑

29、,如往常一样,不愿意稍微贬低折损自己。晚年就改号为谑庵,刻下悔庵来记录自己的过错,但逢人仍然无所忌惮地谈笑,戏谑得更加厉害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离恨(清)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姿态美妙动人。B. “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C. 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D.

30、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15. “一声横笛锁空楼”将无形的“声音”化作了有形的“锁链”,艺术效果尽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A.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B.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6. 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答案】14. C 15. B 16. 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

31、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此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原文中说“待得郎来恨却休”,所以C选项“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说法错误。故选C。【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先指出诗句所用的手法,然后分析效果。“一声横笛锁空楼”中将无形的“声音”化作了有形的“锁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思愁比喻为一江春水,最贴切,最形象,最连绵不断的忧愁。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没有,故选B。【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境。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