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33.29KB ,
资源ID:53720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7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docx

1、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肱骨骨折病人的护理查房保山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马富莹一 概述 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挤压、打击及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前臂或肘部传至各部位。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提示骨折的类型。二 、分类 1、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2 、肱骨干骨折 :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

2、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3、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多发年龄为512岁。4、肱骨髁间骨折:导致肱骨髁间骨折的外力是相当复杂的,故骨折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往曾将骨折分为屈曲型及伸展型,但这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关系。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而将其分为四型:型骨折无分离及错位。型骨折有骨折块的轻度分离。型骨折时,内及外髁均有旋转移位。型骨折时关节面有严重破坏。这种分类法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其对错位型

3、骨折的描述并不十分详尽。从现有的临床资料观察,虽然骨折的形状很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向及骨折的移位情况及形状,可将错位型肱骨髁问骨骨折分为伸直内翻型及屈曲内翻型两大类骨折。(1)伸直内翻型:肘伸直位受伤,伴有明显的肘内翻应力作用,骨折块向尺侧及后方移位,依损伤程度而将其分为三度。 (2)屈曲内翻型:肘关节在屈曲位受伤,同时伴有肘内翻应力,骨折块向尺侧及肘前方移位5、肱骨外髁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实际是外髁骨骺分离。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并且是关节内骨折。骨折块很大的部分由软骨组成。患者年龄越小,则软骨越多,在X线片显示仅为肱骨外髁的骨骺化骨中心与干骺端骨折片

4、,而软骨则不显影,实际骨折块相当大,几乎等于肱骨下端骨骺的一半。故在临床上对骨折块的大小要给予充分的估计。对这种骨折处理不当,常发生各种畸形与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6、肱骨内上髁: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占肘部损伤的第三位。三 损伤机制 1、肱骨外科颈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按损伤机制可分为:(1) 无移位骨折。(2) 外展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位,骨折远端呈外展、近端相应内收,两骨折端向内成角移位,且常有互相嵌插。(3) 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内收位,骨折远端段内收,近端段相应外展。两骨折端向外成角移

5、位,且常有互相嵌插。(4)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2、肱骨干骨折(1)直接暴力 常发生于交通及工伤事故, 多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行骨折。 (2)间接暴力 跌倒时因手掌或肘部着地所致, 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形或螺旋形。 (3)旋转暴力 常发生于新兵投掷训练中, 好发于中下1/3处,骨折线为螺旋形。 3、肱骨髁上骨折(1)伸展型此型占95,由于跌倒时手着地,同时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致伤。骨折线斜向后上方,远骨折端向后上方移位,并可表现尺偏或桡偏及旋转。严重者骨折近端向前方穿透骨膜,穿入肱前肌及肱二头肌,骨折远端前部及骨折近端后部骨膜剥离。由于骨折端的严重移位,可造成正中神经、桡

6、神经(偶有尺神经)及肱动脉的挫伤、压迫及裂伤。 (2)屈曲型约占5。由于跌倒时肘关节屈曲,导致远骨折端向前移位、近骨折端向后移位,远骨折端前侧的骨膜及近骨折端后部骨膜剥离,合并神经血管等软组织损伤较少。4、肱骨髁间骨折大多认为因尺骨的滑车切迹撞击肱骨髁所致,屈肘和伸肘位都可发生,可分为屈曲和伸直型两种损伤: (1)、屈曲型损伤:外力直接作用于肘后方鹰嘴部位,加上同时存在的前臂肌肉收缩,造成骨折所需的暴力比预期的要小。大多数情况下,作用在肘后方的外力相当大,比如车祸伤等,此时肱骨髁常位于肱骨干的前方。 (2)、伸直型损伤:外力沿尺骨传导至肘部,尺骨鹰嘴半月切迹像楔子一样嵌入滑车而将肱骨髁劈裂,使

7、肱骨髁及髁上发生骨折。肱骨髁常在肱骨干后方,常合并皮肤等软组织损伤,并呈明显移位和粉碎。起点在内、外上髁的前臂肌肉向远端牵拉内、外上髁,使肱骨髁发生旋转,造成关节面更加向近端移位,使滑车沟变窄呈“V”形,不能与鹰嘴半月切迹保持良好的对合关系。前方二头肌和后方三头肌的牵拉使半月切迹关节面向近端移位,也可出现肱骨干远端插入两个旋转的肱骨髁之间的现象。5、肱骨外髁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

8、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6、肱骨内上髁跌倒时前臂屈肌腱的猛烈收缩牵拉或肘部受外翻应力作用而引起肱骨内上踝骨折或骨骺分离骨折。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四 临床表现和诊断1、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前、内侧常出现瘀血斑。骨折有错位时,上臂较健侧略短,可有外展或内收畸形。大结节下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护下可活动肩关节。注意与肩关节脱位鉴别。如合并臂丛、腋动静脉及腋神经损伤,可出现相应体征。2、肱骨干骨折:

9、骨折局部肿胀,可有短缩、成角畸形,局部压痛剧烈,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上肢活动受限。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出现腕下垂等症状。 3、肱骨髁上骨折:(1)、伤后局部迅速肿胀,疼痛,功能丧失,压痛点明显,完全骨折者很易查觉骨折摩擦征。(2)、肘部畸形:伸直型者,肘后突畸形,但仔细触摸肘三点之正常关系未变。这与肘关节后脱位不同,以资鉴别。肘前窝很易触知向前移位之骨折近端。屈曲型者,肘后平坦,肘前饱满。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侧。 (3)、应特别注意检查前臂动脉搏动,末梢循环,手的运动与感觉等,以确定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有血管损伤者,桡动脉尺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循环障碍。正中神经损伤时,拇、食二指不能屈曲,

10、拇指不能对掌,腕不能桡屈。桡侧3个半手指及手掌桡侧皮肤感觉障碍,日久则大鱼际肌萎缩。尺神经损伤时,小指与环指的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过伸,腕不能尺侧屈,各指不能分开及并拢。拇指内收障碍,小指与环指的尺侧半皮肤感觉障碍。日久则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桡神经损伤症状与体征见肱骨干骨折节。(4)、x线拍片甚为必要,区别骨折类型,观察移位程度,有助于鉴别诊断。注意勿将肱骨下端骨骺线误认为骨折。4、肱骨髁间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因髁间移位、分离致肱骨髁变宽,尺骨向近端移位使前臂变短。可出现骨擦音,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明显移位者,肘部在所有方向均呈现不稳定。5、肱骨外髁骨折 :外侧肿胀,并逐渐扩散,可以整个关

11、节。骨折脱位型肿胀最严重。肘外侧出现瘀斑,逐渐扩散可达腕部。伤后23天皮肤出现水泡。肘外侧明显压痛,甚至可发生肱骨下端周围压痛。移位型骨折,可能触到骨擦音及活动骨块。可发生肘外翻畸形,肘部增宽,肘后三点关系改变,肘关节活动丧失。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旋转功能一般不受限。X线照片显示肱骨小头的骨折线多超过化骨核的1/2,或不通过小头化骨核,而通过肱骨小头与滑车间沟的软骨在干骺端处有一骨折线。骨折块可向外侧移位。骨折脱位型X线片,正位片显示骨折块连同尺桡骨可向桡侧或尺侧移位,侧位片显示可向后侧移位,偶可见向前移位者。肱骨外髁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种多样,在同一骨折类型中表现也常不一。6、肱骨内上髁

12、儿童比成年人多见。受伤后肘内侧和内上踝周围软组织肿胀,或有较大血肿形成。临床检查肘关节的等腰三角形关系存在。五、治疗原则:1、肱骨外科颈(1)无移位骨折单纯裂缝骨折或嵌插无移位骨折无需固定,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2)外展型骨折移位明显肱骨外科颈骨折在局麻下行手法整复,超肩关节夹板固定。病人坐位,助手沿外展方向牵引,肩部有反牵引。术者两拇指抓住骨折近段外侧,其余四指环抱骨折远段内侧,待重迭完全矫正后采取牵拉,端挤手法,助手将病人肘关节内收(图318)。 如果有向前成角畸形,可用前屈上举过顶法矫正(图319)。复位后用4块夹板超关节固定。或用石膏固定于贴胸位3周,固定后强调早期功能锻炼。(3)

13、内收型骨折 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同,手法及固定形式相反(图320)。(4)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手法复位不成功,复位不满意,或骨折后34周未经复位,仍有明显移位青壮年,应采用手术复位,骨园针或螺钉内固定(图321),如骨骺分离,为了准确复位可切开复位,适当内固定。2、肱骨干骨折(1)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肱骨干各型骨折均可在局麻下或臂丛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根据X片移位情况,分析受伤机理,采取复位手法。麻醉后,纵向牵引纠正重迭,推按骨折两断端复位,小夹板固定(图324)。长管型石膏亦也固定,但限制肩、肘关节活动。石膏过重造成骨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图325)。无移位肱骨干骨折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 (2)骨折

14、合并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神经多为挫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观察13月,神经无恢复可手术探查。骨折移位明显,桡神经有嵌入骨折断端可能。手法复位可造成神经断裂应特别小心。手术探查神经时,同时作骨折复位内固定。晚期神经伤多为压迫或粘连,应考虑手术治疗。 (3)开放骨折伤势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4)陈旧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肱骨干骨折无论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因肢体重量悬吊作用很少发生重迭,旋转及成角畸形,因牵拉过度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多见,用石膏固定尤为常见。治疗肱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骨折断端分离

15、,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已经不愈合者,应手术内固定并植骨促进愈合3、肱骨髁上骨折(1)手法复位超关节小夹板固定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尺偏型为例,病人仰卧适当麻醉,两助手首先对抗牵引,矫正重迭移位。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旋转畸形,然后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觉到骨折复位的骨擦音(图328)。复位后按预先准备的木板,纸垫进行固定(图329)。术后应注意肢体血运观察,经常调整布带,2周折除夹板,功能锻炼。也可用石膏固定。(2)牵引治疗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者(图330)。(3)手术探查神经、血管并整复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手法整复或牵引治疗。当有血管、神经伤时,特别是血管伤应考虑手术探查,手术目的是修复血管或解除其压迫,对神经伤也同时采用手术治疗,顺便整复骨折。单纯为了整复骨折很少采用手术方法。(4)、并发症及后遗症血管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严重并发症是血管伤。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较少见,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痉挛或受到机械性压迫,造成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临床上应注意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一旦发生可造成肢体坏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