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25KB ,
资源ID:53703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70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日本地震与海啸后感灾害之相关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日本地震与海啸后感灾害之相关对策.docx

1、日本地震与海啸后感灾害之相关对策日本地震与海啸后感灾害之相关对策地震的可怕在与其他自然现象比较起来,地震是人类长久以来,最感到害怕的天然灾害之一,其原因除了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会对於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外,又目前的科技发展,也无法准确地预测什麼时候,什麼地点,会发生多大的地震更是令人防不胜防.地球每年平均发生120XX次以上的有感地震,其中大概有100多次是规模较大的强震,如果这些强震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陆地上,将会直接为人类带来大量的伤亡,如果是发生在海底,虽然其威胁性较小,但有时伴随著海啸,同样会造成许多的伤亡.回顾上一世纪几个发生在世界各地较为著名的大地震,例如1906年美国

2、旧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60年智利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以及1995年阪神大地震,及本世纪20XX年印尼大地震都曾经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建筑物毁损以及海啸灾害.台湾地区在历史上也发生了许多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例如1906年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1941年新埔地震,1951年花东纵谷地震,1964年白河地震,1986年花莲地震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1999年集集大地震,而这麼多大地震的一再发生,显示我们所居住的台湾,是属於一个地震发生非常频繁的一个地方,因此我们在平常就应该具备有地震的常识,并对地震灾害的防护有所了解,才可在大地震发生时

3、,减少伤亡与损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震发生的原因很多,举凡火山爆发,地面突然塌陷,地下核爆,山崩,陨石撞击地面以及断层错动等均可能引发地震,而在这麼多的成因里,以断层错动所引发的地震最多,也最主要,全世界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震皆属於此类成因,而断层错动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板块运动所造成.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地球的外部是由一块一块湿冷而且坚硬的块体所构成,这些块体平均厚度约一百公里,此即我们所谓的板块;在它们的底下存在著炽热的岩浆,厚度约200公里,由於岩浆具有流动的特性,所以这些板块浮在上面时会缓慢的移动,同时在板块的边缘上,因为它们相互的运动发生碰撞,造成断层的错动,产生地震.全球是由7个大

4、板块所构成,有海洋板块,也有大陆板块,中间夹杂一些比较小的板块,约十余个;根据板块学说,地震通常发生於板块碰撞的边缘上,并呈带状分布,我们称为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3个地震带,分别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中洋脊地震带,另外,有少数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并不发生在上述的3个地震带上,而是发生在大陆板块内部,例如1976年中国大陆河北省唐山大地震.我们居住的台湾刚好位於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洋板块交接的地方,属於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地震发生频率非常的频繁.台湾地震分布可分为3区:(一)东部地震带:北起宜兰东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经过花莲,新港至台东,并可一直延伸到吕宋岛;此带北端自宜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

5、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连,南端几与菲律宾地震带相接,此带呈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湾岛相平行,宽130公里,特徵为地震次数多,通常震源较西部者为深.(二)东北部地震带:此带自琉球群岛向西南延伸,经花莲,宜兰至兰阳溪上游附近,震源深度由浅层到300公里左右.台湾平均每年约发生15000次以上的地震,其中多数为无感地震,有感地震则每年约有200次.(三)西部地震带:自台北南方经台中,嘉义而至台南.宽约80公里,大致与台湾岛轴平行.地震发生频率较低,且均属极浅层地震(深度约在10公里左右),往往造成地面剧烈错动,因之地震灾害较大,而且,余震亦可能较多.地震发生时的灾害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可怕的,

6、它产生灾害主要是基於以下六种原因:(1)地形变动:此变动包括山崩和地滑现象.在较陡峭的区域,地震震动会导致表土滑动,悬崖崩落以及引发其他块体急速的向下滑落.(2)断层:当断层使地面破裂时,建筑物,道路以及任何横跨或座落在断层上的建物与地形都会被断层错开.(3)土壤液化:土质疏松且含水饱和之地表土层,可能因为地面重复的剧烈摇晃发生土壤液化的现象,土壤发生液化后会造成建筑物,道路及桥梁桥墩的破坏.(4)地面振动:地面振动是因为地震波经过时所造成的,它可以使建筑物受到损害或完全摧毁;建筑物适当的设计可以预防损害,但是当非常强的地震发生时,即使最好的建筑物都可能遭受损害.(5)火灾:地面振动使火炉,瓦

7、斯炉移位,使瓦斯管断裂,使电线松动走火以致於引起火灾,而地振动同时切断水管,使得没水可以灭火.(6)海啸:当大地震发生在海底时,有时会造成海底地形变动,形成海啸.当海啸接近海岸时,受到海岸及海底地形的影响,波浪急速增高,造成沿岸地区港口严重的破坏及生命财产的损失.地震的专有名词为能更深入的了解地震,我们首先应该对一些地震的专有名词有所认识:震央与震源:地震错动的起始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称为震央.浅源地震与深层地震:地震震源深度在30公里者称为极浅层地震;在3170公里者称为浅层地震;在71300公里者称为中层地震;在301700公里之间者称为深层地震.(3)有感地震,无感地震,前震,

8、余震: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动,为人体所能感觉到的称为有感地震;若人体无感觉则为无感地震.在主要地震发生之前,有时先发生若干次小地震,谓之前震.在主要地震之后,常有若干次小地震相继发生,谓之余震.(4)规模,震度:规模是用以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乃依其所释放的能量大小而定,而以一无单位的实数表示.震度表示地震时,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动的激烈程度,或物体因受震动所遭受的破坏程度而言.现今地震仪已能详细描述地震的加速度值,所以震度亦可以加速度值来划分.震度级以正的整数表示之.地震的观测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藉由地震记录的处理,可以对发生的地震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地震发生的位置,时间,深度,大小等.我们从记录

9、上读取地震波的到达时间,然后根据不同地点的地震记录上之时间,便可以推算震源位置与发震时间.地震发生时所引起的地盘振动是藉由地震仪来观测,地震仪的种类主要可分为短周期地震仪,长周期地震仪,强震仪以及宽频地震仪四种,这几种仪器记录地震讯号的方式不同,用途也各有不同.回顾台湾地区的地震观测史,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机械式观测:1897年12月,台北地区设置Gray-Milne地震仪,正式开启了台湾地区地震的仪器观测,在接下来数十年间,陆续在气象局各地的测候所,装设了相同类型及大森式的地震仪,并於1928年开始引进威赫式地震仪.网连化观测:1940年在新港及大武完成威赫式地震仪的安装后,地震观测网才涵盖

10、台湾全部地区,因而开启台湾地区利用地震观测网观测地震.现代化观测:1972年至1973年,中研院设立的台湾地区遥测地震观测网完成建置后,台湾地区地震观测进入了现代化阶段;此遥测地震观测网总共设置了XXX个测站,并於以后20年间,主要肩负起了台湾地区地震资料搜集的工作.1986年花莲大地震后,中央气象局积极执行加强地震观测网计画,此计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为扩建地震观测网并加强其功能,另一为建立都会区强地动观测网;经过几年来计画持续的执行,在扩建地震监测网方面,将测站数由原有的XXX个测站增加至XXX个,大幅度的提升地震监测的能力,在建立都会区强地动观测网部分,总共设立了XXX个自由场强震站及61

11、座的结构物强震仪,而其所搜集的强震资料,是工程界耐震设计规范非常重要的参数.地震速报:中央气象局选取了台湾地区数十个人口较为稠密的强震站,构成一个以强震仪为主的地震速报系统,此系统目前已安装完成了XXX个测站,由於系统中采用了自动定位的技术,因此可有效减少作业处理的时间,一般而言,此系统可於地震发生后一分钟得到地震相关的结果,大大提高相关单位救灾反应速度.地震的防护由於目前科技的发展,还没有办法预测大地震什麼时候会发生,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时候,就应该确实的做好各种防震的准备,以预防在大地震来的时候,可以很正确的做好逃生的动作,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正确的地震防护主要可分为平时的准备,地震时的逃生以

12、及地震后的检查,其主要重点如下:(1)地震前的准备家中应准备好地震紧急包,并放在随手可拿到的地方.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家中高悬的物品应安全固定,橱柜门闩宜紧锁.重物不要置於高架上,固定笨重家具.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行防震演习.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经常检验防火和消防设备.规划有关紧急计画,并分别告知紧急情况时各人的任务以及应采取的行动.(2)地震时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瓦斯,自来水开关.打开出入的门,随手抓个垫子等保护头部,尽速躲在坚固家具,桌子下,或靠建筑物的中央或内侧

13、墙站立.切勿靠近窗户,以防玻璃震破.切记!不要慌张地往室外跑.站立於空旷处或骑楼下,不要慌张地冲进室内.注意头顶上方可能有如招牌,盆景等掉落.远离兴建中的建筑物,电线杆,围墙,未经固定的贩卖机等.若在陆桥上或地下道,应镇静迅速地离开.行驶中的车辆,勿紧急刹车,应减低车速,靠边停放,人躲进附近骑楼下.若行驶於高速公路或高架桥上,应小心迅速驶离.若在郊外,远离崖边,河边,海边,找空旷的地方避难.避於桌旁,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切忌慌乱跑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如在操场,远离建筑物.如在行驶中之校车,留在座位上等待车辆停妥.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掉落下来办公室躲在办公桌或坚固的家具

14、下或靠支柱站立,远离窗户.公共场所中,应小心选择出口,避免人群推挤.切忌急著跑出户外,请勿使用电梯.(3)地震后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检查家中水,电,瓦斯管线有无损害,如发现瓦斯管有损,轻轻将门,窗打开,立即离开并向有关权责单位报告.打开收音机,收听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检查房屋结构受损情况,尽速离开受损建筑物,疏散时请使用楼梯.尽可能穿著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保持救灾道路通畅,徒步避难.听从紧急计画人员的指示疏散.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之侵袭.地震灾区,除非特准,请勿进入,并应严防歹徒趁机掠夺.注意余震之发生.防震守则保持镇静勿慌张切断电源关瓦斯身在高楼

15、勿近窗坚固家具好避处检查住所保性命危楼勿近先离开公共场所要注意争先恐后最危险震后电梯勿搭乘上下楼梯要小心听从老师避桌下顺序离室到空地室外行走避来车慎防坠物和电线行车勿慌减车速注意四方靠边停收听广播防余震自助救人勿围观防震演习要确实时时防震最安全预防海啸之平日防护措施预防海啸在平日就要未雨绸缪,做好下列防护措施:在海边修筑防波堤,建设防水闸门,种植防潮林,以阻断海水或减低海水进入村落时的冲击.在港湾和城市街道的交接处建构较高的防波堤防,并利用可以滑动的闸门来封锁道路,避免海水进入.易造成污染的物品应集中放置於水泥围墙之建筑中,并在围墙各处设置小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当海水进入内部时,可以缓和内外的水

16、压差,避免因水压过大而使围墙崩毁.直接面海之处,可以建筑由钢筋混凝土做成之大楼或仓库,当海啸打上岸时,可以做为降低海啸侵入的屏障.可在距离海岸较远之高处设置避难所,规划逃生道路,以利民众前往避难,且逃生道路应尽可能远离海啸可能溯溪而上的河川.规划市区中较为坚固的高楼做为海啸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应在人潮密集处设置看板,说明逃生路径及避难方法.在沿岸地区设置广播系统,藉以发布海啸预警消息,并指示民众疏散方向及避难方式.沿岸地区的居民应定期实施避难演习训练,使防灾知识得以传播,并将防灾知识纳入义务教育之教材.教育一般大众有关海啸的基本常识,如在海边感觉地震或发现海水突然暴退,皆应迅速向内陆高处移动.海

17、啸来袭时的紧急应变措施经过南亚大海啸的惨痛教训之后,民众应记取下列海啸来袭时的应变措施:海啸发生时,民众应依循演习训练之步骤迅速疏散至安全场所.留意预警消息,做好海啸来临之应变措施.在沿海地区发生地震时,要有海啸可能来袭的忧患意识,应尽速到较高处避难,注意海啸消息发布.在偏远地区的港湾工作者或钓客,因与他人联络不易,所以必须随身携带救命器具和携带型收音机.在港外作业中的船只收到海啸警报时,应视海啸到达时间长短尽速到外海避难;若时间很短,民众应迅速远离港口到高处避难.被海啸追赶而无法脱逃时,最好设法抓住任何固定物(钢筋等),缓和海啸通过之冲击,若来不及逃到高处,则往建筑物最上层或屋顶移动.如果海啸波已至,应尽速寻找并爬上漂流物.海啸波浪常是多次的侵袭,可能持续数小时,未获知海啸解除警报前,不可松懈戒备,勿心存侥幸为了抢救财物而丧失生命.海啸会留下大量残留物,包括砂石,破屋,尸体等应即早清除避免二次伤害.海啸后应尽快找到完好建筑栖身,并与逃过劫难的幸存者互相扶持,共渡难关.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地球内部构造全世界板块分布地面振动造成高架道路倒塌地震造成严重火灾地震引起海啸Gray-Miline地震仪家中事先准备物品平时应加强防震演习地震时家中应变措施寻找空旷地方避难地震后应变措施台湾地震带断层造成河面抬升台湾现代化地震观测网震央与震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