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6.52KB ,
资源ID:53624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624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快速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白山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白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主要阐明白山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

2、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自身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市等历史机遇,围绕“保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上水平、抓稳定、促和谐”,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3.2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1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524元,是2005年的2.

3、8倍,年均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6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年均增长25.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3.2亿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5.3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年均增长3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43亿元,是2005年的7.2倍,年均增长48.5%,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592亿元,是“十一五”预期目标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9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2:51.4:32.4调整为10.4:60:29.6。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累计完成交通投资9

4、1亿元,公路总里程达到6375公里,比2005年增加102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5.6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了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三道沟至集安界边防公路、长白山旅游机场;开工建设了营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靖宇至松江河铁路。完成市区投资72亿元,建设和建成了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等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工程,城市供水能力达到9.4万吨/日,城市供气普及率达到20%,供热能力达到1100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显著提升,被国家评为十大生态旅游城市。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文化和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中阶段

5、毛入学率达到80.4%,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填补了白山市没有全日制高等院校的空白,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6.5%和94.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12以内。市实验小学、长白山奇石文化城、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广电大楼、市医院门诊楼和住院部、体育场综合楼、轮滑训练基地等项目相继建成。被授予“中国松花砚文化产业基地”称号,并获得松花石、松花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56元,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4元,年均增长1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91.3亿元,比2005年增加284.5亿元。城镇参加基

6、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0.3万人、90.9万人、11.5万人、19.1万人和19.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6.8万人;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6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完成“六路安居”工程改造面积95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3.8万户,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29528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恢复、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稳步实施。累计退耕还林16785亩、小流域治理14条,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增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3.2%,城市绿地率由10.5%上升到2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由6.9平方米增加到9.1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318天以上。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费量比2005年降低2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29%和10%。改革开放成就显著。全市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70%。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承包确权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

8、高。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是2005年的10.5倍,年均增长60.1%;引进市外资金251亿元,是2005年的11倍,年均增长61.8%,五年累计引进741.3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年均增长10.8%。表1:白山市“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单位计划目标实际完成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00433.21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08393352422.5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31.943.227.6地方级财政收入亿元13.425.336.2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7015924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91.613919.6非公有制

9、经济占GDP比重%8070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21.360.1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1.412.410.8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4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00016356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000613412.9城镇登记失业率%4.53.7人口自然增长率2.40.12城镇化率%68森林覆盖率%8383.2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222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29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10“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经济总量偏小,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步伐较慢,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

10、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基础依然薄弱,科技人才缺乏,科技产出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县(市),特别是市直经济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缺乏深入广泛的合作意识,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明显;中心城市功能不完善,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就业压力增大。(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和加速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将做出重大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带动下,我市新能源、新材料和旅游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从国内环境看,我国

11、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期,经济增长由外需增长向内需拉动转变、由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转变、由依赖国际资本向培育本土资本转变,将为我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和对外开放全面升级带来机遇。从我市环境看,我们已经争取的五项国家政策和即将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将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必将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高速公路、铁路、高铁、城乡道路及水运的不断完善和长白山旅游机场航班的增加,我市将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更要正视存在的挑战。我市正处在夯实基础、扩充总量、调整结构、城镇化进程的

12、关键节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白山市列入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对能源、矿产冶金产业的发展和满足城市建设空间等方面带来压力;国家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使我市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的要素集聚难度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我市的复合地板、人参制品、硅藻土等出口产品将受到很大影响。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仍是我市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白山市能否实现快速发展、后来居上的 “成败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突破发展瓶颈制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提速,实现吉林东部城市率先崛起。

1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区域经济大提速这个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加快工业化、生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培育壮大“三五二”产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打造吉林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使白山迈进全省较发达城市行列,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二)基本原则坚持转型发展原则。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

14、型中谋发展,推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开采业向产业多元化支撑转变,从主要依靠原料生产向终端产品生产转变,从城乡二元矛盾向和谐统一转变。坚持“三动战略”原则。全面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以投资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以项目促进要素集聚、产业提升;以创新推动大发展、快发展,实现快速崛起、后来居上。坚持“三化统筹”原则。统筹推进工业化、生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用工业化推动生态城镇化,用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走工业化、生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15、。坚持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之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市区一体化发展原则。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沟通与配合,统筹规划市区产业布局、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要素市场完备、基础设施完善的新格局,全面提升城区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坚持民生为本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构建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做到发展

16、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生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力打造吉林东部崛起新的增长极。经济实力更加壮大。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益、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力争经济实力进入全省中上游水平。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0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70亿元,年均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4:60:29.6调整为7:53:4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

17、20亿元,年均增长2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80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1亿元,年均增长23%。城乡特色更加鲜明。中心城区建成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辐射带动、人口吸纳、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融入周边城市2.5小时经济圈的山水园林城;县(市)城区依托资源及产业优势,建成区域性中小城市;建成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镇域经济比较繁荣的特色城镇;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均等化。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77%,新农村市级标准化示范村达到260个。社会事业更加协调。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实现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市适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

18、5年,初中阶段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主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0元,年均增长13%;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7.5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8平方米和25平方米;逐步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全覆盖。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到2015年,森林覆盖

19、率稳定在83.2%,林木蓄积量达到1.89亿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排放总量减少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6%。表2:白山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指标单位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属性一、总量结构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33.2124023以上预期性第一产业亿元458714.6预期性第二产业亿元26065720.8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亿元21657022预期性第三产业亿元128.24962

20、8.6预期性三次产业结构%10.4:60:29.67:53:40预期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335249438023预期性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43.212023预期性地方级财政收入亿元25.38026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939123预期性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7085预期性城镇化率%6877预期性二、生态环境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9.059.05约束性森林覆盖率%83.283.2约束性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2216-3.5约束性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万吨按省要求确定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万元元元按省要求确定约束性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295约束性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21、%108约束性氨氮排放总量减少%9约束性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6约束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5070预期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060预期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4065预期性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8095预期性三、对外开放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33.220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875.725预期性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1.655.025预期性四、自主创新RD经费占GDP比重%0.031.8预期性五、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63563290015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1341130013预期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5.617.5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74.6以

22、内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628预期性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2.625预期性六、社会发展总人口万人132.6133.9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0.121.9约束性人均受教育程度年9.810.5预期性初中阶段巩固率%97.799预期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495预期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20.3全覆盖约束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90.9全覆盖约束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万人2全覆盖约束性注: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为现价增幅。2、指标属性:预期性指标是在政府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

23、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家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各地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三、重点任务(一)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0%以上。1、壮大支柱产业能源产业。立足现有资源,以煤炭为基础,以电为核心,以清洁能源为方向,打造东北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围绕煤炭开采洗选煤焦化

24、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抢上核电、扩大火电、发展水电、开发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在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基础上提升清洁能源地位。重点建设赤松核电、临江花山风电、鸭绿江界河电站、浑江发电公司六期、琦祥纸业公司21.2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江源百万吨焦化、头道沟60万吨煤炭开采、浑江南山30万吨煤炭开采等工程建设;加快华能白山煤矸石发电、松江河抽水蓄能12.54万千瓦机组、吉林曙光工贸90万吨煤炭深加工、江源官道岭30万吨煤炭开采、靖宇龙马30万吨煤炭开采等续建项目达产达效。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原煤入洗800万吨,洗精煤产量300万吨,焦炭产量220万吨,煤化工产品产量50万吨以上,

25、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6万千瓦以上,发电量150亿千瓦时。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5%。矿产冶金产业。坚持重保护、精开发、高效益、规模化的原则,以扩大总量、延伸产业链、低碳循环为思路,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为手段,推广冶金新工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形成多级生产、梯级利用的矿产冶金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大栗子铸造园区、长白进口资源加工区、江源页岩加工园区和瓷工业园;进一步巩固提高板庙子金矿黄金产量;加快推进浑江区120万吨氧化球团、市直10万吨硅铁、50万吨转底炉、临江杉松源铜钴镍公司300吨钴和600吨镍及960吨铜等项目建设;加快临江大华12万吨大型铸件、东大博联特30万吨

26、羚羊铁冶炼、沈阳东北铸造厂3万吨重型铸造配件等续建项目投产达效。到2015年,矿产冶金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以一山(长白山)两江(鸭绿江、松花江)为核心,完善依山、沿江、跨国旅游产业框架。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长白山旅游集散中心、东北亚旅游名城、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加强与东北各地区间的旅游合作,融入东北区域大旅游产业格局,实现旅游线路信息互通、资源开发共享、市场营销共赢的发展格局。加大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鸭绿江黄金旅游带,推动长白望天鹅风景区、长白朝鲜族民俗村、长白灵光塔、浑江龙山湖旅

27、游度假区、苇沙河度假区的综合开发;加快推进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国际狩猎场)、长白山仙人桥温泉城等项目建设;打造江源干饭盆国家AAA级动植物园区;抓好抚松白龙湾水上主题公园、靖宇仁义风情小镇等景区建设。到2015年,星级酒店的接待床位数力争达到1.2万张,全口径日接待能力达到3万人次,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39%,旅游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2、发展特色产业矿泉水产业。坚持打品牌、上层次、扩总量、控资源。加大矿泉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同国内外水(饮料)行业龙头企业洽谈合作,努力开发中高档矿泉水及矿泉水衍生产品,借助

28、其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国际顶级矿泉城。积极推进靖宇、抚松、长白等矿泉饮品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农夫山泉抚松50万吨矿泉饮品、未来趋势200万吨矿泉水及矿泉饮品、澳亚卫视30万吨矿泉水、海王集团30万吨弱碱性锂离子水、泉阳泉100万吨矿泉水扩能、康师傅矿泉饮品100万吨扩能等项目建设;加快农夫山泉靖宇基地52万吨矿泉饮品、北京大地远通抚松及靖宇50万吨矿泉饮品、雨星30万吨麦饭石山泉水等续建项目投产达效。到2015年,以矿泉水为基础的饮品产能力争达到1000万吨,中高档矿泉饮品产值占矿泉水产值的50%以上,矿泉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人参产业。以吉林省人参产业二次振兴为契机,

29、实施科技引领战略,推广GAP标准化种植,控制园参,扩大林下参、有机人参种植,提高人参品质。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参后地再利用和耕地栽参的研发工作,培育做大一批人参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市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工作,积极研发人参新资源食品,大力开发人参保健品、化妆品,积极争取人参系列产品认证权和各种标准的制定权。全力整合人参品牌,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竞争能力,逐步建设世界级人参精深加工基地,打造世界人参之都。重点推进中国医药集团(靖宇)年加工800万公斤人参产业化、修正药业集团健康产业公司年加工50万公斤人参工业园、河北以岭药业人参饮品和保健品及药材基地、台湾炳翰人参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森工修养堂林下山参规模化繁育基地及加工、吉林宝露2万吨人参发酵酒及果酒生产线、长白加一生态科技公司有机人参种植及加工等人参产业化基地及深加工等项目投产达效。到2015年,人参、西洋参产量分别稳定在1000万公斤、200万公斤,人参年产量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0%和40%,出口量占全国的70%,人参精深加工转化率50%,人参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医药产业。坚持中药、西药和生物制药并举方针,打造以天然药、中成药和高档保健品为主体,集保护、种植、研发、加工为一体的医药产业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