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6 ,大小:107.18KB ,
资源ID:53580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580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1、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概写遥看瀑布悬挂峰前的全景;后两句从近处细致描写瀑布急泻之态,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枫林晚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诗中的“晚”字更突出了作者对枫林的喜爱之情,本诗以写景为主,人、景、情紧密结合,可谓独具特色。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2. 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重难点分析: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

2、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李白和杜牧的资料。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导入新课。1. 学生尝试诵读两首古诗,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两首诗。2. 教师过渡:这两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牧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二、调动知识积累,了解诗人李白。1.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李白的了解,背诵自己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或诗句。2.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李白。三、认读古诗望庐山瀑布。1.

3、 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认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把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读给同桌同学听。3. 指名朗读,教师订正,需要的话教师范读。4. 朗读去掉注音后的诗,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反复强化。出示课件 四、理解古诗内容。1. 再读古诗,思考:李白到庐山看瀑布,他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结合庐山瀑布的图片,了解古诗的前两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个字词的意思。日:太阳香炉:庐山香炉峰。生:升腾。2. 读古诗后两句,思考:李白看到庐山瀑布,他又是怎样想的?出示课件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以下字词:银河:天河。疑:可能是,怀疑。三千尺:不是确数,是夸张的说法。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大胆想象和

4、极度夸张。并告诉学生,这是李白诗歌的特点。3. 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诗人,就站在气势雄伟的庐山瀑布前。出示课件五、生字书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生字。出示课件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1. “古”“首”“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2. “烟”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3. 学生练写生字。可以配上音乐。出示课件学生尝试诵读,将学生学前有可能会读、背这两首古诗的情况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的诵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起到了范读的作用。从学生的已知入手导入新课的学习。发挥

5、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对认字和朗读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画面了解庐山瀑布,加深对诗的理解和感悟。抓住重点字词,夯实基础,也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由诗人“所见”到诗人“所想”,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 转化角色背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诗人情感,也是用最简便的方式达成情感目标。 指导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审美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出示课件。指名朗读古诗望庐山瀑布。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和诗歌的认读情况。教师及时纠正。出示课件2. 出示庐山瀑布图片课件,采用指名、分组、全班等不同方

6、式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3. 总结学习第一首古诗的情况。进入第二首古诗的学习。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诗人杜牧,以及这首诗的简要内容。引导学生跟随诗人杜牧去山中走一走,看一看。板书第二首诗的题目山行。讲解“行”的意思。二、认识生字,认读古诗。1. 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认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把山行这首诗读给同桌同学听。3. 指名朗读,教师订正,需要的话教师范读。4. 朗读去掉注音后的诗,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反复强化。出示课件三、理解古诗内容。1. 再读古诗,思考:诗人杜牧是怎样游历山间的,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人家”“枫林”“

7、霜叶”等几点来体会。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单个字词的意思:坐:因为。 于:比还。2. 细读古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远上寒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几点来体会。尤其要引导学生体会“二月花”的可爱以及“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体现的作者的喜爱之情。3. 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诗人,就行走于深秋的山间,就身处满山红叶之中。出示课件四、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生字。出示课件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1. “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2. “

8、于”字的中间一竖要在竖中线上。3. 学生练写生字。可以配上音乐。出示课件五、作业。1. 练写生字。2. 背诵两首古诗。 及时巩固复习,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果。 入情入境背诵古诗,深化理解,巩固记忆。结合简介,介绍诗人及主要内容,为理解古诗做好铺垫。抓住诗题,统领全诗学习。对字的理解能加快对诗句的理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对认字和朗读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以图入境,诗画结合,理解古诗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事物,体会人物情感,达成情感目标。转化角色背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诗人情感,也是用最简便的方式达成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

9、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2、 水乡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诗歌,诗人以儿童诗的形式,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勾勒出一幅清波荡漾、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重难点分析:本课虽然语言浅显,但所描绘的景物离北方很遥远,所以要通过图片、讲解等让学生加深认识。本课有些词学生不易理解,如“渠”、“荡”、“驳”,要通过画图、讲解让学生了解。课前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有关水乡的资料,学生

10、提前制作折纸小船,或是画一幅关于小船的画。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 学生展示折纸小船,或是在纸上画小船。思考:你画的小船在哪里航行?能干什么用?2. 展示课件,请学生跟随画面一起去到江南水乡走一走。3. 总结过渡:让我们带着小船,走进江南水乡,领略那里的美好生活。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用不同的线勾画出来。2. 指名读,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适当时机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再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考:水乡到底什么多?请你把答案找出来。用简练的话来回答。课

11、件出示4. 学生自学后全班交流。边交流边出示课件。在图片相应的位置注明“水多”,“桥多”,“船多”,“歌多”。 三、再读课文,回归整体,强化记忆。师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和分组问答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还可以利用课件中的音乐,配乐朗读。四、练习书写生字。1. 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出示课件歌、就:左右各半绿、桥、扬、咱:左窄右宽片:独体字,反复练习,掌握主要笔画的书写。连:分解成两部分来练习。2.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并适当扩词。以折纸的活动以及画小船的活动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的氛围,为了解水乡,阅读课文奠定基础。学生水平不同,未知的东西也会不同,自

12、勾自画,利于自己的提高,同时也培养自学能力。给学生正确的模板。利用这首诗歌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巩固认字效果。充分利用诗歌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问答及配乐朗读可以使学生对水乡之美有深一步的体会,也体会水乡的“歌多”。总结识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 利用生词卡片或课件,让学生认读生字。出示课件2. 利用两人合作,分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朗读课文,可利用课件中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展开想象。1. 回顾上课时所学内容,再读课文,思考:水乡什么多

13、?为什么这样说?出示课件2. 学生交流,依次品读每小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每小节的前两句是一问一答。后面的几句是回答“为什么这样说”。教师注意指导学生逐段朗读,以便一边想象水乡的景色,并逐步达成熟读成诵的目标。三、回归整体,体会诗人的情感。1. 学生再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对此问题的把握教师要做弹性处理,鼓励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对水乡的喜爱之情。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只留意诗歌的最后一节也可以。2. 在学生交流时,随机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3. 带着体会到的情感,以不同的形式背诵诗歌。四、扩展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家乡什么多?出

14、示课件2. 练习用本诗的形式写一写。如果学生用诗的形式表达有困难,也可以以“说话”的形式自由表达。3. 全班交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认读生词的课件用小船的形象来制作,除了巩固了生词,也强化了水乡“船多”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再次强化认字,熟悉课文,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在上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样说”,体现了精读的层次递近。用诗中的语言回答问题,进一步体会水乡的各个特点,感受水乡的美丽。紧密结合文本,体会人物情感,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激发热爱水乡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达成背诵的教学目标,积累语言。情感迁移,延伸到自己的家乡,提高书面表达

15、能力,使阅读和书面表达有机结合。3 美丽的呼伦湖教材分析: 本文围绕着“美丽”,描写了呼伦湖辽阔无垠,坦荡如镜,四季风光以及多么迷人。全文语言简洁明快,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重难点分析:本课词句优美,简洁明快,要重点让学生朗读。本文所描写的景离学生较远,要边读边想象,并通过简笔画、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加深认识。课前准备: 课件、呼伦湖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出示呼伦湖的图片,让

16、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象。 (展示课件)二、认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 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会认的字和不懂的词。 2. 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课文。3. 学生和同桌同学一起读,互相纠错,要求读准确、通顺。边读边思考:呼伦湖在什么地方?它的景色怎样?展示课件三、汇报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关于“呼伦湖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找到课文第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回答。2. 关于“呼伦湖的景色怎么样”这个问题,可以借助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来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所打的比方“镜子”,体会“镶嵌”一词的意思,进而体会“迷人”一

17、词。展示课件3. 留下悬念,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到底是怎样的迷人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四、练习书写生字。1. 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出示课件低、体、冰:左窄右宽内、丰、民:独体字,反复练习,掌握主要笔画的书写。丽、宁:上下结构,上部分占格少。2.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并适当扩词。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文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纠正自己读错的音,发挥集体学习和教师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能力,带着问题读书。自读课文,通过自学,解决阅读学习中的浅层次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镶嵌”等词语以及打比方等抽象

18、的语意形象化,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利用学生的阅读心理,为进一步学习留下期待。总结识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 4、 黄山奇石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文章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文章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

19、,赋予事物生命力。重难点分析:本课语言很有特点,既亲切自然,又清新流畅,仿佛一位导游就站在你面前在为你做介绍,所以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激发情趣。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教师简单介绍黄山风景区以及黄山奇石。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2. 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

20、况。3. 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 学生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2)介绍了黄山奇石。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1.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学习提示。2. 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品读写“仙桃石”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飞”和“落”等关键词的读法。出示仙桃石图片课件。3. 学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品读写“猴子观海”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采取让学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帮助理解。出示猴子观海图片课件。4. 学

21、生交流第四自然段,品读写“仙人指路”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采取让学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帮助理解。出示仙人指路图片课件。5. 学生交流第五自然段,品读写“金鸡叫天都”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课件。6. 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整体感悟黄山奇石之“奇”。四、教师小结。从了解黄山开始,到了解“黄山奇石”,体现了学生认识事物的层次性。识字与阅读教学有机整合,音、形、义分步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读自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用简明的话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培养学生

22、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回归整体,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段落,初步渗透文章表达的“总分”构成。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导入本课。 1. 认读生字新词。2. 指名读课文。学生思考回答: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各是怎样介绍的?学生回答。3. 教师小结。二、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进行想象等拓展练习。 1. 教师导入结尾段的阅读:黄山的怪石号称“黄山四绝”之一。黄山的怪石也不仅仅是课文中详细介绍的这几种。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其他怪石的。课件出示学习提示。2. 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

23、琴”这些名字,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样子。分小组说一说,选出一个代表给全班同学说。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以及相关图片。三、练习书写本课生字。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出示课件秀、每、其:上下结构,但是上下部分占格位置不同。神、伸、状、形:都是左右结构,前三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形”字左右的等宽。区、巨:对比练习,注意笔顺。尤:注意笔画的书写,注意不要多写一撇。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效果。这一环节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黄山怪石的真实图片,丰富他们的见闻。 培养归类识字

24、的能力,达成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综合学习一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一包括“人人都要讲普通话”、“把字写好看” 、“在校园里”、“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六项学习内容。活动目标:1. 有意识地克服不正确的方言语音,学说普通话。2. 体会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 渗透在生活中识字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4.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5. 背诵积累儿歌,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美。活动策略: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通过看一看,写一写,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学生

25、多方面的能力。活动准备:1. 课件、实物投影仪等。2. 提前请学生留意校园识字环境,准备交流。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人人都要讲普通话1. 看书和图,读一读。2.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说一说。(展示课件)3. 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普通话。教师诵读儿歌。(课件展示)4. 提醒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并纠正别人发音的错误。让学生对普通话有全新的认识,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体会自己所在地区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区别,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把字写好看1. 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左中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怎样安排更好看?3. 说一说写好这些字须注意什么?4. 教师指导

26、每个字的重点笔画,范写,学生描红,并写两个。5. 小组之间比一比,谁写得更好看?通过观察比较掌握这些字的规律,把握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掌握写好字的方法。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认真写字。在校园里1. 号召学生课间到学校的板报、墙报等文化设施旁识字,在班上统一汇报交流。(展示课件)2. 把学生的名字做成卡片贴在教室后面,比一比看谁能最先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认下来。(展示课件)3. 把教室里的各种实物,如黑板、讲台、桌子等贴上词语卡片,比赛看谁认得快。我的采蜜集1. 朗读六个短语,边读边想像画面。2. 抄写六个短语。校园是学生呆的时间长而且非常熟悉的场所。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能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并

27、且能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积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一读1. 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儿歌。2. 简单说说这首儿歌的意思诗的意思。3. 背一背这首儿歌。(展示课件)口语交际出示课件。学生分组讨论:1. 给这期黑板报起什么题目?黑板报什么时间办?黑板报上介绍哪些风景?谁可以抄写?谁可以画画?办好后请哪些人来参观?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加强诗歌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将口语交际和班级构建班级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5. 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材分析: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优秀的歌曲,它以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传唱不衰。小姑娘那

28、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通过这首儿歌,孩子们体会到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 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3、学习小姑娘善良、勤劳的美德,初步体会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分享的幸福。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较多,教师要多用一些方法指导学生认字。本课所讲情景是山区,对于平原地区的孩子理解可能困难一些,所以要多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课前准备: 课件、本文的歌曲录音。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

29、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同学们欣赏歌曲、交流感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歌中描绘的是一位怎样的小姑娘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板书课题。1. 学习“姑娘”和“蘑菇”两个词。课件出示“菇”、“娘”。关注读音变化:“娘”的本音是nin,在“姑娘”中读轻声。“菇”的本音是“”,在“蘑菇”中读轻声。2. 齐读课题,读准轻声。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 同桌互读课文。3. 分段朗读课文。4.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小组内反复读。5. 去拼音再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6.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开火车,玩卡片游戏)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渠道。7. 课件出示摘苹果识字,并给这些字组词,试着说一句话。8. 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给以评价。9. 理解重难点词语。学生交流:有哪些词语是自己不理解的?比如:赶集、镰刀、蘑菇等。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平时不常接触的词语。10.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喜欢听。四、指导生字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