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5.54KB ,
资源ID:53570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57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动物学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动物学复习.docx

1、动物学复习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 原始性 (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有特殊的适应性 群体单细胞动物 2、四个纲的主要特征(1)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官,它是能运动的细胞表面突起,受核控制。(2)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且形态各异。(3)孢子纲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4)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比鞭毛短,数目多,运动时节律性强。3、草履虫的结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 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 分

2、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 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沟的未端为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

3、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 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泡伸缩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 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 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 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 功能: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 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 循环:靠

4、内质环流 2.2草履虫的生殖2.2.1无性生殖: 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2个子体 2.2.2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通过接合生殖,2个母细胞交换了部分核物质,经过一系列分裂变化后,形成8个子细胞 第二、三章 多孔动物门1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多孔动物原始性具体表现在:(1)多孔动物身体的各种机能是由或多或少独立活动的细胞完成的,所以一般认为海绵是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2)多孔动物没有消化腔,食物在细胞内消化。(3)没有神经系统,刺激的信息也只是靠细胞之间传递。 所以多孔动物是处在细胞水平的最原始的

5、多细胞动物。2如何理解多孔动物是动物演化上的一个侧枝? 多孔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动物极细胞和植物极细胞的后期分化不同于所有的其他后生动物;体内具有水沟系、骨针及海绵丝等其他后生动物没有的结构;多孔动物的领细胞除了与原生动物的领鞭毛虫类相似外,在其他后生动物中也不曾发现。因此,传统认为多孔动物进化中很早就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分道扬镳”,演化为一个侧支-侧生动物。第四章 刺胞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辐射对称,少数已发展为两侧辐射对称如海葵。2)具有两胚层及原始的胃循环腔。3)具细胞与组织的分化4)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5.) 刺细胞 :攻击和防卫6)水螅型和水母型7)生殖和世代交替,

6、浮浪幼虫2掌握水螅的基本结构。3名词解释:辐射对称:通过动物身体从口面到反口面的中轴,有两个以上的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方式。细胞外消化: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到消化腔内、将食物进行的消化,称为细胞外消化。世代交替:无性生殖很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群体多态:群体内生活有两种以上不用形态的个员,具有不用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功能,而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各司其能的整体。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1、 什么叫皮肌囊?其结构如何?中胚层形成后,扁形动物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纵肌、斜肌,他们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在皮肌

7、囊内,为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所充填,实质组织有利于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储存,同时还有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体内搜有的器官都包埋于其中。2、 扁形动物门中胚层出现的意义?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如: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对称体型形成对动物的进化有何重大意义?两侧对

8、称的出现,促使动物身体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及背、腹。背面主司保护功能,而腹面承担爬行与摄食。向前的一端由于经常首先接触外界条件而使神经系统和感官向前端集中逐步出现了头部,使动物能作定向运动和主动地摄取食物,使其适应范围更加广泛。为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创造了条件;4、 原肾管的组成及功能原肾管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特点只有排泄孔一个对外开口 其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除一些代谢废物。焰细胞:它是原肾型排泄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管细胞及帽细胞组成。是一中空细胞,内有一束纤毛,经常均匀不断地摆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而收集其中的水分、液体、废物,经收集管、排泄管

9、、排泄孔送出体外。5、血吸虫的生活史典型吸虫生活史分为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成虫等阶段。卵:呈卵圆形,多数具卵孔,有卵壳包围。 毛蚴:生活史中第一个自由游泳时期,身体呈现梨形,披有纤毛,毛蚴很活跃,在水中自由游泳,寻找中间寄主。 胞蚴:毛蚴进入螺体后脱去纤毛形成一囊状物,保留毛蚴的体壁和原肾,靠体表吸收寄主的营养,可进行无性繁殖。 雷蚴:长圆形,后端较钝,具口、咽,及不分枝的肠,通过肠道或体表吸收寄主的养料,可进行无性繁殖。 尾蚴:生活史中第二个自由生活阶段,有一长形尾,有口、口吸盘,肌肉质咽及分枝的肠道,身体前端有穿透腺,也有原肾。 囊蚴:椭圆形,无眼点,大多寄生于鱼类肌肉中。

10、成虫:虫体柔软扁平,前窄后宽,形成口吸盘及腹吸盘,寄生于肝、肺及血液处吸取营养。6、寄生虫的身体结构如何适应其寄生生活?第六章 假体腔动物门基本概念:假体腔:体壁中胚层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份,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又叫原体腔, 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完全消化系统:发育为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如线虫消化道,新鲜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的残渣由肛门排出。孤雌生殖:雌性个体产的卵不需受精,仍能发育为成熟的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圆筒状神经系统: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由此向前向后各伸出6条神经,向前的6条神经分布在口、口唇、乳突等部位;向后的神经中背和腹神经最发达,嵌

11、在背、腹线内。背侧神经和腹侧神经各一对,嵌在上皮内,各神经间有横神经连接,构成了一个圆筒状神经系统。各神经在尾端附近汇聚。1.原腔动物比扁形动物较为高等的特征表现在哪里?2.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含哪些门?身体圆柱形,体表具有角质膜 出现假体腔具有完全的消化系统 雌、雄异体异形 圆筒形的神经系统 线虫动物门 轮虫动物门 腹毛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3.简述寄生线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性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的特征?身体出现分节现象 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链索状神经系统 皮肤呼吸 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2分节现象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分节现

12、象:体节的出现使每一体节等于一个单位,这对加强动物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肠壁外附有肌肉,使肠道蠕动,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身体出现分节现象。5、 从多毛类、寡毛类和蛭类的形态比较,试述其各自生活方式1) 多毛纲: 全为海产,大多可为鱼类饵料。 特征:以疣足为运动器官;无生殖带;雌雄异体。 2.)寡毛纲: 大多陆生,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其中4/5为各类蚯蚓。 特征

13、:以刚毛为运动器官;有生殖带;雌雄同体。 3.)蛭纲 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水或陆地。 特征:身体前、后有吸盘,身体扁平;体腔退化,雌雄同体,有生殖带。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1、 名词解释: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褶皱向下延伸形成的膜性结构,是由两层上皮细胞及中间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纤维组成。(是由身体背侧皮肤褶状扩张,并向下伸展而成的一个或一对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开管式循环系统: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以组织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其空隙中充满血液,故称血窦。即血液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了,以此类形式形成的循环系统叫开管式循环系统 钩介幼虫、0.5-5mm具有双壳;具有发达的闭壳肌;壳的游离端具

14、有钩和齿;腹部中央有一条有粘性的细丝,称为足丝。壳侧缘生刚毛,有感觉作用。头足类动物为直接发育。2、 试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真体腔极度退化 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3、软体动物分为哪几个纲,试述各纲的主要特征?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 贝壳 头部 足 鳃 代表动物 多板纲两侧对称 8片 不明显 柱状 6数十对 各种石鳖 腹足纲不对称 1个 明显 块状 1对 田螺、鲍 掘足纲两侧对称 1个 不明显 柱状 无 鱼、宝贝 瓣鳃纲两侧对称 2片 退化 斧状 2对 角贝 头足纲两侧对称 发达腕状 珠蚌、扇贝、蛏、牡蛎 有壳亚纲无壳亚纲1个 无吸盘2

15、对 鹦鹉螺 无或有内壳有吸盘1对 乌贼、章鱼、长蛸 6、 试述河蚌对环境适应的结构与机能特点。河蚌是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底泥沙中的常见种类。以微小生物及有机碎片为食,它行动迟缓,生活被动。与此种生活方式相适应,它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无明显头部及感官,神经系统不发达。(2)体被两片沉重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3)足多呈斧状适于掘铲泥沙,伸、缩足肌可使足缩入和伸出。前、后闭壳肌可使河蚌遇敌害时关闭两贝壳。(4)两片外套膜构成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及外套膜上的纤毛摆动,引起水流穿行,使食物及氧随水流从入水管进入外套腔中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而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

16、排出。7、 试述头足类对环境适应的结构与机能特点。 第九章 节肢动物名词解释: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出后,经幼虫、蛹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多不一致,经过蛹期最后羽化为成虫的变态过程。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均属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昆虫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直接发育为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较相似,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一致,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的变态过程。如:直翅目昆虫属不完全变态。渐变态: 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类群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与成虫形态相似,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也一样,只是幼虫期翅和生殖器官没有发育完全。每经脱皮后,翅和生殖器官逐步发育生长。

17、这种不完全变态称渐变态。其幼虫称若虫,如蝗虫。1 简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1)具几丁质的外骨骼。(2)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附肢演变成一对触角、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腹部附肢几乎全部退化。附肢对数少,且全部单枝型。(3)高度适应陆上生活,具有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即气管。(4)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5)排泄器官为马氏管。(6)开管式循环系统。(7)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有触毛、听毛、弦音感受器、嗅 毛、单眼、复眼等。(8)典型的链状神经,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 统三部分。(9)两性异形明

18、显,大多数行两性生殖,发育有变态现象。2列表总结昆虫的口器有哪些类型?各部分结构如何?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吮吸式口器 舐吸式口 嚼吸式口器举例说明昆虫口器的类型和结构。根据口器的类型和结构,我们怎样选用农药防治害虫? 答案要点:昆虫的口器是取食器官。由头部的骨片及三对附肢组成。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咀嚼式口器:是昆虫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口器类型。包括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及舌,大颚可以研磨,咀嚼食物,小颚须有嗅觉和味觉作用,舌有味觉功能。如蝗虫具有 这种口器。(2)刺吸式口器:是吸食动植物体内液体物质的一种口器。它的上唇、大颚、小颚及舌变成了六条口针,藏于下唇形成的喙状沟槽中,使于穿刺

19、及吸食。如蚜虫、雌蚊的口器。(3)吮吸式口器:为蝶蛾类所具有的口器。主要是由两个小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并相互嵌合 成管状,中间形成食物道,除下唇须尚发达外,口器的其它部位退化或消失。(4)舐吸式口器:为蝇类所具有的口器。大、小颚退化,但留有小颚须,下唇延长形成喙, 喙背面的槽上盖有舌及上唇,并形成食物道。(5)嚼吸式口器:为一些蜂类所具有的口器,有咀嚼及吸收两种功能。上唇及大颚保持咀嚼 式类型,适于咀嚼花粉,小颚及下唇延长成管状,适于吸食花蜜,小颚的外颚叶发达,呈刀 状,盖在下唇的中唇叶上形成食物道。由于食性及取食方式的不同,昆虫的口器基本上可分为以上五类,昆虫的食性极为复杂而不 同的口器是对不

20、同食性的适应。昆虫对人类危害方式与其食性是分不开的,掌握口器的类型 对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口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杀虫剂。例如,咀嚼式的口器应用胃毒剂,刺吸式品器应用内吸剂或触杀剂等农药,但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3种作用的农 药(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则无论是哪一种口器都适用。呼吸器官的类型 排泄器官的类型甲 壳 纲蛛 形 纲多 足 纲昆 虫 纲呼吸器官鳃书肺和气管气 管气 管排泄器官绿腺或颚腺马氏管和基节腺马氏管马 氏 管节肢动物种类多、分布广与其结构特征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它们成功地登上陆

21、地以后,就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这是因为它们一面产生适于陆栖生活的新结构,一面又发展原有的器官系统,以增强运动,顺应陆地上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具体表现在如下: (1)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借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而且是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作各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应许多功能,如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 (4)产生了

22、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多数陆栖种类用气管、书肺呼吸。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5)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复杂是与发达的呼吸系统相适应的。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作迅速的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的运动。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强了取食的能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的要求。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盛的需要。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愈合的神经节提

23、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有利于适应各种生境的生活。 (10)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并且部分种类有休眠和滞育现象以渡过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答:(1)身体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是由两侧对称体形的幼体发展而来的。(2)次生体腔发达,是由体腔囊发育形成的。(3)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上皮为单层细胞,真皮包括结缔组织、肌肉层及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真皮内面为体腔上皮。(4)有水管系和管足这一特有结构。(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24、官不发达。(6)雌雄异体,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各类幼虫,如羽腕幼虫、海胆幼虫、耳状幼虫等.2、 试述棘皮动物水管系的结构及功能名词解释:五辐对称:是指通过虫体的口面及反口面的中轴,可以把身体作五次不同的切割,所切出的两个部分基本上互相对称,或是说沿着身体的体轴,整个身体同五个相似的部分构成。管足:在棘皮动物水管系统中从辐管分出的管状运动器官,称为管足。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逆行变态: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称为逆行变态 ,也叫做退化变态.无颌类:圆口纲是

25、现代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无成对附肢和上下颌的种类,称无颌类。脊索: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围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组成的脊索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起到骨骼作用。背神经管:高等种类分化为脑和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脊髓中形成中央管。咽腮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终生存在;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存于胚胎期或幼体期。脊柱:亦称脊梁骨,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连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颈椎块、胸椎块、腰椎块、块骶骨(由块骶椎合成)和块尾脊骨(由块尾椎合成)。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1、 脊索动物

26、门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2 、脊索动物门的次要特征是什么?次要特征: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多数脊索动物为肛后尾。3 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异同点在哪里?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与联系无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骨骼 外胚层的外骨胳 中胚层的内骨骼心脏 消化道的背面 消化道的腹面神经索 实心、二条 中空、一条 消化道腹面 消化道背面脊索 无 有第十六章 鱼纲名词解释: 鳍式:表示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录。D-背鳍,A-臀鳍,V-腹鳍,P-胸鳍,C-尾鳍。例如:鲤鱼:D -17-22;A -5-6; P -15-16;V -8-9鳞式:侧线鳞的数目次生颌:硬骨鱼类

27、和其它脊椎动物的颌弓退化或转化为听骨,上、下颌分别由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骨构成,称作次生颌。 初生颌:软骨鱼类的上、下颌由第一对颌弓构成,是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和原始型的颌,称作初生颌。韦伯氏器(Weberian organ):鲤科鱼类鳔与内耳的联系器官,由舟骨、间插骨、三脚骨等构成 侧线:侧线鳞有规律地排列成一条线纹。1、 简述鱼类鳍的种类和功能D-背鳍,A-臀鳍,V-腹鳍,P-胸鳍,C-尾鳍。2、 简述鱼鳞的种类、结构和来源。盾鳞:板鳃鱼类具有,基板和棘组成,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牙齿。硬鳞:硬鳞鱼类具有,来源于真皮,由骨质板和硬鳞质组成,硬鳞紧连成甲胄被覆在鱼体上。 骨鳞

28、:大多数硬骨鱼具有,由真皮衍生而来。圆鳞:游离缘光滑圆钝(鲱形目、鲤形目等);栉鳞:游离缘生有小棘或锯齿(鲈形目等)。 3简述鱼类肾脏的结构和渗透压的调节渗透压调节:淡水鱼类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盐分,有些鱼类通过食物或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从而维持渗透压的平衡。海水鱼类吞下的海水由肠壁连盐带水渗入血液,经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盐分排出而把水留下以维持体液正常的低浓度;软骨鱼类因血液中含有2%左右的尿素而浓度高于海水,不会产生失水过多现象。 4、总结鱼类在形态结构上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答:鱼类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大多呈纺缍形,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颈部;体表被有鳞片,皮肤

29、富有粘液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大多具侧线系统,可感知水波及水流等;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等。第十七章 两栖动物五趾型附肢:典型五趾型附肢内包括肱(股),桡(胫)骨,尺(腓)骨,腕(跗)骨,掌(跖)骨和指(趾)骨,其中后2者的骨块数通常为5,故名五趾型附肢.固胸型肩带:乌喙骨位于锁骨稍后方,为较粗大的棒状骨。其外端与肩胛骨共同构成肩臼,内端与上乌喙骨相连。上乌喙骨位于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之间,1对细长形骨片,尚未完全骨化,在腹中线汇合,不能活动,称固胸型肩带弧胸型肩带 无尾两栖类肩带与胸骨的组合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左右上乌喙骨形大呈弓形,在腹中线上不相连而彼此重叠,肩带可通过上乌

30、喙骨在腹面左右交错活动,这种肩带称弧胸型肩带。脂肪体 多数两栖类动物如蛙类和蟾蜍类生殖腺的前端特具1对黄色、指状的结构,即脂肪体,其大小在不同季节变化很大。1、 水陆环境有哪些主要差异?动物有机体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从水生转变到陆生的古两栖动物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克服的新矛盾:生活介质与气体交换器官的矛盾、浮力消失与动物体承重的矛盾、空气湿度减少与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古两栖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都必须随同环境条件的改变,进行动物体形的相应改造,以及新器官的产生和原有器官的机能转变,否则将导致它们登陆失败而遭受绝灭的命运。在水陆生活转变的许多矛盾中,首当其冲的

31、主要矛盾,就是呼吸器官和陆上运动器官的问题。鱼类在水中生活,由于水能产生浮力,重力对动物的影响较小,借尾、偶鳍和躯体的摆动即可完成运动。两栖动物的成体则不然,它们在空气密度较小的陆地上运动时,不但需要用强健的四肢抵抗重力影响和支撑身体,而且还必须能推动动物体沿着地面移动。正是在这种机能要求的前题下,古两栖动物由酷似古总鳍鱼类的偶鳍发展和形成了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发展了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