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4 ,大小:57.07KB ,
资源ID:535496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549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海导航.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海导航.docx

1、学海导航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教材内容:夏朝公共权力的出现、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商朝政治的神权色彩、西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二、能力目标归纳和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概要】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一)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政治特点: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基本评价: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二)商朝建立时

2、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人物: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商朝统治特点:(1)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2)商王与附属国关系:附属国对商承担一定义务,但有自主权甚至与商对抗(3)充满神权色彩:商王每日必占卜,遇事必占卜,以人祭鬼神二、西周的封邦建国(一)周族的兴起起初生活在今陕西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人物:周武王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三)西周的分封制概念: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以巩固统治的制度内容: (1)分封者:周王,

3、直接统治王畿的最高统治者(2)分封地: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分封目的:建立诸侯国,藩屏周室影响:(1)扩大了周统治范围(2)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3)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等级序列三、宗法制度(一)宗法制目的:解决贵族间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1)确立大、小宗体系大宗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系统小宗嫡长子同母弟和庶母兄弟系统(2)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3)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评价性质:既是家族血缘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确立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争,强化王权

4、,“国”“家”结合四、礼乐制度性质:周朝制定的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作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理解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教材内容:西周王室衰落和宗法分封制的破坏、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变法运动、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及其确立、官吏的选拔和考核、严刑苛法、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三要素:皇帝制、郡县制、官僚体系)难点: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概

5、念、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考点概要】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一)分封制的破坏背景: 平王东迁, 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破坏: 分封权力下移,诸侯擅自分封,小宗取代大宗(二)春秋大国争霸时间:公元前770年旗号:“尊王” 影响: 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出现统一趋势(三)战国七国争雄时间:公元前475年争雄:社会剧变,诸侯称“王”,大夫夺位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四)秦国统一秦的强大: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秦的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王嬴政方式:统一战争结果: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建立秦朝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一)秦政权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二)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

6、。秦王蠃政称始“皇帝”,总揽国家的一切权力皇位继承制“家天下” (三)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职责: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相互关系: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三公之下中央官职,合称九卿职责: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三、废分封,置郡县(一)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范围:全国内容: 郡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郡下设县,置县令(人口较少的县设置县长)、县丞和县尉乡、里县以下设,乡有乡吏,里有里典。作用:皇帝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直达百姓四、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7、五、秦朝法律 特点:细密、严苛作用:巩固秦朝统治统一,又导致秦二世而亡六、秦朝集权的作用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影响中国政治两千多年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汉朝王国问题的由来及其危害和汉武帝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教材内容:郡县制和王国、中央与王国的斗争、王国问题的解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南方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周世宗改革、北宋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决策二、能力目标

8、通过学习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西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难点:西汉王国问题的产生、实质,以及王国问题的解决【考点概要】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王国问题的出现1、刘邦建汉,定都长安2、刘邦诛杀异姓王大封同姓王3、汉惠帝以后诸侯王势力坐大,威胁中央(二)汉景帝与王国的斗争背景诸侯国尾大不掉,贾谊、晁错等上书,主张削藩以强干弱枝措施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策,削夺王国封地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周亚夫平乱(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建立中朝(2)设置刺史置13个州刺史一人,位卑权重监察地方(3)“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酎金

9、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影响(1)积极影响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消极影响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外戚和宦官专权,政局动荡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一)藩镇割据背景节度使势力膨胀, “安史之乱”爆发唐代宗封平叛刺史、安史降将为节度使表现辖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职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实质名义藩镇,实为自立(二)五代十国1、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1)背景 唐末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2)出现 中原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史称“五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存在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3)影响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民生困苦2、

10、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 北人南逃、南方安定、南方政权劝课农桑表现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3、后周的壮大世宗积极改革,南征北战,为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基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一)北宋的建立时间 960年人物 后周大将赵匡胤方式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收精兵(2)削实权 削弱或剥夺将相权力。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3)制钱谷 州县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交由中央掌握结果 (1)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2)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相权矛盾突出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

11、解自唐代三省六部制,到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古代中国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从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中,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教材内容:三省六部制、宋朝对相权的分割、元朝一省制、丞相制度的废除、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清朝的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中书省、明朝的内阁、清朝军机处难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如何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考点概要】一、从秦到元丞相制度的演变(一)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二)秦汉魏晋

12、南北朝时期从三公到三省,相权的逐渐弱化1、秦设三公九卿,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2、汉武帝用低级别官员做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3、东汉设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4、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相权的分割牵制 机构:三省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贯彻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作用:(1)三省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2)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四) 宋元时期相权的分割与集中1、宋朝相权分割 “中书门下”掌管行政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枢密院掌管军政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三司掌

13、管财政三司使称“计相”,掌管国家财政2、元朝相权集中 一省制中书省,辖六部,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均为宰相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丞相制的废除(一)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1、废丞相原因 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巩固统治需要:丞相位高权重,胡惟庸跋扈,皇权相权矛盾尖锐废除 制造胡惟庸案,废中书,罢丞相,亲掌六部,并严令后代不得立相评价 秦以来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2、设立内 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并不参与决策成祖设内阁,大学士侍从皇帝,参预机务但无权决策 内阁有“票拟”建议权,皇帝有“批红”决策权(二)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1、清初中央机构(1)行

14、政机构 内阁处理日常事务(2)决策机构 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军国大事2.军机处的设立时间 雍正年间 成员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对皇帝跪奏笔录职权 由最初处理军务到后来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要案军国大事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上传下达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专制皇权三、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这种环境与海外殖民扩张的关系,进而理解这两者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了解古希腊城邦的不同政体、主要特征,初步认识城邦制度是成就希腊文明的政治保障。(2)教材内容:克里特文明的主要特

15、征和毁灭;迈锡尼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毁灭;黑暗时代;特洛伊战争;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及其特征;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的影响;殖民运动;公民和公民大会;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城邦制度难点:古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特征【考点概要】一、爱琴文明(一)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前1700年间出现到公元前12世纪。(二)地理位置: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三)历史地位: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四)概况1.克里特文明(1)时间:约在公元前2000前1700

16、年到公元前1400年。(2)出现标志:出现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3)消失:约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人入主克里特岛,克里特文明从此消失2.迈锡尼文明(1)时间: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到公元前12世纪。(2)出现标志:君主国兴起,有王宫、卫城、王室陵墓及泥版文书(3)消失:公元前12世纪,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沉寂,封闭贫穷,西方人称之为“黑暗时代”3.两个文明的不同特点:克里特文明生活气息强烈,社会祥和、安定 迈锡尼文明好战尚武,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紧张二、古希腊城邦城邦含义: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的城市国家。发展时间:公元前86世纪,希腊走上

17、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政治 (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2)贵族制、民主制最为流行。除此之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3)公民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提供借鉴。经济 商品生产、海外贸易发达外交 凭借航海业与海军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学习东方字母文字、建筑、雕刻、冶金、铸币等,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文化 广泛吸收东方文化成果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操作流程,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辩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2)教材内容:雅典民主政体的发源与发展、雅

18、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及其特征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贵族制与民主制、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水时计、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二、能力目标: 学习雅典民主政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难点:如何认识雅典民主制度【考点概要】一、雅典民主制的确立(一)从君主制到贵族制时间:文明社会之初君主制。公元8前7世纪贵族制特点: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制原则。意义:使君主制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变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这就为 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二)从贵族制到民主制原因

19、: 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政权过程: (1)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2)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制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及其体现(一)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二)体现1、公民大会(1)地位职能: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2公民权利: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重要程序:辩论2、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3、民众法庭(1)地位 日常司法机关,它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司法机关(2)职能 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民众法庭参与立法活动对公民大会的法律议案有最后的核准权对民事案件

20、有终审权对公职人员有监督权执法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4、行政和军事机关 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轮番而治。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一)积极作用 1、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2、实现了“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设想3、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意识4、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二)局限性1、不完全的民主。非公民没有民主权力,妇女没有民主权力2、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第7课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罗马共和国到帝国中的作用;分析罗马法

21、的历史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2)教材内容:罗马共和国的机构、官制和扩张;保民官;元首制;罗马帝国及其对外扩张;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历史地位二、能力目标认识历史本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罗马共和制、罗马法难点:罗马贵族共和制的特点【考点概要】一、古罗马政体的演变(一)君主制;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二)贵族共和制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机构:(1)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2)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3)公民大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变化:共和国早期平民保民官的设置共和国末期从贵族制走向帝制(三)君主制的建立背景

22、:罗马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的尊号,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故其制度被称为元首制。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罗马和平”。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二、古罗马的法律1、十二铜表法(1)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2)评价:平民的胜利。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2、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查士丁尼新敕。(2)地位:标志着罗

23、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3、评价: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第八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新课导航一、 知识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立宪制形成的特点。识记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2、教材内容:大宪章、责任内阁制、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君权神授”、威廉 、玛丽二、能力目标通过英国“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度确

24、立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代议制、光荣革命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之争的必然性及结果分析考点概要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2、议会坚持大宪章,要求限制国王权力。3、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了“自由”的旗号4、 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威廉 、玛丽当国王5、 1689年权利法案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权

25、力和重要性加强。2、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3、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三、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2、国王是国家元首3、责任内阁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5、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第九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新课导航一、知识目标: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内容:美国独立战争、制宪会议与1787年宪法、麦迪逊(美国

26、宪法之父)、州权主义、美国内战、华盛顿、两党制、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美国新体制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的学科能力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建立过程,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制的权力结构难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考点概要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背景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制定 1787年5月,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标志北美大陆出现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原则 联邦制原则中央与地方分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议员都民选发展 17

27、89年国会又制定了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建立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但是州权主义严重。维护 1861年南部蓄奴州发动叛乱。林肯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巩固 内战结束后,美国通过了宪法废除奴隶制三、两党制“两党”是指民主党和共和党形成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后又连任一届。此后,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两党操纵。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新课导航一、 知识目标(1) 课标要求: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 教材内容:

28、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等级制度、三级会议、制宪议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91年宪法、国民大会、共和国的成立、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颠覆、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起义、“七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及宪法、马赛曲、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思辩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三、 重点难点重点: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历程、分析评价人权宣言、认识1789年宪法、评价1875年宪法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评价人权宣言和1875年宪法、认识和评价拿破仑及其战争、大革命过程中

29、革命与复辟的反复斗争考点概要一、 “共和国万岁!”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等级制度森严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全国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统治阶级、第三等级平民被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 财政危机使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成为革命的导火线 2、爆发1789年7月 时间:1789、7 地点:巴黎 人物:巴黎人民和资产阶级革命者 标志:攻占巴士地狱 3、资产阶级对法国社会的改造(民主、法制建设) 召开制宪议会: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成为法国最高权力机关 颁布人权宣言: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颁布1791年宪法:1791年,颁布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召开国民大会: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召开国民大会,废除君主制 4、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二、 历史的曲折1、 法兰西第一帝国雾月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将军发动政变,建立了独裁统治,稳定了局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