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本真生命的本真 【摘要】我的团长我的团不只是一部以抗日为题材的战争片,它更是一部从人性和文化的角度来探寻“反思战争,反思国人,追寻生命的本真”这一主题的勇敢的电视剧。它提出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一个草根国人对国土,对百姓的最直接、最本真的爱。这一独特的主题意义显现在叙事特点上主要突出为采用主观的叙述视角,运用交叉的时空叙述以及对白中的独特语言表达。 【关键词】叙述视角时空语言人性 随着士兵突击的海内外热播,一部由康洪雷导演携原班人马打造的四十三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于2009年3月在各电视台展开了首播大战,最后确定由云南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四家电视台同时首播,但在
2、3月5日凌晨零点。江苏卫视还是抢播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且收视率达到了平时的十倍多,这种局势和成绩可谓是前所未有。时至当今,我的团长我的团已在好几家电视台播过一轮,不管观众看过之后的声音如何,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力能达到如此高度都是耐人寻味的。它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人的观看和评议,这与其独特的叙事模式和主题意义是分不开的。这是一部全新的电视剧,它试图从各个方面进行新的尝试。而且涉及到了战争与人性的思考,涉及到了对生与死,对灵魂的追问,这在电视剧艺术上是一种勇敢的尝试,是电视艺术的一大进步。可以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颠覆了传统电视剧叙事模式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本文试着从叙述视角、时空安排以及
3、语言表达三个方面来探讨此剧的叙事特点,并从中追寻其真正的主题意义。 一、主观视角的真实性 卢蓉在电视剧叙事艺术一书中将电视剧叙述视角分为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和开放式视角。她指出:“主观视角,即剧作叙事者是剧中的某个人物,犹如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写法。叙事者可以是剧中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其他次要人物,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来实现。”这种叙述视角的表现力往往更强,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便是以主人公孟烦了的角度展开叙述的,它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我”的团长与“我”的团所经历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战,并经常以“我”的画外音形式来传达人物对白、背景解释以及道德评论等。在电视
4、剧的开头第一集,伴随着“我”一瘸一瘸地逃离那个硝烟迷漫的战场的画面,有这样的画外音叙述:“我叫孟烦了,是中尉副连长,在长达四年的败仗和连绵几千公里覆盖多半个中国版图的溃逃中,我的连队全军尽墨。要活着,要活着就算你有这个信念,也算奢侈。溃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全军尽墨四周后。我流落到滇边的这座小县城。”短短的几句话就让观众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整部剧都由“我”和周围的人一起展开,从滇边这座叫作禅达的小县城出发,“我”与“我”的团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死搏斗,不管是散漫地苟活也罢,还是勇敢地战斗也好,乃至逃逸、潜伏,这其中都有“我”的存在。而且从这几句叙述当中观众还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5、以及“我”的精神状态,“我”那奢侈的信念要活着,这种真实的内心感受是第三人称叙述所不能及的。 “我”是电视剧的叙述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讲述着与“我”一起共患难的川军团弟兄们的故事,更讲述着“我”的团长龙文章是如何一点一点地把“我们”纠结在一起,如何带“我们”回到禅达,如何一步一步地吞噬掉“我们”的散漫,如何与“我们”一起渡江救“我”的父母。如何与“我”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又是如何与师长虞啸卿等人一遍又一遍地在沙盘上演习作战攻打南天门,直至最后不得不采取“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带领“我们炮灰团”一起攻打南天门所有这些场面都让观众觉得自然、逼真,因为孟烦了本身是中尉副连长,
6、所以他理所当然成了龙文章的手下,且是他“三米之内”的传令官,再加上孟烦了才识多学和精通外语,因此无论去了哪里,龙文章都少不了带他一起去,由此也就使得观众心甘情愿地跟着主人公走来走去。与他同喜同悲。另外加上大量的画外音叙述,不仅让观众对剧集里的一幕幕场景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还能切实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整个环境背景。这种将叙述者与主要人物合一的叙述角度的选择,大大强化了叙述的可靠性。它不仅使片子显得朴实自然,而且更能使观众产生共鸣。这部戏的结尾让观众的这种共鸣得了进一步的升华:六十年后,一+84岁的老头走在南天门上。他就是孟烦了,他在向我们述说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正如镜头的最后孟烦了的扮演
7、者张译捧着摄像机站在桥头对我们微笑着说:“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这故事当中,有你,有我。还有他,让我们记住吧,记一辈子。”这种全知型的第一人称回顾式叙述的运用,不仅让观众的心灵与之相通、随之震撼,更令人刻骨铭心。 二、交叉式的时空叙述 部叙事作品必然涉及到两种时间,即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又往往不一致,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这两者的不一致称为“时间倒错”。这种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屡见不鲜,在电视剧叙事当中也大量出现。那么从电视剧叙事的角度来看。这种“时间倒错”就落实到了时空安排上。电视剧艺术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它是多维度、开放型的,它打破了小说文学的线性思维,取之
8、以立体又动感的视听时空进行叙事和思维。卢蓉在电视剧叙事艺术中指出:“一般来说,电视剧整体时空安排主要有顺叙、倒叙、交叉式叙述三大类。”她接着指出:“随着电视剧类型的日趋繁多,大量的连续剧采取的是交叉式的时空结构。这一类电视剧要有多条情节线编织出庞大的联系网。多重时空或平行,或交错,从中透脱出深刻、复杂的叙事哲理与意蕴。”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采取的正是这种交叉式的时空结构。从剧的整体来看,它是以故事的时间按顺叙来安排剧情的:从1941年秋滇西某小镇开始,一直叙述到六十年后主人公孟烦了84岁时走在南天门上。而进入叙述主体后,我们可以看到多重时空的平行或交错。从大的方面看,有川军团和主力团这两支不
9、同的部队,因此也就有了两个大范围的不一样的时空的平行进行,但他们毕竟同为抗日军人,所以他们也必定会交织在一起,他们的命运与抗争在这种交织中也显得尤为突出。从川军团内部看。从团长龙文章到“我”孟烦了,不同的人也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他们因为战争而走到一起。但他们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命运。在叙述当中,此剧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断用回忆、倒叙的“闪回”形式把过去的人事交织到现实的动作中来。例如开头第一集就有一个完整倒叙“我”是如何流离到滇西这一小镇的;而且在后来的剪辑中对这一“划火柴”的动作还有过多次的重复,以及后来“我”老回忆起小时候那个撞球的画面,这些都属于“我”主观性的 心理时空,它与现实时空的交织与并
10、存为的是进一步挖掘“我”的内心一“我”的悲观,“我”的恐惧,“我”的求生欲望以及“我”更渴望打胜仗渴望回家的痛苦与矛盾。在这一段段回忆或倒叙中,我们了解了人物的过去,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实内心,他们不虚伪、不造作,他们害怕死去,他们厌恶战争,但他们同时又是那么渴望赢得战争这,才是真实的人。 此剧播放最多的回忆画面便是“我”与团长潜伏在南天门下绘制工事图。这一情节基本上是在后来与师长虞啸卿汇报与谈论时以倒叙的“闪回”形式出现的;而且穿插在其中的是,导演用了相当长的篇幅用真实的战役镜头形象而具体地演习了一场又一场国军与日军竹内连山作战的情景,可能这是观众觉得最冗长最拖沓的几集,但无可否认这也是我们
11、所见过的最惨烈最浩大的虚拟战争。如果没有经历这种“真枪实弹”的演习,而只是口头述说,又怎能产生师长虞啸卿轰然倒塌这一强烈的反映,又怎能衬托最后南天门之战的惨烈与悲壮。这种大幅度非真实发生的联想画面的视听和动感制作在电视剧叙事上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虽惹来争议但它的强烈叙事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三、独特的语言表达突显主题 电视剧是视听的艺术。它最基本的语言表达由画面符号系统与声音符号系统共同完成。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战争场面不仅从画面与声音上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在道具的使用上更让观众看到了一挺挺真实的机枪以及那高仿真的坦克,这些逼真的武器装备在视觉上首先就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觉,取得了充满震撼力与
12、冲击力的视听效果。 但除了这种震撼的真实战争场面外,此剧的另一大无法让观众忘怀的便是它的独特语言。这种独特主要体现在方言的运用上。片中的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操着他们各自的方言,有北平来的孟烦了的“小太爷”“你大爷的”,有东北佬迷龙的“瘪犊子”的、有湖南兵不辣的“王八盖子的”,有陕西军医郝兽医的“你好了莫”,广东兵马大季的“的啦”以及阿译的上海话而团长龙文章则在剧中精通了这所有方言。学者裴钰在接受网易独家专访时称:“该剧基本用方言当作对白,把方言当作了主要的艺术手段,这在喜剧方面很平常,但在主流正剧,提高到战争和人性思考的层面上,则是第一部,预示母语剧时代来临。”他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母语剧的鼻祖
13、。”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方言的使用提出了质疑。但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罢,这部剧在方言的使用上并没有影响各地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相反的是让观众对这些角色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所以就从这点来说它也应该是值得称赞的。而且在这里更重要的还不仅在于这种简单地追求有趣和难忘,方言的使用,它是和我们的乡土情结相联系的,一种语言,生于一方水土,带着该处的精魄。在那个时代,还背负着该处的伤痕。方言的使用和本剧关于灵魂的追问。关于家国的眷恋是呼应的。方言在本剧中的使用是有其文化内涵的,是表达主题的一个手段,虽然它是隐形的,但却不可忽视。 该剧通过战争这个题材在表达对这些逝去的灵魂的敬仰与怀念的同时,更是从人性角度与文化
14、层面提出了反思这一主题,我们不仅要反思抗战,更要反思我们国人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民族的思考都是那么真切而深刻。而此剧恰恰从这些人物的语言上彰显了这一主题。它虽然没有类似于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经典金句,但其台词的思想性却高出了几个台阶,其对白的冲击力却增大了几倍力度。比如孟烦了,这个原意本是要“了却烦恼”的名字却在那些炮灰们的口中变成了“烦啦”。他是这剧中最痛苦的人之一,他聪明有思想,他能看透团长,他本想像他那条烂腿一样做个烂人,本已是绝望,但是他却又慢慢有了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又是那么渺茫那么可怕。所以他会说:“我,孟烦了,一事无成,孑然一身。理想的火苗在我心里,隐隐约约的燃烧
15、,总离我那么近,又离我那么远,我总感觉抓到它了,却什么也没抓到。”也才有他对团长龙文章的大吼:“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你骗我们有了不该有的希望,你知道,我们现在。明知道不该有还在想。我们在想胜利,明知道死还在想胜利,明知道死还在想胜利,想胜利”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深思和震撼的呼喊。再看看这个被大伙叫作“死啦死啦”的团长龙文章。在他一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我们便听到他对这些炮灰们叫到:“如果你们只剩下一条裤衩,为什么不用这条裤衩,干死日本人?”之后龙文章逼着他们脱掉了他们身上的缅甸布。自己也脱掉了衣服为死去的同袍穿上,就是这一刻,在电视屏幕上只剩下一条裤衩的四散奔逃的炮灰团成员,显得不那么英雄,对不
16、对?可是,英雄不是显得的。大多数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这种英雄才真实。往后再看龙文章对我们民族的剖析,虽然言语不那么具有悲剧性,但却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第六集里龙文章替死去的要麻招魂时有这样的台词:“英国鬼说他们是死于狭隘和傲慢,中国鬼说他们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在第十八集里,龙文章面对虞啸卿的斥责时言到“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爱,就爱安逸”。“东岸有了日本人,禅达不敢再睡着,我们不敢再睡着”,“我在找我们丢掉的魂,找不回来,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得安宁”细心的观众应该能感觉到这句句深入骨髓的言语的份量,它不仅让身于战场上的士兵们反省,同样也让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学会反思这惨痛的战争,学会
17、反思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乃至我们的社会。这部剧虽然残酷,但更多的还是勇气和力量,所以我们同样要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和改正我们的问题,去真正强大我们的家国,保卫我们的家国。我想这才是这部剧对我们当今最大的启示意义。而正是这些精警而又深刻的台词和对白,才使得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作品。 总之,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从人性和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战争,反思国人,追寻生命的本真”的勇敢的电视剧。它没有歌颂战争中那些非人一般的英雄和精英。而是呈现了一段被遗忘被湮灭的小人物的故事。在这部戏里,有缺陷有挣扎表现得不那么无畏英勇的小人物是真正的主角,他们不是作为衬托精英们的绿叶和符号存在,他们也不曾被修饰得仿佛婚纱照一般不辨自我,他们想活下来,他们想保住他们的家国这,才是真实的英雄,才是真正的人。才是一个草根国人对国土,对百姓的最直接、最本真的爱。 “让我们记住吧,记一辈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