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83.38KB ,
资源ID:5346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46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题名称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题名称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docx

1、课题名称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课题名称: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课题批准号:CBA030046课题类别:国家青年课题课题拨付经费: 4万元学科分类:教育心理课题鉴定时间:2010年1月课题负责人:边玉芳 浙江大学主要成员:蒋赟、钟惊雷、杨宏飞、刘华、朱永祥、陈晓英、惠强、叶永峰、边伟达、俞群、孙义农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总报告第一部分 简介部分一、序言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个体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

2、,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在认知发展、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方面还不成熟,而且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沉重的升学压力、自我追寻中的困惑等一系列问题也会使他们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导致挫折感的产生。早在二十世纪初心理学家霍尔就把这一时期称为“疾风骤雨”时期,类似的名称还有“第二否定期”、“心理断乳期”等等,可见这一时期对个体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Erikson)在他的人生八段理论中也认为青春期是各个发展阶段关键中的关键,并提出了自我统合、统合形成、统合危机等系统的青春期心理理论。可见,青春期时期心理的发展将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让每个个体顺利度过青春期,获得个体对自我的

3、认同,使个体人格和心理发展健康发展是为其一生奠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法第三十六条还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

4、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目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在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

5、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引起了国家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青春期是心理危机高发期,目前我国青春期心理危机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部分人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紧张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16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强迫、抑郁等

6、症状。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处于青春期的个体不仅心理行为问题突出,而且自杀、犯罪、离家出走等心理危机现象也日益严重。以浙江省为例,近几年有关青春期学生杀人、自杀、离家出走、性侵犯等一些极端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从前几年震惊全国的浙江省金华市中学生徐某因难以忍受母亲的“专横”、“唠叨”而残忍的将母亲杀死,到近年绍兴中学生连环跳楼案;从高考落榜万念俱灰的寻死觅活,到与师长情绪对立的离家出走等,这些都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2005年和2007年,中国

7、青少年网络协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网瘾青少年在“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中不和谐的比例均超过20%,因为网瘾导致的自杀、犯罪、家庭关系极度不和谐等现象时有发生。除此之外,各种天灾人祸也严重威胁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2003年的SARS在全国造成恐慌, 2008年的512地震,再次震惊国人,而车祸、爆炸等人祸更是时有发生。在灾祸面前,面对父母亲人、同窗好友的生离死别,一直处在父母保护下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相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高淑贞对三百多名小学和初中生研究发现,在地震初期,小学生PTSD的发生率(地震创伤反应

8、问卷)为28.2%,初中生为7.7%;在地震后三年,小学与初中生总体发生率为5.2%。当青少年患有PTSD时,容易产生逃跑,自伤,违法等行为,具有更高的焦虑和忧郁倾向,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的正常功能都会比正常青少年差。然而,针对目前青春期心理危机不容乐观的现状,尽管国内有一些研究者对此作过一些研究,但是国内研究的系统性尤其是对青春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研究则非常缺乏。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引起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而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心理危机的高发期。对青春期心理危机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青春期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不仅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更

9、有利于国家未来人才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二、摘要本研究采用查阅分析报刊资料、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这种点面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诱因及干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有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暴力伤害、意外事故、情感挫折、网络成瘾、家庭纠纷、亲友丧失、财物失窃、性侵犯这十种;当青少年陷入心理危机后,主要表现有失败无望感、厌恶不满感、恐慌无助感、躯体性障碍和自杀意向;青春期心理危机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城乡和家庭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学校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严重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对青春期心理危机的专业性

10、干预。根据上述已得结论,本研究通过进行个案干预,发现尽管不同青春期危机类型的事后干预有其特殊性,但是基本程序相同。因此,本研究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青春期个体心理发展特点,提出了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同时,本研究还以浙江省为例,尝试建立了学校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应激、维护系统,以及学校心理危机三级预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在实践层面对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第二部分 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 青春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心理危机对个体而言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会,危机包含着成长的种子和改变的动

11、力,青春期心理危机中包含着向相反方向发展的可能性。青春期心理危机若能顺利解决,将发挥良好基础作用,有助于后期的发展,若不能很好地解决,青春期的心理危机将持续存在,反复出现,影响个体的正常发展。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其处在危机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让他们战胜危机,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应付成年期的种种人生课题。针对青春期这一人生特殊阶段、目前青春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对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性和重要性,以浙江省为例,本研究提出了如下三个研究目的:(1)对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干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2)对个案进行干预,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处于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

12、展特点,提出不同类型的青春期事后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基本程序。(3)通过对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以预防为主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青春期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二)研究意义当代的青少年在其心理发展上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当今的青少年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有活力、有个性、有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如今在校的青少年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校园相对封闭的氛围、紧张的学业竞争压力,导致这一代的青少年心理相对孤独、孤僻、浮躁和敏感。他们的自我

13、中心意识强,却不善于团结协作;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却经常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他们懂得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权益,却不敢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于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尊与自卑同在,理想与失落并存。一旦遇到某种诱因,便会陷入心理失衡状态,严重的甚至走向极端。青春期这一人生中特殊的阶段决定了青少年在该时期遇到一些诱发事件时会更易陷入心理危机,且由于他们心智仍不成熟,缺乏人生经验,因而与成人相比,他们缺乏解决危机的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更易因此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青少年一旦陷入心理危机,若不借助外面的力量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使危机状态得到缓解,就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导致青少

14、年个体严重的病态,甚至做出杀人或自杀等极端的行为,给社会、家人和自身造成巨大的危害。青春期心理危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需要我们首先对全省的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现状做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为我们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模式奠定基础。然而,从目前国内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研究来看,还刚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研究上看,关于心理危机的探讨已引起了一些业内外人士的重视,特别是自SARS危机以后,关于灾难性危机的研究蓬勃展开,但结合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来讨论心理危机的还十分缺乏。从实证研究上看,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调查也往往采用已有的心理健康量表作为主要测量工具,或者只研究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某一方面,如自杀,出走等,缺乏对青少年

15、心理危机的类型、特征、表现、干预现状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从而也阻碍了针对青少年的有效的危机干预模式和措施的提出。因此,本研究将从青少年所处的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的背景出发,研究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诱因、干预现状,以及探讨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理论,包括危机干预的方式、方法策略、时间、参与的人员等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的具体、细致的分析,探讨了作为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领域事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措施、对策及其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相应的青春期心理危机三级预防机制。为了能在危机事件发生前就

16、逐步建立起危机应对网络,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能够调动、协调、整合社会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本研究初步尝试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通过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本研究不仅能为青少年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添砖加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对策,其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青少年是社会的主体之一,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不容乐观的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使得全面系统地了解青春期心理危机,提出适用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及预防系统,有助于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可以帮助每个家庭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内心特点,指导家长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家庭环境。其次,心理危机

17、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当青春期心理危机得到很好地解除时,青少年能够很健康地成长,这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现在及未来的幸福生活,而且也关系到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培养。对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也是维护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需要。综上所述,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研究具有较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三)核心概念1. 青春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期,或者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生理上以性发育为主要标志,在心理上以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为主要标志,这两者刚好是同时出现的。20世纪初,我们把青春期的时限定为13

18、18岁之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少年的青春期时限已比20世纪初有所延长,是在1121岁之间。2. 心理危机每个人都在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个体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超过了个体的应对能力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就会出现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3. 危机事件一般而言,使个体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称为危机事件。危机事件(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性

19、的公共危机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非典、瘟疫、地震、水灾、空难、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个人内在的冲突,如失恋、失业、生意破产、丧失亲人、人际关系紧张、高考失败、遭遇性侵犯等。心理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如一个青少年看到自己的同伴好友自杀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能一起学习聊天玩游戏,他的生活像是被谁狠狠地抽去了一部分,从此变得不再完整。因此,他会时常想念已经过世的好友,想他们在一起高兴快乐的时光,并由此可能会出现好友并没有去世的错觉,还时常听到好友呼唤自己的名字。由此,我们可以判定该青少年已经面临了心理危机。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

20、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如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着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4. 青春期心理危机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其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如处于性成熟过程与“生长爆发”阶段的发育冲突;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模糊性(同一性迷惘);突发事件与应急能力不足(重大灾难、亲人亡故、身患重症、性侵犯、高考落榜、恋爱失败等等),青少年自身已有的资源和应激机制无法承受这些危机事件对其心理的冲击,从而使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并由此产生了痛苦的体验。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心理

21、危机是青少年期其他心理问题中的一组症状或前驱表现,若不加以及时的干预和调节,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自杀、杀人或严重心理疾病。青春期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和存在性心理危机三种。发展性危机指在正常成长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所导致的异常反应。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阶段,处理一系列人生主题,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果缺乏有关知识和技能,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或缺少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机遇,就往往不能度过一个个人生转折,从而产生发展性心理危机。 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个人面临着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超常事件时出现的心理危机。这些事件通常是随机的、突然的,具有灾难性和震撼性的。例如

22、,各种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遭强暴、受性虐待,失业、失学,亲人死亡,身患不治之症等。存在性危机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责任、独立性、自由与承诺等问题上的困惑而出现的内部的冲突与焦虑。这种危机可能是基于现实的,也可能基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此外,一些严重的精神疾患也会带来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一种类型是在重大创伤后,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的痛苦折磨、心理功能紊乱,称为创伤后应急障碍。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来源同样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发展性心理危机;其次是由亲人去世、父母离异、交通事故致伤致残、升学无望、遭受暴力伤害、受到严重羞辱、身患重病、恋爱受挫等带来的境遇性心理危机;此外,也

23、有人生意义迷失造成的存在性心理危机。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心理危机定义综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目前对心理危机和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目前关于心理危机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G 卡普兰(GCaplan)的理论。1954年,卡普兰开创性地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并于1964年首次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因而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理论的鼻祖。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篇有关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文献都要援引卡普兰的理论。卡普兰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故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

24、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卡普兰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面临生活逆境或不能应对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悲观失望等情绪问题,导致心理失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与否与个体对逆境或应激事件的认识水平、环境或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方面关系密切。他认为,心理危机是一个过程,且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必须经历四个阶段:1、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突然发生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其内心失衡,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感到紧张。为了重新获得平衡,个体试图用其惯常的方式做出反应。此阶段的个体一般不会向他人求助;2、经过一段

25、时间的努力,个体发现惯常的方式未能解决问题,于是焦虑程度开始上升,同时也开始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高度紧张的情绪多少影响当事人冷静地思考,从而影响其采取行动的有效性;3、如果经过尝试各种方法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当事人内心的紧张程度就会持续增加,并想法设法寻求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法。此阶段,当事人求助动机最强,常常不顾一切发出求助信号,甚至尝试自己曾认为荒唐的方式。此时,当事人最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4、如果当事人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他就很容易产生习惯性无助。他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把问题泛化,对自己整个生命意义发生怀疑和动摇。很多人正是在这个阶段中企图自杀。同时,强大的心理

26、压力有可能触发以前未能完全解决的、被各种方式掩盖的内心深层冲突,有的人由此而走向精神崩溃和人格解体。此阶段的当事人特别需要通过外援性的帮助,才可能度过心理危机。“危机”,既包括“危”,也包括“机”。卡普兰只认为心理危机是一种由困难情境导致的心理困扰,强调了心理危机的危险性,却忽视了心理危机也是一种机遇。米切尔和莱斯尼克(Mitchell & Resnik,1981 )认为危机是情感上的重大事件,该事件可作为人生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心理危机就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胡泽卿,邢学毅(2000)认为心理危机是由于突然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的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它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引起焦虑、悲伤、愤闷等

27、不良情绪 ,又可使人更加成熟。正常人都处于心身平衡状态 ,也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思维、意志、情感和生理需要处于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在不适当的应激发生时,人的平衡状态可能会受影响,可能出现情感和思维失控,以致经历一种极端的情感紊乱。这时人就处于危机期。(二)青春期心理危机成因综述任何一种心理危机都是由一种由心理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反应,它受应激事件、人们对该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及其人们的人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必须做出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通常我们把能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导致躯体和心理健康变坏的环境变化称为危机源。青春期心理危机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它和青少年生活的社会背景背景有关,具

28、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变故、个人的发展都能引发心理危机。万俊(2007)从心理基础和外部诱因两方面对青少年面临心理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他认为造成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一、青春期内心矛盾冲突导致的挫折耐受力降低;二、过重的学业压力造成的心理机能的病态改变;三、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重大精神刺激。 根据霍夫(Hoff,1984)的观点,心理危机源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境遇性危机源、阶段转换危机源和文化/社会结构危机源。具体分类见表1:表格 1 心理危机源危机源危机源类型举例境遇性危机源:物理环境危机源 个人的、身体性的危机源人际的、社会的危机源火灾、自然灾害致命的疾病、身体伤残纠纷、

29、重要亲友的死亡、被强暴阶段转换危机源:普遍性阶段转换危机源 非普遍性阶段转换危机源青春期特殊的生命阶段社会地位的变化文化/社会结构危机源:社会/文化环境危机源 违反社会准则危机源歧视、偏见、网瘾抢劫、攻击1. 性侵犯 1992年4月,美国公众获悉一条令人吃惊的关于强暴和性暴力的消息。由美国国家药物滥用学资助完成的一项综合研究的结果显示,1990年有683000名美国妇女被强暴,有1210万名妇女在她们一生中至少被强暴过一次。此外,由美国政府资助的一项全国妇女研究也显示,约有60%的受害者是在她们未成年时期遭受性侵犯的,其中有31%是在青春期。赫普纳(Heppner)和他的助手在1995年报道,

30、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评估显示,有1/4的妇女在其一生中曾遭遇过性侵犯。美国国家统计局所作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一些州,多半的受害者是18岁以下的女孩子。除美国外,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统计结果也同样令人震惊。这些统计数据都清楚的说明一个事实,即性侵犯已成为当今美国最悲惨、最严重的危机。由性放纵引起的危机,在其性质、程度以及范围等方面都与其他危机不同。与其他危机相比,性侵犯受害者或许得不到广泛的同情和帮助,他人关注的是揭露强暴并公布强暴者的姓名,而对受害者是否会怀孕或传染上性病、艾滋病等后果并不关心。因此,性侵犯受害者,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性侵犯受害者,这一危机的消极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31、、更为持久,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在美国,公众对这类危机所持的态度或许要比我国更为宽容和理性。尽管多年以来,人们对于强暴或其他形式的性侵犯现象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犯罪性,关注的是施暴者会受到何种法律制裁。但近几年来,随着公众对媒体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和男女平等主义运动的开展,还有像阿米尔(Amir)等一大批作家的涌现,公众已经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设法帮助性侵犯的受害者方面。此外,在实际干预方面,美国也走在了很多国家的前面。例如:在美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性侵犯受害者的救助工作程序、救助中心或代办处已经建立。热线电话和强暴危机中心已为广大公众所能接受,帮助受害者的工作网已遍布各地。受害者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社区心

32、理健康服务中心或急救电话即可获取所需的资料。在很多城市中,人们可以查找电话号码簿中的“强暴”部分或与当地的人权服务部门联系获得帮助。所有的职业护士、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者、开业咨询者或其他人权服务工作者都可以为受害者及其家人提供所需的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对性侵犯危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最为紧迫的是能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性侵犯的发生动因,及受害者和家属的需求。对社会来讲,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在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纠正那些长期形成的对强暴和其他形式性侵犯的曲解,媒体要更好地报道警方和司法部门对此的反映。性侵犯的受害者要愿意接受帮助和访谈,不要自我指责。受害者的亲属、朋友、同伴要对受害者主动表现出开放、真诚、接纳、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所有这一切对营造一种有助于受害者恢复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 亲友丧失Kandt(1994)的研究表明,90%的初中和高中生经历过死亡丧失。其中几乎50%的人经历过朋友的死亡,并且有1/5的人目击了死亡。当代的美国青少年比过去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