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3.69KB ,
资源ID:53457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457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神分析以及精神分析的演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神分析以及精神分析的演变.docx

1、精神分析以及精神分析的演变精神分析以及精神分析的演变精神分析亦称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精神分析有三重含义:(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义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式。关键性的概念包括:(a)替代了催眠术的自由联想;(b)替代了给与指导或建议的解析;(c)移情。精神分析技术由指导和帮助患者自由联想、解析联想和在联想中遇到的阻碍、解析他的感觉和对分析师的态度等构成。严格地说,运用弗洛伊德理论结合其他技术的心理治疗不是精神分析,而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义是一种解释神经症的产生以及精神的发育过程的心理学理论。关键性概念包括

2、:(a)潜意识概念:人们意识不到,但却对人的行为发挥作用的心理活动;(b)阻抗的概念:通过运用防御机制,抵抗潜意识的变为意识的过程;(c)移情概念:一个人与别人现在的关系受到他过去与别人的关系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会再现患者与过去的亲人的关系。(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义:广义地讲,所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随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是以弗洛伊德为主的精神分析,其他代表还有荣格、阿德勒;后期是哈特曼等人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克莱因等人的精神分析对象关系理论,以及霍妮、弗洛姆等的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宾斯汪格和鲍斯的存在

3、精神分析学和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 早期精神分析一、 早期精神分析的产生(书306-308)(一) 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维多利亚的伪善道德观对人们正常欲望的压抑。两者导致人们的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急需寻找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办法。(二) 思想文化背景1. 心理学:莱布尼茨的“微觉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阙”、费希纳的“无意识思想”、布伦塔诺提出的意动心理学等;2. 哲学思想: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3. 科学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尤其是能量守恒以及进化论;(三) 心理病理学背景心里病理学研究与发展,

4、奥地利医生麦斯麦首创的催眠术的应用,弗洛伊德医治与探索精神病,心理病因观的形成,巴黎派和南希派的影响等。二、 早期精神分析的人物及其观点 弗洛伊德(一) 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20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心理学家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幻觉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30)、图腾与禁忌、梦的解析(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17)(二) 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的方法1. 自由联想法:根据患者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分析和解释

5、,寻找病根。2. 梦的解析法:从显梦到隐梦的破译和探测的过程3.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对日常生活的过失(笔误、口误、遗忘、疏忽等)进行分析,揭示潜意识愿望。 本能1、 本能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人一切行为的动机和基础。2、 早期的分类:自我本能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等。可变性有限,不能升华. 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性本能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可通过转移或替代方式得到升华。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3、 晚期的分类: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代表潜伏在生命中的进取性、创造性活力。死的本能与生命发展相对

6、立的力量,代表潜伏在生命中的破坏性、自毁性趋力。 潜意识1.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心理表面部分,即同外界接触、一纵即逝、直接感知的心理现象。服从于现实原则。前意识无意识中可招回的部分,也就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具有中介和把关的作用。潜意识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2.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本我、自我、超我1、 伊底(本我)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2、 自我人格中

7、的执行机构,根据外部的需要来活动,执行“超我”的任务,费劲大部分能量压抑和控制伊底,遵从现实原则;3、 超我良心与自我理想的综合,是最高的监督和惩罚机构,遵从至善原则 心理性欲发展的阶段1、 口欲期(出生1岁)快感主要来自吸吮、咬、吞咽等部位的活动;2、 肛欲期(13岁)生理上的主要快感区转移到了肛门;3、 性蕾期(46岁)以生殖器位快感中心。由自恋到恋他,出现恋母情结(俄狄普斯情结)和恋父情结(克勒厄屈拉情结);4、 潜伏期(6岁青春期):此时的性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里比多差不多一扫而光,是一个相当平静

8、的时期。5、 生殖期(青春期成年):在青春期,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弗洛伊德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焦虑论1、 焦虑既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也是正常人遇到紧张、刺激与挫折时出现的不安和忧虑心态。2、 焦虑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与后续焦虑

9、(信号)3、 根据焦虑的不同来源,将焦虑分为三种:客观性(现实)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相当于恐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保存;神经质焦虑它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虑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人们只有当认识到自己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会遭遇现实的危险时,才会恐惧自己的本能;道德性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 心理防御机制论 心理防御: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以下所列举的防御机制大多有安娜整理以及具体化。防御模式:1、 压抑自我阻止本我的不利冲动或由此本我派生的记忆、情感、幻想等,这些内容不自觉的被潜抑到潜意识中去,

10、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忘记痛苦的经历)2、 合理化自我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我辨解,将面临的窘境时的本我冲动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3、 转移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欲念、态度,以为对方或社会接受困难而被自己的理智所控制,并把它转移到其它人或物件身上,以减轻心理负荷。(向别人泄愤)4、 否认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5、 反向形成又称“矫枉过正”现象,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指对内心

11、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明明很恨她却拼命维护她)6、 退行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成人价值观受挫回到童年心理所认可的,或者有挫折疚肚子痛等)7、 幻想作用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灰姑娘”型幻想,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有一天会有王子帮助她脱离困境)8、 投射作用一自我将所不能容忍的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而得到解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9

12、、 升华个体把那些不为社会或他人所接受的行为所导致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符合社会标准、高尚追求的行为。(失恋后更有吸引力,嫉妒他人而奋发努力)10、 隔离当一些不快的记忆或情感已经进入意识中时,自我强烈的将它们排除出去,而不让意识去接触,把这些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失恋的人不停工作)11、 反向自身当自我需要表达忿怒等情绪时,因为害怕反对者,所以转而攻击自己。在无意识中认同攻击客体。(自嘲)12、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盲人听力好)13、 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

13、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有些残废人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但易导致心理变态14、 幽默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15、 仿同作用(内摄)把一个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当作是自己的特点,用以掩护自己的短处。仿同有两种:其一近似模仿(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一个不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作朋友,她可以为别人夸奖她的女友而感到自豪)16、 抵消作用:是指以象征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

14、了的不愉快事情,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过阴历年时小孩打破东西,老人赶快说“岁岁平安”,一个经常手淫的17岁青年,每当他心里有一种性欲念时,便强迫自己倒背字母表;而每当他遇到一位他所认识的同样手淫的男孩子时,他便转过身去吐唾沫。) 梦论1、 梦睡眠中出现与意识之中的主观体验,醒后睡眠者称之为梦2、 梦的本质使被压抑的愿望获得伪装性的满足,而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3、 梦境种类:显性梦境梦的各种组成成分,在醒来时能够记忆的梦境,称为显性梦境。隐性梦境促使睡眠者作梦的潜意识思想和欲望,称为隐性梦境。这之后通过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等方式才容易得到。4、 梦的工作:使隐性梦境变成显性梦境的潜意识心理过

15、程梦的工作方式:凝 缩将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移 置使小事或不重要的观念,在梦中变成大事或占据重要地位。象征化以具体事项代替抽象思想。润 饰醒后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以便来掩饰真相5、 梦的起源范畴:夜间的睡眠者的感官印象(睡眠者把脚伸在被子外面,然后梦到自己踩在水里脚很冷);睡眠者在白天醒觉生活中的活动和占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观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眠者曾被压抑本我的冲动,在醒的时候由于自我的防御而把这些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当睡眠时自我功能减弱,而本我的冲动就得以出现。精神分析所关心的就是这一起源范畴的梦。 集体心理学(书314-316)?1、 群体的原始特征:群体心理与原始

16、人心理之间具有一致性;个人借助于群体的力量,能够摆脱对自己的无意识本能冲动的压抑2、 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3、 自居在集体心理形成种的作用 社会文化观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人性即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文明的发展要以牺牲个人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为代价才能获得 。(三)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评价1、 贡献:开创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领域(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确立了心理治疗的历史地位,促进心理治疗职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历史学)2、 局限:1) 理论上的局限

17、:a) 潜意识基础论:把潜意识抬得过高理解为人们精神生活得基础与核心,忽略意识对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活动的调节指导作用;b) 泛性论:弗洛伊德对于无论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应用同一规律,同一思维模式,也即他的泛性论去加以分析说明,违反了具体对象应作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一般科学原则c) 本能论夸大了本能的作用,将人混同于动物,突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从理论上是把本能绝对化,把人本能化、生物化,无视于人的社会性的实质。2) 研究对象的局限弗洛伊德以研究病态心理来替代或或推论对正常人心理的研究,是以偏概全,是没有足够的外部效度的3) 研究方法的局限:具体收集资料方面,实验心理学家批评,弗洛伊德

18、显然是在那些不系统的未加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他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实践,因此他得出的是变态心理规律。但他把它们推论到所有正常人身上,在方法论上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忽略个体和群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异,这同样犯了方法论上的错误,体现了他持有一种庸俗的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还原论。 阿德勒(一) 阿德勒生平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早期代表,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

19、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者,主要作品有: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补偿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的本性、自卑与超越等。 (二)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1、 追求优越指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儿童总想当大人,妇女总想当男人)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的核心。2、 自卑自我评价偏低。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在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自卑感。人对“优越”的渴望来源于自卑感,自卑感则来源于幼年时的无能。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或向上的基本动力

20、。3、 补偿用身心发展中的优势或长处去弥补身心方面的不足或缺陷。人对某些缺陷的补偿是自卑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在“向上意志”的驱使下,人的补偿作用将持续到生命的结束。也可把补偿看作“追求优越”的别称。4、 生活风格一个人在早期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为方式,决定一个人要学什么、怎样行动、怎样思维,有哪些经验要渗入他的人格之中,其对人格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有三种途径可以理解人的生活风格:出生顺序、早期经验、梦的解析。5、 创造性自我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其对人格的影响往往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它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

21、的思想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是针锋相对的,他极其重视自我及其创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这深深地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的自我概念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6、 假想的目的论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这些未来的愿望可能纯粹是不可能实现的各种理想,然而这些假想的愿望却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7、 社会兴趣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社会更加完善的一种先天特性。不仅涉及人际交往时的情感,也涉及对生活的评价态度和认同能力。社会兴趣根植于每个人的潜能中,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能否形成成熟的社会兴趣。可以通过人们的职业

22、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来衡量其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 社会兴趣的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生活意义的大小和对社会贡献的程度。 个体心理学与正统精神分析的区别1、 弗洛伊德把人格区分为不同的部分;阿德勒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反映人格不可分割的统一性2、 弗洛伊德高度重视过去经验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阿德勒相信未来的、意识到的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更重要的作用3、 弗洛伊德主张人的行为由生物学本能所决定;阿德勒强调人的行为是由社会的力量决定的 个体心理学理论在治疗领域的应用认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在于“自卑感”和“向上意志”的冲突,是无意识的一种补偿作用或方法;人在梦中和醒时的心理生活具有连续性,梦也

23、是在继续解决一种固定的生活目标,而不仅仅是满足无意识中的性欲。(三) 对阿德勒的评价1、 贡献 对精神分析的积极影响 扭转了精神分析的方向,使精神分析不再依赖于自然的生物因素,而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为而后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研究开了先河;提高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 对心理治疗有广泛影响 对心理学有重要贡献与影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对人格心理学有重要贡献,对心理学学科发展走向也有重要影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沿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在教育领域有重要贡献有影响2、 局限1) 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和生物学化的倾向。2) 对人性的社会本质的看法仍然是肤浅

24、的。3) 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4) 科学性不强。他的学说虽然是建立在临床观察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但后来的许多研究并未对其科学性提供较多的支持。 荣格(一) 荣格生平荣格(C.G.Jung,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心理类型学、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人及其象征、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回忆、梦、反思。(二)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主要观点分析心理学实际上可以包括一切对潜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的学说。 人格动力:生命力、等值原理和熵原理1、 生命力不同意弗洛依德将“里比多”解析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

25、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2、 等值原理如果精神的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3、 熵原理热动力的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同样对精神的所有组成部分来说同样存在一种能量相等的趋势。例如,精神的意识和无意识部分具有相等的能量,因而在人的一生中表现机会相等。然而,这种精神的均衡是极难达到的,必须积极寻求。如果没有获得这种均衡,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就会失去平衡,这样人格的发展将是不平衡的。 人格结构理论荣格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他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1、 意识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

26、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2、 个人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它的主要内容是情结。情结:个人潜意识中,对造成意识干扰负责任的那部分潜意识内容。即指带有个人潜意识色彩的自发内容,通常是因为心灵伤害或巨痛造成,也有个人人格中与生俱来且受制于其气质的因素。例如自卑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兄弟情结、姐妹情结、英雄情结、童年情结、阿尼玛情结和阿尼姆斯情结。这个部分是原型的。3、 集体潜意识(荣格理论体系的核心)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

27、定反应的失无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自性。1)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2) 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层的邪

28、恶倾向。它寻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却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3) 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性意象。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的。4) 自性(self)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人格类型荣格把两种态度类型(外倾、压抑)与四种机能类型(情感、思维、直觉、感觉)组合起来,描述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1、 思维外倾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部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

29、,情感压抑。2、 思维内倾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思想,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3、 情感外倾这种人多为女性,她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有独特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4、 情感内倾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常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5、 直觉外倾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6、 直觉内倾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奇怪怪。7、 感觉外倾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

30、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8、 感觉内倾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 人格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化,其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1、 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荣格认为本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

31、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2、 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 中年时期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家庭,但他们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