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模拟化学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模拟化学 一、选择题1.(2分)化学是从分子、原子角度研究物质的科学。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诺贝尔D.门捷列夫解析:A.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故A错误; B.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故B正确;C.诺贝尔发明了炸药,故C错误;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错误。答案:B 2.(2分)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干冰B.火碱C.氯化氢D.碘盐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三
2、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C、氯化氢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答案:A 3.(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摔碎B.铁架台生锈C.酒精挥发D.浓硫酸吸水解析:A、试管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架台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浓硫酸吸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B 4.(2分)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 )A.洁厕剂:pH=1.0B.洗发露:pH=7.6C.洗衣液:pH=10.5D.
3、漂白液:pH=13.4解析:A、洁厕剂的pH等于1.0,酸性很强;B、洗发露的pH等于7.6,接近中性;C、洗衣液的pH等于10.5,碱性较强;D、漂白液的pH等于13.4,碱性很强。答案:B 5.(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B.NH4NO3C.K3PO4D.K2SO4解析: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K3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答案:C 6.(2分)规范操作是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液B. 读数C. 加热D. 蒸发解析
4、:A、取液时,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答案:D 7.(2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B. 物质及组成模型C. 燃烧条件模型D. 空气组成模型解析: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模型正确;B、原子可以通过得失
5、电子形成阴阳离子,离子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而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物质有元素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符,故模型正确;C、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空气接触,故模型正确;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模型错误。答案:D 8.(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事实与形成PM2.5有关的是( )A.煤炭燃烧B.植树造林C.水力发电D.氢气燃烧解析:A、煤炭燃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与形成PM2.5有关;答案项正确;B、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与形成PM2.5无关;答案项错误;C、水力发电与形成PM2.
6、5无关,答案项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与形成PM2.5无关;答案项错误。答案:A 9.(2分)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能力,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碳在氧气里燃烧生成CO2气体D.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答案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答案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答案
7、项说法错误。答案:A 10.(2分)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燃煤B.禁止焚烧秸秆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D.发展共享单车,提倡绿色出行解析: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能源,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燃煤,可减少空气污染,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PM2.5排放,故不符合题意;B、焚烧秸秆能产生有毒气体与烟尘,所以禁止焚烧秸秆,有利于PM2.5的治理,故不符合题意;C、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是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故符合题意;D、发展共享单车,提倡绿色出行,可减少空气污染,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PM2.5排放,故不符
8、合题意。答案:C 11.(2分)“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一般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集气瓶B.烧杯C.漏斗D.酒精灯解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A、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无需使用集气瓶,答案项正确。B、溶解、过滤操作中均需要使用烧杯,答案项错误。C、过滤操作中需使用漏斗,答案项错误。D、蒸发操作中需使用酒精灯,答案项错误。答案:A 12.(2分)一种处理CO2的方法是将其通入含长石的水中,原理可表示为: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
9、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是Al(OH)3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C.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盐D.该反应共涉及5种元素解析:反应物中有1个钾原子,1个铝原子,3个硅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钾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硅原子,5个氧原子,所以X是Al(OH)3,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生成物中碳酸氢钠属于盐,氢氧化铝属于碱,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该反应共涉及6种元素。答案:D 13.(2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
10、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解析:A、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答案项说法错误。B、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汽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答案项说法正确。C、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白烟,是石蜡蒸气,而不是液态石蜡,答案项说法错误。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答案项说法错误。答案:B 14.(2分)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
11、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苯分子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错误;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答案:D 15.(2分)如图为甲、乙(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12、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的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D.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错误;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75g甲溶液,故C错误;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答案:D 16.(2分)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A
13、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通入过量氧气,点燃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氢氧化钙,过滤C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硝酸钾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D除去CuO中混有的少量C粉在氧气流中加热A.AB.BC.CD.D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答案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碳酸钠能与适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答案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以采用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14、进行分离,答案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粉在氧气流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答案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答案:A 17.(2分)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相对稳定 B.氧化汞、双氧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氧原子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解析: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的
15、结构,答案项解释正确。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答案项解释正确。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项解释错误。D、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离子,答案项解释正确。答案:C 18.(2分)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是氢氧化钠溶液,我的家人和谐共处,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以下溶液中能进我家门的一组是( )A.KNO3 Na2SO4 HCl KClB.KNO3 NaCl NH4Cl Na2SO4C.KOH BaCl2 KCl NaNO3D.K2CO3 K2SO4 CaCl2 NaNO3解
16、析:A、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水,故不能共存;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能生成氨气和水,故不能共存;C、相互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也不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气体、沉淀或水,故能共存;D、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共存。答案:C 19.(2分)如图1,同时将三只注射器中的液体推入瓶1、瓶2、瓶3中,并同时用气压传器(a处连接传感器)记录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得图2所示图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实验起始阶段压强均快速增大的原因是推动注射器活塞B.对比曲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D.对比曲线2和
17、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解析:A、三个实验起始阶段压强均快速增大的原因是推动注射器活塞,这是因为推入液体时瓶内气压骤增,气压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对比曲曲线1和2可知,瓶内气压变化很小,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对比曲线1和3可知,3瓶内气压减小比1瓶内气压减小幅度大很多,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对比曲线2和3可知,3瓶内气压减小比2瓶内气压减小幅度大很多,说明相同条件下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更多,进一步说明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
18、合吸收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B 20.(2分)用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8.32g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32g混合物中含铁粉7.04gB.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0gC.无色气体质量为0.20g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9.80g解析:由于溶液只含一种金属离子,所以只能是亚铁离子,所以铜元素全部转化为单质铜。同时铁完全反应,所以铁参与两个反应,一个是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另一个是和生成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氧化铜的质量为wCuO+H2SO4=CuSO4+H2O
19、Fe+CuSO4=FeSO4+Cu可得关系式为FeH2SO4FeSO4CuCuO56 98 152 64 80x y z 1.28g wx=1.12gy=1.96gz=3.04gw=1.6g则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8.32g1.12g1.6g=5.6g设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a,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b,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cFe+H2SO4=FeSO4+H256 98 152 25.6g c a ba=15.2gb=0.2gc=9.8gA、8.32g混合物中含铁粉为8.32g1.6g=6.72g;错误;B、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0g+3.04g=18.24g。错误;C、无色气体
20、质量为0.20g,正确;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1.96g+9.8g=11.76g。错误。答案:C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21.(5分)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CH4(2)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解析: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答案:Fe(3)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答案:CO(4)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解析: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答案:NaCl(5)美国F117飞机表面涂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氧化铝的化学
21、式是 。解析: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答案:Al2O3 22.(3分)2017年9月,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金属铼硬度大,熔点高,在高温下能与硫化合形成二硫化铼。(1)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答案:186.2(2)二硫化铼的化学式是 ;解析:由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硫化铼的化学式为ReS2答案:ReS2(3)铼常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是因其具有 的物理性质。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金属铼硬度大,熔点高,所以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答案:硬度大、熔点高 23.(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
22、的特点,也是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1)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序号化学式或离子符号Fe2+化学名称或俗称硝酸根离子生石灰解析:Fe2+表示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的符号为NO3;生石灰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答案:亚铁离子 NO3 CaO (2)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表:其中A和B在常温下呈气态,则C在常温下呈 态A和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解析:C是硫,在常温下为固态,该反应是硫化氢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硫和水答案:固 2H2S+O22S+2H2O(3)压瘪的乒乓球投入热水中会很快恢复原状。该现象可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为 。
23、解析:压瘪的乒乓球投入热水中会很快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故填缘故。答案: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 24.(9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1)写出所指仪器名称:a ,b ;解析: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分液漏斗,b是铁架台答案:分液漏斗 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发生装置选用B比选用A的突出优点是 。用装置D制取并收集CO2,请在虚框内补全导管。解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发生装置选用B比选用A
24、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氨气,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答案:C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25.(7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
25、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25 25 70 70 试剂 稀氨水 稀醋酸 稀氨水 稀醋酸 出现铁锈所需时间 1天未见锈蚀 5分钟 1天未见锈蚀 1分钟(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答案:Fe2O3(2)实验和可探究 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解析:实验和可探究温度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试探究试管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答案:(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1点即可)解析: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
26、结论是:酸的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铁生锈越快答案:酸的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铁生锈越快(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 (写出1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 。解析: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氧气的浓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相同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浸泡铁钉,在试管内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然后观察铁钉生锈所用的时间。答案:氧气的浓度,取相同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浸泡铁钉,在试管内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然后观察铁钉生锈所用的时间 26.(4分)某“银粉”可能是银粉、铝粉、锌粉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分析:(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27、 ,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解析:根据给出的结论为银粉不含银,而锌粉和铝粉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答案:固体消失,产生气泡(2)为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粉还是锌粉,取一定量“银粉”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随“银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通过计算说明该“银粉”的成分。解析:设生成0.2g氢气消耗的锌粉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x 0.2g则,解得x=6.5g。所以该银粉为锌粉。设生成0.2g氢气消耗的铝粉的质量为y。2Al+6HCl2AlCl3+3H254 6y 0.2g则,解得x=1.8g。所以该银粉不是铝粉。答案:该银粉为锌粉。 27.
28、(7分)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查阅资料】I.MgCO3+ZnMgO+ZnO+CO.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时,产生红色固体:2CuCl+2CO+2H2OCu2C12(CO)22H2O【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固固定装置路,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步骤】打开弹簧夹,通入适量氮气;关闭弹簧夹,点燃A、B两处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熄灭两只酒精灯。【实验分析】(1)步骤的目的是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步骤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混合气体引起爆炸答案: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混合气体引起爆炸(2
29、)步骤时,B处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处现象是 ,D处出现红色固体。解析: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D处出现红色固体答案:Fe2O3+3CO2Fe+3CO2 石灰水变浑浊(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D处现象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C.必须在E处加一只点燃的酒精灯 D.步骤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铜和一氧化碳不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B处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D处的实验现象可证明A处发生了反应,不能证明B处发生反应,实验过程中不用在E处点燃尾气,这是因为一氧化碳能被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停止加热后,应持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以防液体倒吸炸裂玻璃管答案:AD(4)已知A处参加反应的MgCO3质量为1.68g,C处得到沉淀质量为1g。从环保角度考虑D中CuCl质量最少需 g.(精确到0.001)解析:设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MgCO3+ZnMgO+ZnO+CO, 84 28 1.68g x x=0.56g氧化铁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 CO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