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51.34KB ,
资源ID:53427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427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docx

1、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备课资料教案设计人教社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资料第五单元第21课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 诵读、释词、译句相结合,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许、急、奇、好等)。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 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教学准备】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

2、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

3、“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许多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悉心体味、尽情观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

4、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朗读感知(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1欣赏:放配乐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质疑: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举手提问)明确: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的读音3朗读: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流畅感和美感。 (二)二读课文:正确释词并译句 1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2导读:教师投影补充注释,帮助理解1)独绝:独一无二。2)负势竞上

5、: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4)“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3质疑:对照注释,是否能一句一句解释?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4讨论: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课堂讨论解决明确:以下句子要能够正确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显现着共

6、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随着江流往东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树木凭着山势,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与黄昏无异。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三、研读探究教师投影问题,学生读课文后讨论(3、4题可根据欣赏板块讨论)1作者说

7、“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3根据文句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板块一吴均的文学创作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 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 5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

8、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录,可自成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间的山光水色。天下闻名的富春江景色被写得细入毫发。板块二吴均体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他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板块三吴均的志向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

9、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象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明确:1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2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3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虽亟思奋发有为,但

10、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4文句清新优美,写景状物细致,句式“两两相对”,又骈中带散。四、课文拓展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

11、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五、课文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本。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与朱元思书活动课教案(1课时)【教学目标】1. 自学寻找资料,了解吴均的创作和写作特色。2. 通过课堂竞赛、导游、演讲把握文中的字词解释,解读作者对山水的喜悦之情。3. 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4. 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吴均的生平2)吴均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吴均文学创作的独特性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4学生修改小论文。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 1

12、美景图片情景导入2你去过的景色最优美的地方是哪里?3美在人的眼中、心里,也在作家的笔下,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二)赛一赛:吴均知多少1以大组为单位接力介绍吴均的文学常识,每组每次一人,每人只说一句话,选出说得最多的优胜组进行表扬。2学生接力竞赛时教师择要在黑板上板书3学生在接力比赛后笔记加横线的内容: 吴均,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还著有后汉

13、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 了。(三)说一说: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2)边读边感悟文句之美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2小导游说富春美景1)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资料口头翻译课文一遍,同桌之间相互指正。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3)15分钟时间写出导游词。要求:A紧扣课文大意,然后大胆加入想象 B尽量学习课文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又要适宜口语叙述。 C选择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4)导游技能比赛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导游技能比赛,教师作为评委从反映原文精髓、想象奇特合理、

14、口语表达流畅三个方面给小导游打分,评出最五星级导游一名、三星级导游两名,给予象征性的物质奖励。3教师小结,点评导游词,学生明确这些句子的大意: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显现着共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随着江流往东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树木凭着山势,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7)横柯上蔽,

15、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与黄昏无异。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三)想一想;我对课文最理解1教师出示思考题2学生根据对课文的解读独立完成思考题3班级讨论校对,看看哪一位同学对课文最理解,表扬优秀作业4提示:允许多元理解,鼓励新的、合理的创见。思考题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 例如“” 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其中以“”句最传神。 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 使文章。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 从“”可以看出来。明确: 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语言优美、细腻,多用修辞,骈散结合,例句自选。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通过细致的描写

16、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两岸山之高峻。例句自选。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采用总分,使文章开篇点出中心,二、三段承上分写,条理清晰。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表心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鸟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可以看出来。三、课后活动1完成同步和课后练习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3参考课文从“水”“山”对富春山水的描写,仿写西湖的“雨”或“雾”。资料链接: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

17、。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第22课 五柳

18、先生传【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背诵课文。2体味并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把握五柳先生高风亮节的精神实质,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他传还是自转。【教学理念】 “新课标”试行以后,语文教学中增加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初中生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打开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启发学生,引导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发现质疑,积极思维。最后结果是否与教师的预想吻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19、启发思维探究的过程,答案可以丰富多彩。 回归“人文”是“新课标”的另一面重要旗帜。值得指出的是,人是社会的人,也是历史的人,人文精神除了横向的相通,还有纵向的传承。而“文学即人学”,要深层探究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就离不开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印证。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触发点,比较,迁移,打开一道口子,让神秘的天光照进来,激发出学生超越教材的感悟,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实现人格与情感的升华。【教学步骤】一、课文导入1教师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面,并提问:菊花高洁,南山幽静,徜徉在这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是谁?2你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知识,请你给同学们说

20、一说3学生举手介绍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教师点拨补充,座位上的同学笔记。明确: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

21、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二、朗读感知1听读课文要求:1)认准字音。2)边听边在课文上标划节奏。检查:1)生字:嗜(sh) 辄(zh) 吝(ln) 褐(h) 箪(dn) 汲(j)俦(chu) 黔(qin) 觞(shng) 欤(y)多音字:传(zhun) 好(ho)2)节奏:三字短句:如好读书晏如也四字短句: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复杂长句: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2跟读课文要求:1)模拟人物心态。2)读出语气、语调。明确:1)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2)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3自由读课文,要求:1)领会文意。2)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字意、词意、句意。3)课堂质疑,向老师提问,全班讨论。4质疑讨论

22、三、寻读探究。 师: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 “文眼”、 “字眼”、“词眼”、 “句眼”、 “段眼”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并思考这个字与“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有何关系? (课堂设想:通过朗读和讨论,明确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接着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分析。)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五柳先生。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23、,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小结: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四、悟读升华。 提问:默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假如同学

24、们也来评价一下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哪些现象说“不”,向哪些现象说“好”?(课堂设想:通过学生们的自由朗读,积极发言,从而领悟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情感,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小结:对于很多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无论评价别人还是评价自己都应如此。特别是评价自己,一方面要“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渊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式的自我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做到心明眼亮。 五、模仿迁移: 抓住特点,体现个性,抒发感情,以一种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的评价方式,写一篇200左右的自

25、传 。要求把“不戚戚于 ,不汲汲于 。”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后,加入你的自传中。 五柳先生传活动课教案(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朴素洗练的语言以及通过平淡的内容表达深刻寓意的方法。2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之美。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通过生活中小事感悟哲理的能力及思维的哲理性。【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陶渊明的生平2)陶渊明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陶渊明的隐逸思想4)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的内在关系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4学生修改小论文。二、课堂活动(一)陶渊明的奇处1桃花源记导入2请

26、同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陶渊明之奇”:1)一奇:官越做越小,最后丢弃了乌纱帽是怎么一回事情?2)二奇:脱离社会,自我隐逸,诗歌缺少了社会元素越写越好又是怎么一回事情? 3学生口述时教师择要板书,同学笔记明确:1)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他少年时曾有过豪放的生活,志向远大。他接受了儒家的用世思想,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很希望建功立业。但由于政治黑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陶渊明29岁时初仕为江州祭酒。但由于“不堪束职”,时间不长便解职回家了。后来他又于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

27、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后任彭泽令。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经去职。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反抗。 2)归田后,陶渊明十分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自在、娴静的生活。 “以田园为自足、安定、欢乐的世界。在这种心态下他赞美田园,歌颂纯洁,吟咏志向,使他的诗歌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同时,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永久的魅力。(二)陶渊明的简历1读:读课文要求

28、:1)通读课文两遍。 2)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注:注字词要求:1)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行疏通课文。2)按要求逐字逐句翻译全文。3)学生展示字读成果,教师针对难解之处进行分析。3填:填履历要求:1)大致读懂课文 2)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温州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 3)课堂交流,补充不足。温州市文联干部履历表姓名:性别:字: 号:出生年月:籍贯:国别:职业:人生格言:特长展示:工作经历:兴趣爱好:自述性格:明确: 温州市文联干部履历表姓名:陶渊明性别:男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出生年月:365年籍贯:江西九江国别

29、:中国职业:自由诗人人生格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特长展示:擅长写诗,下列诗歌影响广大1、桃花源记2、五柳先生传3、归园田居4、饮酒诗5、归去来辞工作经历: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兴趣爱好:1、 好读书2、 性嗜酒3、 常著文章以自娱自述性格: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三)陶渊明的数字奥秘1学生从文中寻找数字,教师从旁点拨2解密这些数字 1)五柳先生有几个爱好,爱到什么程度?体现出人物怎样的个性? 2)五柳先生中用了几个典故?各有什么好处? 3)五柳先生中用了几个“不“字?有什么作用?明确1)文中写了三

30、个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是一个专志乐学。 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说明他是个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洒脱不羁的人。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给别人看,更不是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雅脱俗的人。 2)文中用了四个典故。“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3)文中所用“不”字有九: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详”,可见先生淡泊宁静。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恬淡自足。不求甚解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