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7KB ,
资源ID:53422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422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骏著与《当代中国外交》李群英著要点 期末考试必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骏著与《当代中国外交》李群英著要点 期末考试必考资料.docx

1、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骏著与当代中国外交李群英著要点 期末考试必考资料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著)要点一、当代中国外交的研究对象369二、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 369三、当代中国外交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369四、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学习方法 369五、课程主要内容与具体课时分配 369第一章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制订 371第一节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73一、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373二、新的对外基本方针的制定 373三、三项对外基本方针提出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373四、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对外交政策的规定 373第二节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373第三节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373一、关于承认问

2、题 373二、第一次建交高潮 373思考题 373参考书目 373第二章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375第一节中苏同盟关系的建立 375第二节同南斯拉夫和古巴的关系 375一、同南斯拉夫的关系 375二、同古巴的关系 376第三节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376一、中国同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376二、中国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376思考题 376参考书目 376第三章抗美援朝决策及抗美援朝期间的外交斗争 377第一节抗美援朝的决策 377一、朝鲜战争爆发。 377二、中美关系危机的处理,抗美援朝决策的形成 378第二节朝鲜战争升级的制止和抗美援朝初期的外交

3、斗争 378一、朝鲜战争升级的制止 378二、志愿军入朝初期中国的外交斗争 378第三节朝鲜停战谈判 378思考题 378参考书目 378第四章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79当代中国外交365第一节参加日内瓦会议 379一、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379二、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内外的外交活动 379第二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广泛应用 380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要经过和理论根源 380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380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扩大为国际关系准则 380第三节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 380一、万隆会议的召开 380二、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4、的求同存异外交 380思考题 380参考书目 380第五章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和中美大使级会谈 381第一节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 381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381二、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 381第二节中美大使级会谈 381一、中美交流渠道的建立 381第三节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 382思考题 382参考书目 382第六章和平公正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83第一节解决中缅间历史遗留的问题 383第二节同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边界问题的解决 384第三节中印历史遗留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384一、中印外交关系的发展 384二、解决西藏地方同印度的关系问题 384三、

5、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384第四节中国和印尼关于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 384思考题 384参考书目 384第七章同苏东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 385第一节中苏关系出现分歧 385第二节中苏关系的恶化 385第三节同东欧国家关系的变化 385思考题 386参考书目 386第八章积极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387第一节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和民族为争取与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387一、坚决支持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是中国的一贯政策 387二、以实际行动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 387第二节第二次建交高潮 387第三节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13 国 387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66思考题 388参考书目

6、 388第九章中法外交关系的建立 389思考题 389参考书目 389第十章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干扰 390第一节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90第二节极左思潮对外交工作的影响 390思考题 390参考书目 390第十一章基本完成同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 391第一节中国 70 年代的国际战略方针 391第二节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391第三节中日邦交正常化 392第四节同其他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392思考题 392参考书目 392第十二章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393第一节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393第二节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393第三节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 393思考题 394参考书

7、 394第十三章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395第一节中苏关系正常化 395第二节同俄罗斯的关系 395第三节中越关系的曲折 396第四节同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 396思考题 396参考书目 396第十四章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397第一节争取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 397第二节中日关系的发展 398第三节同西欧国家的关系 398思考题 398参考书目 398第十五章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399第一节支持亚非拉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斗争 399第二节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399第三节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99思考题 399参考书目 400第十六章中国的多边外交 401当代中国外交367第一节中国

8、多边外交的发展历程 401第二节中国与联合国 401第三节中国与裁军 401思考题 401参考书目 402第十七章以“一国两制”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403第一节关于香港问题 403第二节关于澳门问题 403思考题 403参考书目 403教材 403参考书 404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68一、当代中国外交的研究对象1外交的界定1)广义的外交2)狭义的外交2外交的特点:1)外交带有国家性质的特征。外交代表的是整个民族的利益,统治者的利益起了主要决定性的作用。2)外交离不开本国实力。一个国家要参与国际事务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综合国力。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3)外交是一种与战争相对立的和平的

9、国务活动。4)外交是政治与艺术的结合。二、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1外交的发展1)外交的萌芽2)外交的形成2中国外交的发展1)中国外交的发展2)当代中国外交的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 50 年代中期。第二个时期是 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末第三个时期是 70 年代初到80 年代初。第四个时期是 80 年代初到冷战结束。第五个阶段是 90 年代初到现在。三、当代中国外交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1系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情况,充分领会三代领导人不同特色外交战略。2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3开拓视野。1新的对外基本方针的制定“一边倒”对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一边倒”是站

10、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抗衡美国。二战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新中国当时的主要敌人是美国。美国从各个方面企图将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而当时的苏联却站在国际主义立场上,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给予道义和物质上的援助。再加上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可以说,“一边到”外交战略奠定了大约10 年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这个战略抉择在建国前夕作出的。早在1949 年6 月30 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就阐明了新中国外交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向苏联“一边

11、倒”。1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交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的目的,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2毛泽东这一论述,为新中国确立“一边倒”外交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在新中国确立“一边倒”外交战略时,毛泽东根据中国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同时还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两条具体的对外工作指导方针。“另起炉灶”是在建交问题上,新中国打破常规,不承

12、认国民党时代中国同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具有继承性,也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中国继续保持其合法地位。我们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逐一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在互相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就是新中国并不急于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也不急于请外国代表到中国来,而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和影响,再根据各个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分别同它们建交,给它们在中国活动的地位,防止帝国主义乘机破坏和捣乱。而对于守法的外国企业和文教、卫生、宗

13、教机构和外国侨民,中国采取保护态度,允许他们进行合法经营和活动。从而为新中国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开辟了道路。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在外交上完全追随苏联,丧失独立性,而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情况下“一边倒”。正如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的那样,我们对外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外援如果有利于中国当然要,但不能依赖,即使对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2三项对外基本方针提出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必要选择和慎重选择

14、,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基础,以现实利益为依据而提出来的。首先,当三大战役结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但是,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中国大陆一些边远地区、岛屿还待解放。美国并没有放弃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支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大陆还严重存在。1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2 版,第14681481 页2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2 版,第14721473 页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72在这时,如果不割断外国同国民党的残余力量的公开的、潜在的、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至文化

15、思想方面的联系,要想建立并巩固人民政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们在同它们建立外交关系以前,先有步骤地把“屋子”打扫一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在阶级社会中,外交机构是国家机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时,必须连同它的外交机构一起打碎,重新建立包括外交机构在内的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1949 年11 月,新中国的外交部成立。关于外交部的人员构成,周恩来总理强调: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另起炉灶”,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其次,“一边倒”方针的提出也是有其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的。第一,“一边倒”方针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

16、基础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帮助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革命政党。早在1924 年至1927 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4的命题。到30 年代末40 年代初,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是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即国际资本主义的。”二战后,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毛泽东提出并论证了“中间地带理论”,在1947 年年底,毛泽东发展了“两大阵营

17、”的思想,把中国人民的反美蒋的斗争看成是苏联领导的反帝斗争的重要方面,把中国革命力量看成是以苏联为首的反帝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从1947 年开始,中共就批评企图在美苏间保持中立的第三势力。到1949 年6 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用“一边倒”的形象语言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倾向。第二,“一边倒”的决策是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下的唯一选择。首先,就美国与中共的关系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中共曾试图寻求同美国合作的政策,但美国政府却坚决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关上了美国与中共发展关系的大门,没有给中共留下选择的余地。其次,

18、就苏联与中共关系而论。苏联在 40 年代末对中共态度的变化,促使中共更加坚决地采取“一边倒”的对外方针。尽管苏共、斯大林同中共的关系有时不愉快,苏共对中共的支持也并非一贯积极,但是,中共仍视苏共为兄弟党,斯大林为国际共运的领袖。特别是在中国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际,苏联没有像美国那样奉行:等待尘埃落定“的对华政策,斯大林立即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来华,同中共领导人商谈新中国政权成立的问题,并商定待新中国一成立,苏联立即予以承认。此外,苏联不仅在亚洲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可以成为中国可靠的战略后方,而且为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模式。总之,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不是哪一个人

19、心血来潮决定的,它是当时国际国内斗争大背景下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3 周恩来外交文选,第50 页。4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666 页。当代中国外交373第一节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一、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二、新的对外基本方针的制定1“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一边)2“另起炉灶”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三项对外基本方针提出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四、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对外交政策的规定第二节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一、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概况二、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的概况第三节 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一、关于承认问题二、第一次建交高潮1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不经谈判迅速建立外交

20、关系2对于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是先谈判后建交思考题1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2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3新中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我见?4新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的?5为什么中英建立的是代办级外交关系?第二章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中苏结盟的社会历史背景:新中国之所以很快与苏联结盟,除了中苏两党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共同追求的因素外,主要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以及指导中苏两国关系的原则和法律基础重新确立的需要。第一,与苏联结盟是新中国自身安全的需要新中国是在美苏冷战、两大阵营严重对立的世界格局中诞生的。帝国主义

21、阵营之首的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天重申它继续承认国民党集团,继续奉行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且从1948 年开始扶植日本以取代国民党“政府”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地位。这些都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独立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时世界上能有力量同美国及以其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抗衡的只有苏联及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中苏结盟是势在必行的。第二,与苏联结盟是新中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腐朽统治和长期战争的破坏,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极端衰落,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百孔千疮的烂摊子。这个拥有475 亿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大国,要想在短期内恢复国民经济,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2、设,仅仅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非常需要别国的帮助和支持。谁有能力并愿意支持和帮助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贫穷落后的大国?只有苏联。所以,中苏结盟,是新中国为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必需的。第三,与苏联结盟是新中国确立与苏联平等关系的法律基础的需要众所周知,1945 年8 月14 日,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是抗战后期美苏背着中国拿中国领土主权进行交易后加以兑现的一个重要表现。可是,战后的美苏冷战取代了雅尔塔体制,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取代了曾经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需要明确结束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基础的中国和苏联的不平等的旧关系,要在新

23、的原则基础下和新的法律基础上确立中苏两国新的平等友好关系。毛泽东后来说,出访苏联的目的在于,既要结盟,以确保安全和发展,又要消灭特权,以确立新的原则和基础。第一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建立一、中苏结盟的历史背景二、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和中苏新条约的缔结三、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四、中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第二节 同南斯拉夫和古巴的关系一、同南斯拉夫的关系1南斯拉夫概况2中南外交关系的建立3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76二、同古巴的关系1古巴概况2中古外交关系的建立3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第三节 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一、中国同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1中朝关系2中越关系3中蒙关系二、中国

24、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思考题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何看待中国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参考书目1李健台湾与前苏联交往秘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3俄尼 费德林著,周爱琦译我所接触德中苏领导人费德林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54刘贵波等著鸿爪遗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钱江在神秘的战争中中国军事顾问赴越南征战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6师博外蒙古独立内幕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当代中国外交377第三章抗美援朝决策及抗美援朝期间的外交斗争学习重点和难点:1朝鲜分裂局面的形成自 1910 年日本占领朝鲜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一直

25、是日本的殖民地。二战末期美苏英三大国一系列首脑会议都明确声明战后朝鲜应该摆脱日本统治,获得独立与自由;美苏还达成协议,规定以北纬38 度线为美苏受降区界线。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接管了38 度线南北地区。根据协议,美苏分区占领朝鲜的最终目的应是朝鲜的统一与独立。然而,由于战后美苏关系的恶化,分区占领引起了不同的政治发展。1948 年8 月,南半部宣告成立“大韩民国”,9 月,北半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至此正式形成。此后,苏美军队分别于1948年12 月和1949 年6 月撤回了各自祝朝鲜的军队。美苏军队撤走后,朝鲜北南双方都为武力统一进行了积极准备。进入195

26、0 年后,三八线地区气氛越来越紧张,小规模摩擦越来越频繁,内战已不可避免,不论谁先打第一枪。2中国是否有必要出兵朝鲜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北方极为有利,短短两个多月,北方军队就摧毁了南方军队的主力,控制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将南军残余部队和从日本紧急空运来的美国军队压缩在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大丘、釜山一带,准备予以最后一击。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著名的“六 二七”声明,命令美国空海部队直接参与朝鲜战争;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事业;命令加强美国祝菲律宾的军队和扩大对印度之那法国军队的援

27、助。同一天,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中国席位被剥夺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向南朝鲜提供援助的决议。7 月2 日,美国军队在釜山登陆,参与了朝鲜战争。7 月7 日,美国又在苏联代表缺席和中国合法席位被剥夺的情况下操纵安理会通过了组织“联合国军”的决议,任命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9 月15 日,麦克阿瑟指挥军队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至此,朝鲜问题重新国际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是否应该出兵?中国先是提出了多次警告,在警告无效后,中国最后才出兵的。朝鲜战争爆发时,当时新中国诞生伊始,战争创伤还没有得到医治,土地改革尚未完成,国内土匪特务有待肃清,

28、军队正在复员转业,全国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来进行国家经济建设。中国不愿意与美国打仗。为了避免出现中国被迫出兵朝鲜的局面,中国政府作了最大努力。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一方面在不同场合公开表态,希望通过公开的传播媒介,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通过友好国家的外交使节,向对方传递信息,让对方了解中国的意图。中国的底线是决不允许美国越过三八线,当美国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于10 月7 日越过三八线后,10 月8 日,毛泽东发出了组织志愿军赴朝参战的命令,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 月19 日,彭德怀率领首批志愿军6 个军26 万人开始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第一节 抗美

29、援朝的决策一、朝鲜战争爆发。1朝鲜“三 八”线的由来2南北朝鲜成立,朝鲜内战爆发3朝鲜问题国际化,美国决定干涉朝鲜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78二、中美关系危机的处理,抗美援朝决策的形成1中美关系危机的处理2抗美援朝决策的形成第二节 朝鲜战争升级的制止和抗美援朝初期的外交斗争一、朝鲜战争升级的制止1志愿军入朝初期的五次战役2制止朝鲜战争的升级二、志愿军入朝初期中国的外交斗争1中国派代表出席联大会议,揭露美国的侵略行径2通过各种方式阐明中国抗美援朝行动的正义性第三节 朝鲜停战谈判一、双方就举行谈判问题达成协议二、边打边谈的谈判进程思考题如何评价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参考书目1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

30、与中国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2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3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4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5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6美贝文 亚历山大著,郭维敬等译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美国人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当代中国外交379第四章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习重点和难点:1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朝鲜军事冲突停止后,远东国际紧张局势仍然存在,朝鲜停战协定规定的政治解决程序遭到破坏,战火随时可能再起。在印度之那,法国进行的殖民战争随时有可能扩大的可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在1954 年初召开的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上,提出了邀请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有关各方在日内瓦开会,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