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77.39KB ,
资源ID:53373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373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docx

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资料绪论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特点:1、人类出现 2、大规模冰川作用(第四纪“冰川时期”主要指更新世,更新世气候冷暖交替,这一现象是史无前列) 3、活跃的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升降运动)岩石圈又叫构造圈,内力作用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和岩浆活动,结果使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外力作用削高填低形成侵蚀和堆积地形。侵蚀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削高以及河流中上游区侵蚀作用等都能形成侵蚀地貌。堆积地形: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填低及河流下游区堆积作用等都能形成堆积地貌。洋底地形同样丰富多彩,既有绵延数万千米的洋中脊

2、,又有延伸数百千米、海拔数千米的岛链和深达数万余米的深海沟。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内容:地层、生物、古气候、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方法:(1)野外研究方法 (2)室内研究方法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研究意义:(1)独特性: 大规模冰川的出现与消失; 气候的冷暖交替;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 堆积物覆盖于地表且大部分是松散的; 人类的出现与发展; 频繁强烈的地壳运动;独特的研究方法:冰期和间冰期划分、地貌学及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等。(2)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第四纪地质现象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3)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方

3、法学的意义。因为第四纪地质现象保留完整,且其地质过程仍在进行,研究这些现象和过程,有助于揭示和理解第四纪以前的地质历史。(4)矿产资源勘查。砂矿的形成和赋存与第四纪沉积物及地貌关系密切。第四纪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矿产,如沙金、金刚石等;第四纪沉积物:泥炭、石膏、岩盐、石英砂等也是矿产。(5)水文地质:大量地下水储存于第四纪堆积物中;(6)工程地质意义: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和第四纪堆积物在空间上的展布资料对工程非常重要。(7)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第四纪以来的火山活动、地震和构造运动研究,对预防自然灾害有重要意义。(8)其他方面:农业,环境保护,地震研究和测量等都需要一定的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知识。第四

4、纪底层划分第四纪地层划分主要依据:沉积物的特征及地质年龄。 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几乎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 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晚,大多未胶结,保存较完整。 划分方法(1)岩石地层学方法(2)生物地层学方法 (3)年代地层学方法(最可靠)(4)地貌学方法(5)气候地层学方法(6) 构造方法(7) 比较岩石学方法(狭义的岩石地层学方法)(8)古人类与考古地层学法(9) 地球化学方法 绝对年代界限地层划分阿尔卑斯中国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冰后期冰后期更新统上更新统玉木大理冰期里斯-玉木庐山-大理间冰期中更新统里斯庐山冰期明德-里斯大姑-庐山间冰期下更新统明德大姑冰期滚资-明德鄱阳

5、-大姑间冰期滚资鄱阳冰期多瑙比伯第三系上新统中国第四纪地层我国第四纪沉积物分为三个区域:1、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气候干燥寒冷,有较大面积的冰川和冻土分布,沉积物有冰川、冰水、冰缘堆积、湖积、洪积、冲积、冰缘黄土和各种重力堆积。2、秦岭淮河(大别山)以北的西北、华北、北方和东北区,气候干燥半干燥,季节性变化极为明显,沉积物富含钙碱性,以黄土堆积为主。3、秦岭淮河(大别山)以南的华南地区(东南、西南),华南季风气候影响大,气候温暖潮湿,沉积物以富含Fe、Al质的酸性成分为主,红土堆积,沿河砂砾层沉积相很发育。土壤:地质学家: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或是坚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 植物营养学家:是植物养

6、料的贮存库。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古土壤过去景观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包括:埋藏土。 化石土。 裸露埋藏土。 残余土。第四纪沉积物分类: 主要:冰川沉积、河流沉积、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洞穴沉积和海相沉积等。 次要:冰水沉积、残积、坡积、洪积、生物沉积和火山沉积等。 海相:主要分布在东、东南部如台湾、海南岛。陆相:受地质构造、古地理条件、古气候影响:湖相沉积 洞穴-裂隙堆积 河流、洪流堆积 土状堆积(指黄土及红土堆积。)冰川堆积 火山喷发堆积第四纪陆相沉积物特征:正在形成或形成时间短,松散或半固结,易流动和破坏,对工程建筑不利。 易于物理、化学风化。 成因复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 粒径变

7、化大,多为混合碎屑层岩类;第四纪海相沉积物特征:近岸沉积(海岸受波浪作用显著的水下岸坡。) 大陆架沉积(有粗粒、砂质沉积和淤泥质沉积。) 深海沉积(以浮游性动植物钙质或硅质沉积为主,次为火山灰、化学沉积(锰结核等)和局部的浮冰碎屑沉积。深海沉积缓慢,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大。)第四系标准地层确定,不能单纯依据岩石本身的性质,因为第四纪: (1)沉积物具很强的区域性; (2)在同期、不同环境里和不同的地貌单元上 ,可形成各不相同的地层; (3)在不同期、相似环境里和同样的地貌单元上,可形成彼此相似的地层。第四纪生物群作为分期和地层划分理由:海洋动物群变化慢,脊椎动物特别是陆生哺乳动物,进化快,研究细

8、,在某阶段的一定自然地理区域里动物群具相对的一致性,对恢复当时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探讨古人类生存时代和生活条件等起着重要作用。第四纪生物界第四纪生物界主要特点: (1)生物界总体面貌和现代生物界基本相似; (2)经历时间短仅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二个单位时间(一个单位时间为1Ma)。 (3)喜山运动后早更新世全球生物地理环境未发生 剧变。 早更新世生物与第三纪生物面貌虽有差别,但联系仍为 密切。 (4)动物界演化进程比植物界明显,陆生生物比海洋生物 显著,陆生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要比陆生无脊椎动 物明显。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哺乳动物化石作用举足 轻重。 哺乳动物的一般常识:胎生、哺乳、恒温;全

9、身或某一部位有毛发;五块指骨、七块颈椎骨。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1)猿人阶段 旧石器早期, 直立猿人(Q1、2)时期。 称为人类与类人猿间的过渡群体。脑容量可达850ml。 “中国猿人” (北京猿人)时期。平均脑容量1075ml(2)古人阶段(早期智人) 旧石器中期,脑容量可达1350ml。能完全直立。古人的智慧较猿人高。二次加工石器大量出现且分化明显(3)新人阶段(晚期智人 ) 体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脑容量已达1,350-1,500ml。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以石器为主,有骨器及装饰品(4)现代人(新人)(旧石器晚期、新石器、现代)问:晚期智人(新人)跟现代人有没有区别?有。但主要差异不在于体质上

10、的,而在于劳动力及文化的高低。第四纪沉积物特点: 1、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呈松散或半固结,特殊条件下固结坚硬,易风化,砾径变化大。 2、松散堆积物中,生物化石丰富,在海相地层里微体生物化石分布广泛。 3、第四纪陆相堆积物受内、外动力作用影响,形成不同类型,使其地层性质、厚度及空间分布变化大。4、第四纪是人类出现与发展的时代。人类化石与文化遗址成为第四纪地层的重要标志之一。第四纪沉积物(松散堆积物)类型 1、残积(el)基岩遭受风化,残留原地,一般未经搬运。 2、坡积(dl):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的风化产物。 3、重力堆积(xd):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

11、运至山坡或山脚堆积的粗碎屑物。4、滑坡堆积(del):重力、地下及地表水作用,使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5、土溜(泥流)堆积(s或df):斜坡土层经雨水充分渗透成塑状,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6、冲积(al):河流堆积,又称淤积物,分布在河谷。7、洪积(pl):暂时洪水形成的堆积物。分布在山谷口或山前平原。8、湖积(l):湖盆里的堆积物。有机械、化学及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9、沼泽堆积(h):由生长茂盛的植物,在经常积水的沼泽地,以生物与化学作用为主形成的堆积物。10、海相沉积(m):由波浪或海流搬运、化学与生物作用形成的堆积物。11、冰碛(gl):冰川堆积物。

12、无层理,砾石无定向排列,大小混杂,无分选,磨圆差,常有磨光面12、风积(eol) :由风力吹扬,形成风成砂和风成黄土堆积物。13、洞穴堆积(gr):由洞穴中重力堆积的角砾及地下水机械和化学作用在岩石裂隙和溶洞内沉积的石灰华和地下河带来的砂砾粘土等构成。 还有:冰水沉积(fgl)、火山堆积()、人工堆积(a)、冰湖堆积(lgl)、化学堆积(ch)中国第四纪沉积物总体特征东蓝(海洋)西白(冰川) 南红(红土)北黄(黄土)东北黑(沼泽土,火山灰)全球第四纪植物群特征:1)大部分为现生种,植物区系与第三纪,尤其是晚第三纪无重大差异。2)受气候交替影响,温带与亚热带植物种群分界多次南北(或沿山地上下)来

13、回摆动,导致植物种类混合和部分滞留或消亡。3)孢粉分析表明,冰川及外围区,沉积物中以缺乏乔木植物为特征。冰川边缘较远处,出现草丛及灌木的亚北极草原无林区。冰碛物中缺或少见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总称。第四纪植物化石研究大量使用植物孢粉化石。孢粉分析是恢复古植被和植物区系时最常用的方法。孢粉具以下特点:比植物其他部分更易保存(孢粉外壁由有机化合物和近似角质纤维素组成,300不分解,高压不变形,强酸强碱中不溶解) ;沉积物中含量丰富;对周围植物区系的代表性强;其构造和纹饰可以作为高精度分辩的目标植物的演化植物与动物一样,也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过程。地球上最早的植物是藻类;距今3亿多年的石炭纪、二叠纪

14、时出现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是松柏、苏铁和银杏等达到的全盛时期;新生代被子植物代替裸子植物。第四纪气候及海平面变化中国第四纪气候及其演化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属季风气候,西北部深入欧亚大陆内陆,属大陆干燥与半干旱气候。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开创,并以庐山冰川研究为基础,于1934年划分了鄱阳、大姑、庐山、大理等4个冰期。更新世 中国出现5次冷期,4次暖期。冷期(冰期),发育规模较大的山岳冰川,在下风区形成黄土堆积。暖期(间冰期),发育湖泊或形成古土壤。鄱阳冰期:在华北区(山西)形成午城黄土。鄱阳-大姑间冰期:使南方湖泊发育,北方形成古土壤。大姑冰期:

15、冰碛物以发育网纹状构造的棕红色泥砾为特征大姑庐山间冰期:气候湿热,东部普遍发育网纹红土,西部则为巨厚的砾石层堆积。庐山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气候干热为古土壤发育期,富含铁锰风化壳。大理冰期:西北、华北出现大面积的风成黄土堆积,长江下游出现风成粘土(下蜀粘土)冰后期:气候纵向上具明显的波动性(冷暖交替)和分带性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一般特点1、全球的一致性 2、海平面波动的无规律,表面形态起伏不平 3、海平面为“大地水准面” 4、水体分布变化引起大地水准面重新调整 5、陆地高程改变的原因是“均衡性”的调整(冰的增长与消融改变陆冰负载,则会影响高程) “绝对” 海平面,是海水表面的绝对平面,“相对” 海

16、平面,即相对于陆地的位置。山地与平原山地的基本概念及高度分类(山地高度分类见课本47页)大陆表面最基本的两种地貌形态:山地、平原山地:山分布的地区山地面四周都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在周围与平地的交界处有一明显的坡度转折。山体的三部分:最高处为山顶;最下部,即与平原的交界处为山麓。自山顶到山麓的倾斜地面为山坡。山地按成因分类:三种成因类型:1、构造作用形成的山地(褶皱山,断块山,断块褶皱山) 2、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山地 3、火山作用形成的山地 平原的基本概念、形态及成因分类平原:指地面起伏微弱的广阔平地。(1) 根据绝对高程 高原、高平原、低平原及洼地。高原 海拔高程600m。如中国西部的黄土

17、高原、青藏高原等。高平原 海拔高程约200-600m。如成都平原低平原 海拔高程约0-200m。如我国东部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洼地 绝对高程在海平面以下,如新疆吐鲁番低地。 (2) 根据地面形态特点 倾斜平原,凹状平原、波状平原。 (3) 成因分类 外营力作用(侵蚀、堆积作用): 剥蚀作用剥蚀平原(青藏高原); 堆积作用堆积平原(成都平原)。夷平面的概念、形成过程及主要鉴别标志、形成时代确定,研究意义。准平原 地壳相对稳定时,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地形,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准平原。夷平面 即起伏平缓的近似平原的地面。形成过程: 准平原形成后,地壳运动又趋剧烈,准平原会

18、受到侵蚀破坏,转变为山地,但在山顶还残留着古平原面部分,这种地形面就称为夷平面。夷平面形成年代判别:(1)测量夷平面上松散沉积物年代(化石、沉积物同位素年龄测定);(2)夷平面高度越高,形成年代越老;反之时代越新(排除断裂作用导致的差异升降)。夷平面鉴别标志:(1)具夷平面的山地,山顶面较平整,并处于大致相等的海拔高程上,且切割不同的构造形态。 (2)在夷平面上,可能还遗留着古侵蚀沟谷(坳沟)的残迹。这种古沟谷的形态与后期沟谷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切割较浅,而后者侵蚀较深。这种特征显示出,它们是不同时期,不同侵蚀条件下的产物。(3)在夷平面的低洼处,可能还残留着零散沉积物,或风化很深的风化壳,这

19、种沉积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上述三项标志中,以最后一项特别重要。因为单凭地貌形态确立的夷平面,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重力堆积物类型、形态和结构特征及不同重力堆积物的鉴别特征及其与非重力堆积物的区别。重力堆积物 重力造成的山坡剥蚀按运动方式,分为崩塌作用、撒落作用,滑坡作用及泥石流作用等崩塌作用:山坡上部由于风化、剥蚀、地震及裂隙等影响的岩石,在自重力作用下,整块向下坠落,迅速地跨向坡脚的作用崩积物(xd):崩塌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崩积物特点:未分选,成分简单,具棱角,大小不一的岩块和岩屑,成分与山坡上部基岩成分一致。某些巨型岩块可被误认为是基岩露头。剖面结构下粗上细,不具层理。 撒落作

20、用:山坡上部基岩,由于物理风化崩解成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滚动的作用。由撒落作用形成的堆积物为撒落堆积物。撒落与崩塌作用区别:(1)撒落堆积物为细小的碎石或岩屑,不是规模巨大的岩块。(2)持续时间长,崩塌作用时间则极为短暂。(3)涉及范围广,崩塌作用仅限于山坡某一狭窄部位 撒落堆积物特点:大小混杂,较崩塌堆积物略有分选,剖面颗粒下粗上细(图4-9),因为大而重者动能大,滚动较远。撒落堆积物中岩屑成分较单一,与山坡上基岩成分一致 。倒石锥:撒落堆积物展布于坡脚,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滑坡(landslide):当山坡某部分块体重力、内聚力及阻力间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块体沿一定的破裂面整体发生

21、滑动的作用。滑坡组成:滑坡体、滑坡面、滑坡床、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堤、滑坡凹地、滑坡裂缝等。1-滑体;2-滑面;3-滑坡基座(滑床);4-滑坡壁;5-滑坡平台;6-滑坡台坎;7-滑舌;8-滑堤;9-滑坡凹地内的湖泊;10-后缘引张裂隙;11-扇形引张裂隙;12-鼓张裂隙;13-扭裂隙影响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岩性, 地形 ,地质构造,水的作用 滑坡类型:崩塌性滑坡,牵引式滑坡(或称后退式滑坡),后退式滑坡,推移式滑坡滑坡堆积物 滑坡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在基岩山坡上的滑坡堆积物,常会保持着岩层或岩体的构造,易被误认为是基岩露头。泥石流堆积物:泥土与碎石混杂,分选差,磨圆度低,无层理,与冰碛物相似

22、,但砾石成分不如冰碛复杂,与坡上基岩完全一致,碎屑棱角尖锐,剖面内无流水冲刷痕迹,这些特点是它与冰碛物的主要区别。是稀性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的概念、在我国的分布及研究意义;喀斯特,国内又称岩溶,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一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剥蚀为辅的特殊地质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的总称。分布:世界分布普遍;我国裸露型喀斯特多于90104;我国碳酸盐岩覆盖面积约130104,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以西南(云贵川、广西、湖北西部、湖南南部)分布集中而广阔(55104);中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研究意义影响:在岩溶发育区(溶洞、暗河、落水洞、溶蚀漏斗

23、等地)开展重大工程(修建水库、道路)时,可能发生渗漏、塌陷或涌水等地质灾害,因为往往存在溶蚀空洞和孔隙等。又如干谷(水利上划为悬托谷)处一般不宜建水库,如修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在岩溶区进行重大工程活动,要进行岩溶特征、发育规律研究,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建成后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成分、结构)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能力 (4)水的流动性地表岩溶地貌:据形态划分:溶沟和石芽、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落水洞和竖井、溶蚀洼地、坡立谷、干谷和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 溶沟和石芽:是地表岩溶的最初形态: 溶沟、石芽 出露在

24、地表的可溶性岩石在水流作用下,发生不均衡溶蚀,在层面上形成许多凹槽为溶沟,其间的突出部分为石芽。规模从数厘米到数米不等,最大可达十余米。石林:特别巨大的石芽,是在近水平的巨厚层或厚层石灰岩地区,沿两组以上相互交叉的垂直裂隙发育而成。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溶蚀漏斗: 碟型或圆锥型洼地。平面呈圆或椭圆形,宽度较深度大,一般宽约数米至数十米,深约数至十余米。塌陷漏斗: 如果地下洞穴洞顶崩塌,形成漏斗状洼地,称塌陷漏斗。特点是漏斗壁较陡,洞穴底部有较多崩积岩块。地面成串分布的溶蚀漏斗,是判别暗河位置和延伸方向的可靠标志。落水洞和竖井:落水洞 :联接地表水和地下暗河的近于直立或倾斜的通道。深度较宽度大(很

25、少超过十米)竖井: 随着裂隙扩大,机械冲刷和局部崩塌发生,落水洞转变为竖井。竖井既可是落水洞进一步溶蚀、崩塌扩大形成,也可由溶洞顶板崩塌形成。竖井与落水洞的区别在于井壁特别陡直,往往可从竖井中看到溶洞洞底或暗河水面。溶蚀洼地:溶蚀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平面呈圆或椭圆形,后者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是由溶蚀漏斗逐渐溶蚀扩大,或相邻的漏斗合并而成。坡立谷(岩溶盆地和岩溶平原):是喀斯特区宽广平坦的盆地或谷地,意为可耕种的平地坡立谷成因:生成于地壳长期稳定区。实质上是四周有山环绕的溶蚀准平原。干谷:岩溶区的古河谷。由于地壳上升,水流沿落水洞或溶蚀漏斗转入地下既地表河转为地下河,而遗留在地表的干枯(渗

26、漏)河谷。有的干谷本为地表曲流。干谷中常有漏斗、落水洞。盲谷:为喀斯特区似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水流消失在该河谷末端落水洞中,并转为地下暗河。峰丛:指成簇突起的石灰岩山地或高原,呈中下部相连的溶蚀残丘。峰林: 基部微微相连成群簇生的石灰岩山峰,是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的结果。孤峰:孤立的石灰岩山峰,是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常分布在坡立谷底部和其它溶蚀平原上。质纯、层厚、产状水平的石灰岩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冰川又名冰河,是地面上缓慢运动的巨大冰块。冰川形成过程:首先是新雪变成粒雪,其次由粒雪变成冰川冰,最后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顺山坡或谷地向下运动即称为冰川。多年冻土: 冰川作用外围区气候寒冷,大片土

27、地多年冻结形成。雪线: 高山、高纬区气候寒冷,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形成终年积雪,这种积雪区的下线就叫雪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超过年消融量,称积累区;雪线下,年积雪量小于年消融量,称消融区。雪线影响因素:温度、降水和地形冰川类型:据冰川形态、规模和发生区域,可分为大陆(平原)冰川、山岳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等,以前两种最为常见。大陆冰川:分布面积大,厚度大,地形平缓,极地多见。山岳冰川:分布面积小,厚度小,包括冰斗,悬冰川,山古冰川,山麓冰川。山岳冰川是发育于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区。特征: 雪线高,规模相对较小。如滇西北玉龙雪山的现代冰川。冰斗冰川 位于雪线附近或雪线以上规

28、模较小的冰川。有一短小冰舌从三面为陡壁、形似围椅的冰斗中流出,无明显的积累区和消融区。其内常发生雪崩。悬谷冰川: 当冰斗冰川的补给量增大,冰雪向冰斗以外的山坡溢出,形成短小的冰舌悬挂在山坡上,称悬谷冰川。是发育在陡坡上的一种短小冰川。山谷冰川: 当有大量冰雪补给时,大量冰体从冰斗溢出,进入山谷形成缓慢流动的冰河。山谷冰川长可达数十公里,厚可达数百米。山岳冰川侵蚀作用特点:强烈,仅次于河流。侵蚀作用:拔蚀作用:松动基岩再与冰川冻结时,冰川向前运动就把岩块拔起带走。磨蚀作用: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碎块石突出冰外,象锉刀一样,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山岳冰川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基碛受冰川谷

29、底地形起伏或冰碛物分布的影响,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侧碛堤:分布在冰舌两侧,呈堤状延伸的冰碛岗地。终碛堤(尾碛堤):位于冰川舌前缘的弧形堤状冰碛体。冰水堆积地貌:冰融水搬运的物质在冰川外围停积,所构成的地貌。冰水扇和冲(沉)积平原,冰水湖,冰砾阜阶地,冰砾阜,锅穴,山岳冰川堆积物最重要的是底碛,底碛主要特征:无层理与分层,基本无磨圆,堆积物中含异源的巨大漂砾粗粒物质上保存有磨光面和“钉”字形擦痕;岩块和砾石(冰川变形砾石)中具有压弯、压坑(压痕)或压裂现象;完整冰碛剖面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颗粒粗,透水性好,下部颗粒细,透水性差;冰碛物中所含孢粉和植物化石均为寒冷型。多年冻土(永冻层)在气温极

30、低的中高纬区,年均气温和地温在0以下,一定深度下的土层长期处于冻结状态。季节冻土(活动层)近地表土层随季节或昼夜变化而发生周期性融冻作用而形成。冻土分布在冰川发育区、冰缘区及远离冰川的广大寒冷区。它不仅形成于冰期,也可以形成于间冰期或冰后期。多年冻土分布在高纬度及中低纬度的高的山区。季节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融冻土地貌类型:1、石海,石河。2、石环,石圈,石带。3、融冻滑塌或崩塌堆积扇。4、泥流阶地。5、构造土。6、冰丘核风城地貌风成地貌: 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地貌。风蚀作用:吹蚀作用一定风力作用下,未固结或固结差的细粒物质发生移动,当风力增大时,较粗物质也被带走,从而使地面遭受破坏。磨蚀作用砂粒一旦起动,在地表附近形成风沙流,移动的风沙流对地表岩土冲击、摩擦,使其遭受磨蚀。风蚀作用强度取决于风速大小及地表岩土特征。风蚀地貌:微地貌:1、石窝 (风蚀壁龛),陡峭岩壁上满布的大小不一的凹坑或分散或集中,形如窗格或蜂窝。 2、风蚀蘑菇 水平地层或水平节理发育的岩石,被下部含沙浓度高的气流吹蚀,下部仅留支柱的“蘑菇”,甚至蚀去支柱后该岩块成了风动的摇摆石。 3、风蚀柱 垂直裂发育的岩石,经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 4、风蚀谷 风沿着暂时性洪水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 5、雅丹(风蚀垄槽) 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暂时性流水的冲蚀和湖水的侵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