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9.95KB ,
资源ID:53195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19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原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原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docx

1、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原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 设 方 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二0一一年十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专业建设基础1.1船舶工程产业支撑基础船舶工业是水运交通、能源运输、海洋开发、渔业等行业的装备工业,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17月,我国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46万载重吨,占到全球市场的42%;新承接船舶订单23

2、58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48.7%;手持船舶订单17608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42.3%。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位居沿海省份第二位。福建船舶工业分布在沿海各地市,目前全省拥有大小修造船企业220家,员工近二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有75家。福建船舶工业已初步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种经济成份的造修船工业体系。具备7万吨级以下船舶设计、制造,修理、和10万吨级以下船舶修理改装能力,以及配套设备制造等能力。形成福州、厦门以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骨干企业为核心的造船中心;沿海地市(福安、龙海、漳浦、福州连江、平潭等)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修造船中心的产业格局。年造船能力

3、达50万吨,已形成批量生产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性能多用途集装箱货船、汽车滚装船、大功率拖轮、金枪渔船等系列特色出口产品。修船能力已达到10万吨级,修船业务从修理国内船舶发展到修理台轮、外轮。根据福建船舶业界初步拟出福建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思路。在“十二五”期间,福建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导向,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船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精神,调整船舶工业产业结构,着重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转型

4、升级;以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壮大造船业,夯实修船业,带动配套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自主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为动力,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以提高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主攻方向,加快提升船舶产业集中度,积极、有序地推进福建船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船舶工业的发展,将需要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各种造船技术,符合船舶工业发展要求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船舶产业发展提升对专业人才数量与质量提出的大量人力需求相比,我省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办学力量十分有限。在公办高职高专层面,仅有我院开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创建1

5、3年,秉承与坚持马尾船政学堂“前厂后堂”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产学对接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积累。市场旺盛的需求和省内有限的培养力量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而良好的办学经验积累为专业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专业历史基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专)开设于1998年,2000年开始招收高职生,至今有十三年的历史,是我省唯一公办船舶工程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长,积累办学经验较为丰富,培养人才质量稳步提高,加之造船行业全面复苏,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已经成为大中型船舶设计、制造、检验、营运单位的技术骨干。本专业因此在省内船舶行业中也享有较高

6、的知名度。本专业现有在校生290人。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积累了丰富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经验,已经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实训条件较为优越、办学优势相对突出的专业。1.3专业建设成效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历来秉承与坚持马尾船政学堂“前厂后堂”的教学模式,重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办学条件的建设与提高,以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成立了有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为专业建设制定了详尽的建设规划,使得本专业建设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大发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目前有向阳副教授主持船舶结构与设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参与交通部科研项目福建船政文化研究、

7、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等3项课题;参与省级科研项目福建省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探索与“订单式+带薪顶岗实习+多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等5项课题;承担省级重点课题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余篇。 1.4 师资队伍状况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助教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7%,高级职称比例达到71.4%,有硕士(生)6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人。2名高级工程师是我院重点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在造船企业工作近20年,是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骨干,主持并参加了数十艘各类船舶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具有丰富的

8、实践工作经验和很强的敬业精神。此外,还有外聘兼职教师8人,均为企业船舶设计、制造、检验的技术专家。1.5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建有设施较为先进、基于生产过程、模拟工程情境的校内船舶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了由校内实习工厂、校内船舶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及职业技能鉴定站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满足本专业实训和实验的需要。今年来为了提高实验实训水平,本专业重新制定了实验实训室规章制度,制定了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各实验实训场所周开放时间均12小时以上。实验实训室开放时间均配有1名以上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真设备(仿真)职业环境中进行专业实验实训,使得去年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93。院

9、内船舶工程技术实训中心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目前建有古田号实习船、船舶结构与设备综合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舶检验技术实训室、船舶制造技术仿真实训室、船舶轴系实训室、船舶管系实训中心、金工与焊接实习车间、船舶电站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动力设备拆装实训室等11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固定资产约366万元。其中:“古田”号为3000DWT杂货实船一艘。布置有船舶各种甲板设备、机舱内主机、辅机等船机设备。可供学生进行船舶常识的认识,各种舱室的划分,各种结构与管系布置认识。船舶结构与设备实训室拥有一座长30m,宽8m实船,船舶内部结构按现代船舶各种典型结构设计制造,船上各种设备齐全。另外还有长8m

10、大型船舶结构外观模型1艘,常见船舶模型12艘。该实训室和“古田”轮配合可供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和专业综合训练,进行各种结构图纸绘制实训和船舶模拟装配实训;还可以进行船舶设备认识操作实训。船舶CAD/CAM实训室拥有高性能多媒体计算机104台,全部安装上海沪东中华船舶建造系统并配有投影仪,绘图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主要供学生开展船舶数学放样、结构套料、船舶管系放样等实训项目,还可以开展船舶产品的生产设计;造船CAD/CAM的开发应用。本专业在马尾造船厂、东南造船厂、厦船重工、福州海宏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有校外实习实训中心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6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一直

11、承担为海西船舶企业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持续的人才需求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发展空间大。开办至今,本专业已经为船舶企业输送了600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福建省内以及周边地区船舶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其中近两年签订实训基地的单位接收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5以上。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中,国家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在98%以上,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平均在95%以上。本专业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1.7 社会服务状况本专业与福建省地方海事局、福建造船工程学会、福安船舶行业协会、马

12、头造船厂、福州海洋船舶研究所、博瀚海事技术顾问咨询公司开展形式多样、互惠互利的产学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福建省地方海事局、福建省造船学会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培训;利用现有设备条件和技术优势,与宁德海事局、马头船厂、博瀚海事技术顾问咨询公司开展船厂溢油防污染预案制定、船舶产品设计、船舶生产设计等技术设计咨询服务项目,完成了10余艘货船的技术设计,参与完成2艘船舶的生产设计任务。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21专业发展总体目标服务海西经济区船舶行业发展,适应海西经济区船舶行业的调整与规划,发扬“求是、求实、求精”船政精神,弘扬“人才为本,育才为先”,“半工半读,前厂后堂”,“工学紧密结合,实物教学,现

13、场传授”,“精益求精,自主创新”和“爱国图强”等船政文化,发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已形成的资源优势,坚持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深化与船舶行业企业合作,以区域船舶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船舶建造工艺编制和船舶生产设计等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形成“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专兼结合,能适应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有较强社会服务

14、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跟踪国际、国内特别是区域现代造船技术发展,建设适应船舶设计制造工艺流程的仿真、真设备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实现“将船舶搬到学校”与“将学校搬到船厂”;开发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确保培养符合区域发展与船舶行业需求的,具有优良行为规范、良好敬业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合作企业及地区开展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和技术服务,形成具有现代造船特色的高职办学经验和典范,在区域达到领先水平,引领区域高职教育,辐射带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发展。22专业发展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完成创新“三层次四段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

15、取得明显效果,起创新和引领作用。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船舶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工作,实现虚拟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保证学生在具备实船图纸绘制、建造工艺制定以及船舶系统检验测试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实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方案制定的能力。重点建设6门核心课程,完成其中3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编写至少3门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教材。3)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重点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再聘请7名兼职教师,并形成15名以上的兼职教师资源库。4)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目标完成现代造船工艺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

16、舶工程设计研究中心、船舶建造检测技术中心和船舶管系生产车间的建设任务,可满足100名学生的相关实训项目的教学实训,同时可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为造船行业、企业等社会的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年社会培训量约300人日/年。中职学生数占本专业高职学生数约30%。同时利用新扩建的现代造船技术工艺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舶工程设计研究中心、船舶管系生产车间船舶建造检测技术中心的服务功能,2年开展船舶设计、材料力学与化学分析、船舶系泊试验与航行试验等服务2项以上。6)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目标签定1份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制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合作

17、。23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现代造船知识、掌握现代船舶建造专业技能,从事船舶制造、修理与生产一线管理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从事:1) 船体建造与修理生产施工工艺制定及现场工艺处理工作,即工艺员;2) 造船生产设计图纸绘制工作,船舶设计工作,即设计员;3) 修造船企业基层生产组织和质量管理,即管理员、检验员;4)船体放样、钢料加工、装配焊接及修理的现场生产操作,即操作员;5) 相关专业工作,如桥梁钢结构、海洋钢结构、房屋钢结构等的设计、放样、焊接、装配检测等工作。3专业建设内容31实施步骤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据和基本原则,高职人才培养应该强调职业性针对性和岗位技能性,关注社会通用性

18、,强化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遵循职业性原则,从重在需求的工作出发,通过对职业过程的“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确定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就业市场调研-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检查与评价,制订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2建设内容321创新“三层次四段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地域及专业优势,以学校为主体,发扬“求是、求实、求精”船政精神,弘扬“人才为本,育才为先”,“半工半读,前厂后校”,“工学紧密结合,实物教学,现场传授”,“精益求精,自

19、主创新”和“爱国图强”等船政文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吸纳船舶行业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依托船舶行业,广泛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围绕船舶生产建造过程,深入分析船舶建造生产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的“六项能力”,即: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职业基本素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创新采用“基本技能学段(学段)核心技能学段(学段)拓展技能学段(学段)综合技能学段(学段)”的“三层次四段式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熟悉现代造船知识、掌握现代船舶建造专业技能,从事船舶制造、

20、修理与生产一线管理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学段(第12学期),为基本技能学段,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技术中心)中交替进行,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认识、基本工具使用、船舶识图能力、船舶焊接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对船舶及劳动工具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岗位操作能力。职业素质养成贯穿教学过程,便于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建立,对今后从事的船舶建造工作有明确的认识,为更好地增强岗位行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培养支持层次人才,为第一层次。第学段(第34学期),为核心技能学段,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校中厂)交替进行,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放样工艺能力、加工工艺能力、装配工艺能力及“壳-舾-涂

21、”一体化生产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船舶生产一线工艺处理能力,增强了学生岗位行动能力,培养操作层次人才,为第二层次。第学段(第5学期),为拓展技能学段,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校中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交替进行,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生产设计能力、检验能力和一线生产管理能力培养,为学生成为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管理层次人才,为第三层次。第学段(第6学期),为综合技能学段,在校外实训基地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交替进行,实境训教,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岗位能力培养,学生以准员工的角色在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通过船舶建造专业技能的训练、工作方法能力的提高、结合个体特点全面

22、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仍为第三层次。在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体现岗位通用性和规范性的“现代造船”特点,强化培养学生“一种精神”(敬业精神),“二个一体化”(“生产-设计-管理”一体化和“壳-舾-涂”一体化),“五个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22转变培养方式,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职

23、业能力递进培养需要,充分发挥由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船舶生产的特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船舶制造工和修理工职业资格要求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船级社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建立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进行基于职业素质的基础课、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基于专业技能的实训课课程内容改革。1)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首先组织行业专家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船舶行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

24、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形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岗位基本能力(支持层次能力)、职业基本素质能力(支持层次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操作层次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管理层次能力)、方法能力(管理层次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2)课程体系建设随着船舶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造船模式在我国各船舶造修企业的推广,为了能使我院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技术的进步,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以行业企业标准为标准,明确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船舶修造基本操作为基本专业能力,以船舶制造工艺施工为核心专业能力,以造船质量检验、船舶生产设计为专业拓展能力,以通用能力(基本素

25、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贯穿始终,形成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具体方案是:构建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双方共同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满足高职教育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开发体现校企共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并围绕学生在第学段(第1学年)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技术中心)中交替进行,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认识、基本工具使用、船舶识图能力、船舶焊接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操作能力,完成支持层次学习;在第学段(第2学年)进行核心技能学习,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校中厂)交替进行,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

26、业放样工艺能力、加工工艺能力、装配工艺能力及“壳-舾-涂”一体化生产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船舶生产一线工艺处理能力,增强了学生岗位行动能力,完成操作层次学习;在第学段(第3学年)进行拓展技能和综合技能学习,在教室与校内实训室(校中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交替进行,实境训教,在企业顶岗实习,主要完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生产设计能力、检验能力和一线生产管理和综合岗位能力培养,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通过船舶建造专业技能的训练、工作方法能力的提高、结合个体特点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完成管理层次学习,完成三个层次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体系创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情境的

27、专业课程,具体实施:通过职业岗位群人才企业需求调研;通过与企业多个层面专家的交流,确定专业典型工作项目和任务分析;在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应企业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的课程及其学习领域;设计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情境;结合专业课程,将教、学、做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并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校内外基地,加大实践课程的开设比重,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企业反馈意见,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3)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成立由企业高工、技师参加的课程建设小组,专人负责,课程、教材及课件建设同步进行。围绕船

28、舶建造生产过程,整合、重构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引进真实生产任务,纳入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修造工艺、船舶生产设计、船舶动力装置安装与调试、船机制图与CAD和船舶管系放样与施工等六门优质核心课程,制订课程标准,完成教材编写、课件制作及其它课程资源建设。虚拟现实技术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船舶设计制造与修理教学资源库,与软件制作公司合作建设虚拟船舶生产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应用:与企业及相关多媒体制作公司合作,共同拍摄船舶设计制造与修理各工艺技术阶段相应视频与图像,并应用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

29、频处理等技术以及三维动画技术有机集合到计算机中,实现将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图形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借助计算机等设备表现出来。建成以后通过学院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师、学生共享。4)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建设完善专业现代化信息教学资源库,实现计算机仿真模拟船舶制造;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引进现实船舶生产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性实训,将“造船搬进学校”,实现课程教学的工学交替,使课程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注重能力考核,引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质量考评方法和标准,建立以企业生产任务完成质量为目标的多

30、元化考核体系。根据行业的特殊性,将船舶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达到行业准入要求。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使学生能以真实的项目来教、学、做(练)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以个人为单位的数字放样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的分段装配及总段装配竞赛(展示)等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强化学生“真刀真枪”的岗位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323打造一支师德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适应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

31、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跟踪行业最新技术,丰富现有教师在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方面的实践工作经验。通过考察、进修、学术活动、核心课程建设等方式培养教学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提升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和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的能力。聘请一批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专家库,参与实操技能课程的教学,通过开展以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为主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形成一支专兼职比例达1:1,双师素质比例达85%的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主持专业建设项目,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和措施;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

32、准的制定、组织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指导骨干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带队到国内相关院校或企业调研,出国进修或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及时掌握同类专业的建设情况和船舶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学习发达国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成功经验,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通过二年培养,使得专业带头人能够引导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向,在专业建设中起到领军作用。骨干教师培养培养5名专业骨干教师,通过进修培训、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以及课程建设、攻读在职博(硕)士学位、出国考察等手段,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逐渐树立行业影响力,提高其双师素质、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通过二年的培养,使得骨干教师能够主持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能够承担1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能够参与组织教学管理、制定教学计划、主持院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改善“双师”结构。建立校企互培机制,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