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55.92KB ,
资源ID:53147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147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概要.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概要.docx

1、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概要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系统队员:林楷松吴汉帮毛欢李春慧一、 绪论 2二、 基本理论分析 32.1系统方案设计 32.2器件的选择 32.2.1单片机 AT89C51 3三、 硬件电路设计 53.1最小系统设计 53.1.1时钟电路 53.1.2复位电路 63.2PT100驱动电路设计 63.3ADC0809驱动电路设计 73.4电源电路设计 7四、 程序设计 84.1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84.2主函数程序设计 94.3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9五、 结论 10【摘要】 本系统设计以89C51微控制器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PT100作为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化为

2、电阻大小的变化, 再通过驱动电路将其转化为电 压信号,单片机通过控制 AD采集芯片ADC0809采集电压信号,通过实验测量 将其转化问实际温度值,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将温度信息显示到到数码管上。 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 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将所采集到 的温度显示出来。【关键字】89C51单片机 PT100温度 AD采集数码管显示一、绪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 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单片机在测控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它既可以测量电信号,又可以测量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由单片机构成的温度检 测、温度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很多

3、领域。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 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各测控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今天,我们的生活 环境和工作环境有越来越多称之为单片机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 时下,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遥控化、模糊控制化己成为世界潮流,而这些高性能无 一不是靠单片机来实现的。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 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 意义。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 是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引用的非常广泛, 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 每一个领域。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

4、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 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的智能温度传感器 (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 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 制器(MCU。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温度传感器 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 飞速发展,并朝着咼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咼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 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 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

5、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 本流程。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 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数字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 上。单片机数据采集之后,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 到数码管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可以使用按键来 设置温度限定值,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将实际温度值显示到数码管上。、基本理论分析2.1系统方案设计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当温度传感器 PT100把所测得的温度通过驱动电路 转换成电压信号,89C51通过控制ADC0809寸AD值尽心采集并进行处理,把温 度数码管上显示。利用89C51芯片

6、控制温度传感器PT100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 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系统框图如下图:89C51图1.1系统框图22器件的选择2.2.1 单片机 AT89C51AT89C5作为温度测试系统设计的核心器件。该器件是INTEL公司生产的MCS 51系列单片机中的基础产品,采用了可靠的 CMO工艺制造技术。具有高性能 的8位单片机,属于标准的MCS-51的CMO产品。片内含8Kbytes的可贩毒擦写 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 兼容标准的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 单元。结合了 HMOS勺高速和高

7、密度技术及CHMO的低功耗特征。其具有如下性质:(1)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2)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烁存储器。(3)寿命:1000写 /擦循环。(4)数据保留时间:10年。(5)全静态工作:0Hz-24Hz。(6)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7)128*8位内部 RAM(8)32可编程I/O线。(9)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0) 8个中断源。(11) 可编程串行通道。(12)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13)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AT89C51单片机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

8、/计数器,一个6向量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 AT89C5何降至O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亭止工作,允 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 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222温度传感器PT100PT100温度系数为3.9 X 10- 3/C, 0C时,电阻值为100 Q ,电阻变化率 为0.3851 Q/C。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应用温度范围广,是中 低温区(-200 C650C)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 而

9、且被制成各种标准温度计。PT100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 测量范围:-200 C+850C;2) 允许偏差值 L C : A级( 0.15 + 0.002 | t | ) , B 级( 0.30 + 0.005It I );3) 热响应时间:30s;4) 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 _ 200mm5) 允通电流一 5mA。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 点。2.2.3电压采集芯片ADC0809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 CMOSt艺8通道,8位逐次逼近式 A/D模数转换器。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

10、译码后 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 A/D转换。其主要特性:1) 8路输入通道,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为8位。2)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3)转换时间为100卩s(时钟为640kHz时),130卩s (时钟为500kHz时)4)单个+5V电源供电5)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6)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摄氏度7)低功耗,约15mW转换数据的传送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数 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 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 传送。为此可采用下述三种方式。(1)定时传送方式对于一种A/D转换器来说,转换时间作

11、为一项技术指标是已知的和固定的。 例如 ADC0809专换时间为128卩s,相当于6MHZ勺MCS-51单片机共64个机器周期。 可据此设计一个延时子程序,A/D转换启动后即调用此子程序,延迟时间一到, 转换肯定已经完成了,接着就可进行数据传送。(2) 查询方式A/D转换芯片由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例如 ADC0809勺EOC端。因此可以用 查询方式,测试EOC的状态,即可确认转换是否完成,并接着进行数据传送。(3) 中断方式把表明转换完成的状态信号(EOC作为中断请求信号,以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 送。不管使用上述哪种方式,只要一旦确定转换完成,即可通过指令进行数据传送。 首先送出口地址并以信

12、号有效时,OE信号即有效,把转换数据送上数据总线, 供单片机接受。三、硬件电路设计3.1最小系统设计5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复位电路、输入输出设备、晶振电路、电源电路构成3.1.1时钟电路XTAL1和XTAL2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反相放大器,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使用 石英晶振的片内振荡器,或者是器件直接由外部时钟驱动。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内 时钟模式,即采用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 XTAL1 XTAL2的引脚上外接定 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一般来说 晶振可以在1.212MHz之间任选,甚至可以达到24MHz或者更高,但是频率 越高功耗也就越大。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

13、的 12M的石英晶振。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图2内部时钟配置电路3.1.2复位电路51 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第9管脚)出现大于10ms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 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 态。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 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本实验所用的的复位 电路就包括了这两种复位方式。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 负极和RESET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 随之+5V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 0,芯片正常工作。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

14、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 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RST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 果。一般来说,只要RST管脚上保持10ms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 复位。图3复位电路3.2 PT100驱动电路设计采用一个分压电阻与PT100串联,串联后分压电阻及PT100两端分别与电源 正负极相连。串联的电阻大小选用 3.3k,使其通过的电流不得过大,从而导致PT10 0发热导致测量不准确。分压输出点电压,也就是PT100两端的电压,可以反映温度的高低,温度越 高,输出电压越高。输出点连接一个窗口比较器,当输出电压高于比较器上限时, 输出高电平,低于比较下限

15、时,输出低电平,输出电压在上限和下限之间时,比 较器输出维持。比较器的上限电压对应温度上限,下限电压对应温度下限。采用窗口比较器是为了避免温度微小波动或电源电压微小波动或遇到干扰 导致输出电压微小波动时,比较器输出电平频繁变化。为了增加抗干扰能力,在 分压输出点接滤波电容至地。电路右边是一个放大10倍的差动放大电路,将PT100两端的电压信号放大,图4 PT100驱动电路3.3 ADC0809驱动电路设计本系统中,CLK寸钟信号,开始转换信号,端口选择信号都由单片机提供,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CPU查询的方式来判断AD是否采集完成,所以,EOC口连接 的是单片机的一个普通I/O 口,通过检测标志位

16、来判断数据是否采集完成。3.4电源电路设计本实验采用三端稳压芯片7805作为单片机以及温度采集模块提供 5V电源图6电源电路四、程序设计4.1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图7中断程序流程图定时器/计数器0服务程序主要完成的是CLK引脚也就是P1.3引脚的取反, 从而生成驱动ADC0809所需要的始终信4.2主函数程序设计主函数里面对定时器以及 ADC080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P3 口采集ADC0809 电压值,并将其进行处理,转化为实际温度,最后将其显示到数码管上。4.3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本实验用的是四个共阴极的数码管, 公共端位阴极,程序执行时,单片机首 先选中其中一位,并关闭另外三位,将第一位要显示的

17、数据通过 P0 口写到数码管中,关掉第一位和第三位、第四位数码管,并打开第二位,然后将第二位要显 示的数据写到数码管中,然后依次类推,从而将四个数码管的数据显示完整。选择第一位 关闭其他位选择第三位 关闭其他位VVP0 口给数码管数据P0 口给数码管数据选择第二位选择第四位关闭其他位关闭其它位VP0 口给数码管数据P0 口给数码管数据开始显示( 结束显示图9数码管显示流程图五、结论本次课程设计完成了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采集装置,在这次难得的课 程设计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题目选择和设计电路的 过程中,力卩强了我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可行性。 在方案设计选择

18、和芯片的选择上,培养了我们综合应用单片机的能力,对单片机的各个管脚的功 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锻炼我们个人的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动手能力,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熟练掌握了有关器件的性能及测试方法。参考文献:【11 .贾好来主编.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1 .江太辉,石秀芳主编.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4.【3】.曹龙汉,刘安才主编.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主编.单片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9、.【5】.何立民主编.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 社,1990.【6】.朱定华主编.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附录:程序源代码 #in clude#defi ne uchar un sig ned char#defi ne unit un sig ned intuchar code DSY_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数码管段码共阴7/uchar code DSY_C0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

20、f8,0x80,0x90;sbit CLK=P1A3;/ 时钟信号sbit ST=P1A2; 启动信号sbit EOC=P1A1;转换结束信号sbit OE=P1A0; 输出使能sbit C3=P1A4;sbit C2=P1A5;sbit 3= P1A6;void DelayMS(u nit ms)/毫秒级延时函数un char i;while(ms-)for(i=0;i60;i+);void Display_Result(u nchar d)/温 度显示函数 un char m,n,l;m=d%10;n=d%100/10;l=d/100;P2=0xf7;P0=DSY_CODEm;/ 个位De

21、layMS(2);P2=0xfb;P0=DSY_CODE n; 十位DelayMS(2);P2=0XFD;P0=DSY_CODEl;/ 百位DelayMS(1);void mai n()unchar T;unchar T1;ST=O;OE=0;P仁OxOf;/选择 ADC0809 通道 3TMOD=0x02;选择定时器TO模式2TH0=0xfe;定时器初始值设置TL0=0Xfe;改变这TH0和TL0改变定时器的周期 /TMOD=0x02;/TH0=0xff;/TL0=0xff;TR0=1;/定时器开ET0=1;/开中断EA=1;/开电源while(1)ST=0;/DelayMS(1);ST=1

22、;C3=0;C2=0;/DelayMS(1);ST=0;/以上三步启动AD转换while(EOC=0);/等待转换完成OE=1;T仁 P3;OE=0;T=T1*2-117;经实测的温度函数Display_Result(T); _/*void TIME_0(void)i nterrupt 1 us ing 0 _EA=0;/关电源TR0=0;/定时器关TH0=0Xfe;TL0=0xfe;CLK=CLK;TR0=1;/定时器开EA=1;/电源开*/void TIME_0(void)i nterrupt 1 usi ng 0 TH0=0xfe;/定时器初始值设置TL0=0xfe;/改变这TH0和TL0改变定时器的周期CLK=CLK;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