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77.33KB ,
资源ID:53042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304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成功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成功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docx

1、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成功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 乌镇戏剧节举办的成功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 为进一步做好广州市文艺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广州市文艺人才对演艺内容资源、产品价值特别是市场运作的研究把握能力,同时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名家演艺展示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好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聚合传播效应,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课题组赴浙江省乌镇学习考察“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学习观摩开幕大戏水剧场版青蛇、韩剧墙壁中的精灵、历史剧万历十五年,参加小镇对话讲座、考察古镇嘉年华和乌镇露天剧场和乌镇大剧院。(二)乌镇戏剧节基本情况乌镇戏剧节是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以如诗如画的江南千年水乡古镇浙江乌镇为活动舞台

2、,以上演世界级精品剧目以及年轻戏剧人的原创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节会活动。戏剧节最初是由华语戏剧界著名人士赖声川、黄磊、孟京辉和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宏共同倡议发起的,目的是为爱乌镇、爱戏剧的人提供一个优秀剧目展演平台,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共同分享的地方,推动戏剧文化繁荣发展。首届乌镇戏剧节于2013年5月9日开幕,为期11天,以外观具有仿古风格的新建乌镇大剧院为核心,汇集包括西栅历史街区的水剧场以及经过改造的秀水廊小剧场等在内的7家剧场(都在西栅景区从任一地点出发步行七八分钟范围内),6台国际特邀大戏,12部25场公演,120组嘉年华团队带来580场街头演出,12场中外戏剧

3、名家的小镇对话,3场顶尖欧丁戏剧工作坊,共同为观众献上精彩剧目。其间共有200多名中外艺术家、专家和明星莅临,17580名观众入场,183000名游客及当地居民参与,139家媒体聚焦报道,在业界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可用“一炮打响”形容),成为当年令人瞩目的一大国内文化事件,为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首届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罗伯特布鲁斯汀(Robert Brustein)后来在纽约评论上给予高度评价:“乌镇戏剧节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阿维尼翁或爱丁堡一样的重大国际戏剧事件。照首届的成绩,他们一定能达成。”首届乌镇戏剧节以“映”为主题,由“国际邀请”“青年竞演”“古镇嘉年华”三个单元构成。其

4、中“国际邀请”单元是指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剧目,让戏剧爱好者欣赏到一流的戏剧表演艺术。“青年竞演”单元是指面向世界各地青年戏剧创作者公开征集候选剧目,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该单元特设最佳戏剧奖以及最佳个人表现奖,并配套丰厚奖金(其中最佳戏剧奖奖金为20万元,最佳个人表现奖奖金为6万元)。“古镇嘉年华”单元是指在乌镇西栅景区内,所有非传统剧场的公共空间进行的综合性文艺表演。“古镇嘉年华”以乌镇西栅街区的木屋、石桥、巷陌甚至乌篷船为舞台,进行小型现场表演,呈现戏剧表演的多元化,同时与观众进行互动,为整个乌镇营造出戏剧艺术狂欢的氛围。嘉年华的演员来自五湖四海,平时可能从事各行各

5、业的工作,出于对戏剧的共同热爱走到一起,来到乌镇,完全投入这场艺术狂欢盛会。首届嘉年华因筹备时间紧张,节目以邀请为主,分为三档:第一档是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他们无论艺术水平还是职业精神都非常高,是乌镇嘉年华的标杆,如法国候鸟艺术联盟,有一百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剧团和独立艺术家加盟;第二档是技艺娴熟的国内艺术家,还有日本舞踏等小众艺术;第三档是年轻的戏剧人和学生团队。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于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举行,以“化”为主题,共计17部中外大戏演出56场、12部“青年竞演”单元、12场小镇对话、5场工作坊、300组嘉年华团队带来1500场街头演出,300多个作品1000多名艺术家参与演

6、出。其间108位嘉宾出席,150家媒体共250位记者聚焦报道,24419位入场观摩观众,近13万游客参与。剧目类型更加多元,其中8部国外剧目都是首次在国内演出,并且艺术水准很高,乌镇戏剧节国际化程度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甚至一些剧目场次出现票务紧张的特别火爆的情况。第二届嘉年华更早开放报名平台,节目以特邀和自荐两种方式相结合(各占一半比例)。两届乌镇戏剧节的成功举办,使得乌镇这座小城借助戏剧节不仅复活了原有的文化遗迹,成为小城文化复兴的重要节点和依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坚定了内地与港澳台的戏剧名家和众多戏剧艺术界人士要把乌镇戏剧节打造成中国最好的戏剧节,并努力跻身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

7、剧节等世界一流戏剧节行列的决心。此外,举办戏剧节前后,乌镇还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更多有创意的人提供圆梦舞台。戏剧节之后,青年艺术家乌镇驻地“1+1”创作项目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成长发挥。2014年11月1921日,由国家网信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今后乌镇将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随着乌镇戏剧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年举办一届乌镇戏剧节,可以充分吸引那些原本只会到访一两次的游客常来乌镇,成为乌镇的“常客”“回头客”,从而保持乌镇旅游热度、推动旅游深入开发。加之近年来桐乡全市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桐乡市民对戏剧、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使全市文化氛围越发浓厚,为美丽

8、幸福新桐乡注入了更多人文气息。(三)乌镇戏剧节成功举办的一些经验做法1.旅游开发提供强力支撑乌镇位于长三角上海、杭州、苏州的中间,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之一,具有原生态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2007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获亚太旅游协会(PATA)生态旅游金奖,现为国家5A级景区。由中青旅、桐乡市政府、IDG三方共同持股的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乌镇的保护者和开发者,秉承“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重塑历史街区功能”“修旧如旧,以存为真”的理念,成功探索出“保护与开发并重,以开发促进保护”的“乌镇模式”并因此获得UNESCO

9、肯定。从2001年乌镇东栅景区开放到2007年西栅景区开放,在政府主导下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操作,在2007年形成成熟的乌镇保护开发体系,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宿、游、购、娱完备的世界一流的新型古镇社区。数据显示,乌镇的旅游收入和经济效益快速提升。2013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56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8.8%。在保持千年古镇传统整体风貌的同时,乌镇从不拒绝现代社会产物,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如善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将二维码门票、全区域免费WiFi热点覆盖、网络订房、扫码支付渗透在平常生活中。正如被认为是“乌镇总设计师”的陈向宏所说:“没有乌镇15年的旅游发

10、展及传统生活下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完备,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国家级会议(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不可能把乌镇作为永久会议地,这是乌镇旅游最大的红利,对乌镇乃至所在城市未来发展影响不可估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乌镇戏剧节。依靠独特的古镇旅游资源和成熟的乌镇旅游开发作为强力支撑,乌镇戏剧节才有成功举办的坚实基础。2.成立专业机构负责运作为了更好、更专业地运作戏剧节,将乌镇戏剧节打造成为中国高水准和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天堂,同时为这个千年古镇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推动本地文化艺术建设,2013年2月作为戏剧节独立运作主体的实体公司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金为1亿元,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乌镇戏剧节

11、主席陈向宏先生担任董事长,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瑜女士担任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具体负责戏剧节品牌运营、项目拓展和宣传票务等各项有关事务。整个戏剧节开支成本全由公司承担,做好10年内甚至10年后不依靠演出门票收入实现直接赢利的准备,而是公司从戏剧节带来观众人流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收入中抽出一部分补贴戏剧节本身开支成本亏空。据悉,首届戏剧节期间乌镇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同比增长近30%,第二届乌镇戏剧节期间乌镇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7%左右。目前公司正在尝试运作一些戏剧,考虑到戏剧节现场看戏的人数毕竟有限、戏剧节期间演出的场次同样有限,如果从国外邀请来的几部大戏观众反响好的话,公司就会考虑

12、组织到国内其他城市巡回演出。此外,公司还在打造戏剧孵化基地,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山楂树之恋和在戏剧节期间首次上演的东海暴风雨就是基地孵化项目。公司力求从更高的文化艺术层次定位与乌镇旅游相关的对外交流和文化活动,更好地运作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新乌镇形象,形成具有乌镇特色的文化产业链。3.坚定品牌运营理念乌镇旅游开发掌舵人、身兼数职的陈向宏有着明晰的品牌运营理念。他提出眼高才能心高,心高才能手高,这样才会在品牌运营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他对乌镇旅游开发从观光到休闲再到文化的定位转变,就体现了他在品牌运营方面的先锋理念。乌镇戏剧节就是乌镇旅游做成高端品牌的一个文化事件营销案例,把原来撒在全国各地做乌镇

13、形象宣传广告的费用开支,集中起来做大打响戏剧节这个高端文化品牌活动,同时在促成乌镇旅游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客观上收到了“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显著成效。在陈向宏看来,传统古镇往往偏爱打历史牌,其运营无非有三个要点:编造历史传说、修建古代建筑、讲述当地人历史。当初也有人劝他,乌镇应该以“茅盾故居”作为最大的亮点推出,但被陈向宏断然否决。他决心跳出窠臼,提出打造乌镇独有特色的口号“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并使戏剧节成为乌镇新的代言形象。陈向宏相信有“内容、概念、环境”三大品牌,乌镇可以实现向文化小镇的全面转型,按照他的发展规划,“文化乌镇”要成为国际表演艺术的一流殿堂、艺术教育普及的实践地、中

14、外文化交流的活跃平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戏剧节只是陈向宏打造“文化乌镇”中起到铺垫作用的项目抓手之一,其他还有包括茅盾文学奖永久颁奖地、木心美术馆等在内的文学、美术活动平台同样都是打造“文化乌镇”的项目抓手。4.发挥专业高端名人效应乌镇戏剧节建立了由罗伯特布鲁斯汀(首届戏剧节荣誉主席)、陈向宏(戏剧节主席)、赖声川(艺术总监)、黄磊(总监制)、孟京辉(艺术顾问)、丁乃竺(总策划)、陈瑜(总执行)7人组成的组委会,并聘请李安、林青霞、宋丹丹、徐帆等担任艺委,聘请田沁鑫、史航等担任评委,为戏剧节成功举办出谋划策、保驾护航。赖声川、黄磊的戏剧工作室已经扎根乌镇,孟京辉、田沁鑫初步选址西栅老街

15、的两幢古建筑作为工作室(分别命名为“在水一方”和“禅茶一戏”)。正是赖声川等众多演艺名家在国际戏剧界的卓越声誉和深广人脉、对乌镇戏剧节的全程参与和全力投入,决定了乌镇戏剧节的高起点、快成长、国际视野和不凡品位,使得戏剧节才举办两届就已获得国际戏剧界普遍认可。5.建立官方发布专门平台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乌镇戏剧节官方网站并负责网站运营维护事务,网站及时权威发布戏剧节最新动态、演出剧目排期等,并建立网上购票端口和可供发布、印刷较大规格图片的媒体专区,不仅方便媒体记者发布报道,同时方便外地人士全面了解戏剧节情况、预购戏剧节演出票。由于戏剧节观众以年轻观众为主体,网上预购演出票自然成为观众的主要

16、购票方式,这样就能确保公司提前掌握每场演出基本上座率情况。该网站还与乌镇旅游官网、乌镇旅游预订网建立链接。乌镇戏剧节还开设有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主流媒体账号和豆瓣小站粉丝讨论组,凤凰网、搜狐网等主流门户网站和生活网络互动平台格瓦拉网站都建有乌镇戏剧节专题。此外,中央电视台对于每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有报道,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应邀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此外,通过考察发现,外地人士可在抵达乌镇景区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内自动售票机上自助取票,也可在票务窗口人工取票,非常灵活便捷;戏剧节期间绝大部分外地人士是通过网络提前预购演出票,并在抵达乌镇景区入口时再取票(凭演出票不用再购景区门票)。(四)乌

17、镇戏剧节对于广州市演艺展示平台建设的借鉴意义广州作为综合性的华南最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演艺展示平台有着主打旅游牌的乌镇所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仅以文化资源而言,广州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毋庸讳言,不同于拥有很多先天优势的旅游城市,到广州的外地(外国)人多以商务、公务活动为主,国内外名家大师较少驻足广州作长久停留。因此,在广州演艺展示平台建设过程中,作为“他山之石”的外地经验仅可借鉴参考,我们必须从广州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和策划,探索出一条适合广州的演艺展示平台建设发展道路。目前,广州常年举办的演艺展示平台主要有一年一度的广州艺术节和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周末剧场”常年演出的品牌。此外,广州

18、话剧艺术中心依托十三号剧院“周末剧场”,嵌入举办国际戏剧演出季,刚刚尝试举办了两届。这个小剧场演出季比较注重广告宣传,引进剧目质量较高,坚持推行商演售票,培育了一批忠实话剧观众,开拓了话剧演出本土市场。广州艺术节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广州歌舞剧院承办,广州大剧院、广州市文化娱乐协会协办,其活动宗旨定为展示高端艺术精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实施文化惠民政策,实现政府企业共同办节。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艺术节,广州艺术节一直走惠民路线,据称举办四年来累计免费派票突破10万张,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并获得了一些观众的口碑。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虽然主要由于先天条件差异等客观原因,广州艺术节与创办更晚的乌镇戏剧节

19、不可同日而语、难以简单比较,广州无法复制乌镇戏剧节举办模式。但是毋庸讳言,广州艺术节自身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存在矛盾之处。比如,活动宗旨兼顾展示高端艺术精品和实施文化惠民政策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并不一致甚至有着内在矛盾冲突,导致广州艺术节举办至今定位不清、面目模糊、缺乏特色、没有个性,搞成面面俱到而又极其平庸的庙会式、拼盘式艺术节(不光是广州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样存在这一缺陷);艺术节持续时间过长,以2014年广州艺术节为例,从9月23日持续到11月23日,演出排期时断时续、不够紧凑,造成艺术节整体氛围淡薄;提前大量免费派票,虽有众多普通市民观众对此接触演艺机会表示赞赏,但从长远整

20、体而言并不利于培养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特别是对原本基础就很薄弱的演艺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不同于乌镇戏剧节的非官方色彩,广州艺术节完全由政府文化部门主导运作,限于时间、精力、人脉见识等种种原因,对演艺内容资源、产品价值特别是市场运作的研究把握能力有所欠缺,基本上未遵循演艺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由于缺乏擅长演艺市场策划运作的专业机构和政府文化部门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广州艺术节引入节目质量参差不齐,高端艺术精品相对较少;由于演艺场馆过于分散,导致市民观众对于广州艺术节印象不深,缺乏总体观感,更谈不上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强烈的期盼心理;广州艺术节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更谈不上富有创意的

21、宣传策略,特别是媒体宣传方面主办方给人造成过于强调“免费派票”“文化惠民”印象,一些精品节目没有作为艺术节宣传重点提前预热、加以突出。具体以2014年广州艺术节开幕大戏京剧慈禧与德龄为例,广州大剧院外面竟然连一张大海报都没有,本地不少媒体也没及时报道这部广获好评的作品,导致当晚演出出现很多空座。还有其他一些不足,比如没有向市民观众做好观演礼仪规则基本教育等。2014年广州艺术节京剧慈禧与德龄演出时,台上演员神色凝重地停顿着,台下手机铃声竟然响了近10秒,降低了同场观众的观演质量;音乐剧西关小姐演出时,曾有矿泉水瓶被人从二楼扔下来,引起部分观众骚动;韩国拌饭演出时有小孩啼哭,影响观剧效果;话剧建

22、家小业演出时,不时响起各式手机铃声和亮起闪光灯拍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聚合传播效应,针对广州市实际情况,借鉴参考乌镇戏剧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经验,笔者在此初步提出推进广州市演艺展示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1.重新确立活动责任主体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是搞好广州市演艺展示平台建设的前提条件。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是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办事规则。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教训,使得我们必须承认政府部门牵头亲力开发演艺市场,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难以取得理想成效,政府部门更适合做的是为演艺展示平台建设提供一些必要服务保障。为此建议政府部门不再亲自“登台”“上阵”举办艺术节,改为采用政

23、府采购方式,放手支持由合适的市场主体办节。2.着力做好主题创意策划广州市艺术节举办方应全程围绕年度主题的创意策划和内涵设计,有计划、创造性地展现演出节目之间的有机关联和各自的艺术个性,从而为受众创造直观而深刻的艺术体验。比如第一、二届乌镇戏剧节主题,就分别为“映”“化”(第三届乌镇戏剧节主题在第二届乌镇戏剧节闭幕式上发布,确定为“承”)。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半个多世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艺术节的创意策划,衍生出包括边缘艺术节(多元文化艺术节)、军乐节、国际爵士乐节等在内的七个艺术节,涉及绝大多数当前世界流行表演艺术的内容与形式。3.着力加强多元精准传播艺术节举办方追求的理想效果,是最大

24、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充分体验艺术的精致微妙。广州市艺术节应通过把演出节目、演员观众、演艺活动决策者和经纪人、专业资源信息、相关媒体等要素集聚在一起,在剧院、广场和校园等演出现场,将艺术的创新创意集中展示给目标受众,从而在传播主体诉求、受众行为习惯和接受信息方式之间,搭建起直接沟通、精准传播的舞台。还可借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IF)和乌镇戏剧节做法,引入海报墙、街头秀等创意宣传方式。与此同时,针对当今全媒体时代艺术节传播的受众特点,广州市艺术节还需要进一步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特色整合,才有可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媒体整合为例。其传媒战略可归结为“走出去、引进来”,比如邀

25、请BBC、CNN等跨国媒体,制作并播出专题片;通过各国国际广播电台,面向世界转播音乐会;推出总题为后台的系列短片,向观众介绍著名演出的幕后故事。此外,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官方网站是全球信息量最大的艺术节网站,提供10种语言和6种社交媒体支持。媒体部设专人跟踪网站的社交平台,及时回应受众的问题。4.着力建构良好活动体验艺术节以演艺节目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为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其举办效果与受众的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不可分离。乌镇戏剧节那种随处都有可能遇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幕幕戏剧场景,让戏剧艺术融入乌镇平常生活这种独特的沟通交流方式,最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在爱丁堡国际艺术

26、节上,有不同诉求的参与者都能找到各自所爱,特别是其中的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多元文化艺术节),占整个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活动总量的七成以上,活动场地以城市户外广场为主,是普罗大众狂欢、自由、多元、开放的文化艺术沟通交流平台,为充满创意的小乐队、小剧团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民间艺术团体的一大盛会。广州市艺术节应使受众在主动参与中全面体验艺术生活,进而对艺术节形成品牌信任乃至品牌依赖。5.着力实现良好口碑营销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通过一系列追踪式的公众沟通交流,为其二次传播提供了有效支持,一传十、十传百,业内外口口相传,以至其终成正果,培养出了一大批忠实的艺术节“粉丝”。有数据显示,2010年在40万名参与

27、者中只有18%是第一次出席,确保了艺术节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著名艺术节一般要推出业界公认的经典剧目或是原创佳作,最理想者为名家作品的首次展示平台(比如2014年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青蛇就是导演田沁鑫在青蛇全国巡演版本基础上,专为乌镇水剧场量身定制、重新打造的),使艺术节及其所属城市广州因此备受外界瞩目、赢得良好口碑。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等都很重视展演节目的首映数量。以2007年爱丁堡艺术节为例,其中2个节目为世界首映,3个节目为欧洲首映,6个节目为英国首映,这一情况对于形成节会口碑、聚拢“粉丝”人气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广州市艺术节举办方应引导受众在主

28、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演艺、论坛、交流会、交易现场的丰富感受,形成对于艺术节、艺术创造、艺术体验、艺术价值的某种认同,成为演艺节目和艺术节的自发传播者,将自家经验与他人分享,进而提升艺术节的品牌美誉度、受众忠诚度。6.重新理顺各种节会关系目前广州地面节会活动众多,比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广州国际灯光节等。这些节会活动以官方部门(机构)举办为主且主办层级、规模不一,但其中也不乏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比如由新闻媒体和地产企业联合举办的珠江国际诗歌节,甚至有由一班专业人士自发聚拢起来举办的比如发生艺术节。这些节会活动举办间隔周期长短不一,一般为一

29、年一度,也有间隔周期长的比如四年一度的羊城国际粤剧节、三年一度的广州(美术)展、两年一度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大赛。以舞台艺术展演为主的除了一年一度的广州艺术节(同期套办国际演艺交易会),还有三年一度的广东省艺术节(由广东省宣传文化部门举办,以广州为活动主会场,将广东现代舞周、广东省大学生优秀话剧作品高校巡演作为活动单元纳入,为进一步加强整体设计,2014年广东省艺术节首次将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纳入)。众多节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呼应联动,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建议省市文化部门重新审视梳理这些节会活动,进行通盘策划,搞好顶层设计,发挥协同效应。国外艺术节特别是先锋艺术节基本上是在活动相对容易组织管理的

30、中小市镇举行,大都市反而并不适宜举办具有先锋前卫性质或特色风格特别突出的艺术节(除非是有一块艺术场馆相对集中的比较理想地段,能够做到每年按时举办,比如2010年创立、每年一届的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文化活动都是以日常商业演出为主(主要是最为通俗大众的音乐剧演出),由常年商业演出活动中自发形成的行业固定组织负责规范演出市场,开展如“托尼奖”评比等有关活动。有鉴于此,课题组建议广州市政府文化部门专心致力于培育和管理好市内日常商业演出。如果日常商业演出繁荣程度能逐步赶上百老汇,则比举办大型艺术节更能吸引市民游客。日常商业演出方面,建议政府文化部门给予部分补贴,对于合适剧目的运作经费可以考虑给予1/32/3资助,运作经费不足部分通过寻求市场渠道解决。有些剧目甚至可以零资助,或者仅免去其场租费用。此外也可探索采取投资入股分成模式,最后赢利按照入股比例分配。至于票务营销方面,完全交由合适市场主体负责,政府部门退出不再介入。-全文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