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4.90KB ,
资源ID:529597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95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下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下数学教案.docx

1、三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测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2)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

2、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兴趣,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课时:9课时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2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口算方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3.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估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出

3、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智慧小博士。智慧小博士要带我们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些数学问题。要到达数学王国,必须解答智慧博士提出的问题,敢不敢接受智慧小博士的提问?2、首先我们要经过“智慧桥”,解答了问题才可以过桥。(出示题目:想一想,算一算。610、332、511、205、421、303)适时提问一些题目,你是怎么算的?(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3、这些题目对于我们班同学来说太简单啦!别急,还没结束呢!智慧博士又来问题了:智慧博士要给敬老院送他心培育出来的菜椒。二、自

4、主探索。1.看课本例题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是不是等于120个呢,口说无凭,拿出理由和算法啊?)拿出学案,在小组里交流,你想到了哪些方法。开始。 2探究学习1210的口算方法。先来看看智慧小博士有什么要说的:恭喜小朋友顺利通过“智慧桥”,欢迎你们来到“探索屋”,我们一起来探索1210= 怎样算?看谁的想法多。师:谁来说说,这种(特指新的方法)方法是怎样思考的?(1210,可以写成121=12、1210=120。12乘1个十是12个十,12个十是120。)师: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那种?刚才

5、的题目我们解决好了,(这个问号就可以消去了)但是做题目还没完整,还要怎么样?(学生口答)3探索尝试,类推算法谈话引出问题:如果搬来30箱,送给敬老院多少个菜椒?你是怎样算的?列出算式:1230=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口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得出最佳方案)123=36,1230=36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210和1230,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位数乘什么数?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会了么?说说看!(学生说后教师小结)师: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面添写1个0。4.师:王大伯把去年收获的蒜头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 一共装了60 袋。为了估算总产量, 他从中任意

6、抽出5 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第一袋 第二袋 第三袋 第四袋 第五袋28千克 31千克 31千克 29千克 33千克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 师: 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一共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1)师:请你们估一估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同桌位先交流一下。(2)验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估算方法,到底谁的估算结果更准确一些呢,咱们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吧。(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做在随堂练习本上。师:他计算的正确吗?5.比较分析师:通过笔算,你们觉得哪个估算结果更准确些?师:那也就是说笔算结果一定在1800左右。(板书:左右)师:那其它的估算结果和笔算结果比,怎么样?【估多了还是估少

7、了】 师板书:少 多6.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估算方法。这些估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它们都是把乘数看做整十数。师:同样是把乘数看做整十数,为什么有的估多了有的又估少了?生:把两个乘数都看小了,所以估少了。师:想一想这道题怎样估算更准确一些呢?生:引导学生说出:也就是说估算时我们一般把两个乘数都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结果会准确一些。三、自主应用。1.谈话:同学们真聪明,经过自己动脑思考,探索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智慧小博士可高兴了,要邀请小朋友到智慧乐园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智慧乐园里,小博士准备了哪些题目。先来试一试。2.想想做做第1题

8、 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做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心得要告诉大家。3.想想做做第2题 一个乘数的末尾有1个0,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也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4.想想做做第3题 说完整题目再计算。5.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独立完成解题过程。6.想想做做第5题 看懂表格,理清关系式,再计算7.想想做做第6题 用今天学的估算方法解决,说一说解决过程。8.这节课我们在数学王国探索数学问题,主要探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1210=120(个)305=150(千克)教后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第3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两位

9、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难点: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口算2130= 2024= 1240= 2040= 9050= 4050=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2.想想

10、填填1)2个十是( ),20个十是( ),240是( )个十。2)12乘20就是12乘2个十,是( )个十,是( )。3.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购买迷你南瓜”问题也不例外。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幼儿园的问题,怎样列算式?4.你能估算一下这么多南瓜大约多少个吗?你是怎样估算的?二、自主探究。1.你有什么办法来检测一下自己估算正不正确呢?怎样算呢?你能自己动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拿出学案,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 将12分成2个数的积,再连乘。 将12分成10+2:2410=240,242=48,240

11、48=288。 竖式计算。3.研究笔算方法。(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24,得48(个一),8和2对齐。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的124得240?“ 4”应写在什么位上?“2”呢?用乘数十位上的1(个十) 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写24乘1(个十)的结果240时,通常写成24(个十),4和1对齐。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在书写上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为什么?指出: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在板书上擦去“0”。)4.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

12、?第二部分的积为什么这样写?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5.教学“试一试”。 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试着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三、自主应用。1.“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讨论,纠正错误。(2)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2.“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寻找典型错误并查找原因再纠正。3.“想想做做”第

13、3题。(1)独立完成,找到错误原因,在组内交流。(2)汇报:哪错了?说一说你是怎样改正的?怎样避免这些错误?(3)在计算时,你有哪些要点需要提醒大家的?4.“想想做做”第5题。(1)独立练习,指名回答。(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想想做做”第6题。(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2)交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2412=288(个)2 4 1 24 82 42 8 8答:一共有288个。教后反思: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内容:第56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

14、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出示例题情境图,关于昨天的南瓜问题,今天有了新进展。2.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出示问题:53箱南瓜一共有

15、多少个?列出算式:2453= ( )4、估算。谁能估算一下南瓜一共有多少个?(1000多元)你是怎样估算的?二、自主探索。1.你有什么办法来检测一下自己估算正不正确呢?怎样算呢?你能自己动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拿出学案,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 将53分成2个数的积,再连乘。 将53分成50+3:5024=1200,324=72,120072=1272。 竖式计算。3.研究笔算方法。(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用乘数个位上的3乘24,得72(个一),2和3对齐。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的524得1200?“ 0

16、”应写在什么位上?“2”呢?用乘数十位上的5(个十) 乘24,得120个十,也就是1200。写24乘5(个十)的结果1200时,通常写成120(个十),0和5对齐。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在书写上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为什么?指出: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在板书上擦去“0”。)4.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第二部分的积为什么这样写?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5.教学“试一试”。 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试着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

17、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三、自主应用。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3.做“想想做做”第3、4题理解题意 小组提问 交流问题 独立做题,共同订正。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2453=1272(个)2 4 5 37 21 2 01 2 7 2答:一共有1272个。教后反思:第四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第7、8页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18、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乘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来检验一下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好吗?2、前一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现在谁来给大家出这样一道题? 随学生回答,板书:比如3485 为了保证

19、计算的正确,我们往往还要验算,板书竖式: 34 85 85 34 说说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乘数,不同的是位置;相同的是最后的结果,不同的是中间乘的结果。) 重点分析第2个不同:前面一个算式第一步算534,第二步算834。 后面这个算式第一步算485,第二步算385。 显然534和485的得数是不一样的,所以再算第2个算式的时候,大家要清楚中间的得数是不同,最后的得数才相同的道理。 一起完成这2个竖式。再看竖式,验证刚才大家的想法。二、自主应用 。1.做练习一第1题出示口算题目。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2.做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

20、算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比较这四道题目,有什么不同?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3.做练习一第3题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的枝数拓展深化: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数”?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数”?4.做练习一第4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独立解答问题:一共有多少千克?反馈评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5.做练习一第5题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各步的意义。6.做练

21、习一第6题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每个数分别估成多少?这样估得的得数比计算的得数大还是小?7.做练习一第7题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用估算方法可以怎样做?用竖式计算可以怎样做?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什么?8.做练习一第8,9题你选择用什么方法解题?为什么?独立完成,说一说过程。9.做练习一第10,11,12题列算式解决问题,汇报结果。板书:练习一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教后反思:第五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

22、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数位对齐。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口算下面各题:1150= 5080= 3040= 6070= 提问:当乘数末尾有0时,你是怎样口算的?2.列竖式计算:2503=提问:为了使计算简便,列竖式时,乘数“3”应该与( )对齐。二、自主探究。1出示情境图。读题:足球每个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提问:你会怎样列算式?(指名回答)一齐尝试解决一下。挑选了几位同学的方法,大家看看,可不可行

23、?请大家来看这两种竖式的计算方法。都可以,但是,你觉得哪种更加简便呢?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计算题,那我们就要选择后一种简便的方法。2. 再请同学来说一说,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觉得数位应该怎样对齐?试一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题目:5340=)你们是怎样对齐的?请同学来说。最后出示正确的笔算过程。大家订正自己的答案。三、自主应用。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一组题目)(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一组题目)(1)独立完成。(2)想一想在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有什

24、么不同之处呢?4.“想想做做”第4题。(1)读题,让学生找出关键词估计。(2)提问:估计一下,需不需要具体计算呢?5.“想想做做”第5题。(1)指名读题,独立思考。 (2)怎样列式计算。6.“想想做做”第6,7题。独立完成。板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3230=960(元)3 2 3 0 9 6 0答: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960元。教后反思:第六课时: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分析解

25、决问题的能力。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1.今天让我们走进乒乓球,研究与乒乓有关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一袋乒乓球。2.师:如果要你去买这些乒乓球,你首先要了解什么?学生讨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3.师:出示(每个乒乓球2元)学生求5个乒乓球多少元。课件:再出示5袋这样的乒乓球。问:现

26、在根据上面的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1.学生先自己思考,写一写,再进行交流。 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这些乒乓球一共多少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1并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2.师抓住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先在组内进行交流,再开展讨论)方法一:先算一袋要多少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2=10(元) 106=60(元)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0”又表示什么?学生说出算式中各个部分的意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方法一的解题思路。方法二:先算一共有多少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6=30(个) 302=60(元)师:“5”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30”又表示什么?

27、 学生说出算式中各个部分的意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方法二的解题思路。(预计情况)如果学生有如下的方法: 62=12(元) 125=60(元)可以先让学生说明理由。(显然学生很难说出理由,而且即使说出来也很难理解。)然后可以解释让学生课后再研究,暂时我们可以不用这种方法。3.教师小结:上面的题目中要求6袋乒乓球的总价,可以先算一袋多少钱,也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看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三、自主应用。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根据给出信息。现提出问题再解答。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1)收集信息:指名学生回答:从画面上

28、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什么?(3)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根据板演,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 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一共放了多少盆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追问:每一种方法你是先算的什么?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先让学生组合条件,说出完整的题目。你能画出线段图来吗?学生画图解答,然后集体交流。5. 做“想想做做”的第 6、7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板书: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方法一:先算一袋要多少元。52=10(元)106=60(元)方法二:先算一共有多少个。56=3

29、0(个)302=60(元)教后反思:第七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以及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并能合理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3.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以及运用乘法笔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两步连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谁来帮大家总结一下?二、自主应用

30、。1.练习第1题。学生口算,再集体订正。指名说说4020的口算方法。追问:怎样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 乘法?1. 练习第2题。先自己在心里估计积几位数, 再进行笔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学生独立进行笔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运算过程。追问:怎样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 乘法?2. 练习第3题。指名说说获得什么信息。我们要先求出什么?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交流。3. 练习第4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可以先算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试做。5.练习第5题。要求有多少箱苹果我们可以先求出什么?用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层?用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竖排?6.练习第6题读题了解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什么?7.练习第7题这一题给出了几个条件?哪两个条件是有关联的?8.练习第8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