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1.20KB ,
资源ID:529497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94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docx

1、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一、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一) 无意识的来源1. 莱布尼茨。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

2、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2. 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而任何观念要想进

3、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二) 本能的来源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后来,弗洛伊德把自我本能与性本能合称生本能,又提出一个与之相应的死本能。所有这些本能,很难把人与动物分出贵贱来,人绝无

4、“高级的天性”,所谓的“高级天性”,只不过是文化压抑或理性的产物。1. 叔本华。19世纪德国哲学的反理性主义者。叔本华(ASchopenhauer,17881860)悲观地认为人生是悲惨的。人生不仅受痛苦和无聊的任意抛掷,而且还受个体化原理支配,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在奋斗,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人生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人所遭受的不幸乃是根源于人类自身,根源于人的求生意志及其客观化。更为悲惨的是人具有智慧,智慧越高认识越明,痛苦越多。叔本华还联系性爱与死亡来说明人生的不幸与悲惨。他认为性的关系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人的世界的世袭君主,它揭开另一个人生的序幕,使痛苦延续下去,而死亡则是必然要取胜

5、的,人的努力注定耍失败。尼采与弗洛伊德更为相近两人都把文明视为人类动物天性的大敌。这些强烈的反理性倾向,在弗格伊德的学说中都得到集中的表现。2. 布伦塔诺。弗洛伊镕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FBrentano,18381917),接受了意动心理学的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活动,而不是意识经验的内容。他称这种心理活动为意动。如人看见颜色,这颜色是心理内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对象,而“看见”即为意动,它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弗洛伊德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里接受了动力的观点和精神构造的观点,也包括一些死本能的观点。(三) 弗洛伊德的职业经验。弗洛伊德学习精神病治疗时发现:第一,癔病属于机能性

6、精神病,不属于器官性疾病。第二,精神病治疗中,总与生殖器官方面的问题有关。二、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能量在人格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儿童行为的特点。本我处在潜意识中,是与生俱来的,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来发泄本能的冲动,而这种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本我是天生就有的,而自我却是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里通过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从本我中分化发展而来的。自我要反应分析现实,尽量满足本我的需要,同时还受到超我的监督。它本身没有能量,必须从本我中

7、汲取能量,因而本质上是依附于本我的,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本我的本能满足服务,不同的是它遵循现实原则。儿童在大约五岁时开始形成超我,超我处在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它遵循至善原则进行自我监督。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通过赞赏以及表扬形成的,而良心则是儿童在受到惩罚时形成的。总之,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还包括儿童由吮吸、排泄和身体某些部位受刺激而产生的快感。在人的生活中,性的能量力比多既可以直接表现为性欲,也可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还可能转化为艺术、科学、哲学等高级文化

8、活动。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心理的发展也就是性的发展,即一个人人格的发展和适应都源于力比多投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继有不同的身体部位成为力比多的活动和兴奋中心,这些部位就叫做性感区。据此,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13岁开始)。弗洛伊德认为,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许多差异都是由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进展的不同情况造成的。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在某一阶段如果得到过多满足或受到过多挫折,就会在其人格中留有该阶段的特定印记,造成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固着和退化。任何一个心理活动

9、都与另外的心理活动有因果关系;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持续的;现在的心理特征或病症可以追溯到过去,追溯到幼儿期。总之他认为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心理的发展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一)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1 口唇期(01岁)。婴儿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获得食物,维持营养。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是快感的来源,口唇是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弗洛伊德将口唇期又细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06个月,此时儿童还没有现实的人和物的概念,世界仿佛是“无对象的”,只是渴望得到快乐和满足。后期为612个月,儿童开始分化人与物,开始认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到来引起快乐,母亲的窝去引起焦虑。2肛门期(13岁)。

10、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殖器官。儿童往往欢喜成人抚摸他们的身体,尤其是臀部,生殖器部位的刺激形成更强烈的快感。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明显地带有性欲的色彩。但这个时期尚不属于生殖器期,因为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的本能,而是肛门的本能。3前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这时已经有了性生活,主要指的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奥狄帕司情结(恋母情结)。4潜伏期(611岁)。儿童进入潜伏期,他们的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时期的儿童深知他们在要幼儿时期所具有的许多幼稚的嗜好是被社会看不起的,如公开地抚摸、玩弄生殖器是件不好的事

11、,于是,儿童只好放弃这种获取快乐的游戏,儿童学会了要兼顾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一进步的积极意义是儿童学会了道德观念,培养了羞耻的情感。它的消极意义是压抑作用开始启动,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习俗、宗教、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很少再有性欲的表现。5青春期(1113岁开始)。女孩自11岁,男孩自13岁起,随着性腺的发达和性器官的发育,儿童进入了青春期。性的能量像成年人一样地涌动出来,儿童力争从父母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生活以上反映了弗洛伊德学说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第二,心理的发展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

12、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第三,儿童早期的性经验与家长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揭示,反映了在常态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趋势。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性欲的发展偏离常态,于是出现了里必多的非常态发展形态:停滞和退化。(二) 停滞和退化在里必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心理机能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再继续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称为停滞(或称为固结、执着)。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必多又倒流回到先前停顿的地方,称为退化。退化与压抑不是一回事,一种心理的动作属于前意识系统本来可以成为意识

13、的,但被抑为潜意识而降入潜意识系统,这叫压抑,压抑是一个纯粹的心理过程,它本身与性欲没有关系。而退化是一种性欲的演变状态,具有具体的对象和活动方式等心理内容。(三) 儿童的焦虑 焦虑情绪总是标明某些活动具有危险性,这种对危险的“准备”,使知觉变得更敏捷,肌肉也比较紧张,有利于对付可能突发而至的危险或及时地逃避危险。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有时会产生恐怖的情绪,但两者是不同的:焦虑是就情境而言的,不涉及到具体对象,而恐惧则集中注意于对象。1. 焦虑的分类。真实性焦虑。它是对于外界危险或意料中伤害的知觉的反应,它与逃避反射相结合,可被看作自我本能用以保存自我的一种表现。至于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情境,则大部分随

14、着一个人对于外界的知识和能力的感觉而异。神经病焦虑。神经病焦虑是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可能被惩罚的担心,即对本我占优势的行为可能受到威胁而害怕。道德的伤虑。这是由于对良心的畏惧而产生的焦虑,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体验到的羞耻和罪过。其焦虑水平决定于主体的道德观念的水平。2. 焦虑的来源。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倾向来自遗传。儿童只是在重演史前人及现代原始人的行为。这些人因为无知无助,对于新奇的及许多熟悉的事物都经验着一种恐惧之感。这些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的恐惧经验通过基因遗传了下来。无论是哪种焦虑,其根源都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发泄。3. 焦虑的防御机制。当焦虑的强度不断增加,本能

15、的冲动可能淹没自我的时候,防御机制使开始作用。防御机制是人在潜意识中自动进行克服焦虑,以保护自我的方法。压抑。压抑,是将危险的思想或冲动赶出意识领域并将它们移置到潜意识中去的过程。但被压抑的思想或冲动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贮存在潜意识之中。如同一块冰块,为了不使它在意识的阳光下融化,便拖到潜意识的冰库中去,这块冰在冰库中变得更加坚硬,形成一种“情结”。反向作用。反向作用是自我为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做出的相反举动,并以夸张的方式强调对立面。反向作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把不得体的冲动压抑下去,第二步,把与其相反的方面表露干意识水平。这二步都是在末意识到酌情况下进行的,从而它有效地减轻了对个体造

16、成的焦虑和罪恶感。投射。当本能的冲动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压抑时,自我就把这些冲动和欲望转移到其他人或周围的事物上。把自己的欲望、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也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退化。当一个人面临的焦虑过多又无法控制时,心理水平就退回到早先发展的阶段,这时就不需要大多的控制了。停滞(固结)。固结是人格发展的某个因素突然停止在原有阶段上,一部分里必多滞留在某点上,使儿童不能顺利地发展到下一阶段。过度的满足和过度的失望都会造成停滞。自居。自居又称认同作用。年幼儿童在产生爱恋自己的异性父母的冲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获得替代性满足。升华。升华是指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

17、活动中去寻求变化的、象征性的满足。就本质而言,防御机制是人的精神动作。它们固然有对付高度焦虑,减少内心冲突的作用,但它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当过多的能量用于防御机制,人格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因为过多的防御机制往往会歪曲事实,自欺欺人,使自我与现实之间的调节更为困难。(四) 弗洛伊德的方法论1. 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要求病人用言语报告正在发生的一切思想。在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放松地躺在长沙发上,弗洛伊德坐在沙发头的边,不让病人看到,引导着病人报告每一种想法,无论是多么琐碎的想法也都不要漏掉。这种轻松的状态,使病人的自我放松了对潜意识的控制,各种受压抑的想法便会出现。通常,这些受压抑的想法

18、仍要乔装打扮一番,弗洛伊德则从这些想法中分析它们之问的联系,寻找病人心理结构的组织。自由联想法的理论基础在于弗洛伊德的一个假设:每一个心理事件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思想导致另一个思想的产生,那么其中必有原因。弗洛伊德理论的中心概念来自于自由联想的过程。病人的思想常常会转向童年期的性经验。起初,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早期的性经验是真实的,后来他认为,儿童期的性经验实际上是性欲的幻想或歪曲的感知。性经验虽不真实,但丝毫也不能减弱它的重要性。我们早期的感知和记忆,不论真伪,都会影响我们人格的发展过程。2. 精神分析暗示法。精神分析暗示法是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将潜意识中的欲望加

19、以暴露,然后使其消除,即在引起症侯的矛盾中求其病源所在,通过精神分析的暗示,让病人自己努力,消灭内心的抗拒。释梦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分析的暗示法。3. 移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把自己对双亲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治疗者成了患者双亲的替身。这种情况,弗洛伊德称为外移情作用(简称移情)。移情作用在治疗的开始即发生于病人心中,成为一种暂时的动力,这种动力的结果,若引起病人的合作,则有利于治疗,但有时,患者可能由于感到治疗者不公正,或感到与双亲一样的冷淡、可恨,则产生对治疗者的反感。前者称为正移情,后者则为负移情。总之,弗洛伊德的方法是认真地倾听病人的谈话,通过把病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观念提到意识的平面

20、,使以往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势力与留在意识平面上的势力在同一场所“相遇“,从而分析出问题的症结。20世纪4050年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阵营中分离出一支新的力量,对正统心理分析进行了修正,后来,他们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中的生物学倾向,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精神分析的个性理论的首位。代表人物有霍妮(又泽霍尔奈)(K.Horney)、弗洛姆(E.Fromm)、沙利文(H.S.Sullivan)和埃里克森(E.H.Erikson)等。三、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霍妮的几个基本观点:1.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评价。霍妮认为,弗洛伊德学说是个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理论体

21、系,你一旦陷人其中就很难使自己的观点不为它所左右。尽管这个学说确实有一些可争议之处,但对它进行全盘否定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全盘否定不但把精神分析中的可佰的内容和可疑的部分一起抛弃同时,也否定了精神分析所能提供的真知灼见。她认为精神分析应超出本能和遗传心理学的范围,把文化因素引入精神分析,特定的文化环境造就特定的品质和才能,我们要了解的是其造就方式。2. 童年经验的重要性。确认早期经验的重要性是弗洛伊德众多的功绩之一。问题不在于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否有影响,而在于如何影响。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自发地喜欢一个人,或不喜欢一个人,可能与

22、早期记亿中父亲、母亲、女佣、兄弟姐妹的类似品质有直接关系。第二种更为重要的方式是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了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开始了它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停止时间。因此,事实上我们很难划分所谓早期与后期的反应的联系,更不能一一对应地去解释早期行为与后期行为的联系,重要的是应从整个性格结构上来理解后期行为。因为性格结构不仅受早期行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以后各因素的重要影响。脱离这一点,理论假设就会变得不完全,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恰恰在这一点上暴露了其不完全的弱点。3. 关于女性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男子优势理论”。霍妮认为,女性的身体结构是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23、而形成的,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阴茎妒忌”。特定文化环境,对于造就人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的作用是样的,不论这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家的任务在于了解和笨握这种造就的方式,以便保证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4. 基本焦虑与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是一切神经症的根源,而一切神经症的核心便是焦虑。霍妮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焦虑就是“一个孩子在一个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里所抱有的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在面对种种困扰的环境时,儿童无意识的调适自己,不仅形成一些特别的行为策略,还形成了持久的性格倾向,这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儿童应付外界的主要手段有三种,即趋众、逆众或离

24、众。所谓趋众,就是承认自己无能,尽管他也疏远自我,心存恐惧,他依然要努力赢取别人的感情,并依靠上他们,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时才感到安全。当群体(包括家庭)出现意见分歧时,他总是依附其中最有势力的人或群体,通过随大流获得归属感,从而消除软弱和孤独。所谓逆众就是儿童坦然地承受周围的敌意,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心抗争,并企图成为击败对手的强者。所谓离众,就是表现为既不归居于谁,也不想与他人抗争,总是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如特定的空间、玩具、书籍、梦想等)。趋众、逆众和离众是个人为了获得安全所使用的行为模式,都和某种与基本焦虑有关的因素被过分强调有关。趋众出于无助感、逆众出于敌对感,离

25、众则处于孤立感。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些密切关联的因素是同时存在的,不过在某一时期可能有一项比较突出。霍妮指出,以上这些心理状态并不仅仅局限在人际关系中,它会逐渐扩散到整个人格及生活关系的各个方面防御机制:盲点作用(盲点现象)。人们,尤其是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实际行为与他的理想化形象之间的差异视而不见。他们把潜在的冲突排斥在知觉之外,表现为对自身情感体验的麻木不仁。分隔作用。一个人在各种现存的冲突中自我失去了整体感,便将自我分割成若干小块,一块留给自己,一块留给家庭,一块留给朋友,一块留给敌人,一块留给亡流人士,一块留给市井青皮。块与块之间毫不抵触。这种分隔作用既是因冲突而自我分离的结果,也是因不愿

26、承认冲突而设的防卫手段。其结果是矛盾依然存在,但冲突悄然消失。分隔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多重人格”。合理化作用。通过推理的方式自我欺骗,称之为合理化作用。它主要用来替自己辩护或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与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看齐。过分自控。过分自控是一道抵御矛盾感情冲击的大坝。在早期,它表现为有意识的行为,后来变得多少有些自动化。对愤怒的控制会积聚越来越大的爆发力,而对越来越大的爆发力需要更强的自控来抑制。这就又可能会产生强迫症,导致新的麻烦。自以为是。自以为是是明显的进攻倾向与超然特征的结合产生出的防卫法。捉摸不定。与呆板的自以为是相反的是捉摸不定。犬儒主义。这是一种拒绝承认冲突的防御机制,表现为

27、否认和嘲弄道德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十足痞子相,弄不清楚自己实际相信的是什么。以上各种防御机制都是围绕着基本冲突而建立起来的。霍妮把这整套防御机制体系称为保护性结构。多种防卫措施可以综合利用,但其作用的程度大小是不等的。保护性结构虽然能给人造成一种平衡感但它是十分脏弱的。实质上,这种表面的平衡感是用极大的代价换取得来的暂时的宁静,它并没有解决冲突。霍妮说,要想真正地解决冲突,就不是能用理性的决定、逃避或是意志力所能做到的。唯一的办法是改变存在于人格本身导致冲突产生的条件。“必须帮助神经症患者自己拯救自己,使他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情感和需求,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并依赖自己的情感和信念

28、同他人相处。”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采用特殊的治疗步骤。这项任务只能由心理医生来完成。霍妮指出,“幸运的是,心理分析并不是解除内心冲突的唯一办法。生活本身就是极为有效的治疗师。一个人的某些经历可能足以使人发生人格变化。”四、埃里克森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同一性渐成说)(一) 理论基点。埃里克森理论形成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杜会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活动,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埃里克森面对社会现状,深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己不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需求,于是,他沿着安娜弗洛伊德强调自我的适应性功能的路线,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中的人格结构,即整个心理

29、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童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按主要冲突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8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双极相互斗争的特定心理社会任务。个人在发展任务的斗争和解决的过程中,按次序向下一阶段过渡。各阶段的发展任务解决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解决发展任务,那

30、么,儿童也可以由此获得克服不适应发展的机会,通过教育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二) 关于同一性的概念。自我发展最初是通过心力内投和投射的过程产生的,继而是通过自居作用,再后是通过同一性的形成而实现的。这些途径并不是自我发展的阶段,而是自我形成和转化的形式。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为儿童提供了有意义的角色层次,形成同一性。但心力内投和自居作用都不能说明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不是前二者的总和,而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及较为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说得通俗些就是将人格发展的不同水平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间断性加以沟通和整合。(三) 同

31、一性渐成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同性的形成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在生命周期中,机体的成长遵循着渐成性原则,即任何生长的东西都是有一个基本方案,各部分从这个方案中发生,每一部分在某一时间各有其特殊优势,直到所有部分都发生,进而形成了一个有功能的整体为止。为此,埃里克森将同一性的渐成划分为以下8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口唇期)婴儿把母亲的品质和母爱加以内化,同时又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这带有亲子相互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也就是相依性,它是信任感的实质核心,也是推动母亲去积极照料儿童的

32、主要动力。婴儿学会了调节自己的准备状态与母亲的方法相适应,而母亲则在发展和协调自己的给予方法时允许婴儿协调他的获取方法。这样,婴儿完成了接纳母亲的爱并把它合并到自己的心理中去的两项活动,使儿童学会先爱自己,后爱别人。人生之初的信任感可以使儿童将来在社会上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反之,易成为不信任他人和苛刻的人。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儿童进入这一阶段后,生理的成熟和活动的经验迅速增长。儿童具备了更加多样的动作能力和必要的认知能力,还发展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和经验。此时超我也开始出现。儿童开始体会到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只依靠他人的帮助,还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活动。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 (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强,决定心理发展主要方向的自我已开始表现出用同一性来替代以前的自我中心。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开始出现一种彼此平衡、整合的关系。由此,儿童已经在言语和行动上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同时,社会也向童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的行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