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22.42KB ,
资源ID:52895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895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教师版.docx

1、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教师版2020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实验题专项训练有答案教师版一、实验探究题1 (2020年温州市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如图甲是好玩的“纸蜻蜓”。将长方形纸片经图乙所示处理,得到如图丙。即制得“纸蜻蜓”。手持“纸蜻蜓”的翅尾,让其竖直,松手后,纸蜻蜓能在空中边旋转边竖直下落。查阅资料得知,“纸蜻蜓”下落快慢与其自身重力、翅尾长和宽、翅身长和宽、有无负重等有关。小明想探究“纸蜻蜓”下落快慢与其翅身长的关系,准备的器材有:刻度尺;秒表;剪刀;质量分布均匀的大纸张(可以制作多个纸质“纸蜻蜓”);双面胶。(要求:都采用图甲方式让“纸蜻蜓”在空中下落)(1)释放后,“

2、纸蜻蜓”下落的速度先变大后不变。速度先变大的原因是_。(2)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答案】(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质量不变,因此速度加快。(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答题要点:答题要点:自变量的设计(翅身长度的设计,1分);无关变量的设计(质量1分,翅尾长和宽、翅身宽、选择无风的环境1分);应变量的观测(相同的下落高度下落时间的测量,1分);控制实验误差(多次实验求平均值,1分);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1分)。满分示例:用剪刀从纸张上剪下相同形状的纸条,制作成两只相同的“纸蜻蜓”。将其中一只的翅身向上对折后用双面胶粘住,另外一只粘上相同质量的双面胶、不对折。将两只“纸蜻蜓”

3、放在无风的环境中,等高度、采用图甲方式让“纸蜻蜓”下落。用秒表测量并记录下落的时间。多次反复实验。分别计算两只“纸蜻蜓”的平均下落时间,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20届4月模拟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将弹簧用力拉伸,然后释放,弹簧会发生振动,拉伸程度不同,振动程度似乎不同,能否利用弹簧的振动快慢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某科技小组利用两根轻质弹簧 Ab 和若干个钩码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将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步骤 1: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轻质弹簧 a 下端挂一个钩码,上端固定

4、; 步骤 2:把弹簧拉伸到适当位置 A 点后 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所示); 步骤 3:测出振动 30 次所需时间 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t/30,并记录数据; 步骤 4: ; 步骤 5: ; 步骤 6:将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上述 弹簧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 与所挂钩码质量的关系图像。 (2)忽略空气阻力,上图 AO、B 三个位置中,位置_时钩码具有的动能最大。【答案】(1)步骤4;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把弹簧a拉伸到位置A点后,重复步骤2、步骤3实验;步骤5:换用另一条轻质弹簧b,重复以上实验。(2)O3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20届4月模拟考试九年级科学试题

5、Word版)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CO2 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设计了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为实验组,b 为对照组。甲 乙(1)图甲中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主要目的是_。(2)将图甲中 b 装置放在某环境中培养一昼夜,测得这一昼夜中某玻璃钟罩内 CO2 浓度下降。试 分析 b 装置中 CO2 浓度下降的原因_ (3)该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实验步骤继续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选用盆栽天竺葵的多片叶 子,均切断中间的叶脉(如图乙)。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 48 小时。摘下叶子,放在酒精中水浴 加热。光照 4 小时左右。用水清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该小组实验的步 骤不合理,请写出正确的实

6、验操作步骤:_(填序号)【答案】(1)排除土壤中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对实验干扰(2)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3)4 (2019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容器编号123456平均时间/秒s3.23.85.07.111.119.0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深油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

7、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示数增大不明显。(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答案】(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解析】【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石灰石变混浊时

8、间的长短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在玻璃罩内的分别情况;时间越短,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时间越长,二氧化碳浓度越小;注意温度对二氧化碳运动方向的影响; (2)根据温度计的示数可以掌握蜡烛燃烧时玻璃罩内不同位置温度的变化; (3)玻璃罩的高度大,二氧化碳会冷却,从而下沉堆积在底部,据此解答。 【解答】(1)根据实验一可知,A组玻璃罩内高度越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应该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A组实验高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产聚积并逐渐下沉; (2)实验二种温度计的高度不同,可以测出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因此探究的问题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

9、)在B组实验中低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5 (2019温州)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

10、复实验。(1)该实验通过_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_(例举一点)(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_。【答案】(1)装置内氧气含量降低的快慢(2)排除不同蟑螂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在同一容器内控制温度连续变化)(3)a【解析】【考点】控制变量法,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

11、要的意义。 【解答】(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通过测量容器内的 氧气含量的数据来反应的; (2)方案一是在同一个容器内实验,而方案二是在两个容器内实验,且方案二使用了两只蟑螂,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3)蟑螂的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所以二氧化碳含量要增加,由丙图可知,其呼吸作用是先快后慢的;故a符合; 故答案为:(1) 装置内氧气含量降低的快慢;(2) 排除不同蟑螂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在同一容器内控制温度连续变化);(3)a6 (温州市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科学)资料显示,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H2O2 溶液,加热到 80

12、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取等量的 5%的H2O2 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山山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他再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结合上述现象,分析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2)图丙中A、B、C、D 均为收集气体时所用装置。若要制备干燥的氧气,可以用_装置收集。 (3)图丁中虚线表示加热分解 50ml 5%的 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丁中作出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 50ml5%的H2O2溶液时,其生成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

13、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答案】(1)加热过氧化氢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汽随氧气一起逸出,水蒸汽的含量较高,氧气的含量较低(氧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含量太高、氧气不纯、氧气纯度不够、氧气浓度太低;氧气中混有其他气体)(2)BC(3)7 (温州市瓯海区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科学试卷)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1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照适宜)。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

14、不限。请完成相实验步骤设计。学法指导:变量的确认和控制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探究技能之一。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实验步骤。(1)(自变量的确认与控制)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2)(选择研究材料,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_,每组50粒。(3)(设置对照组)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分别加入_;另1只培养皿加入_。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4)(进行对照实验,排除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的干扰)将5只培养皿置于A培养;_,以保持纱布的湿润。(5)(因变量的观

15、察指标;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1周后记录种子发芽数量,统计各组种子的发芽率;一段时间后,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_。【答案】随机平均分成5组(1分)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或等量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2分);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2分)。恒温光照挤养箱堵养(或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1分);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量的蒸馏水(2分)。计算平均值(l分)。8 (2020年乐清市乐成公立九年级一模试卷科学)萌发的种子中同时存在两种淀粉酶,分别是淀粉酶和淀粉酶,它们都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酶的含量是种子萌发率的重要指标,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

16、越高。某兴趣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比较A小麦和B小麦中淀粉酶的多少,从而选取萌发率高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 【查阅资料】温度与 pH 对淀粉酶和淀粉酶活性影响 pH3.6 温度 t60 淀粉酶 活性丧失 活性不变 淀粉酶 活性不变 活性丧失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1 选取 100 颗 A 小麦种子和B 小麦种子,处理后,获得 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和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2 取 10 支试管各加 A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记为 1-10 号试管,再取 10 支试管加 B 小麦淀粉酶提取液 1ml,记为11-20 号试管,20 支都置于70恒温水浴15 分

17、钟。 设计对照实验 3 每支试管同时加入 40的淀粉溶液 2 ml,置于 40恒温水浴,5 分钟后同时滴加盐酸 2ml。 控制实验条件 4 测量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 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2 中将试管置于 70恒温水浴 15 分钟的目的是_(2)实验通过测定_来判定淀粉酶含量的多少。 (3)种子在萌发时,淀粉酶的含量会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淀粉酶越多种子萌发率越高的原因是_【答案】(1)使-淀粉酶失去活性,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5 分钟每支试管中麦芽糖的含量(3)-淀粉酶越高,单位时间内分解淀粉的量越多,释放的能量多,促进种子萌发。9

18、(2018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一))科学实验中经常要多角度观察或推测现象,并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小组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有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 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后能证明NaOH与CO2 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甲反应后所得溶液缓慢加入丙实验后所得溶液中,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则该过程中丙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为达到排放标准,加入少量已部分变质的熟石灰调节PH接近7后排放。【答案】(1)溶液红色褪去,温度

19、计示数升高(2)丙试管中液面高于乙(只写丙试管中液面升高给1分)(3)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10(温州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为了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其导电能力(电阻)的影响,请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任务。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有:干电池3节,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小灯泡1个,开关1个,氯化钠溶液导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氯化钠固体若干,蒸馏水若干,天平一架,量筒(200毫升)1个,烧杯(250毫升)若干。实验步骤要求:不必叙述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只需说明配制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建议氯化钠溶液质量

20、分数在10%25%之间。步骤中包括预测实验现象(若是数据,可用字母表示),并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论。(1)请完成实验步骤:按照如下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小明进一步实验时发现,向同一杯氯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将装置中的a、b距离变大,则导电能力(电阻)也会随之变化,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这是 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答案】(1)按照如下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15%、20%和25%的氯化钠溶液;(1分)将1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导电装置,接入电路中的 处,读出电流表示数I1与电压表的示数U1,计算电阻值R1a并记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量得出R1b、R1c,

21、计算出平均值R1;(1分)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分别装入导电装置,重复步骤,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R2、R3、R4;(1分)比较R1 、R2 、R3 和R4,若R1 R2 R3 R4,则可得出结论: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其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小)。(1分)说明:对比实验3组或以上;电路中观测对象电流表、电压表、灯泡三者只取其一,结果定性判断逻辑合理也可;(2)导体长度(3分)【解析】【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分析】(1)要测量电阻,必须先连接好电路,而连接电路前事先要设计好电路图:根据可知,测量电阻其实就是测量电压和电流,因此电源、开关、电流表和待测电阻串联,电压

22、表测与电阻并联,为了获得多组数据,需要串联变阻器。 因为要测的是氯化钠溶液的电阻,所以闭合开关前要事先配置好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将其中一种溶液接入电路,并不断改变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记下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客观公正,换用其它溶液重复实验; 分析结论: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其中离子的浓度有关,质量分数越大,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据此分析。 (2)影响电阻的因素分别为: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11(2017温州)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

23、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实验序号重物质量(千克)下降高度(米)升高温度()实验序号重物质量(千克)下降高度(米)升高温度()12050.54

24、10100.5220101.0530101.5320151.5640102.0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 米。【答案】(1)刻度尺、温度计(2)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散热)(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2012(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科学试卷)实验中,老师将一些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加入同一只烧杯中,让小明探究此时烧杯中溶液中有些什么成分。小明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溶质中可能只有NaCl 猜想:溶质中可能有NaCl、HCl、NaOH 猜想:溶质中可能有NaCl、NaOH 为了探究猜想,有人设计了以下的三个探究方案。预设步骤预估现象方案A 取少量反应

25、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试管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酚酞试液不变色方案B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方案C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试管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生产白色沉淀(1)你认为小明应该选择方案 ,才能完成猜想的探究。(2)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根据小明的实验操作与现象,猜想 是正确的。(3)老师提出:小明的猜想存在问题,有一种是不可能的错误猜想,还有一种可能没有写出,请写出小明没有写出的猜想是:溶质中可能有 (填化学式)。【答案

26、】(1)B (2) (3)NaCl、HCl13(2016 学年温州实验中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业调研(科学试题卷))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那么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组讨论】甲猜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乙猜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设计实验】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下表【答案】(1)(2)当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甲试管产生的气泡速度明显比乙试管大14(201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考试科学卷(2016.

27、3))某研究小组想测一个额定电压为2.5伏的灯泡的额定电流,己知电源电压为6伏。(1)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a所示,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其原因是_。(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实验次数1234电压表示数伏1.01.52.02.5电流表示数安0.160.220.26通过分析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_安。(3)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适的是_。【答案】(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或电流表与小灯泡并联(2分);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小(1分),灯泡又与电流表并联(1分),流过灯泡的电流几乎为0(1分);(2)0.3(3)R2。15

28、(2010温州)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一)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二)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三)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四)记录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1)为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小明对哪些变量进行了控制?_(列举两个).(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请写出一点改进建议:_【答案】(1) 合理即可 (2) 碱性对发质影响比较大 (3) 使每组头发数增加一些,这样使实验更加有说服力.(其它合理均给分,如时间方面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