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58.94KB ,
资源ID:52755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755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人风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人风骨.docx

1、学人风骨学人风骨 这是关于一批著名知识分子品格的系列随笔,我称之为“学人”,是因为我没有能力给这个群体选择一个更确切的名称。他们既不同于古代的“儒”和“士”,也不是所有现代知识分子都具有那种优秀品质。他们学有专长,或从文、从工、从商,或从政、从军,在某个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在国际享用盛誉。这些十分值得尊重的人,对真理、正义和良知的信仰,是用财富、荣誉所不能交换的;他们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是用地位甚至生命的威胁所不能动摇的。他们表现出来的风骨,在当代知识分子中似乎是很少能见到的。学人风骨之一读马寅初、徐铸成最初知道马寅初这个名字是在1957或1958年,记得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一

2、群人围着转圈,像做游戏似的。从题目看是批判一位叫做马寅初的学者“团团转”理论。那时即不懂得团团转的内容,也不太了解马寅初其人,只是觉得漫画好玩。当然漫画作者出发点是反击“右派”的,滑稽的是那位漫画家最终也没逃脱当“右派”的厄运。同时还从报上看到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我还是搞不清马尔萨斯和马寅初两个马家理论到底怎么回事。直到拨乱反正伊始,百废待兴,全国面临严峻的住房问题,我再一次注意到人口问题。国家提出近期和中期居住标准解决目标,城市标准大约分别是人均5平米和9平米。我觉得泱泱十几亿人口大国,谈何容易。于是给自己拟定一个学习和研究的题目建筑与人口。我费尽心机搜集许多关于人口方面的资料,越研究越困

3、惑。转眼过去近30年,其它内容都已经遗忘,只记得最令我惊奇的是,当年中国的人口学家,除马寅初外,几乎无一例外被打成右派。我估计是由于马老在国内外影响太大,连蒋介石都没敢杀他,我们的当权者也不便拿他祭刀。最近读到马寅初全传(彭华著),我对这位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才有了进一步了解。书看完了,印象深深烙在脑袋里。只要想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马寅初先生一生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前后跨越整整一个世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抗日时期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的淋漓尽致揭露和猛烈抨击;第二件事是1957年之后,面对声势浩大的围剿批判,所表现出的威武

4、不屈和大义凛然。抗日时期,马寅初先生身居重庆,一不做官,二不发财,潜心学问,寻求救国之道。他在对学生军人讲演中,在文章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而再再而三地痛斥发国难财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日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上等人” 既不出钱也不出力,从中牟利发国难财;而“上上等人”利用他们的权势,趁火打劫大发超级国难财。他愤怒地指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他大声疾呼要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强烈要求就从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开始实行,并把矛头直指蒋介石,要求蒋“大义灭亲”。马寅初先生的声音当时被称为山城的“狮子吼”。这是何等的胆略,何等的气魄!蒋介石政权软硬兼

5、施,威迫利诱,跟踪恫吓,幽禁软囚,甚至投入息烽集中营和上饶集中营。最终蒋介石还是没有敢杀他。第二件事,建国以后,马寅初先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政议政,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他的“大小团团转”理论和“新人口论”。我粗浅地理解,所谓团团转大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综合平衡;而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面前,其实毛泽东也多次谈及。但不幸的是马寅初先生的人口理论与毛泽东的“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发生冲突。1958年以后,报纸、杂志、大字报,各种会议对马寅初先生进行了长时期的围攻。中央有人劝说马老先生“写个检讨,认个错”,似乎这样还可以保住全国人大常委和北京大学校长职务。最难能可贵的

6、是,为维护学术尊严,为国家长远利益,马老拒绝检讨,从而丢了各种职务。直到1979年,马老得到平反。这时的马老已经下身瘫痪,进入耄耊之年。“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尽人皆知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发展现代化的巨大包袱。几十年间,马老经历了挨批、被免职和轰动一时的平反,面对大起大落,马老心如止水般平静。马老1882年生于浙江嵊县,一生坎坷奔波的马老居然整整活了100岁,我想这也和他的胸怀博大密不可分罢。就在读完马寅初全传,意犹未尽的时候,女儿又给我推荐了报人风骨徐铸成传。马寅初和徐铸成,本是两代人,分别出生于1882年和1907年,一位是浙江人一位是江苏人,所从事的专业各不相同,但“风骨”二字却把他们二人乃

7、至那一代许多学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徐铸成三个字,几十年前在有关现代文学资料里见过,印象不深,只记得是一位报人。读了李伟先生这本书,深为徐铸成先生的精神打动。确切说,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一个世纪以来,报人们是怎么样走过来的。徐铸成先生最感人的是三次创办文汇报。1937年上海失守,租界变成“孤岛”,文汇报就是在这夹缝中顶着炮火诞生的,他们面临的是日本人的手榴弹袭击,国民党CC系和宋子文、孔详熙的金钱收买,英国人的拆台,他们在腥风血雨中屹立了17个月,对于一个文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虽然它只存在了17个月,却向世人宣布:“人心没有死,中国不会亡!”徐铸成重返文汇报是在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他以一个中国知识

8、分子的良知,反对内战,如实报道揭露“下关事件”、“520惨案”等政治事件,成为蒋管区的一盏进步明灯。报人的这种信守,随时面临的是死亡威胁。他巧妙地冲出软禁到了香港,第二次在香港恢复文汇报,坚守这块阵地,直至被我党转移到解放区。第三次创办文汇报的悲惨结局,是尽人杰知的,换来的是“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之后的22年间,过的什么日子是可以想象的,但徐铸成先生活了过来,而且活得那么坦然。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徐先生历经劫难后,以85岁高龄猝然去世,无疾而终。两本关于著名学人的传记读完了,在我脑海里深深烙下 “风骨”二字,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二字的深层含义,我翻开辞源求证。对“风骨”的解释是“品格,骨气

9、”,对“骨气”的解释是“谓有执守,不随俗”。我几乎有些失望,好像这解释很不解渴。这就是我自己的可笑了,辞源怎么能像我那么感情用事呢? 学人风骨之二坚守与开拓读梁思成、林徽因林徽因的名字,前几年一度倍受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那位著名的浪漫诗人徐志摩有关。林徽因“她总是被与别人捆绑在一起,作为徐志摩的热恋闪闪烁烁地让今人猜测无限。于是,什么杰出的女建筑家,独特的女诗人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诗人徐志摩”(张清平著林徽因序)。这篇序是作家张洁写的,对这段话我我非常有同感,我作为一名建筑师,甚至感到很悲哀。我不怀疑有关徐志摩那段故事的存在,更不是反对学者大师有自己的感情生活。只是认为,对于林徽因先生,更应

10、关注的,是她和梁思成先生对于我国建筑事业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以及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所表现出来那种超乎常人的坚忍精神,这才是真实的林徽因最闪光之处。我从选择了建筑学专业,就开始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响亮的名字,但最初只知道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鼻祖、泰斗,在建筑界最有影响的是“北梁(思成)南杨(廷宝)”,但对他们没有太多具体的了解。我有幸见过梁先生一面,那是在北京毕业实习时辅导老师刘振亚先生带我们几个同学去的。那时林先生早已去世,我的老师是梁先生的弟子,我自然就是梁先生的徒孙了。几十年过去,印象有些淡薄了,只记得当时他还是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对我们几个晚辈很平易近人。换了今天如果有这样机会,我们肯定会

11、提出一大堆问题请教,好好聆听先生的教诲。现在想了解这两位大师,只有靠书本了。前一段时间读了梁思成的山河岁月(林与舟著)等四部关于梁林二位先生的书籍,使我再一次有机会窥见大师的崇高境界和独特的精神风貌。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莱特,留下不朽的作品考夫曼(流水)别墅;美籍华人贝聿明大师的肯尼迪纪念馆为世人传颂;而梁先生虽然留给我们的作品并不是尽人皆知,但他为我国建筑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却是几座经典建筑作品无法比拟的。梁思成先生是清末著名维新领袖梁启超的长子,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他系统学习了西方建筑历史后,感慨于中国没有自己的建筑历史,他说,“我在学习西方建筑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12、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我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怎么能没有建筑史?”我理解,这里所说的“史”不是历史的史,而是 “史籍”的史。这样一个念头,使梁思成走上探寻祖国建筑瑰宝的艰辛之路。开始用现代科学手段测绘遗存下来的古建筑,总结几千年中国建筑历史,一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夫妇在调查测绘中国古建筑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1931年梁思成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为揭开中国古建筑之迷的艰苦跋涉之路程。在六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奔波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考察测绘了大量频临毁坏的古建筑。当时的情况是军阀割据,土匪横行,交通落后,霍乱肆虐,随时都面临生命危险。不要忘记,

13、梁林二位出身名门,自幼生活条件是多么的优越。为了事业,他们承载了多么大的落差,在崎岖的山路坐的是颠波摇晃的驴车;在偏僻农村睡的是与虱子、跳蚤为伍的土炕;他们爬上几十米高摇摇欲坠的古塔,他们的感觉不是苦,而是兴奋。当今建筑业的学子们,你们可曾知道,中国建筑史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批古建筑,在以后几十年间,或由于年久失修,或由于频繁的战乱,或由于要砸碎一个旧世界的狂躁,有许多已经永远地消失了。一代宗师为民族为后人抢救下多么宝贵的资料!几十年后,我坐在明亮教室,听老师讲授中国建筑史,并不知道前辈付出的艰辛,所以也并没有十分珍惜这门学问,现在想起来确实很对不起学界前辈。凑巧的是,给我们讲授建筑史的林宣教授

14、,恰恰就是林徽因的堂弟。世界太小,有些事情实在不可思议,由于“文革”的耽误,林宣的职称60年代仍是副教授,拨乱反正后林宣已经是一位老人,为了摘掉头上那个“副”字所撰写的论文,按程序要经过其他教授专家评审,据说审这篇论文的恰恰是当年那位浪漫诗人的表弟。我听到的是林宣论文得到的评价让人很愤愤不平。但愿这仅仅是道听途说罢。对北方地区古建筑的考察,是在日本侵华越演越烈,炮声隆隆的背景下坚持进行的。而当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半个中国,梁林先生避居昆明时,跋涉数千里对川康地区古建筑的考察,是在日军飞机轰炸频繁的环境下进行的。据吴荔明著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介绍,梁、林夫妇和营造学社同仁前后踏遍全国15个省份的200

15、个县,实地考察研究了2000座古建筑。在四川李庄,林先生罹患肺结核,生活异常困难,是躺在病榻对古建筑进行研究。解放后,林徽因设计国徽时,已经有两片肺叶成为空洞。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古建筑所作出的努力和抗争是尽人皆知的,早在抗战时期,梁先生编写了沦陷区文物建筑表,发给当时在轰炸日军基地的美国飞行员;1948年北京围城之时,著名学者张奚若先生带着解放军拜访梁先生,又是梁先生为我军围城部队提供北京应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分布图,以备攻城时保护之用。梁先生对共产党如此重视保护文物十分惊喜,又组织建筑系教师突击编制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为在解放战争中保护古建筑提供依据。另外,梁先生对于保护日本古建筑所做的巨大贡献

16、,则很少为世人所知。二战后期,他告诉美国军方,希望为全人类留下奈良和京都两座古城。战后,一位日本古建筑学者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次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对保护文物是重视的,1949年1月16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文物古迹的电文指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顺便说一句,每当回顾这段历史,总要想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傅作义先生,他的明智之举,成全了北京的和平解放,避免了这座中华民族瑰宝之城免受炮火的摧残。在另一份材料中,我还看到一个情节,

17、解放西安时,上级部队有过指示,攻城不准使用大炮。真是万幸,西安那可是13代古都啊!明城墙、钟鼓楼、城隍庙等一批古建筑遗产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遗憾的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北京的一段段城墙、一座座城楼和牌楼遭到厄运,拆的拆,毁的毁,几乎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些建筑群。为此,梁先生奔走呼号、据理抗争。但这次,他反对的是时代主流,挑战的是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因而他的努力收效甚微,他痛苦,痛哭,用他自己的话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早些年听到一则传说,北京拆除某一座牌楼时,惟恐梁先生阻拦,中央刻意调虎离山,让梁先生出差,等梁先生返

18、京发现又一座文物被毁,大哭了一场。情节的真假已没意义去核实,但起码有三点是真实的:第一,当时当权者对北京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很淡;第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与梁先生交锋多年,碍于梁先生在学术界的威望,有时也得做些让步和规避;第三,梁先生对民族文化遗产视若生命。梁林二位先生是我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众所周知,享誉国内外的清华建筑系,是梁先生创办的,时间是在抗战胜利后。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建筑系是原东北大学建筑系。这个建筑系,1956年院校调整时,迁到西安,与西北大学、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专等四个建筑系合并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第一任系主任就是梁林先生东北大学的学生刘鸿典教授。这个建筑系的命

19、运多舛,似乎和它的创始人一样,在“以钢为纲”的年代,国内少有的专门的建筑学院一度被改为冶金学院,在建筑界名落逊山。但在师生胸中,那压抑已久的对建筑事业的挚爱,在改革开放之初迸发了,80年代在国际设计竞赛中异军突起,接连取得非常惊人的成绩,当然这是后话。梁先生的治学精神,梁先生的那份坚守,还是通过他的学生一代代传了下来。这第一个建筑系,是1929年梁林二位先生应张学良之邀到沈阳创办的,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呢?林徽因形容说,“一到晚上经常有土匪出没(当地人称为胡子),这种时候我们都不敢打开灯,听着他们的马队在屋外奔驰而过,那气氛真是紧张。”老一代学人,为了事业所做的奋斗,所付出的代价,由此可见一斑。

20、所以我说,凡是中国国产建筑师,无论哪个学校毕业,无论是否见过梁先生,都是梁先生直接或间接的弟子。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他们的精神将永垂建筑史,他们的精神是什么?他们坚守的是信念,是事业,是民族优秀的文化,开拓的是科学的建筑教育,是现代建筑创作道路。今天我们走在他们用血汗铺砌的大道上,应该更多地继续老一代建筑大师的这种精神。•学人风骨系列之三•从容淡泊 读钱三强、何泽慧在我国近现代,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那就是钱氏家族。被称为科学界的“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就在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三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分别出生与1911、1912、1913年,至于辈

21、份以及血缘远近就不清楚了;同时他们当中一位被尊为中国“导弹之父”,一位被誉为“原子弹之父”。过去知道在“五四”时期有一位学者叫钱玄同,现在才知道那就是钱三强的父亲。此外,著名外交家钱其琛、作家钱钟书、水利专家钱正英也都出自这个家族。他们的祖先就是“五代十国”时期钱武肃王钱鏐之后。这种奇迹,我相信不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民族也是罕见的。至于为什么会在一个家族里集中出现这么多人才精英,起作用的是是血统,是基因,还是千古代代相传的家训?那就不是我能够研究的事情了。读钱三强与何泽慧(祁淑英著),在感慨于他们辉煌一生和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一直品味着他们对待生活的从容淡泊。钱三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和清华大

22、学,1937年开始留学法国,在法国的11年,曾经在居里夫妇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何泽慧与钱三强有类似家族背景和经历,同一时期她先是在德国,而后到法国与钱三强一起在居里夫妇身边从事核物理研究。1946-1947年他们发现并公布了关于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及其机制理论,引起世界科学界高度重视,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就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牢记钱玄同先生“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教诲,1948年从容地登上驶往祖国的轮船。解放后,钱氏夫妇受命组建近代物理研究所。当时中国核物理实验技术只相当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水平,他们激励大家奋起直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取得惊人的进展,先后建成重水反应堆、回

23、旋加速器。在苏联毁约,撤走专家的条件下,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然而,原子弹第一大功臣却受到“极左”路线迫害,钱三强被派往河南农村参加“四清”。现在看来,这件事似乎十分滑稽,十分荒唐,很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但在那个年代却丝毫不奇怪。就在原子弹爆炸后第三天,他从容地踏上开往河南的硬座车厢。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而我们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但这时为原子弹呕心沥血的两位世界级科学家已经变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次批斗何泽慧,“她总是潇潇洒洒地走上台去,胜似闲庭信步。

24、”我深信这是真实的,他们对待一切荣辱,都是那么从容。1969年他们两位又被敲锣打鼓送上西去列车,发配到陕西郃阳“五七干校”。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二位自幼的优越生活条件,以及在欧洲11年的洋面包生活,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同日而语的,而在渭河故道他们住的是荒山野岭毛草房,睡的是土坯炕,听的是饿狼嚎叫,吃的是小米干饭,干的是繁重农活。以事业为生命的科学家,告别核科学,心情当然是沉重的,但他们不放纵自己的感情,他们感叹西北荒原的沧桑和悲壮之美,把这一切看做是小憩与静养。直到钱三强昏倒在打谷场上。1992年伟大的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从容地走完自己的一生。2005、2007年温家宝总理两次到中关

25、村14号楼看望何泽慧院士,坐在那狭窄的客厅,再一次提出给老人家换房子,何老的女儿说:“父母从1955年起,就住进这套房子里,迄今已逾半个世纪,这里有好多记忆。”温总理说:“这里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精神。”是的,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一生大起大落,每一个关键时刻,无论面对的是荣誉,还是灾难,都是那么从容,这里面就是有一种精神。一种以事业为重的精神。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才能具有那么宽广的胸怀,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这是我们活着的知识分子应该认真思考和学习的。•学人风骨系列之四•爱国心之痛读马思聪像喜欢文学艺术一样,我也喜欢音乐,不过不太懂。马思聪先生的小提

26、琴独奏我是听过的,那是1959年在西安,50年过去,我只记得是在北大街五•四剧场。这个剧场观众厅只有单层,没有楼座,座位还是那种长条椅子,五个座位连在一起的。当时西安市有几处更豪华的演出场所,像人大会堂,人民剧院等,为什么选择五•四剧场呢,当时听说因为这个剧场的音响效果最好。就像几十年后我在海口听过盛中国的音乐会一样,不是很懂,除去觉得很动人之外,也说不出水平高在哪里。那时误认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马先生作曲,以后才知道,是陈钢与何占豪的作品,而思乡曲是马思聪的代表作之一,我却把小提琴曲梁祝安到这位大师头上,张冠李戴了文革中听说马思聪先生跑到国外,几十年后又听说他客死他

27、乡,我虽然是经历了文革的,可以想象那样一位名人会受到什么样的迫害折磨,但并不十分理解他的痛苦心情。读了叶永烈的马思聪传,让我进一步理解了马思聪,而且我自己的心痛久久不能平静。马思聪先生1912年生于广东海丰,13岁随长兄去法国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岁学成回国,青年时代他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音乐家,1949年以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别的不讲,看了这部传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爱国情怀。1948年马先生在广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一天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登门拜访马先生,寒喧过后,大使说:“如果你愿意把美国作为你的第二祖国,只要你说一声,我马上就可以把你和你的家属送到美国。美国的大学,乐于聘请你为教授”

28、马先生回答得十分巧妙:“我的法语很流利,可是英语讲不好。”以此回绝了去美国的邀请。没过多久,美国驻广州新闻处处长纽顿再一次登门,向马先生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请他到美国去。这回马先生,拿起小提琴拉了一曲思乡曲作为回答,这真是一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马先生思想进步,在广州呆不下去,躲到香港,1949年还是被乔冠华他们辗转送到解放区,迎来了盼望几十年的新中国。马先生的选择再明白不过了,谁能说他不爱国?他不仅是爱国的,而且爱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然而,最后却冒死乘一叶小舟,偷渡香港。当时那种恐惧、无助、悲伤是可以想象的。六十岁以后,我最喜欢读的书是传记,特别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传。这里的“老一代”知识分子

29、,或者说是学人,指的是20世纪初前后出生的那批人。他们经历了民国、抗战、新中国几个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从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脱胎,那时的读书人本来就少得可怜,现在能活过来的已经为数不多,活着的也已经八、九十以至一百来岁,或坐在轮椅上,或躺在病床上,行动自如头脑清醒的寥寥无几。他们活在世上就是国宝级人物,名声特大的那几位,逢年过节国家领导人说不定还要到医院去看望一下。有的时候电视采访镜头还会光顾到这些人,每见到他们或提起他们,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从他们身上有学不完的东西。你要问我他们的精神里面最可贵的是什么,我说首先是他们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现在你说谁爱国谁不爱国,确实很

30、难界定,也很少有人会从这个角度去衡量人和事。几十年前可不一样,在那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每个历史转折,每年,甚至每天都面临爱国不爱国,爱到什么程度的选择。20世纪初面临推翻清王朝的抉择,现在也不能说那时的“遗老遗少”就是不爱国,只有“驱逐鞑虏”是爱国;5.4运动的发端与国权有关,可是当时有一些学者从维护传统文化角度出发,不十分支持,也不能下结论他们不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不爱国的;但是日本侵华,对当时每个人爱国与否可是硬碰硬的考验,到任何时候都可以肯定地说,汉奸是卖国的,抗日是爱国的。华北沦陷,多少知识分子万里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到后方去,无论是到西南还是辗转到陕北,毫无疑问都是爱国的。解放

31、战争炮声中,一批知识分子学者去了台湾或美国,现在也开始客观地看待,不再不分青红皂白冠以反动的帽子。爱国不爱国区别在哪里,面对异族侵略那是再明显不过了,除此而外我说他们的爱国情怀,主要是把国家民族强大富强当作己任,用自己的知识和奋斗振兴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包括经济上和文化上。1949年,老一代知识分子大部分正值壮年,学有成就,蒋介石也知道这些精英对一个政权是有用的,安排了许多次飞机专门到北京接他们去台湾,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是和胡适先生被用同一架飞机接到了南京,胡去了台湾,陈留在了国内。当时的许多学者都面临去和留的选择。老舍先生1949年正在美国讲学,他毅然回国了;钱学森在美国已是著名科学家,他克

32、服诸多障碍回国了;钱三强1948年回国,国民党政府留他在南京,他还是坚决到北京,几十年为新中国两弹作出杰出贡献。有人会说,几十年后他们一定后悔了。我读了几十部传记,还没发现哪一位后悔,就像马思聪这样文革偷渡出去,晚年客居美国,他朝思暮想的是回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一首深沉的思乡曲伴陪音乐家走完痛苦的晚年。一份材料显示,近30年出国留学的达到139万多人,至今回来的不足39万。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是好事,不回来也不一定就是不爱国。不过当今有识之士常议论信仰危机,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用什么填补信仰危机的空白?我觉得,让每个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不现实的,大力推广一种宗教也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还是培养一代人的爱国感情是最重要的,最现实的。从孩子,从青少年时代就提倡人活着要有些信仰,要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只有把国家搞强大、富裕起来,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每个人、每个家庭才能越过越好。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就是近来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