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4.09KB ,
资源ID:52712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71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2. “造成了一个

2、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推行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影响3.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4. “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

3、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不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据此判断,该材料应出自A张学良东北易帜回忆录 B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C蒋介石1936年日记 D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5. 2012年,海峡两岸第八次“陈江会”再次取得丰硕成果,两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还启动互设办事处事宜;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了17项共识;两岸经合会第三、四次例会顺利召开,经贸团体互设办事处取得突破;第四届海峡论坛再续新篇。这一系列活动说明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C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D两岸交流合

4、作的制度化、机制化模式更加稳固6. “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B美国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7. “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做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D基本铲除

5、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8. 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A.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B.重新提名进行组阁C.扩大议会的权力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9.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包括 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目标 第一次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性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 B. C. D.10. 某学者认为“帝国在政治上生来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属单位几乎总是喜欢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

6、且这些单位的那些反对派精英几乎总是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不会被攻克,而只会分崩离析。”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A反对派势力的强大 B地方势力的发展C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 D社会主义阵营瓦解11. 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12.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的政策阻碍了资

7、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13.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 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 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14. 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A中国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8、B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中国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门化趋势日益明显 D中国政权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15.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16. 列宁说:“我们宣布新经济政策后,提到日程上来的竞赛和比赛,是一场严重的竞赛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斗争形式。”这表明新经济政策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途径 B实质是鼓励两种经济形式的斗争C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D避免了阶级斗争的发生17. 对图3解读正

9、确的是 图3A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B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失去了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C美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D凯恩斯主义始终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18. 罗斯福说:“我希望得到的评价是,我首任总统时,那些代表自私自利、权欲的势力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到我连任总统的时候,这些势力会遇到克敌制胜的强手。”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代表了下层群众的利益 B维护了资本主义的长远利益C遇到了强有力的阻碍 D压制了法西斯势力19. 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A注重修养 B强调等级 C主张民主 D关注人伦20. “上善若水”的意

10、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21.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2.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

11、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A荀子 B墨子 C老子 D孙膑23.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4.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2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12、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26.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平天下27. 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28.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

13、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专制统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29.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30. 郑人游于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

14、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这里的“乡校”A是百姓参政议政的地方 B类似于雅典的公民大会C可以起到监督统治者的作用 D只有贵族能够参加31.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32.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

15、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33. 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A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 B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C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D注重对科学真理的追求34.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35.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

16、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36.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37. 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

17、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 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 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38.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昆曲39.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

18、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40.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41.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A. 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

19、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42.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43. 张之洞曾说:“今日五洲各国之交际,小国与大国交不同,西国与中国交又不同。即如进口税,主人为政,中国不然也。寓商受本国约束,中国不然也。各国通商,只及海口,不入内河,中国不然也。华洋商民相杀,一重一轻,交涉之案,西人会审,各国所无也。”由此,他主张A取缔列强特权,实行闭关锁国 B清除外国势力,推翻清廷统治C抓住有利时机,进

20、行全面改革 D抵御列强干涉,维护国家主权44. 1921年学艺杂志之文学与国家关系一文中写到:“欧化而兼重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数典而忘祖,舍田而耘,立见其败。”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A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固思想 B全盘否定西方文化价值C反对中西文化的调和 D没有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45.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46. 某学者说:“孔家店倒了,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牌位,还

21、是回到民间社会,确立其文化个体性?”该学者旨在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提法 B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D主张重建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47.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在此毛泽东认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A实行君主立宪 B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走十月革命道路 D开展“工农武装割据”48. 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l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中提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

22、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这表明陈独秀A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场 B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C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D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答卷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9题18分,第50题14分,第51题20分,共52分。49.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23、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材料二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摘自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

24、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4分)(2)材料二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

25、主要原因。(8分)50.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

26、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8分)51. (20分)运河漕运关系王朝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日伴着新兴的大一统帝国而生的客观形势之下,有开辟这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之必要,运河之于唐宋帝国,着实象动脉之于身体那样,它的畅通与滞塞,往往都足以影响到国运的兴隆和衰替。 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材料二 辞海释:漕运者,水道运粮也。它是指中国古

27、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元代漕运河运、海运并举,而以海路为主。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朝规定漕运全部经由内河,停止海运,漕运全由运河承担。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黄河占道,运河淤塞,朝廷存在河运海运之争,但还是河运一派占优势。明清漕运有州县“收米一石止作七八斗” ,“每办一漕,额多之州县官立可富有数十万之巨资”, “吞艘行数千里之运河,过浅过闸有费,督运催攒有费,淮安通坝验米有费,丁不得不转索之官,官不得不取赢于民”,“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 根据运河史话资料整理材料三 同治十年(1871年)江苏漕运行海道,江南运河仍疏浚维修不

28、断,黄河以北的运河,借黄水济运,借黄通漕,容易淤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粮改为折色(折现银),漕运废止,但至三十年始裁漕督,全废河运。 梅芸大运河历史兴衰及原因之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条件。(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重视运河漕运的客观原因,(2分)指出明清时期漕运方式的弊端,(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阶段漕运方式变化给明清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运河漕运走向衰落、最终停止的原因。(8分)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10:CABDD BBDCB 11-2

29、0:BAAAA AABAB 21-30:ACDBC BABBC31-40:BCBCB DBAAB 41-48:DCDDD BCC 二非选择题49.(1)共同:任用贤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2分)条件:传统主流思想倡导“仁政”、道德、气节;科举制度的实行(或监察制度、谏官制度的制约等)。(4分)(2)方法:阶级分析法。(或阶级斗争思想、“左”的思想等)(2分)缺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历史问题(不实事求是)。(2分)(3)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分)50(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

30、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分)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4分)(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5分)思想根源:继承了儒家的“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3分)51.(1)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南方经济的发展。(4分)(2)原因: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2分)弊端:运河漕运盘剥百姓;滋长河政腐败;陈规陋费,背离市场。(4分)影响:海洋意识薄弱,海洋航海技术由领先逐步落后;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2分)(3)原因:运河淤阻;漕粮改为折色(折现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南地区,社会动荡;轮船招商局的成立,近代铁路运输业兴起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