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4.17KB ,
资源ID:5270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70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门课程大学教学论.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门课程大学教学论.docx

1、第二门课程大学教学论高等学校教学法专题一、本专题报告不同于以一门“精品课程”的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其它专题报告。它所探讨的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一般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等。二、“精品课程”的教学研究很重要,既可直接应用,又能增长学科知识;一般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也很重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水平。对新教师培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专题报告,内容较多。本次报告只能讲四个专题:专题之一:教学理念 专题之二: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专题之三:教学方法 专题之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其他内容请自学有关参考书: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第11-14章,(

2、2009年修订版,北师大出版社)。杨德广、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学第8、9章,(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专题之一 教学理念 教学,是一种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对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道德与思想意识,有选择地进行传授,使人类的文化绵延不断地传递与发展。人才的培养,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实现,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其它各项工作,大多是围绕教学而展开的。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创造性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

3、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水平、能力,尤其决定于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师德教师责任感(二)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水平(三)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掌握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 专题之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教育媒体为中介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人类一般认识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的认识过程:(一)在学校学习的有限时间中,一般从接受间接经验开始,使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知识,发展智能。(三)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特点的形成过程。是以认识为基

4、础的智力与非智力全面发展的过程。 据此,教学过程的规律可以概括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自觉地构建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工作者总结教师长期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正确的教学原则,符合教学规律,但不是规律本身,而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 在教学论中,教学原则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指反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启下,起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师掌握教学原则,有利于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总结教学经验,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掌握教学原则并熟练地运用教学原则,比学习具体教学方法更重要。教学原则因其是教育理论工作

5、者所总结的,因而各级各类教育并不完全一样。我在高等教育学中提出了10条适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的原则:(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二)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三)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五)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六)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原则;(七)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八)少而精原则; (九)量力性原则;(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各条教学原则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保证教育质量。有些教学原则是高等教育所特有的,如第5条与第6条;更多的原则,是普通教育、高等教育都应遵循的。但对原则的要求

6、与如何运用上,大不相同。例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原则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对象与情境而灵活运用教学原则。专题之三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组织形式,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课堂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课(二)现场教学方法:参观、调查、实习实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创业平台活动)(三)自学与自学指导方法:阅读、复习、练习、课外作业、辅导。(四)科研训练方法:平时科研训练与参加科研活动、论文与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五)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平时检查(测验、考查)、总结性检查(考试)、论文与设计评审与答辩、评分。五种类型

7、中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作用。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其中:课堂讲授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是至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也是被责难最多的教学方法。最常用:低时耗、高效益起主导作用:教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知识。责难最多:不善于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启发式,把课堂讲授等同于“满堂灌”。课堂讲授若干方法问题(一)善于处理教材的系统性与讲授的重点突出。(二)讲授要“深入浅出”: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度理论、深邃思想、深刻思路。(三)善于应用启发式,吸引学生同步 思维。(四)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五)不断提高讲授的艺术性备课

8、,既要备内容,也要备方法。专题之四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在改革中发展现代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高新科技教学手段的出现、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提倡与推广 例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构教学法以及后现代主义许多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主张、试验。下面仅举已被中国高等教育界所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评析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采用适切案例,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财经、管理科类课程,也可适用于医疗、法律、教育等科类课程。国外(美国)应用已有近百年

9、历史,中国近十余年逐渐应用推广。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掌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选编案例。包括案例描述、背景材料、要求解决的问题。要符合典型性、真实性、分析价值三个原则性要求。(二)组织讨论。学生做好准备,写好方案,自主讨论;教师从旁指导、引导,但不直接解决问题,也不当裁判员。(三)方案评论。最后,教师对学生所拟方案、讨论进行情况进行评论。但一般不做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方案都可成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最优方案产自群众的智慧,实践的检验。世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一)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从重教到重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从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大学

10、学习论”的出现)(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四)运用高新科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结束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没有一种适应各种情况的最优教学方法,只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率。教学方法,“法无定法”,“有法而无法”。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面临的几个新问题 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之间的相关性如何? 传播知识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是否在发生变化? 学生的专业需求与大学专业的矛盾如何? 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矛盾。 大学本科该设哪些专业? 专业与课程的相关性? 学时与学分的关系? 担心人才培养模式走进新的误区。 一、大学的“变”与“不变” 大学的班级规模在变 学生的

11、学习需求在变 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在变 家长的期望在变 专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变 教师的需求也在变 大学的功能与职能都在变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变 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变 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变 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变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变 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变 有关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数据 部分高校的专业发展状况 2008年单科院校学科综合发展状况表 学校类型趋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专业趋同,课程趋同,教材趋同。典型案例: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目前几乎都是多科性和综合性大学,问题的关键是,学校变综合了,人才培养模式变了吗?学生知识结构变综合了吗?专业变综合了吗?课程变综合了吗?

12、 人才培养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状态下进行的教育活动,教学状态是通过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体现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 厦门大学2006级和2007级新生录取第一志愿满足情况统计 基本估计 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在沿袭历史的一种惯性,在这种沿袭中,我们还可能丢掉了某些传统。例如,在部门办学的时代,我们的许多高校已形成了运转良好的产学研机制,但现在基本没了。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识还比较缺乏,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二、“变”与“不变”中的质量命题 大学有没有质量标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3、是高,还是低?是上升还是下降?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适应、还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解决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性如何?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质量因素,还是本身就是质量的核心? 三、几个基本质量命题的解读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因此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黑洞”,既是研究的“黑洞”,也是实践的“黑洞”。 为什么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 因为不同的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对高等

14、教育的质量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大 利益相关者的增加 市场因素的影响 如何评价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西方的评价: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专家组2007年10月发布中国第三级教育考察报告:目前毕业生就业和失业困难表明第三级教育自身的不足。有迹象表明,中国的第三级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模式转变,其规模已经接近极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单靠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来获得产出,这样的想法并不合理和现实。传统教育模式更适合知识的获得,而不是高度竞争下的全球经济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同样地,它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多样化学生群体的需求。 如何评价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世界银行2009年2月12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5、中期进展评估报告,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结论是: 许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管理的计划和措施正在实施,但是,没有相关指标的数据来监测实施过程,也没有关于质量改进计划的数据或信息。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指向(内涵)究竟是什么? 应该从大学使命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内涵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质量。 温家宝总理讲话: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

16、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温家宝总理讲话: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德里克博克(前哈佛大学校长)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

17、ch Student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 回归大学之道 大学教了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核心 大学质量问题的误诊,人才培养质量等同于教学工作质量。 大学质量只是大学病灶的表面现象,质量是结果。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培养目标设计质量、教学模式设计质量、教学过程工作质量、人才培养结果质量 四、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高校在校生数世界第一 校均规模世界第一 生师比世界第一 班级规模世界第一 教学周数世界第一 教学时数世界第一 课程时数世界第一 必修课比例世界第一 学分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大学生毕业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8、 就业不容乐观 四、中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美大学学期(教学周数)比较 中美大学学分定义比较 中美大学学生学习量比较 中美大学选修课比例的比较 中美大学转专业比较 中美大学辅修制比较 中美大学重修制比较 中美大学弹性学制比较 中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比较四、中美大学学期(教学周数)比较 美国大多数大学采用学期制(一年两学期,每学期15-16周)或学季制(一年三学季,每学季10-11周),目前大约2/3的美国大学采用学期制。与美国学期制度相比,我国传统的学期制采用两学期制,即一个学年分春秋两个学期,中间由暑假和寒假隔开。中国大学的一年教学周数一般安排在40周左右。这种教学周数安排远远高于美国

19、大学的教学周数安排(美国一年约30教学周左右)。换言之,中国大学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于美国大学的学生。四、中美高校学期(教学周数)比较国别学期高校一年学期数每学期(季)教学周数每学年教学周数美国高校学期制2/3高校一年2学期15-16周30周左右学季制1/3高校一年3学季10-11周30周左右中国高校学期制大部分一年二学期18-20周40-42周说明:美国高校还有夏季学期(季),为期6、8周或10周。四、 中美大学学分定义比较 美国大学:每周1小时的课程讨论加上学生为课程讨论会做的2小时准备,等于1个课程/讨论会学分,大部分课程讨论会为3学分。每周在实验室工作2小时,等于1个实验室学分,带有实

20、验的课程一般为4学分。所以,在美国大学,一般以3学分或4学分课程居多。 中国大学:学分与学时的换算一般只包括课堂讲授时数,而不包括课外的学生的自学学习时间。一般情况下,理论课按每周1学时,上满一学期折算为1学分。而实验或实践课按理论课的1/2或1/3打折计算。四、中美大学学生学习量比较 美国学期体制下,一个本科生毕业要求一般是120学分,而在学季体制下则需要180个学分才能毕业。从课程单位来讲,学期制体制1学分相当于学季制体制的1.5学分。 中国研究型大学文科四年制学分一般控制在140160学分之间,学时控制在24002500学时之间。理工科四年制学分一般控制在140180学分之间,学时控制在

21、2400-3100学时之间。四、美国大学学季制与学期制学分要求项目学季制学期制总学分要求180个学分120个学分每学年学分要求45个学分30个学分每学季(学期)学分15个学分15个学分每门课程学分4个学分3个学分每学季(期)课程4门课程5门课程四、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学生学习量比较项目中国(学期制)美国(学期制)总学分要求160个学分120个学分每学年学分要求40个学分30个学分每学期学分20个学分15个学分每门课程学分按2-3个学分计算按3个学分计算每学季课程7-10门课程5门课程周学时约20小时课堂讲授约15个小时课程/讨论四、 中美大学选修课比例比较 在中国研究型大学,专业课程计划的选修课

22、比例一般都不会超过35%.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专业课程计划中选修课的比例一般都要超过30%。 四、中美大学转专业比较 从转专业原则看,美国学生转专业是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先修课程来定。中国大学转专业主要是为解决专业冷热矛盾,转专业面向学生成绩优异者,把转专业当作一种学习奖励,甚至以此作为招揽生源的重要措施。从转专业的时间看,美国大学一般在三年级前确定专业,且确定专业后还可以重新选择。但是,中国大学学生转专业一般都要上满一学期或上满一年才能转专业,且三年级以上者一般都不能转专业。四、 中美大学辅修制比较 从开设的专业看,国内大学辅修专业一般集中于热门专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专业的冷热矛盾。而美国的

23、主辅修制既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辅修专业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从主修与辅修的关系而言,国内大学把辅修学习看作是一种的额外学习,没有辅修专业并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但在美国的高校,辅修学习被认为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构建完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式。 四、 中美大学重修制比较 在美国大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实行重修制,学生重修的次数不限。在美国由于施行全面选课和缴费注册,学生重修课程是与缴费挂钩,学生是否需要重修,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 在中国大学,除个别学校限制重修次数之外,大部分对于学生重修次数不限。不同的是,重修是不与缴费挂钩,这一方面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重修机会,另一方面在相当

24、程度上浪费教学资源。 四、 弹性学制比较 在美国一般大学,弹性学制为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建立一个灵活的机制,但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一般的学校都极力鼓励学生提前加速学业,并且为学生加速学业进程提供了阶梯式的课程学习计划。 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尽管规定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但由于毕业分配制度等原因,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建立学生提前毕业的操作办法。相反,各高校的弹性学制更多地针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四、中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国大学:专业定向教育,专业具有管理的功能。总学分和总学时较大,而学生的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度较小,课堂学习量较大,而课后自主学习量较小。 美国大学:专业倾向教育,专业具有统计意义的功能

25、。总学分较少和总学时较少,而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教师课堂讲授少,而学生为课堂准备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学习量较大。 中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示意图专业 专业定向教育 1学分学时大2自主选择小3课堂教学多 4课后自主学习少 专业倾向教育 1学分学时小 2自主选择大 3课堂讨论多 4课后自主学习多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1、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满足2、教学职能弱化3、教学资源4、就业压力增大5、管理制度过于刚性 教学理念的视角1、以学生为中心2、研究性学习3、国际化视野4、资源共享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从学习

26、方式来说,提倡研究性学习。 从教学方式来说,推动研究性教学。 以哈佛大学2004-2005学年课程设置为例 本科生: 6500人 专业:40个 普通课: 539门 还有110门没开 讨论课: 215门 还有26门没开 自学课: 135门 还有8门没开 合 计: 889门 还有144门没开 共享课: 924门 还有511门没开 以哈佛大学2004-2005学年课程设置为例 研究生: 4000人(校部) 57个专业 8600人(9个专业研究生院) 合 计: 12600人 课程数: 500门 厦门大学课程设置为例 本科生: 03-04:15698人 04-05:17754人 03-04学年 学期 院

27、系选 全校选 必修课 合 计 1 241 120 765 1126 2 94 166 912 1172 合 计 335 286 1677 2298 04-05学年 学期 院系选 全校选 必修课 合 计 1 241 120 765 1126 2 94 166 912 1172 3 141 188 310 639 合 计 864 565 2152 厦门大学研究生统计 硕士生 6064人 专业学位 3185人 合 计 9249人 博士生 1447人 合 计 10696人 硕士生课程 专业课 995门 专业选修课 1797门 公共课 4门 合 计 2796门 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 专业课 379门

28、专业选修课 314门 公共课 3门 合 计 696门博士硕士课程总计 3492门举措之一:平台课程建设 面向全校为公共平台课程,面向若干学科或专业大类为基础平台课程。 实施归口管理,资源共享。 设立课程组,由课程组负责平台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按精品课程标准进行建设。 平台课程由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需要实施分级分类教学举措之二:突破学科专业界限、资源共享 打破必修与选修界限:必修当中有选修,选修当中有必修。你的必修是我的选修,我的选修是你的必修。 打破主修与辅修界限:主修当中有辅修,辅修当中有辅修。 打破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界限:优秀本科生可以提前修研究生课程,本科生课程也对

29、研究生课程开放。成效之一:学生自主学习得到加强 成效之二:初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第三位老师 :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概述改革 课程建设世界各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 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OCW) 2003年,我国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年度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精品课程门数151299298360660649648725其中:本科课程数127248239254411400404442评选“国家精品课程”的条件1、教学队伍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条件5、教学效果6、课程特色 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主要影响1. 高校重视教学工作,教授回归教学“本位”,建立了一大批优质课程。2. 有效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3. 形成了讨论高校课程质量的“话语”体系。4. 优秀课程的教学经验得到了推广。5. 数字教学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是否也在改变我们学与教的方式?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接受型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吗?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主要强调学习的范围 (知识或活动或经验) 教学主要强调教师对学生引导的行为 (教授或对话或导游) 课程与教学属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还可以认为是内容与形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