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8.37KB ,
资源ID:52658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658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ocx

1、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十单元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考情分析200420052006合计ZY2114ZL213第一节 结核病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人致病的结核杆菌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少数是牛型,本病主要由呼吸道吸人带菌飞沫或尘埃造成肺部感染。少数病人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一、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人机体免疫力 菌之间斗争过程,人体在同进入机体的结核杆菌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和免疫。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菌量多、毒力强及变态反

2、应明显时,常出现渗出性病变,多发生在疾病早期或病变恶化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此类病变可完全吸收,或转变为以增生或变质为主的病变。敌强我弱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察见,三四个结节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见到,其境界分明,约粟粒大小,呈灰白或灰黄色。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类上皮细胞梭形或多边形,核圆或卵圆,胞质丰富,境界不清。Ianghans。巨细胞体积大,胞

3、质丰富,可有十几个到几十个核,呈花环状、马蹄状排列在胞浆周边区。记住是三层。干酪样坏死就要靠巨(大)细胞来对付。腐乳。敌弱我强 (三)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敌强我弱 以上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而在某一时期以某一种变化为主,随着机体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强弱的变化而相互转化,ZL4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2000) A.急性增生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变质性炎 E.特殊性炎 答案:E(2000) ZL7 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属于(2

4、004) A 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坏疽 E.纤维素样坏死 答案:C(2004) 1在结核病发生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C.ZK(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ZK) D.细菌毒力强 E.病人年龄小 答案:C是敌我关系3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答案:BZL1 结核性病变的特征性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浆细胞 C.淋巴细胞 D.异物巨细胞 E.上皮样细胞 答案:E

5、相关知识发病机制 小儿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力,细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尤其与细胞免疫力强弱相关。机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的,是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结核杆菌,并将特异性抗原传递给辅助T淋巴细胞(CD4+细胞),巨噬细胞(主要为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诱导CD4+细胞向THl细胞极化,分泌和释放IFN。IFN进一步促进单核细胞聚集、激活、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反应性产物、释放氧化酶和消化酶及其他杀菌素,以便吞噬和杀灭更多的结核杆菌。IFN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6、、CB8+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溶解已吞噬结核杆菌和受抗原作用的巨噬细胞。上述细胞免疫反应,可最终消灭结核杆菌,但亦可导致宿主细胞和组织破坏。当细胞免疫反应不足以杀灭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尚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 2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宿主对结核菌及其产物的超常免疫反应,亦由T细胞介导,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如局部聚集的抗原量较低时,这种反应有利于预防外源性再感染和在局部扑灭血源播散结核杆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直接和间接作用,引起细胞坏死及干酪样改变。甚至形成空洞。 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90可终生不发病;5因免疫力低下当即发病,

7、是为原发性肺结核。另5仅于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发病,称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初染结核杆菌除潜匿于胸部淋巴结外,亦可随感染初期菌血症转到其他脏器,并长期潜伏,成为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tuberculosis)发病的来源。 4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答案:A 二、结核病变的转化规律 (一)好转痊愈 1吸收消散 渗出性病变及微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吸收、消散。 2纤维化 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及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通过成纤维细胞长入而发生纤维化。结核结节内类上皮细胞转变为成纤维

8、细胞也可发生纤维化。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难以全部纤维化,则由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将病灶包裹或发生钙化,病灶中尚有少量细菌存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可复发。 (二)恶化 1病灶扩大 原有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及坏死,使病灶扩大。 2溶解播散 于酪样坏死溶解液化,随自然管道排出,形成空洞。因坏死物中含大量结核杆菌而引起播散,也可通过支气管播散到肺内其他部位,甚至通过淋巴道和血道播散到淋巴结及全身。 三、原发性肺结核病 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少数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 (一)病变特点 结核杆菌经呼吸道进入肺内,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

9、原发灶。原发灶一般为一个,圆形,直径多在Icm左右,色灰黄。病灶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结核杆菌很快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到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坏死。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一管两头,哑铃状。ZL3 不属于继发性肺结核临床病理特征的是(2000) A.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B.主要沿支气管播散 C.ZK(病程较长,渗出、增生、坏死病变并存ZK) D.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 E.多见于成人 答案:D(2000) (二)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原发性肺结核病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因机体免疫力增强而自然痊愈。小的

10、病灶可完全吸收或纤维化,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可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少数患儿因营养不良或同时患有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肺内及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扩大,结核杆菌可通过淋巴道、血道和支气管播散。 1淋巴道播散 肺门淋巴结病变进展时,结核杆菌可沿淋巴骨蔓延到气管、支气管纵隔、锁骨上下淋巴结,也可逆行至腹膜后及腹股沟淋巴结引起病变。初期淋巴结肿大,继之出现干酪样坏死并液化。浅表淋巴结结核有时可穿破皮肤,形成纤久不愈的窦道。 2血道播散 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内原发灶干酪样坏死扩大,破坏肺静脉分支,大量结核杆菌一次性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如肺、肝、肾、脾

11、、脑及脑膜、腹膜等处,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粟粒状的结核病灶,可发生干酪样坏死。临床上,病情危重,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细菌少量多次进入体循环,病灶大小,新旧各异,称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粟粒性结核病: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部分。有时可仅局限于肺内,这是由于支气管周围或纵隔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物破入附近静脉,或液化坏死物随淋巴液经静脉角入血到右心,经肺动脉播散至两肺所致。肺原发综合征钙化后,结核杆菌还可由肺外结核病灶少量多次侵入血流,再播散于两侧肺内,形成大小、新旧各异的病灶,称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10.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2004) A.淋巴道 B.血道 C

12、.支气管 D.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E. 沿组织间隙蔓延 答案:B (2004)几个选项,替结核菌想想,还是血道播散方便呀! 四、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其再感染源有两种可能,一是内源性感染,即细菌从体内原有病灶,包括原发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经血行播散至肺尖,形成潜伏病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灶活动而发展成继发性肺结核病。二是外源性感染,即细菌由外界再次侵入肺内而发病,较少见。 (一)病变特点 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病时,机体对结核杆菌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变态反应,故病变一般能局限在肺内。早期病变多从肺尖开始,肺门淋巴结

13、一般不受累,很少发生血道播散,如果病灶蔓延,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病变易发生干酪样坏死,且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病程长、病情较复杂,时好时坏,导致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二)病理类型 1局灶型肺结核 多位于右肺尖处,病灶单个或多个,直径0.51cm、常以增生为主,病灶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多数是局灶型肺结核发展的结果,少数开始即为此型。病变特点是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使病灶扩大。患者有低热、盗汗、咳嗽、咯血等症状,如能及时治疗,一般在半年内病变完全吸收,或

14、通过纤维化、钙化而痊愈。如未及时治疗或病人抵抗力下降,病情进展,干酪样坏死灶扩大,坏死物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洞壁粗糙,内壁坏死层中有大量结核杆菌,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经支气管播散而引起干酪性肺炎。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在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的基础上,病变经久不愈而形成。 病变特点是:厚壁空洞形成,空洞大小不一,壁厚可达lcm,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中 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组织;肺内出现新旧不同的播散病灶。当病变进展时, 空洞内干酪样坏死组织不断排出,经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性肺炎。病情迁延,肺内形成许多新旧不一、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呈自上而下不规则分布状。最后可

15、导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严重影响肺功能,并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4干酷性肺炎 机体抵抗力极低或对核杆菌变态反应过强时,浸润型肺结核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致干酪性肺炎。病变肺肿大、实变、病灶呈小叶状或融合成大叶状分布,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可形成多个急性空洞。患者常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5结核球 结核球是一种有纤维包裹、境界清楚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直径在2cm以上。一般为单个,肺上叶多见,结核球可由浸润型肺结核转为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形成;也叮闲空洞引流的支气管阻塞,使空洞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而形成;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结核球相对较稳定,可

16、手术切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灶可进展引起支气管播散。 6结核性胸膜炎 可发生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各个时期。病变以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为主时,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如以增生病变为主,则为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酷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 可发生于各个时期ZL2 成人肺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2000) A.局灶型 B.浸润型 C.慢性纤维空洞型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答案:B(2000)(121122题共用备选答案) HTK2005 A 干酪性肺炎 B 葡萄球菌肺炎 C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D 急性肺脓肿 E 肺癌HT

17、121 ZK(上肺部病变伴低热、乏力,经正规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病灶不吸收,最先考虑的是ZK) 答案:A 解析:上肺部病变伴低热、乏力,高度怀疑肺结核,经正规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病灶不吸收,更考虑为特异感染的可能大。肺结核的肺炎表现即为干酪性肺炎。 122 ZK()多见于体弱、心肺慢性疾病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是ZK 答案:C 五肺外器官结核病 大多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道播散的后果。当机体抵抗力强时,少量进人血液中的结核杆菌在骨、肾、脑等器官潜伏下来,成为日后肺外器官结核病的来源。(一)肠结核病 肠结核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肠结核病两型,前者很少见。常见于小儿,多因饮用含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而引起。其病

18、变与肺结核的原发综合证相似,称肠原发综合征(包括肠内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大多数肠结核病是继发性的,见于活动性肺结核病伴空洞形成的病人,因咽下大量含菌痰液所致。病变好发于回盲部,因该处淋巴组织丰富,细菌易于入侵,加上此处肠内容物停留时间较长,接触细菌机会较多之故。按病变不同特点,有溃疡型和增生型之分。 1、溃疡型:环形溃疡肠腔狭窄;由于肠壁淋巴管分布呈环形,因而溃疡长径多与肠纵轴垂直。溃疡常有多个,边缘很不整齐,呈潜行性,溃疡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及结核性肉芽组织,可达肌层,局部浆膜常有纤维素渗出和连接成串的灰白色粟粒状结节形成(结核性淋巴管炎)。渗出物机化后可引起局部肠粘连

19、,溃疡愈合后因瘢痕收缩而致肠狭窄,但出血、穿孔少见。临床上除出现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外,常有腹痛、腹泻、消瘦,不完全性肠梗阻。 2、增生型:病变特征是回盲部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和随后肠壁纤维化,致肠壁高度增厚,肠腔狭窄,病灶外粘膜可有浅溃疡和息肉,临床上常有不完全性肠梗阻,右下腹可触及包块,须与肠癌鉴别,增生型比溃疡型少见。 (二)结核性腹膜炎通常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直接蔓延而来。也可为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1、干性: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而引起腹腔脏器的粘连。2、湿性:以大量结核性渗出为特征。例题11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A.椭圆形

20、,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B.口小底大烧瓶状 C.不规则地图状 D.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火山喷口状 答案:D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 一、病理变化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大多累及左半结肠,尤以直肠病变最为常见。肠道病理变化初期表现为卡他性炎,继而,渗出的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坏死组织覆盖于肠粘膜表面形成假膜,称假膜性炎,、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拉稀当然是直肠病变了 (二)中毒型细菌性荆疾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虽然肠道病理变化较慢,但常于发病后数小时内发生中毒性休

21、克和呼吸衰竭。慢性细菌性痢疾由急性细菌性痢疾迁延而来。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新老病变相互混杂。 (三)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 与直肠壁受炎症刺激有关。 (四)中毒性休克 严重的毒血症引起,多发生于27岁的小儿,多由福氏或宋氏痢疾杆菌引起。一点都不给你送福8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 A.升结肠 D.横结肠 C.降结肠 D.乙状结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答案:E7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 (2002) A.肠伤寒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病 答案:D (2002)ZL14 属于假膜性炎的是 (2004) A.大叶性肺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风湿性心包炎

22、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细菌性痢疾 答案:E(2004) 第三节 伤 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ZL6 伤寒的肠道病变主要发生在(2003) A.回肠下段 B.回盲部 C.盲肠 D.乙状结肠 E.直肠 答案:A(2003)一、病理变化(一)肠道病理变化 可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和愈合期。髓样肿胀期,回肠淋巴组织明显肿胀呈脑回状,巨噬细胞明显增生成团,并吞噬杆菌红细胞等,形成伤寒小结。 坏死期:肿胀的淋巴组织发生坏死。 溃疡期:坏死的淋巴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联系结核垂直 愈合期;肉芽

23、组织和上皮细胞增生填补溃疡。 (二)肠道外病理变化 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和骨髓巨噬细胞明显增生,形成伤寒小结。胆囊病理变化较轻,但可向肠道排放伤寒杆菌,成为传染源。心肌有广泛的变性。皮肤出现玫瑰疹。 二、合并症 肠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肠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HTK(2001)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4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B (2001)15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E (2001)ZL8 伤寒小结的主要组成细胞是

24、(2005) A 类上皮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多核巨细胞 D 浆细胞 E 淋巴细胞答案:B(2005)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脑膜炎球菌存在于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一般仅引起局部炎症,如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菌量多、毒性大,则细菌可从上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流继续繁殖,到达脑脊膜引起病变: 一、病理变化 肉眼观: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使脑回、脑沟模糊不清。炎症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的各部分,尤以脑顶部及脑底部积脓最多。由于炎性渗出物的阻塞,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脑室扩张。

25、镜下:蛛网膜、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严重病例在近脑膜的脑组织处亦可出现化脓性炎症,称脑膜脑炎。ZL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变化是(2002)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脑软化灶形成 C.噬神经细胞现象 D.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堆积 E.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答案:D(2002)例题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质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答案:C /E?有争议既然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当然在膜上。讲义为炎症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的各部分?病理学;2006-2-02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

26、,脓液主要聚集于B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E. 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141 ZK()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 2003A 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 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 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 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答案:B 膜炎应是膜与膜之间的腔隙,硬、蛛、软,哪软就在哪。也就是蛛网膜下腔。好好复习解剖。 二、临床病理联系 (一)颅内压升高症状 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这是由于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积聚,蛛网膜颗粒因脓

27、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了脑脊液的吸收所致。 (二)脑膜刺激症状 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因为炎症波及脊神经根处的脊髓膜,使神经根通过椎间孔受压,当颈部、背部肌肉运动时,牵拉神经根引起疼痛,颈项强直是颈部肌肉发生的保护性痉挛。婴幼儿,由于腰背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可引起角弓反张。当腰、骶节神经后根受累时,如作屈髋伸膝试验,坐骨神经受到牵引,引起腰神经根疼痛而呈现Kernig阳性体征。 (三)脑脊液改变 压力升高,呈脓样,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含量增多,糖减少,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病原菌。 第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脑及脊髓的变质性炎。

28、传播媒介为蚊(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带病毒的蚊叮人吸血时,病毒侵入人体,首先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繁殖,继而人血引起病毒血症。当机体免疫能力强,血脑屏障功能正常时,病毒不能进人脑组织则为隐性感染。如机体免疫力和血脑屏障功能降低,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一、病理变化 病变范围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但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丘脑最严重;小脑、延髓及桥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俗称大脑炎 (一)肉眼观 脑膜充血,脑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窄。切面,脑灰质内见散在分布的累粒大小的软化灶,灰白色半透明,境界清楚。 (二)镜下 1变质性改变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表现为胞体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内空泡形成

29、,核偏位。重者神经细胞出现核浓缩、碎裂和溶解。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之为卫星现象。小胶质、中性粒细胞侵人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软化灶形成。病变严重时,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2、渗出性改变 脑实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并有多量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称血管淋巴套。 3、增生性改变 小胶质细胞增生,可为弥漫性或形成局灶性的胶质结节,多位于小血管及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5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

30、生 答案:D9.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2004) A.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ZK(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ZK) D.胶质结节形成 E.ZK()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ZK 答案:C (2004) 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变质性炎,四个字。二、临床病理联系 本病病变分布广泛,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神经核受损引起相应的颅神经麻痹症状。由于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呕吐等。严重时可致脑疝形成,常见的有小脑扁桃体疝和海马回疝。(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D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A 16.流行性乙型脑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