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12KB ,
资源ID:52624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62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化学教学大纲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教案1.docx

1、普通化学教学大纲教案1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普遍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是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非化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这些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日后能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

2、:1、了解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以及有关的计算;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溶胶的双电层结构和聚沉。了解乳状液的形成、鉴别与应用。了解高分子溶液的双重性及其对溶胶的保护与敏化作用。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非电解质的溶解与沉淀等几大平衡,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 2、掌握常见的热、功、焓、吉布斯自由能、熵等热力学函数,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能运用自由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熟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了解反应速度理论;了解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定律,化学反应等温式,了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及其应用。 3、明确核外电子

3、运动状态的特殊性,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和排布规律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熟悉各类化学键的形成与特点,重点掌握共价键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熟悉分子间力、氢键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力和技能方面: 通过对普通化学理论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普通化学实验课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能独立的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综合性性设计性实验。三、教学内容绪 论(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普通化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作用,了

4、解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讲授重点难点:普通化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普通化学研究的对象和重要作用;2、化学与各专业课程的关系;3、普通化学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学习方法。第一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 (7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物质常见的三种存在状态及其各种状态的特征和相互转化规律。使学生掌握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掌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内在规律、有关计算;了解溶胶的形成和性质,掌握溶胶的胶团结构的书写,稳定性、聚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和应用;简单了解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强电解质溶液

5、理论。讲授重点难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内在规律、有关计算;溶胶的胶团结构及结构式的书写,溶胶的稳定性、聚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物质和物质的存在状态;2、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常见物质存在状态的概念及特性;3、溶液的组成标度;4、稀溶液的依数性;5、强电解质溶液简介;6、胶体分散体系;7、乳状液的形成、类型和应用。第二章、原子结构(7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理解波函数、原子轨道及其图形、几率、几率密度、电子云及其图形、电子层和能级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

6、、应用,熟悉电子填充顺序,会运用核外电子排布原理按要求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电子组态;了解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性质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讲授重点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特征;波函数、原子轨道及其图形、几率、几率密度、电子云及其图形、电子层和能级的概念;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性质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简介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键与物质结构基础(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粗略了解离子键理论,熟悉共价键的形成

7、、本质和特征;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会运用两理论推导一般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掌握分子间力、氢键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讲授重点难点:共价键的类型、形成、本质和特征;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及运用两理论推导一般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子间力、氢键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离子键与离子型化合物;2、共价键的类型、形成、本质和特征;3、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其运用;4、分子和离子的极性与极化;5、分子间力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晶体结构简介。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

8、掌握各种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能熟练运用自由能判据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掌握GibbsHelmholtz公式,化学反应等温式及其计算;讲授重点难点: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计算。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以及运用自由能判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GibbsHelmholtz公式、化学反应等温式及有关计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3、化学反应热效应及计算。

9、4、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熵;5、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计算及自由能最低原理。第五章、化学平衡(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可逆反应,熟悉平衡常数的表达方法、化学平衡定律、不同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能正确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并能熟练计算;掌握浓度(或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讲授重点难点:有关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常数;3、多重平衡原理;4、化学平衡的移动。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了解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初步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掌握浓

10、度(或压力)、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熟练运用阿仑尼乌斯方程进行有关计算。讲授重点难点: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活化能等有关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浓度(或压力)、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运用阿仑尼乌斯方程进行有关计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七章、酸碱反应与酸碱平衡(10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酸碱质子理论;掌握水的离解平衡、PH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平衡、缓冲溶液及其计算。讲授重点难点:酸碱质子

11、理论;PH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常见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的平衡、缓冲溶液及其计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酸碱质子理论;2、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及水溶液的PH值;3、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4、酸碱离解平衡的移动;5、缓冲溶液及有关计算。第八章、沉淀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的计算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讲授重点难点:溶度积的计算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2、溶度积和溶解度;3、溶度积规则;4、溶度积规则的应用。普通化学实验(21

12、学时)实验课基本要求:1、使学生熟悉化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实验数据,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素质。2、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合理布置实验台面,统筹安排实验过程;熟练掌握化学常用玻璃仪器的性能、规格、洗涤和使用;基本掌握化学实验中的洗涤、加热、分离、试剂取用等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初步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实验、独立进行实验以及独立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13、四、实验部分()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实验涉及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操作与技能练习;2、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规律;3、物质特性常数的测定;4、独立设计与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开设7个实验,共计21学时,具体实验项目如下:1、基本操作与技能练习;(3学时)2、溶胶与乳状液;(3学时)3、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3学时)4、瞬时反应速度的测定;(3学时)5、缓冲溶液;(3学时)6、水质的检验;(3学时)7、粗硫酸铜的精制。(3学时)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本科学时专科学时绪论21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 74原子结构76化学键与物质结构基础86化学热力学基础86化学平衡88化学

14、反应速率86酸碱反应与酸碱平衡108沉淀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86实验部分2121合计8772六、参考教材 1杨苑臣、夏百根主编,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7。2 西南农业大学廖家耀主编普通化学实验教程(自编),2006年8月。3 杨苑臣、夏百根主编,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7。4西南农业大学魏素清主编,普通化学,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5唐有祺、王夔主编,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7。6王佛松、王夔、陈新滋、彭旭明主编,展望21世纪的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5。7 沈光球、陶家洵、徐功骅编,现代化学基础,北

15、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学生成绩组成为三部分:理论课期末考试卷面分占本门课总成绩的70%;平时组织纪律、作业等分数占本门课总成绩的10%;实验课成绩占本门课总分的20%,实验课不考试,每次实验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以百分制综合评分。学期结束,全校组织统一的理论课期末闭卷考试,主要依据西南大学普通化学试题库组成A、B卷,A卷为期末考试题,B卷为补考试题。由学校考务科统一安排考试,教研室所有任课教师集中以流水作业方式进行试卷评阅。1. 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 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B 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

16、要教育理论的指导C 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诗的必要前提D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2. 学校产生于奴隶制社会。3.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A. 生产性 B. 普及性 C. 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性 D. 科学性4.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5.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针。6. 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7. 素质教育:73 96-97 2418.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A 德育:首要位置B 智育:核心地位C 体育D 美育9.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10. 我国学校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11. 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

17、革趋势: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B 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C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D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E 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12. 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A. 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B.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C. 并为此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13. 教育规划纲要 :A. 明确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公共政策的基石,B. 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育差距、提

18、供基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10115. 学生的本质属性:(汇成一句话)A 发展a. 具有发展潜能的人b. 具有发展需要的人B 学习a.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b. 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c.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C 独立a. 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b. 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人16. 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A 生存权B 受保护权C 发展权D 参与权E 受尊重的权利17. 教师劳动的特点:A 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B 劳动手段上的特点示范性C 劳动过程上的特点长期性D 劳动性质上的特点创造性E 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18. 教师专业

19、知识:A 教育科学知识B 学科知识C 学科教学知识(最核心)D 通识性知识19. 教师专业能力:A 教学技巧B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检查评价能力)C 交往能力D 组织与管理能力E 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20.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21. 课程的类型:以课程影响形式为标准划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空课程。A. 显性课程: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B. 隐性课程:其表现方式诸如教材隐含的文化偏见,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等。 C. 悬空课程:指学校课程中所缺乏的、

20、“应有”而“实无”的、“应教”而“未教”的课程。22. 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A. 是由教学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B. 是由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决定的C. 是由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23. 教学原则:A.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 直观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E. 循序渐进原则F. 巩固性原则G. 因材施教原则24. 中小学的基础教学方法及其运用A.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P193)B. 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P197)25.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 备课

21、B 教学计划(3种):a. 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b. 单元(或课题)计划c. 课时计划(教案)C 上课基本要求:a. 目标明确b. 内容正确c. 结构合理d. 方法恰当e. 积极性高f. 语言精湛g. 板书有序h. 从容自如26. 学校德育的目的与功能(P211213)学校德育最基本、有效的途径:学科教学27. 德育的内容与原则A. 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B. 道德品质教育C.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D. 集体主义教育E. 家庭美德教育F. 民主与法制教育G. 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28. 学校德育创新内容与基本原则A. 诚信教育B. 感恩教育C. 生命教育29.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

22、基本规律A. 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B. 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C. 学生品德在其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D. 学生品德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形成E. 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30. 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A. 说理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际锻炼法D. 情感陶冶法E. 生活指导法F. 品德评价法31. 德育途径A. 学科教学B. 社会实践活动C. 课外与校外活动D.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活动E.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学习F. 班主任工作 32. 学生评价:A. 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B.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C. 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3. 学生评价的原则A教育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B. 从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形势来看,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要求外,C. 更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基本指向,遵循发展性,多元化,全面性,差异性等原则。A发展性原则B多元化原则C全面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E明确性原则F过程性原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