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 18年春十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二整理08年-18年春十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二整理2008高考上海语文试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予悲夫悲秋者也。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
2、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曰:“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22第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_ _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24“悲秋”是古人常
3、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 _。(1分)25第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_ _ _ (2)_ _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_ _22、答案:2分 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23、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现在第二自然段,仔细阅读体会第二段最后一句“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是C。24、答案:1分 动25、答案:3分(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1分)(2)家居之乐(1分)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层次大意的能力。先要分层,第一层到“先秋而归”,最后两
4、句是第二层。26、答案:4分 开头交待了“寻秋”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寻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2009高考上海语文试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於钦、宾二州,於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於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蜀亦有桂,天其以为西方所资欤?桂之用於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
5、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绖带,味最沉烈,於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乾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选自岭外代答卷八花木门桂,岭外代答为南宋周去非在淳熙五年(1178年)任桂林县尉时所撰写的笔记。岭外代答只有钞本流传,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后有知不足斋丛书钞本。2
6、3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取未放之蕊干之( ) 固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25.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2分)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 27.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 (六)(12分)23. (2分)(1)使干燥 (2)草率(各1分)24. (2分)B25. (2分)先作比较说明桂叶的大
7、小,再用数字介绍叶脉的数量,准确清晰地说明了桂叶的形状(对一点即得1分)26.(2分)桂能入药,又可食用。(各1分)27. (4分)这两句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和“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用上的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一点2分)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九 疑 山 图 记 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
8、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表:标记。22第段
9、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23简析第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六)22规模和得名缘由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24C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
10、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稼说送张琥 苏轼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
11、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注】锄耰铚艾:四种农具。 得:此指中进士。22.第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口口。(2分)23.第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 (2分)2
1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答: 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答: (六)22.更休。23.写出古人专注于培养自己学识才能时的状态24.C25.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的道理来类比治理百姓的道理。本文用耕种的道理来类比治学、培养才能的道理。(其他如对比等)26.作
13、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27.略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
14、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注刺潭:担任潭州刺史。22.第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
15、句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六)(11分)22(1分)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23(2分)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24(2分)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在这里居住”1分,“有才德得人”1分)25(3分)B26(3分
16、)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答对1点给1分)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试卷(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
17、累,无自而入焉。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于胸中。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注】滑:乱。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大来:指吉祥亨通。22第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3分析第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3分)
18、24简析第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2分)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26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3分)(六)(12分)22(2分)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相得益彰,由此形成的胜景评分说明:“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1分,“相得益彰”1分。23(3分)为了反衬许氏不求奢侈而又不远离世俗的特点。评分说明:“反衬”、“不求奢侈”、“不远离世俗”各1分。24(2分)这句话描绘了
19、空中飞鸥、溪中游鱼悠然自得的样子,营造出和谐静谧的意境。评分说明:答对1点给1分。25(2分)D26(3分)文中的“动静之理”是指无论为官还是隐退都能遵循本性而自适(1分)。许氏为官之时,必选山水之乡,符合自己的趣味,而且政绩斐然(1分);隐退之时,则玩赏山水,自食其力,不骄不躁(1分)。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语文试卷(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治学 (东汉)徐幹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
20、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
21、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注】玄室:暗室。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兮 B、哉 C、夫 D、矣23、第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24、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治学不能因为目标过远而松懈。B、人疏于学习,会犯错而招来批评。C、治学要回顾走过的路,并加以总结。D、人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松学习。25、赏析第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6、分析第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六)(12分)22、(1分)B23、(3分)本段以宝物在暗室让人难以发现来比喻人因不学而处于蒙昧的状态(1分),以太阳
22、能够照亮暗室让人发现宝物来比喻学能够消除人的蒙昧(1分),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1分)。24、(2分)D25、(3分)答案示例:该段句式整齐和谐,节奏感强,富有气势,有力地论述了治学要付诸行动的道理。评分说明:效果2分,内容1分。26、(3分)作者首先强调治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引出立志的重要性(1分);再论述志与才的关系,强调了志的主导作用(1分);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要立志的结论(1分)。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语文试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静者居记 (明)高启1 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一日,与客往候之
23、,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耶?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失。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
24、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客未有以应。张君起而谢曰:“_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矣 B乎 C.耶 D也22第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23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 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
25、静”的认识。 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D作者觉得要随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2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吾知其所勉 居不静而静者 居静而非静者 吾知其所警 A,;,。 B,;,。C,;,。 D,;,。25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12分)(1分)D(2分)对居室“静”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1分),引出后文“客”的感叹(1分)(2分)C(3分)D25. (4分)答案示例:本文先以居静人不静的现象,反驳了“静系于居”的看法(1分),再从居不静人静的现象,提出“静系于人不系于居”的观点(1分)。在此基础上,又把对“居”的理解
26、上升为心灵的居所(1分),由此推进一层,提出“居仁而静”这一最为核心的观点(1分)。全文紧扣“居”“静”关系,连贯而下,层层推进。2016秋考(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勿斋记(明)朱舜水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鹜高鹜远哉?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
27、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传心:传授道统。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22概括第段的意思。(2分)世上学习圣人之道的人,把圣人看得太高,而且对圣人的要求也太精细,最终距离圣人之道不知
28、有几万里。23第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25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狂夫”借指藤君,表达谦逊之意。B“圣人”借指藤君,表达感激之情。C作者认为自己境界与圣人相距甚远。D作者为藤君向自己求文而感到庆幸。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答案】22世人学习圣人之道,把圣人看得太高,因而距离圣人之道很远。23D24藤君好学,有志于“四
29、勿”;他厌恶高远玄虚的旧习,想要得到我的话来证实他的生平之志和中庸之德。25C26要务实,脚踏实地做学问,不能追求高远玄虚之说2017春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宋)梅尧臣 天圣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 是时,予因适会稽还,访于雪中。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向博远,寄适于诗。 君在咸平、景德间,已大有闻。会天子修封禅,未及诏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于时。凡贵人巨公一来相遇,无不语合慕仰,低回不忍去。君既老,朝廷不欲强起之,而令长吏岁时劳问。及其殁也,谥曰和靖先生。 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先生讳逋,字君复,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呜呼惜哉!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与 B耶 C乎 D尔23对第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林和靖诗歌具有深远美好的意境。B林和靖诗歌平和醇正、宁静澹远。C林和靖的诗歌意在针砭朝政弊端。D林和靖在诗歌中寄托了闲适心情。24分析第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2分)_2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