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327.39KB ,
资源ID:522284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228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标准》试行.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标准》试行.docx

1、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标准试行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标准(试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总则1.1目标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省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和全省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成果格式,依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制订本标准。1.2适用范围本标准所称城市总体规划包括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县(市)域总体规划。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及成果入库工作。由国务院审批的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应同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要求。1

2、.3编制原则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落实“多规合一”要求,实现强制性内容分类分级管控和刚性传递,并加强公众参与。2编制内容2.1成果构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条文说明、规划图纸和附件。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是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文件;条文说明是对规划文本条文的解释和使用说明;附件主要包括:规划编制情况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情况、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的采纳情况,其他需要向审批机关呈报的文件和情况说明。2.2规划内容要求2.2.1现状和规划基础全面分析和评价现状生态环境状况、人口资源环境

3、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等重大问题,以及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2.2.2规划期限城市总体规划近期期限宜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衔接,远期期限原则上为20年,本轮城市总体规划远期期限为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2.2.3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城市规划区宜为市辖区行政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重合的城市可将两个层次规划内容合并。县(市)域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县(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城市规划区宜为县(市)域行政范围。2.2.4发展战略和目标凝聚全社会发展共识,形成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相衔接的城市

4、发展愿景。(1)战略定位: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本城市特点,确定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县(市)域总体规划应明确县(市)域的整体发展定位。(2)发展目标:围绕战略定位,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宜居环境建设等规划目标及相应指标体系,做到具体指标可分解、可落实、可评估。指标体系可参考附表“4.1规划指标体系表”。(3)发展规模: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水、土地等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为硬约束,预测规划期内设区市市域城乡人口规模及与其匹配的建设用地规模,明确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内规划城乡人口、城镇人口、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以及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中心城

5、区应细化制定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中心城区内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3)、生态绿地不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用地统计表具体参照“附表4.2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城乡用地统计表”、“附表4.3中心城区、镇城乡建设用地汇总表”、“附表4.4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2.5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1)区域协调:衔接落实跨区域协调要求,提出与周边行政区域在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空间发展布局、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调重点。(2)空间格局:设区市市域和县(市)域应提出城镇化目标和策略,明确城镇体系结构,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区内各镇功能定位、

6、发展规模、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规划布局要点,明确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布局及建设标准。应按照全域规划、陆海统筹要求,协调衔接各类控制线,整合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国土开发强度;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确定相应规模、比例以及管控要求;控制生态廊道,厘清山水林田湖与城市关系,延续历史文脉,展现特色风貌,形成全域理想空间格局。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应明确城镇建设用地比重,加强城镇结构形态控制;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应统筹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以及其他生态、农业空间,并提出分区分类管控要求以及项目负面清单;城镇开发边界宜与生态控制线重合划定。控制线划定可参考“附表4.5控制线要

7、素构成表”。(3)城乡用地布局:确定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城乡空间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镇建设用地可采用镇建设用地(H12)或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大类表达;明确城市、镇开发边界外城乡统筹、村庄建设和线性工程的规划要求。(4)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空间结构、功能布局;明确分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布局;研究城市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明确旧城更新范围、目标和策略。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空间布局可适当简化用地分类表达,提出分区规划指引。2.2.6要素配置和支撑系统统筹全域资源要素配置,强化对专项规划指导作用。根据城市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承担的特色职能和自身特色,可有针对性地增加其他要素配置的规划内

8、容。(1)综合交通:设区市市域应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策略,确定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明确综合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市域轨道和主要综合交通枢纽等)的功能、等级、布局,以及交通廊道控制要求。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层面应进一步突出城乡一体化要求,深化区内城乡交通线网、各类交通设施与枢纽布局。中心城区应提出路网密度、公交出行比例等城市交通发展指标,统筹城市对外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设施,提出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确定客运枢纽的布局、功能与用地控制,确定货运枢纽布局及物流系统规划;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快速公交的发展目标、场站、廊道布局以及用地控制要求;确定城市道路系统

9、,提出快速路、主次干路的等级、功能、走向、红线和交叉口控制,以及支路的规划要求;提出停车场布局原则,明确停车分区,停车换乘等公共停车设施的布局、规模等控制要求;提出城市慢行系统(步行、自行车等)规划原则和指引;提出公共加油加气站及充电设施的布局要求。(2)历史文化保护:明确设区市市域内各历史文化名城(含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名录和保护范围,提出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明确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古村落名录,提出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层面应进一步深化区内县(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村落及其他历史遗产名录,提出保护原则和总体要求。中心城区应划定

10、城市紫线,提出管控要求。(3)公共服务设施:设区市市域应确定规划期内城乡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确有关量化指标;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层面应明确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服务人口、设施规模,明确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出下层次规划落实其他各级各类公共设施配套的量化指标要求。中心城区应确定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4)市政基础设施:设区市市域、县(市)域应进行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论证,明确水资源配置方案。设区市市域应确定规划期内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明确涉及城市安全、有邻避效应及其他重要的区域性市政基础设

11、施布局和要求;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层面应深化明确本区内能源、信息、给水、排水、环保环卫、殡葬等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与规划规模,按照城乡全覆盖原则明确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及主要线网布局。中心城区应进一步细化各类市政工程指标体系、设施用地布局及管线布局,划定城市黄线,提出管控要求。根据城市实际,提出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的布局建设要求。(5)绿地与水系:确定绿地系统重要规划指标;确定绿地系统布局和建设要求;划定城市绿线,提出管控要求。提出主要河湖水系布局和岸线管控要求;划定城市蓝线,提出管控要求。(6)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等制定保护目标,确定水、空气、声环

12、境分区及执行标准;明确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重点和措施。(7)综合防灾:设区市市域应提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目标;明确主要灾害类型(洪涝、台风、地震、空袭、地质灾害等)及其设防标准,根据需要提出危险品生产储存基地的布局和防护要求。城市规划区(县(市)域)、中心城区层面应进一步明确防灾设施用地布局和防灾减灾具体措施,划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范围、通道以及危险品生产和仓储用地的防护范围。(8)总体城市设计: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确定城市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划定城市设计重点地区,明确城市设计深化要求;明确高度分区、视觉廊道、公共开放空间、天际线、地标等控制和引导要求。 (9)地下空间:确定地下空

13、间开发原则与目标,划定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和人防的总体要求。2.2.7强制性内容分类管控强制性内容分类管控要求应在文本中单独成文。(1)一类强制性内容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坐标界线,包括:城市、镇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重点绿线:包括城市结构性生态绿廊,中心城区内重要的城市公园(原则上为公园面积4公顷以上),重要的滨水绿地(原则上为平均宽度20米以上),以及规划认为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其他绿地绿线。重点蓝线:包括中心城区内县级以上河道,小(二)型及以上水库,重要的湖塘(原则上常水位水域面面积4公顷以上),城市重要景观河道以及规划认为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其他城市河湖水系

14、蓝线。重点紫线:包括中心城区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以及规划认为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紫线。(2)二类强制性内容结合城市规模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坐标界线,或者落实主要走向、布局等管控要求,并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下层次规划中落实坐标界线,包括: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边界;重点黄线:包括中心城区内城市交通枢纽场站、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以及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城市发电厂、220千伏以上变电站高压走廊、城市气源、城市热源、城市通信设施等市、县级以上市政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区(县、市域)市、县级以上垃圾处理、殡葬等邻避设施,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范围、通道,危险品生产和仓

15、储用地的防护范围,以及规划认为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黄线。重点道路红线:中心城区内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的道路红线。重点橙线:中心城区内市、县级以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以及规划认为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边界。(2)三类强制性内容指一、二类强制性内容以外的其他强制性内容(包括一般性的绿线、蓝线、紫线、黄线、道路红线、橙线,涉及城市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中的约束性指标等),应参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确定,在保障总量规模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具体坐标界线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下层次规划优化落实。2.2.8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与国民经济社会发

16、展五年规划做好衔接,确定城乡近期建设内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行动计划。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明确公众参与和规划监督、强制性内容分级管控和刚性传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分类调整机制的相关要求。提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目标要求,做到“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相一致,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2.3规划图纸要求2.3.1图纸构成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纸分为基本图纸、补充图纸两大类。基本图纸指总体规划的必备图纸;补充图纸指根据各城市发展特色和表达需要,可备选补充表达的图纸,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在基本图纸中选择部分图纸作为入库图纸录入浙江省城乡规

17、划空间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入库图纸按照2.3.3条要求绘制。2.3.2规划图纸目录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纸参考“附录3: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纸参考目录”;县(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图纸参考“附录4:县(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图纸参考目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增减相应图纸。2.3.3规划入库图纸(1)规划入库图纸构成: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现状图(县(市)域城乡用地现状图);城市规划区远期城乡用地规划图(县(市)域远期城乡用地规划图);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图(县(市)域空间管制图);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中心城区远期用地规划图;强制性内容分类管控图。(2)规划入库图纸表达内容:规划入库图纸均应包括以下

18、通用要素:图框:包括项目名称、图纸名称、风玫瑰、比例尺、图例、组织编制主体、设计单位。底图:中心城区范围地形图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比例应达到1:2000以上。行政界线及标注:省级、市级、县(区)、乡镇、行政村(市区)行政界线及相应行政区名称标注。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现状图(县(市)域城乡用地现状图)、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应包括以下要素:现状各类建设用地边界及用地填充,中心城区用地分类深度参见“附录5/表3-6用地图层参照表”,镇建设用地可采用镇建设用地(H12)或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大类表达。现状铁路、县级以上公路、五级以上航道、城市轨道交通、主干路以上城市道路中心线及相应文字标注,现状各

19、类对外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及相应文字标注。城市规划区范围,现状城市、镇建设用地统计范围线。空间管制要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历史文化街区、海洋保护区等保护区域的范围及文字标注。城市规划区远期城乡用地规划图(县(市)域远期城乡用地规划图)应包括以下要素:规划区(县(市)域)内远期规划各类建设用地边界、用地填充、用地性质标注,中心城区用地分类深度参见“附录5/表3-6用地图层参照表”,镇建设用地可采用镇建设用地(H12)或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大类表达。远期规划铁路、县级以上公路、五级以上航道、城市轨道交通、主干路以上城市道路中心线及相应文字标注,

20、主干路以上城市道路道路红线,各类对外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及相应文字标注。城市规划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城市、镇开发边界,远期、近期规划城市、镇建设用地边界。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图(县(市)域空间管制图)应包括以下要素:城镇、生态、农业空间范围;城市、镇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规划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海洋保护区等)、重要资源(水源地及其保护区、湿地水系、矿产资源密集地区等)、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和建设控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行洪区、蓄滞洪区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地下文物埋藏区等)等空间管制要素边界及文字标注。中心城区远

21、期用地规划图应包括以下要素:中心城区内远期规划各类建设用地边界及用地填充,用地分类深度参见“附录5/表3-6用地图层参照表”。远期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铁路、县级以上公路、五级以上航道、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中心线及相应文字标注,城市道路道路红线,规划各类对外交通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及相应文字标注;中心城区范围,城市开发边界,远期、近期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橙线;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重要资源、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和建设控制区、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空间管制要素边界及文字标注。强制性内容分类管控图参见第2.2.7条有关强制性内容分类管控表达要求绘制。3成果格式3.1纸质成果

22、格式(1)规划文本文本采用A4幅面,双面黑白打印,软皮简装,白色亚光皮纹纸封面;所有表格统一放入附表,按照文本顺序编排,编号“表 - 表”;引用法规、标准规范、文件的名称和内容必须规范准确;增加文字内容对应表格、图纸索引,索引直接在文本中增加“(见附表 -)”或“(见图集)”;文本的字号、间距和位置等格式要求如下:正文:页边距:上下30,左右25一级标题:黑体,二号,行距:40,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小二号,行距:40,居中,段前0.5行三级标题:黑体,小三号,行距:28,段前空1行正文:仿宋(包括数字和字母),小三号,行距28,段首空两个字符表格:小四号,宋体(表头:黑体,小四号,加15%的灰

23、底;表格后与下面正文之间空一行)表名:黑体,小4号目录:目录二字:黑体,二号一级:黑体,三号二级:宋体,小三号,首行空两个字符封面大标题XXX总体规划:黑体,32号数字年份:黑体,一号(最后加“年”字)阶段:黑体,二号规划文本:黑体,二号单位、日期:合体,小二文本书脊上应采用黑体字标注“总体规划(20-20年) 规划文本”,字号可根据文本厚度自行确定。(2)规划图纸规划图纸指基本图纸、补充图纸。考虑图纸采用A3幅面,单面彩色打印,A3幅面折叠后装订成A4图册,在折叠后图纸显著位置标明图纸序号及名称,便于查阅;入库图纸以电子文件为准,打印图纸可适当简化,表达核心要素。图集封面要求与文本一致;图纸

24、目录单列排列,采用“一、基本图纸”、“二、补充图纸”分组;竖版图纸标题在顶部,图例在底部;横版图纸标题在顶部或右侧,图例在底部或右侧;图集装订应采用基本图纸在前,补充图纸在后的顺序,基本图纸、补充图纸之前应插彩页分隔,彩页上分别标注“一、基本图纸”、“二、补充图纸”。(3)条文说明参照规划文本格式。(4)附件参照规划文本格式。3.2电子成果格式上报成果时需要同步提交符合要求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基本图纸、补充图纸、入库图纸)、条文说明以及附件,上述文件应各自建立独立文件夹,一起刻录城市总体规划成果CD或DVD光盘,光盘正面标识项目名称、成果类型、成果版本、编制单位、编制时

25、间、联系人、联系电话等详细内容,具体格式应符合下图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电子文件光盘正面标识示例(1)规划文本文本为word2003格式文件,文件后缀为*.doc。(2)规划图纸(基本图纸、补充图纸、入库图纸)基本图纸、补充图纸为jpg格式,入库图纸还应提供CAD和GIS格式文件。jpg图纸分辨率应不低于300ppi; CAD格式必须采用AutoCAD 2008版本保存,文件后缀为“.dwg”,CAD格式同时应转换为相同内容的GIS格式成果,GIS格式成果应符合录入浙江省城乡规划空间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要求。规划入库图纸CAD文件有关空间坐标、图层设置、图形规范、符号样式按照“附录5:浙

26、江省城市总体规划CAD成果制图标准”执行。(3)条文说明文本为word2003格式文件,文件后缀为*.doc。(4)附件文本为word2003格式文件,文件后缀为*.doc。4附表附表4.1 规划指标体系表目标序号指标坚持创新发展1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2当年新增企业数与企业总数比例(%)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工业用地地均产值(亿元/平方公里)坚持协调发展5常住人口规模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万人)市区常住人口规模(万人)6人类发展指数(HDI)7常住人口人均GDP(万元/人)8城乡居民收入比9城镇化率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

27、率(%)10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平方公里)各县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集体建设用地比重(%)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平方米)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11用水总量(亿立方米)12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13耕地保有量(万亩)14森林覆盖率(%)15河湖水面率(%)16农村人居环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坚持绿色发展17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18国土开发强度(%)19开发边界内建设用地比重(%)20水功能区达标率(%)21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立方米/万元)2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28、万元)24中水回用率(%)25城乡污水处理率(%)2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7绿色出行比例(%)28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29机动车平均行驶速度(公里/小时)30新增绿色建筑比例(%)坚持开放发展31年新增常住人口(万人/年)32互联网普及率(%)33国际学校数量(个)坚持共享发展34人均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面积(平方米)35人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平方米)36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平方米)37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平方米)38人均公园和开敞空间面积(平方米)39人均紧急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40人均人防建筑面积(平方米)4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

29、)42公园绿地步行5分钟覆盖率(%)43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44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普及率(%)提升居民获得感45居民满意度居民对当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满意度(%)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满意度(%)居民对城市社会安全满意度(%)注:此表适用于设区市城市总体规划,各市可根据城市战略定位与实际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调整。县(市)域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参照该表确定。附表4.2 规划区(县(市)域)城乡用地统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m2)占城乡用地比例(%)人均用地面积(m2/人)现状近期远期现状近期远期现状近期远期H建设用地其中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其中H11、H12城市、镇建设用地H13、H14乡、村庄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5采矿用地H9其他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其中E1水域E2农林用地E9其他非建设用地规划区总面积注:人均建设用地=规划区建设用地总量/规划区常住人口; 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规划区常住人口; 人均城市、镇建设用地=规划区城市、镇建设用地总量/规划区城镇人口; 人均乡、村庄建设用地=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