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928.59KB ,
资源ID:52226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226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docx

1、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三)21.亚扁粉盗(图21) 英文名:depress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2.53.0毫米,宽0.91.0毫米,红褐色,有光泽。头部中纵凹浅,多少明显;颊高于唇基,向后突出,从背方遮盖复眼端部区域;复眼多数情况下小,腹面观,复眼间距为其横径的2.74.1倍。前胸背板横宽,两侧略圆至两侧近平行,刻点小而颇密,近两侧的刻点稀,在两侧基半部通常有无刻点小区。鞘翅稍扁平,有刻点行,刻点小而密,行间有一列刻点,部分个体内侧的行间有两行不规则刻点。生活习性:该

2、种大量生活于树皮下。在仓库内,通常与玉米象等其他害虫生活在一起,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常发生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此外,也发现于生姜、花生和椰子仁干等货物内。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经济意义: 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分布: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 图21亚扁粉盗22.姬粉盗Palorus ratzeburgi Wissmann(图22) 英文名:small-eyed flour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形态特征:体长2.43.0毫米,

3、宽0.91.0毫米,褐色至暗褐色,有中等强的光泽。头布中等密的刻点;颊不突出不隆起,与唇基几乎位于同一水平,稍高于触角着生处;复眼小,背面观,复眼长度不大于小盾片的宽度;眶上脊十分突出。前胸背板宽大于长,最宽处位于近端部,有时两侧缘近平行;中区刻点小,刻点间距约为45个刻点直径,两侧刻点粗大,刻点间距为12个刻点直径。鞘翅有刻点行,行间扁平且有1行刻点。生活习性:大量生活于树皮下。在粮仓内也普遍发生,取食谷物象虫形成的粮食碎屑,因此多与玉米象、米象生活在一起。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幼虫期随湿度增加而缩短。但当相对湿度70%以上时,大量霉菌滋生,对食物有影响。在25及30的温度下,幼虫能耐干燥

4、的条件,在相对湿度20%时仍能正常发育,但在相对湿度10%的条件下不能发育。在30及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幼虫也不能完成发育,可能由于霉菌大量滋生之故。经济意义: 为第二食性害虫,取食储藏的谷物及面粉等。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图22姬粉盗23.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 (Linnaeus) (图23)英文名:granary weevil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4.7mm。圆筒状,背方相当隆起

5、,栗褐色或黑色,发红发亮。喙细长,圆筒状,略弯,其长约为前胸的2/3。触角8节,位于喙的基部;末节膨大,其长稍小于宽的2倍,端部尖。前胸背板刻点大而稀,顶区的刻点长卵圆形。鞘翅颜色单一,无淡色斑。后翅退化,丧失飞翔能力。生活习性: 谷象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在加拿大和前苏联北部一年l代;在前苏联南部年发生23代;在美国东部地区年发生4代,在印度及某些热带国家多达78代。当粮温下降到15以下时停止发育和繁殖。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30,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主要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在仓内的潮湿阴暗处,也可转移到仓库附近的砖瓦石块下、草堆、垃圾堆、杂草根际或树皮下越冬。春天,当温度回升至

6、1112时成虫开始取食,12.513时少数成虫开始交尾。交尾结束后雌虫钻入粮堆内产卵。雌虫用喙先在种子表面做卵窝,然后产卵于其中,并用粘液封口。雌虫产卵100400粒,平均150粒。幼虫在粮粒内发育,共有4龄。在25及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卵期4.55d,幼虫期2224.5d,蛹期816d。成虫羽化后在粮粒内停留数日才爬出来活动。在最适条件下,完成l个发育周期需要2843d。最适合于发育的食物含水量为1517.5%。经济意义: 在世界的温带地区,谷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储粮害虫。成虫幼虫都可为害,为初期性害虫。l头谷象幼虫平均消耗谷物约30mg,同时形成6mg粉屑。危害严重时,对玉米造成的重量损

7、失可达22.5%一23.6%,对小麦造成的损失达50%以上。谷象除为害谷物之外,还为害豆类、薯干、干果及中药材。分布:新疆、甘肃。 12图23 谷象1.成虫;2.成虫腹末侧面; 24.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 Reitter(图24)英文名:black carpet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皮蠹科(Dermest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mm,椭圆形,体壁为单一黑色,仅在前胸背板边缘与鞘翅基部被金黄色毛外,余为褐色毛。触角11节,触角棒3节。雌虫触角末节略长于第910节之和,雄虫触角末节大约为第910节之和的3倍。后足

8、第一跗节短于第二跗节的一半,第二跗节与第五跗节等长,第三、四跗节几乎等长。黑毛皮蠹A. unicolor japonicus与短角褐毛皮蠹A. unicolor simulans、暗褐毛皮蠹A. brunneus的主要区别见表6-6。表6-6 黑毛皮蠹和短角褐毛皮蠹、暗褐毛皮蠹成幼虫外部形态的主要区别虫态比较部位黑毛皮蠹短角褐毛皮蠹暗褐毛皮蠹成虫体色单一黑色前胸背板暗褐色,其余部分红褐色。同短角褐毛皮蠹刚毛前胸背板侧缘、后缘及鞘翅基部着生暗褐色毛。背面被多数金黄色毛,鞘翅后部混生暗色毛。背面着生暗褐色毛,有时仅鞘翅基缘着生少量淡色毛。雄虫触角雄虫触角末节大约为第910节之和的3倍。同黑毛皮蠹雄

9、虫触角末节大约为第910节之和的4倍。幼虫刚毛刚毛单一,深褐色,每根刚毛具纵纹2条。同黑毛皮蠹刚毛颜色较淡,有两种毛,一种简单呈针状,另一种呈柳叶状,上面具5条纵纹。生活习性:一般情况下,黑毛皮蠹一年发生1代。完成一个世代至少需要6个月,长者可达3年。成虫常发生于48月,幼虫出现于69月,蛹出现于来年46月。在18、24和30时,卵期分别为22d、10d和6d。在2530时,幼虫期为65184d。在18、24和30时,蛹期分别为18d、9d和5.5d。在29时,成虫的寿命为1525d。成虫常常飞到室外,取食花粉、花蜜或菌类补充营养后,在野外或飞回室内进行交尾,然后再在储藏物中产卵。雌虫产卵量为

10、50100粒。经济意义:食性复杂,但主要危害动物性储藏物,如皮张、干鱼、海产品、动物性中药才、毛呢、地毯、羽毛制品等,也危害成品粮和油料、蚕丝和动物标本等,是中药材、粮食、食品、家庭储藏物品的主要害虫。分布:国内东半部大部分省区。 25.花斑皮蠹: 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图25)英文名:warehouse beetle分类地位:鞘翅目 (Coleoptera) 皮蠹科 (Dermestidae)形态特征:体长2.24.4mm,宽1.12.3mm。头及前胸背板表皮黑色,鞘翅表皮褐色至暗褐色并有淡色花斑。鞘翅上的淡色毛着生于淡色斑上,形成清晰的亚基带环、亚中带及

11、亚端带,但有时翅上的花斑变异很大。触角11节,雄虫触角棒78节,末节长于第9节、第10节之和,雌虫触角棒4节。雄虫第9腹节背板内缘呈波状,阳茎桥极狭窄;雌虫交配囊内的骨片大,长约0.5mm,一侧着生多数小齿。生活习性:在自然界,花斑皮蠹多生活于某些蜂类的巢内,取食死蜂。在仓房和居室内也十分普遍,取食谷物及多种储藏物。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越冬。在最适宜温度30下,产卵前期12天,产卵持续26天,卵期56,幼虫期约20天,蛹期34天,完成1个发育周期约1个月。雌虫产卵100120粒,散产于粮粒之间,幼虫常群集取食、化蛹。一般认为,该虫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7.537.5,最适宜发育温度为30,最适的

12、相对湿度为70,成虫寿命858天。经济意义:幼虫严重危害多种仓储谷物及其制品、蚕丝、中药材及其他动物性收藏品,为花斑皮蠹属害虫中当前国内分布最广、危害最甚的种类。分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南、四川、贵州、浙江、广东。 图25花斑皮蠹26.小圆皮蠹 Anthrenus verbasci Linnaeus(图26)英文名:varied carpet beetle 分类地位: 鞘翅目 (Coleoptera) 皮蠹科 (Dermestidae)形态特征:体长1.73.8mm,宽1.12.3mm。卵圆形。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中央有白色鳞片斑,鞘翅上有3条由黄色及白色鳞片构成的

13、波状横带。鳞片呈长三角形,端部钝。复眼内缘不凹入。触角11节,触角棒3节。,触角窝深而界限分明,触角窝的长度约为前胸背板侧缘的1/2。生活习性:多发生于居民区附近。幼虫取食干燥的节足动物尸体,也经常转入仓内危害。通常一年1代,在北温带个别地区两年1代,在南部地区偶见一年2代。每代历时714个月。以幼虫越冬,翌年早春开始取食、化蛹,56个月,其间脱皮419次,一般57次。幼虫往往发生滞育,滞育的产生取决于虫体的内在因素,但所持续时间与日照长短有关。蛹期在25下9天。成虫羽化后在末龄幼虫皮内静伏48天才开始活动。在室温下,雄虫寿命18天,雌虫22天。经济意义:严重危害蚕丝、动物性药材、动物标本、毛

14、及羽毛制品、谷物及种子等。分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宁夏、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青海。图26小圆皮蠹27.小露尾甲Carpophilus pilosellus Motschulsky(27)英文名: 分类地位: 鞘翅目 (Coleoptera) 露尾甲科 (Nitidulidae)形态特征:体长1.72.8mm。椭圆形,黄褐色至暗褐色。背面密布刻点,着生淡黄色毛,腹末两背板不被鞘翅遮盖。触角第2、第3节等长。前背折缘密布粗大刻点。中胸腹板中央无纵隆脊,中足基节窝后缘线向内延伸终止于后胸前侧片前部,腋域小。雄虫后足

15、胫节基部1/3细而两侧略平行,由此向端部方向显著加宽。雄虫的阳基侧突细长。该种的外形与脊胸露尾甲和干果露尾甲极相似,但后两种雄虫的阳基侧突相对粗短。另外,小露尾甲雄虫后足胫节基部1/3细 ,端部2/3明显加宽,而脊胸露尾甲雄虫后足胫节由基部至端部逐渐加宽,基部1/3并不如此细。生活习性:广泛发生于粮仓、面粉厂、粮油加工厂、啤酒厂、土特产仓库及中药材仓库。经济意义:为储藏谷物的重要害虫。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福建、台湾;日本,越南,印度。 图27小露尾甲28.酱曲露尾甲 Carpophilus dimidiatus(图28)

16、英文名:driedfruit beetle 分类地位: 鞘翅目 (Coleoptera) 露尾甲科 (Nitidulidae)形态特征:体长23.5mm。倒卵形至两侧近平行。表皮淡栗褐色至黑色,鞘翅有一黄褐色宽纹,自肩部斜至内缘端部。触角第2节短于第3节。前胸背板横宽,近基部1/3处最宽,侧缘弧形。两鞘翅合宽大于其长。前背折缘的刻点粗而密,刻点间光滑。前胸腹板的基节间突略隆起,无中纵脊。中胸腹板无纵脊。中足基节窝的后缘线侧端后弯,终止于后胸前侧片中部与前部1/3之间,腋区较小。腹末两节背板外露。雄虫腹部腹板可见6节,雌虫5节。该种与小露尾甲的区别见小露尾甲的描述。生活习性:在亚热带地区,一年可

17、发生56代,主要以成虫群集于仓内隐蔽处越冬。卵散产于谷粒或包装物缝隙内。初孵幼虫先取食谷粒外表,稍长大后即蛀入粮粒内部危害。成虫善飞,有群栖、假死及趋光习性,黄昏时飞出仓外取食果树等植物的花粉、花蜜及烂果。以碎稻谷培养时,雌虫产卵175225粒。成虫寿命在夏季为63天,冬季为200天。完成1个世代,夏季需18天,冬季长达150200天。成虫喜食含水量为15%33%的食物。适于发育的相对湿度范围为79%100%。经济意义:为储藏谷物的重要害虫。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山西、山东、福建、台湾;日本,越南,印度。图28酱曲露尾甲29.粉斑螟

18、Cadra cautella (Walker)(图29)英文名:almond moth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斑螟科(Phycitidae)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57mm,静止时连翅长89mm。灰黑色。有喙,下唇须发达,弯向前上方,可伸达复眼顶端。前翅长三角形,翅面暗灰色,近翅基2/6处即近内横线处从翅的前缘至后缘有一条淡色较宽而直的横带纹,紧靠该横带纹的外侧还有一条较直的黑色横纹,另外在翅端1/6处即亚缘线处有一条呈小波浪状的淡色纹。后翅灰白色。前、后翅缘毛均短。前翅Sc 伸达前缘不明显,R脉3根,R3与R4愈合,缺R5脉。M脉2根,Cu脉2根,A脉1根。后翅Rs 与Sc

19、R1脉自基部即愈合直至翅端,有的Rs 与ScR1脉分离成短小的脉,终于前缘。M脉2根,M3与Cu1共柄的交点位于翅的中横线处,A脉3根。雄虫的抱握器长椭圆形,内侧近中部有一齿尖指向尾后的齿突。囊形突抱握器长度的2/5。爪形突不分裂。雌虫交配节横长方形,前、后棒几等长,阴道内有细长纤维丝一束,交配囊壁上有排列成行的众多骨化的小刻点,囊底有24个骨化的小半月形的交配刺。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结茧越冬,翌年春暖化蛹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卵产于被害物的表面。幼虫有吐丝结网或连缀食物并潜伏其中为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离开寄主食物,上爬至墙壁、梁柱、天花板及各种缝隙中吐丝结茧化蛹或越冬。一般在夏季

20、完成一代需时12个月,如温度在25时,完成一代需4145d。在0时,各虫态经一周即死亡。经济意义: 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幼虫可为害大米、玉米、麦类、高粱、各种粉类、豆类、花生、干果及中药材。分布: 世界性分布;全国各省区。 30.灰褐谷蛾(图30)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lptera) 谷蛾科 (Tineidae)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16.4mm,静止时连翅长8.39.0mm,灰黄褐色。头顶有一簇显著的直立丛毛,有啄,下唇须弯曲在头的前下方,长度不超过额上的丛毛,下颚须折叠于头下,复眼黑色。前翅梭形,翅端稍尖但不突出,翅长7.7mm,前、后翅几等宽。前翅翅面色泽一致为灰黄褐色,无花斑,

21、满布黑褐色和黄褐色鳞片,在翅端及近翅基的前啄和后啄处黑褐色鳞片更密而浓。后翅淡黄色,啄毛较长,约等于翅宽的一半。脉序前翅Sc伸达前啄之半,R脉五根,均伸达前啄,R1出自翅中室前啄基部1/3处,R4于R5共柄,有的分离。M脉三根。Cu脉二根。A脉1A弱不明显,2A+3 A基部分叉,端部愈合。在翅中室内有R2至R5弱纵脉形成的副翅室,同时还有不明显的共柄弱M脉主干。后翅Rs与Sc+R1始终分离,Rs出自近翅基部。M脉三根,M1再翅中室有主干,Rs与M1在中室端部有横脉相连,同时M1在翅中室内与M3有纵脉连成的副翅室。Cu脉二根。A脉三根.外生殖器雄虫抱握器近矩形,顶端平直,囊形突较长与抱握器长度之比为3:2,阳茎更长,与抱握器长度之比为5:2,爪形突顶端分裂,鄂形突端部也分裂。雌虫交配囊近梯形,前棒、后棒均长,后棒与前棒长度之比为2:1。交配囊为长颈瓶形,交配孔骨化为半月形,囊内二侧各有一个一侧生有一列小刺的牛角状骨化交配刺。生活习性:成虫在中原地区四月初出现。成虫、幼虫均喜栖息在有地脚粮及积粉黑暗处活动,幼虫吐丝缀粉屑结成两头开口的管状巢,爬行时,身体前半段露于巢外,将巢背着走,老熟后离开巢另行结茧或越冬。经济意义:严重危害粉类粮食、地脚粉。分布: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河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等省(市)区。图30灰褐谷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