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64.22KB ,
资源ID:52195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195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两大题型突破.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两大题型突破.docx

1、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两大题型突破2018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两大题型突破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选择题的得分直接决定了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且选择题解题顺利与否直接影响解答后面的非选择题,选择题解题不容有失。 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一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选择题题量大、题型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特别是组合型选择题保证了较广的知识覆盖面。二是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全面到位。三是答案的唯一性,保证了评分的准确性和高考的公正性。运用最便捷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是解答选择题的关键,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途径。非选择题在历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选择题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根本

2、。学生平时练习时对非选择题也常常十分畏惧,在答题中常犯“全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感悟解题技巧,领会规范解答高考第40题和第41题(或者是41题和42题),学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定能轻松得高分。题型一 选择题:精准判断,审题干析选项,领悟解题技巧技巧一审题干巧排除,转换思维巧解选择题技巧二抓“题眼”巧筛选,谨慎推断巧解选择题技巧三定时空明关键,迁移对照巧解选择题选择题常见题型常见题型题型特点解题策略材料主旨型选择题以文字材料、文献、图片、数据统计表为载体围绕其一“主旨”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概念结论型选择题从对概念的阐释

3、或对结论的认识切入,常以“表明”“旨在”“正确”“不正确”等设问形式,多角度考查历史概念或结论的理解把握概念或结论内涵外延: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历史概念的异同点归纳比较型选择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区别”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比较项,归纳“相同点”或“不同点”,判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史料情境型选择题依托教材主干知识选取一段名人对历史现象的论述,或历史观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表述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选项为史实则要求与题干材料情境相对应,选项为结论则要求

4、符合题干材料情境;选项为历史事件则要求佐证题干材料情境,应根据题干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技巧一 审题干巧排除,转换思维巧解选择题解题技巧1审题干巧排除:先抓住题干材料的“主旨”,即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然后再排查四个选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的方法。2排除时间不吻合的选项:题目有时间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被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3排除“说法绝对”选项“说法绝对”选项中主要有最终、克服了、不能够、决定了、标志着、确定等带有明显“终结性”语意的词语。选项中出现这类词语,一般都需要排除。4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四个选项中

5、有的选项本身的表述有明显错误,与历史史实或历史基本常识不符合或不完全相符的(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这些被选项也可以排除。5排除与“题干材料无关”的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6排除“以偏概全”选项以偏概全主要是指:当题干材料中有多个小分句时,选项只表达了题干中某个分句的意思而不是整个材料的主旨。这就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材料,抓住“共同主旨”,方能有效解题。真题实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

6、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技巧点拨 正确选项符合题干要求材料中“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直隶”等地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大多属于内地省份,通商口岸、新式企业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留学跟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故A项正确。说法不准确,可排除1904年,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未建立,革命运动尚未出现高涨局

7、面。当时的反清革命运动大多是由留日归国的学生宣传和发动,因而是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革命运动存在区域差异,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属于因果倒置,B项说法不准确,可排除。表述错误,可排除当时清政府鼓励留学日本,促进了留日潮流的出现,这一时期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并未改变,C项表述错误,可排除。无直接关系,可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留日学生,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与留日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干扰选项,D项可排除。答案 A 技巧二 抓“题眼”巧筛选,谨慎推断巧解选择题解题技巧新课程下的高考,多数考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

8、键的。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巧妙筛选,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步:验证结论,根据“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真题实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31)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技巧点拨 抓准“题眼”题眼“婆媳

9、上冬学”,时间195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展扫盲教育,故出现婆媳二人冒着严寒去补习班的场景。该绘画明显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教育这一社会现实。巧妙筛选A项:传统文人画注重写意,不符合该画的风格。可排除;B项:同一时期西方流行现代主义,其特点是与传统绘画相对立,绘画着重表现内心的“自我感受”,倾心于形式的新颖,表述不准确,可排除;D项:该作品内容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是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现象。表述错误,可排除。验证结论婆媳上冬学是新中国扫盲教育的真实写照,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答案C 技巧三 定时空明关键,迁移对照巧解选择题解题技巧第一步:

10、定时空明关键(1)定时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几率。(2)明关键新课标下的高考,多数考查运用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境,在诸多信息中,明确关键信息,试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二步:题干选项对照(1)题干材料参照法:以题干材料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材料信息包含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2)选项参照法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

11、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交叉、矛盾、重复等。真题实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技巧点拨 定时空明关键时间是1897年处于晚清时期,明关键:“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邮政、银行、铁路等实业直见施行,取得了一定实效。题干选项对照选A项: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是在189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可直接排

12、除。B项: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是在19世纪70年代,90年代趋向衰落,B项表述不准确,可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信息“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可推断材料中的现象为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的。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困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兴办实业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答案 D题型二 非选择题:规范答题应对网上阅卷,感受提分捷径高考担负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从当今社会的某一热点问题隐性介入,通过让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社

13、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出发点和高考命题的落脚点,全国卷历史学科第40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近几年,全国卷第40题的命题导向基本固定,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几个材料,通过几个材料对同一主题的不同阐释角度,考查考生概括分析能力。第41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试题命题灵活,答案多元化,充分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技巧一 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应对网上阅卷解题技巧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

14、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真题实战(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

15、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

16、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作答实录对比得分18得分 10名师点评卷面整洁,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3)(4)清晰条理,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紧扣特点逐条分析,材料二中的隐性信息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移民东南亚,并同祖国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主要移民发达国家,这些都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关。贡献政治方面作答较好;经济上未注意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反映了华侨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

17、的兴起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该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巧上,能依据所学知识,按照设问分要点作答,有些地方也答出了得分点。存在的问题:考生乙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理解回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述出来。有些要点虽已答出,但表述零乱,阅卷老师并不一定认为是要点。第(1)问要求“概括”,应当注意条理清楚地按表内容及变化,概括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去分析,显然一句话肯定不能把原因答出来。“贡献”部分的作答,出现了漏答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作答寄

18、语(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2)强化对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标准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

19、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技巧二 以“读找联答”四步法,规范解答高考第40题解题技巧材料型非选择题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片材料,解答高考第40题材料型非选择题应注意“四步法”:一读:粗读材料,把握主题,明确答题方向阅读材料是正确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一般对材料可以先粗读,了解材料的主旨,读出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明确答题方向。二找:精读材料,抓准要旨,找出有效信息(1)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精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

20、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2)“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3)“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4)“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三联:推敲设问,回扣教材,联系所学知识非选择题按照设问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材型”:其设问形式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源于教材,材料只提供切入情境;二是“材料型”:其设问形式为“依据材料指出”,答案源于材料;

21、三是“结合型”:其设问形式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源于材料和教材。四答:清晰书写,要点齐全,准确条理作答组织答案是回答问题的核心环节。回答时要注意答案组织的规范性,书写要清晰,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真题实战(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

22、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

23、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解答本题要注意运用读、找、联、答四步法,规范解答一读材料一选自中国救荒史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明清时期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规定,材料二选自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反映了英国近代的济贫制度二找材料一中画线部分的信息是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画线部分反映明初养济院救济对象是弱势群体。清代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规定反映了明清有救济机构和法律保障;材料二中圈地运动开始后的情况,反映英国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英国颁布救济法表明英国以立法的形式,由政府主导救

24、济“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的弱势群体。新救济法规定,体现了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三联明清时的救济方式应联系孟子仁政思想,明清统治者用儒家民本思想治理国家,社会主流思想是忠孝;英国近代救济制度应联系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英国政府颁布新济贫法;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四答第(1)问,“共同目的”从扶贫救弱、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角度回答;相同点从救济力量、被救济的对象、救济手段等方面比较归纳;不同点从指导思想的角度加以分析。第(2)问,联系所学相关知识从法律制度的完善、福利种类和覆盖面等方面进行分析【标准答案】 (1

25、)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18分)(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 技巧三 以“开放探究、观点论证法”解答高考第41题解题技巧一、多维化洞悉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命题特色(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

26、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3)从考查目标上看近几年文综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4)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文综第41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

27、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二、以不变应万变,开放探究型试题破解之道(1)开放探究型试题的不变开放探究型试题始终不变的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要求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提出修改意见并加以说明,或者指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说明。(2)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应对策略要关注新观点,新知识。由于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很高,考题的材料往往超出教材的范围,学生在复习备考时

28、,对于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除了牢牢掌握教材上的评价外,还需要经常跳出教材,提出不同的史学观点,发现不同的历史视角,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好这些,有利于同学们拓宽历史视野,不至于在考试中看到不同于教材的学术观点就无所适从。运用好三段式的论证所谓三段式论证,就是第一段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段分几个角度进行论证,第三段进行小结,升华观点。加强开放性试题练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论述能力。注重历史学科多元史观近年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真题实战(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9、表 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

30、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命题立意】本题选取古代到21世纪初钟表的演变,涉及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主要考查人类科技进步与钟表演变的关系。试题给出的观点是“钟表的演变”,要求从“钟表的演变”中提取两条或【解题思路】开放探究试题最大的特点在于答案具有多样性,应注意围绕“钟表的演变”审题、论题、阐述。第一:审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第二:论题。通过时间演变,定位科技演变,把握钟表的演变。论题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第三:阐述。论

31、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参考答案】示例一(1)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2分)(2)阐述: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8分)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2分)示例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