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94.06KB ,
资源ID:521422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142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厦门泉州调研.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厦门泉州调研.docx

1、厦门泉州调研城市规划原理认识实习实习报告题 目 厦门、泉州历史与交通关系研究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要】:协调历史城区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保护研究与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课程实习走访了泉州、厦门两个城市,对比剖析了两个城市交通状况、以及交通绿地与市政服务设施的不同,并且研究了历史对于交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交通系统与历史城区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历史城区与交通要协调发展的建议,为历史城区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 【关键词】:历史城区 交通现状 旧城更新 协调发展 通过本次的认识实习,我们认识了泉州与厦门两个城市,在认识中,我体会最深

2、并且最直观的就是交通问题,通过对两个城市交通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推敲,从而研究城市的历史对于交通的发展是否存在影响,如果存在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并且对于交通绿地与市政服务设施也做了一定的认识与调查。 一、交通现状(一)泉州交通现状 1.路网分布供、需反差大 泉州干道网主要分别在丰泽区、江南片区等城市新建区,而鲤城区(老城)仅有涂门街、新华街、中山路等少数几条干道,而且在等级、断面宽度等方面也远不如新区,市区内目前交通最拥堵的路段基本都集中在老城区,如温陵路以西的涂门街及东街等路段,如图1-1。且老城区的道路质量也不比新城区,有些街道依然是具有历史的石板铺制而成的道路,行车的舒适性不高,如图1

3、-2。 图1-1图1-2 2.道路功能不清 图1-3在旧城有些街道上几乎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规则的管制加上人们的交通意识也不强,加之购物人群及店铺员工在自行车道上随意停放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非机动车不得不借道机动车道行驶。在街上行走,我分不清楚哪里是机动车道,哪里是非机动车道,哪里是人行道,不仅存有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如图1-3。 3.交通秩序混乱 图1-4随着居民经济的增长,机动车特别是摩托车与小汽车的的流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泉州市的道路交通中还活跃着人力三轮车、公共汽车、中巴等多种交通方式。这些不同特点的交通工具混杂在老城区狭窄的一块板道路上,相互抢行,交通秩

4、序混乱,甚至一些车辆在街道上任意掉头,市交通秩序更为混乱,如图1-4。 (二)厦门交通现状 1.拥有舒适、功能齐全的道路系统行驶在厦门的道路上,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绿化好,秩序好。在城中心以外的道路大多是四块板的形式,中央分隔带使车辆双向分离,侧分带使机非分流,如图1-5。在中上路等城中心道路上,采用隔栏使车辆双向分离,并且红绿灯的设置也适宜。因厦门公共交通比较完善,所以很少看到电动车,这与泉州有很大的区别,如图1-6。 图1-6图1-5 2.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系统图1-7在厦门,不仅有在路上行驶的公交车系统,还有利用高架桥形式开辟出专用通道的快速交通BRT行车系统,如图1-7。地铁现有一条规划出

5、来,正在准备建设中。拥有完善的公共系统,人们出行就更愿意采用公共系统,私人车辆减少了,整个道路就会显得有秩序并且导通的通行能力会加强。 3.设有健康步道、步行系统、休闲绿道等人性化道路系统健康步道是厦门提出绿色交通规划理念的出行方式之一,通过规划,将大型公共设施与步行设施连接起来。休闲绿道规划是将厦门岛外的主要景点、景区串连起来,并形成连接“山、海、城”的生态通廊。围绕着环岛路就设置了健康步道,人们可以骑自行车、跑步、或者散步等等,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乐趣,如图1-8,1-9。图1-9图1-8 二、历史现状 (一)泉州历史现状图2-2图2-1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6、,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历史的年代久远。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开元寺则是在这个时候兴盛起来,至今香火都很旺盛,如图2-1。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且泉州建筑的红砖文化也是泉州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建筑多采用骑楼式,如图2-2。(二)厦门历史现状图2-4图2-3 相比起泉州,厦门历史不长,建城至今600多年。在光绪年间,厦

7、门沦为公共租界后,由于外国人的侵占,所以其建筑打破了常规,建设了一大批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如中山路上的建筑、鼓浪屿上的建筑,建筑也采用了骑楼式的风格,如图2-3,2-4. 三、历史与交通的关系 通过对泉州、厦门两个城市的认知,会有一种体会,泉州的交通状况很混乱,在街上行走会觉得没有秩序、脏乱、道路上的绿化做的不好。而厦门的交通状况却是井然有序,道路上的绿化做的极好,有好几层的绿化,在道路上行驶,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美丽的大自然中行驶一样,这就像是新加坡规划中刘太格说的“没有一个真正的自然环境,我们就要造的像是在大自然行驶一样,给人感觉与视觉上的欺骗”,厦门的道路绿化也如同这样。但是在泉州、厦门两个

8、城市的街上站着 ,我们会感觉到在泉州到处都有历史文化的气息、气蕴。而在厦门对于这种文化气息的体会就少了,更多的是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所以对于泉州混乱的交通有一部分是由于它历史悠久的原因。因为有历史,所以它的街道早就形成,但因古代没有如此先进的交通系统,大部分是步行,所以它的街道的宽度、规格都会要求比较低。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古城的各项设施都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所以就得必须进行旧城更新。在更新中,要秉着优先保护历史文化的原则,所以如果街道两边的建筑因为历史价值的原因或者其他历史保护原因不能大面积更新,那么街道的道路就没办法拓宽,道路不拓宽,可各种交通设施却大比例的增加,那么道路拥挤混乱就是必然结

9、果必然结果了。所以对于一座有历史的城市的交通规划远远比一座历史不深的城市要难得多,因为他要考虑更多,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要考虑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恋旧情绪、要考虑交通规划的绝对适宜性等等。所以对于厦门这座没有泉州历史深厚的城市它的交通规划就要简单的多,从无到有很简单,但从有到适合就很难了,厦门的交通规划处处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且它的道路非常干净,绿化与市政公共设施做得非常好,总的来说厦门的交通规划是很好的,会让人不自觉的爱上这座城市。 所以一个城市的历史对于它的交通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要考虑历史的保护,所以在交通规划的过程中会增加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在交通规划中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与历史,尽量

10、协调规划。 四、历史城区与交通协调发展的建议1、保护历史路网的格局和尺度,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 历史街道道路普遍狭窄,未来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所以通过组织单向交通可以提升路网整体容量。对于交通性干道禁止低等级相交道路的机动车左转,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有条件的地段可以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提高路网使用效率。2、推进轨道交通服务速度,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倡导绿色交通 加快城市的轨道建设速度,提高地铁站点的覆盖范围,结合地铁站点建设多种交通方式换乘设施。在主要客流道路上考虑设置公交车专用道路,还有倡导绿色交通优先形式的原则。3、完善地下空间利用 对于历史城区新建设成规模性的公共建

11、筑,每个建筑的地下空间应形成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管理制度,实现不同建筑地下停车资源共享,发达的地下通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面道路通行能力不足的缺点。4、加快停车设施建设 发掘利用零散空地作为路边临时停车场使用,规范路内停车泊位,分时段分区域设置路内停车泊位,落实停车场的建设,推进停车产业化进程,适度通过政策控制中心区域部分停车需求,建设地面交通拥堵。 历史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对于一座有深厚历史的城市的交通规划要多考虑历史保护与交通需求量,在其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利用各种交通设施来达到这个平衡点,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并辅以一系列配套设施,老城区交通供给能力完全可以得到进一

12、步的提升,有力的支撑历史城区更好的发展是历史城区与交通协调发展。对于历史文化不深的城市,那么它的交通规划的可塑性很强,但是要本着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多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为居民在交通上提供方便与乐趣。 【参考文献】: 1魏星、于守敬、陈富昱:历史城区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天津300201 2叶茂、于淼、过秀成、窦雪萍、胡启洲:历史城区保护与交通协调发展关系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3李景:优先保护的历史城区交通改善规划研究-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为例,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510030 4叶茂 于淼 过秀成 窦雪萍 胡启洲:城市发展研究,城市发展研

13、究杂志编辑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5历史城区绿色交通发展措施城市规划原理认识实习实习日记题 目 厦门、泉州历史与交通关系研究姓 名 李凤学 号 3110803206专 业 城市规划班 级 城市规划1102指导教师 唐春媛、赵家亮 日 期 2014年1月16日2014.01.12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是城市规划原理认识实习周的第一天,早上6点多便起床洗漱整装待发。8点乘车出发,一路昏昏沉沉。至10点半左右到达惠安的聚龙小镇。才走进这个小镇就被这个镇里美丽的坏境给迷住了,有如森林般的绿化,有大片的湖水,有供人休闲的座位、吊椅等等,总之就是觉得美。小镇里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与快要开通的泉州高铁站靠

14、的很近,步行路程大约15分钟。小镇里有着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高层建筑与别墅两种类型。我想人住在这里面应该是幸福的,因为至少这里有优美的环境。11点50左右我们坐上大巴往泉州出发,然后往饭店进行用餐,我有幸与两位老师座一桌,饭菜是非常的合胃口,并且还听了两位老师对于我们这次认识的的指导意见,感觉受益颇多。饭后,大巴车载着我们到了泉州博物馆进行参观,在感叹其建筑宏伟的之间走进了管内,在导游的精彩讲解下我们慢慢了解泉州过去的历史,城市的发展,在惊叹中了解泉州曾经的辉煌,以及现在泉州的飞速发展。之后,我们乘车入住了泉州霞客酒店。之后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去逛泉州市,对于我这个第一次到泉州的人来说什

15、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是感兴趣的。我们逛了中山路、新门街、涂门街、西街等等,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这个城市历史的文化气息,体会那身后的文化底蕴,在行走中我们还吃了泉州的一些有名小吃,大肉粽、土笋冻、等等,也看到了那令人惊叹的红砖文化,还有泉州最著名的的骑楼建筑格局。在晚上大约九点的时候我们回到了酒店,回想今天的一天,我觉得收获蛮多的,认识了泉州的历史,了解了泉州的建筑风格,吃了泉州有名的小吃,在泉州深厚的文化中感叹,但也发现了泉州存在的一些问题。2014.01.13 星期一 天气阴转小雨 今天早上7点多,我们便起床在酒店用餐。吃完早餐后,我们便随着大巴车来到了天下闻名的开元寺,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

16、位。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进入开元寺最先见到的便是西塔了。西塔名仁寿塔,又名鬼塔,导游还特地交代我们不要与鬼塔合影。五代梁贞明三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前后毁坏与重建多次,易木为砖,又易砖为石。开元寺第二个让我映像较深的便是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时有紫云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大殿上方巨匾上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参观完开元寺,之后乘旅游车至泉州市规划局听讲座,通过两段影片,全面详细的给我们展示了泉州市未来的规划,包括在住房、交通、商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泉州。参观完规划馆后,我们就去饭店有了美味的午餐,然后我们就向着清园山出

17、发,在到达清园山门口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下车去登山,在登山的途中我们还与老子的石像留了影,并且观看了弘一法师的舍利塔,在清园山的半山腰,我们朝泉州服饰观看,可以看到泉州大部分的景象,就再一次被泉州壮观的红砖文化所折服,被它深厚的历史文化所震惊。在爬到半山腰后因为行程问题我们就下山了,然后乘着大巴去往了厦门,因为爬山的缘故,一路上我昏昏欲睡,到快到厦门导游叫我们时我才醒,睁开眼望向窗外,第一感觉觉得厦门好漂亮,绿化做的好美,而且好干净。很快,我们就到达了我们在厦门要住的酒店,一到酒店就感觉整个人都重新焕发了活力。放下行李,洗了个脸,就以小组单位去逛了厦门的中山路,在中山路上看到了呈欧式风格的建筑整

18、个街道显得干净热闹,在途中我们还吃了厦门一些有名的小吃,在逛完中山路后,我们又乘坐公交车到了市中心的SM中心广场,在这个广场中我们看到了设计师以不同的区域划分来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衣物,每到一个区域就会有相应的颜色来过渡你是到了这个区域,让人从颜色中就能知道自己到了哪个区域,我觉得这个想法以后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规划设计中。在逛完SM中心广场,我们就坐公交车回酒店休息了,回想今天的一天,我历经了两个城市,先是再一次被泉州深厚的历史所折服,后又被厦门岛的美丽环境所迷倒,觉得这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2014.0114 星期二 天气晴早上8点半用过早餐后,我们便随车一起至厦门市规划馆。在规划馆中,我们随着讲

19、解员的精彩讲解、还有两片视频的播放,我渐渐的对厦门这个城市的历史以及他的整体的规划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厦门居住、交通、商业、绿化等设施的规划。在讲解员讲解完后,留给了我们一定的时间自行参观,在参观者我用相机把厦门市的各个方面的规划都拍了下来,有利于我以后在规划中进行学习。在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参观完后又随着车子到了海沧规划局,在海沧规划局有我们的一位学姐,在她的仔细解释下,我知道了海沧祖居特色的就是它的自行车道路系统的设立,并且海沧的绿化也做得非常不错,随后,我们随着车道了要轮渡去鼓浪屿的码头,在行车中间,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在自行车道路系统上骑自行车,锻炼身体,我想这是一项给人民带来健康、给人带

20、来幸福的设施吧。在轮渡码头我们乘船到了对岸的鼓浪屿,我因为是第一次坐船,所以整个行程中都充满了兴奋。到达鼓浪屿之后,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去逛,在海滩边感受海风,在小吃街中享受美味,在各个建筑中感受欧式的风格。整个鼓浪屿都是美丽的,都有海风的吹袭,让人感觉很舒服。在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乘船回到轮渡站,之后我们又乘坐公交车到了厦门环岛路,然后租了自行车亲自体验它的骑行系统,我们骑着自行车边欣赏海边的美景边吹着海风,还能看到夕阳落下的美景,我不得不感叹生活在厦门的居民太幸福了,有这么好的交通环境真好,在路上我们还碰到很多父亲带着小孩子出来跑步锻炼,我想这样的健康跑道是在为人民提供最生活、最直接的利益吧。在

21、骑了两个小时的车后我们归还了车随后又乘坐公交车到可以坐BRT的地方下车,亲自去体验坐BRT的感觉,坐上BRT后,车子开始行驶,因为有专门的行驶通道,所以车子行驶的很快,站上也都很有秩序,在坐完BRT后,我才深深了解到了这种快速交通的便捷,所以要解决一个城市的交通,就要建立这种快速的交通或者轨道交通。在坐完BRT后就乘坐公交车回酒店休息了,今天是疲惫的一天,但是我却领略了厦门的各种,鼓浪屿的美好风光、汽车的快乐与幸福,还有坐BRT时的便捷感受,都让我加深了对厦门的喜爱。2014.0115 星期三 天气晴07:30起床,八点钟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们就提着行李乘坐大巴车,今天是我们这次认识实习的最后

22、一天了,心中带着淡淡的不舍。随后,车子带我们到了集美的区政府,等我看完以后,我只能感叹一句这广场也太大太大了吧,整个区政府也修得宏伟壮观、富丽堂皇,我不禁在想一个集美区到底是有多少的办公人员啊,需要这么庞大的规模量。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在这一大片广场中,又没有树木的遮阴,从头走到尾,人会不会被晒晕,因为这广场是太大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这是个失败的案例,这个广场也不会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因为这里冬天海风吹得很大,太冷,而夏天又要受太阳的暴晒,太热,所以他没办法聚集人气。参观完集美区政府后随后车子在我们来到了集美学村,在这里,要回家的同学就可以回家了,回福州的同学在12点之前要回到这里,12

23、点出发会福州。因为是最后一站,我们班在这里拍了集体照,随后要回家的同学就先走了,我们跟随没走的同学一起去逛了集美学村,在这里,我感觉到了真正大学校园的应有的场景,郁郁葱葱的大树,开的美丽的鲜花,还有各种石子路、石板路等,不像我们学校都是公式化的水泥路,学校里的建筑也是极具特色的,就算是宿舍楼也与我们现代普通的大楼有所不同,到处都彰显了校园的文化与气质。参观完集美雪村后我们快速的吃了个饭,就回到了车上,12点左右,车子踏上了会福州的行程,一路上时睡时醒,醒时便无聊看看窗外。3个多小时的路程也并未如想象中的那么难熬。到写物快4点式返回了学校,此次认识实习圆满结束,在这次实习中,我的收获也颇为丰盛,对泉州厦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城市的认知有了更深的感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