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56KB ,
资源ID:51864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864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词理解主旨复习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词理解主旨复习练习.docx

1、诗词理解主旨复习练习诗词理解复习(主旨)1、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B“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宫使的蛮横。C“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D用“半匹红绡

2、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了他处境的悲惨。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形象。D本诗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对“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翩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词生动地写出了黄衣使者风度翩翩的样子。 B这个词生动刻画出穿黄衣服白衣服的两个人骑马的样子C这个词生动写出宫使太监及其爪牙们得意忘形的样子。D这个词由远及近写出了宫使太监及其爪牙

3、们敏捷的动作。4、下列对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的辛劳。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地描绘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批评了卖炭翁的胆小与懦弱。D、本诗揭示了封建“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ACCC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谪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B颔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

4、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见赠”是指李白在酒席上赠诗给作者。B、“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C、“沉舟”和“病树”都是比喻诗人自己。D、末联点明题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3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闻笛赋”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诗人听到笛声悠扬,有感而发写下本诗。 B诗人听笛子演奏写了一篇赋。C诗人听到了“笛赋”。 D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此处为用典。*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联作者感叹自己谪居地的荒僻以及时间之长。 B颔联作者借用

5、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的沉痛悼念。C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倍感惆怅之情,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愤世嫉俗的郁闷之情。D尾联体现作者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DADC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B.颔联

6、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万籁此俱寂A、这首诗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脱俗和纯净。B、三、四两句描绘出一幅竹花繁盛的环境。C、五、六两句以鸟儿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D、最后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突出了禅院的安静。5、对诗句的理解有误

7、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B三、四两句用“竹”“幽”“深”等字眼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以诗人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 B.“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主要突出了禅院很大。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表明环境的优雅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D. 本诗描写

8、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CBBBDB4、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狂”字统摄全词,表现词人神态、举止和情怀之“狂”。 B“锦帽”两句描绘出猎的壮阔场面,也烘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C“亲射虎”“射天狼”两处虚写都突出了词人高超的射猎本领。D作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他渴望为国效力、抗敌戍边的豪情。*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9、)A、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作者“狂”的行为,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狂”的情感。B、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出猎的情景,词的下片写了作者请战的决心。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词的下片作者自比魏尚。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热烈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沉郁顿挫。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中的“狂”字贯穿了全篇,统摄了全词。B、表达了作者希望将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C、体现了词人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的形象。D、抒发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4.下列对词句理解不妥当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笼罩全篇,抒写了作者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B.“为报倾城随太

10、守,亲射虎,看孙郎”,是描写作者跟随孙权射虎的壮举场面。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虽有身世之感慨,实际上乃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5、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江城子从表面看是记出猎之事,实为抒豪情寄壮志之作,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豪情壮志不能施之于疆场的不满与无奈的情绪。B. 写黄狗,写苍鹰,写随从,写浩大的场面与声势,句句都与“老夫聊发少年狂”相关。C.“鬓微霜,又何妨”借出猎一吐胸臆,直陈己志,两鬓白霜又有何妨?便显得壮心不已,豪气逼人,难以抑制。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

11、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锦帽”两句描绘了词人带领将士出猎的壮阔场面。B、“酒酣”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C、“持节”两句表达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心情。D、“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CDCBAB5、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

12、杆上。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主人公没有遇上熟识的人说话,所以没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C“强乐还无味”写主人公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草色烟光残照里”展示了主人公望尽天涯时的所见之景,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B“无言谁会凭阑意”表明因为词人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C本词上片写主人公登高望远,离愁滋生;下片写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D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13、 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C. 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上片前三句描写了一位凭栏相思的女子形象。B上片后两句借春景写出了词人的无奈和凄凉。C. 下片前三句词人“拟把”的目的是消释“春愁”D下片后两句表现了词人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6、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对这首如梦令分

14、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消”表面是谢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C这首词中,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2、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绿肥红瘦”呼应了“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说自己酒喝多了,而人消瘦了。C、“绿肥红瘦”是说海棠长得很茂盛,而人因下雨刮风失眠而消瘦。D、“绿肥红瘦”的本义是海棠因“雨疏风骤”,叶儿茂盛,花儿凋零。DD7、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

15、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下列对于诉衷情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D诉衷情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2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中表达了陆游

16、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B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首句以“万里”、“匹马”两词传递出当年词人奔赴前线的豪情。B次句借典故表达了词人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C. 下片首句抒发了只因年事已高不得不放弃抗金复国梦想的悲怆。D末句以“天山”和“沧洲”之远隔来形容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之远。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C

17、“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矛盾。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转为激昂。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既悲愤又深沉的。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

18、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中“觅”字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B、“关河”两句表明作者曾长期受到重用,征战前线。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D、“此生”三句是内心独白,也是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书写了词人当年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C、“胡未灭”三句,书写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D、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抗金杀敌的情景,说尽忠愤,回肠荡气。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2分)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句连用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B“八百里”原是牛名,这里语意双关,亦兼指连营之广。C连营分炙、沙场点兵、英勇杀敌词里的英雄正是词人的化身。D全词首尾写梦境,中间写实,抒发壮志难酬

20、的无限感慨。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主要是勉励好友陈同甫英勇杀敌建立功名。B、这首词主要抒发了词人报国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C、这首词主要抒发了词人当年在战场上杀敌的豪情。D、这首词主要描写了词人当年在军营中的生活场景。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壮词”是指作者劝勉衬亮的壮怀之词。B、“秋点兵”点明了军队准备演练的季节。C、“赢得”表现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D、末句在返现实,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感慨。9、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

21、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曲表现出一位女子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B、“自送别”三句,用女子的语言表达对爱人深深的相思。C、“凭阑”写出了女子惆怅痴立,极目远送的相思之苦。D、“杨花”、“溪”、“山”层层设障,把相思之苦之愁推向高潮

22、。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难舍”二字刻划了一个感情丰富且多情的女性。B、“拂”字则是用行动表达了思妇的无限愁肠。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离别的伤痛。D、全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爱人的相思之苦。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曲前三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B、“凭阑”句描写了女主人公的送别回忆。C、“人去也”,是女主人公离别时发出的哀叹。D、小令文句浅近,写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10、天净沙秋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B、

23、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2、下列对这首小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B、“一点飞红”是活动的生命,给人以恬静、美好之感。C、本曲写萧瑟的秋景,使读者感受到了沉闷压抑的情感。D、最后两句诗人用五色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充满诗意。11、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以下对该曲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

24、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苦。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昏鸦”的意思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春天优美的景致。C. “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D. 这首曲写秋日黄昏旅途的情思。3、下列对本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全曲写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描绘出一片萧瑟悲凉的秋景。B、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断肠人的心境相吻合。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景象,与作者悲愁思家的心境一致。D、枯藤、老树等有形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25、。12、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接画檐”再现两岸房舍鳞次栉比。B“十里”体现了江南人家极其富裕。C此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春色。D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咏江南”的“咏”是“赞美、歌颂”之意。B“看沙鸥舞再三”从动态的角度表现江南美景的生动、活泼。C“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突出了江南水乡的富庶祥和。D曲中大量运用数词是为了衬托出江南景观的精巧柔美。3、下列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26、“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两岸人家房舍密接不断。B、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C、“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幽雅。D、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之情。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江烟水照晴岚”描写江面上雾霭弥漫缭绕的美景。B.“看沙鸥舞再三”平添几分闲适潇洒、自得怡然之味。C.“卷香风十里珠帘”描写出江南水乡富裕奢华的场面。D. “爱杀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之情。1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27、 “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词的题目。B. 反复、对比和对偶是本词采用的修辞方法,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C. 上阕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D. 上阕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B“少年”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C“为赋新词”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D“强说愁”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B、“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C、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D、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B.上片中的“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做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