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2 ,大小:484.54KB ,
资源ID:51783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1783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书院井田勘察设计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书院井田勘察设计毕业论文.docx

1、古书院井田勘察设计毕业论文古书院井田勘察设计毕业论文1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地理位置、交通古书院矿位于省东南部,沁水煤田的东南缘,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248341125256,北纬353033353415,行政隶属市管辖。位于市城北。该井田西受白马寺断层控制,北与凤凰山、王台铺井田相接,西南为北岩井田,东西长6.2km,南北宽3.9km,面积24.18km2。井田东部有铁路经过。本矿专运线5公里与北站接轨,向南于月山,分别与焦枝,京广线相通。207国道和与之平行的晋(城)长(治)高速公路从井田西部经过,晋(城)阳(城)、晋(城)焦(作)、长(治)邯(郸)高速公路已建成通

2、车;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甚为方便(见图11)。图1-11.1.2地形、地势及地震情况井田地形以构造剥蚀中低山为主。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方山海拔1354.8m,一般标高在9001000m之间。由方山向东南经向马寺山、大岭头一线为地表分水岭,其东北部为北石店盆地,西南部为钟家庄盆地,地表北部一般为基岩出露,南部为黄土覆盖,地貌属低山丘陵。市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井田无常年迳流的地表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较大,西南部大气降水经西河、古书院河、东河流入钟家庄盆地,经白水河流经孔庄注入丹河,东北部大气降水汇入家川河、司徒河向东于背荫汇流经水东注入丹河。历年地震资料及文献记载,地区未发生过5级以

3、上的破坏性地震。外围强震的波及曾对本区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据省地震局1978年省震字第29号文关于颁发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及说明的通知,将本区划为六度地震烈度(器物倾倒,房屋有轻微破坏)区。1.1.3气候条件本区属太行侧山间盆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日照充足。秋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东南风。年最小降雨量296mm,最大降雨量1010mm,平均686.10mm。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蒸发量一般为降雨量的23倍。气温一般较高,日最高温度达38.6,最低气温22.8,平均气温达11。无霜期较长,全年约180天。冻结期为11月至次年2月,最大冻土深度一般为43cm,最大积

4、雪厚度为21cm。风力不大,一般34级,最大6级。1.1.4矿区经济状况整个矿区跨越市和阳城、沁水两县,面积为6795km2。1985年底统计资料人口为1184000人。本区处于太行坡,土质比较肥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小麦和高梁,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较快,亩产水平逐年提高。工业主要有冶炼、化肥、水泥、发电、农机、副食品加工及手工业等。尤其近几年地方小煤矿发展较快,1985年资料统计小煤矿民发展到468处,原煤产量达到970.1万t。1.1.5矿区供水情况古书院矿现有自备水源井6眼,分别是下平房水源井(3号)、水塔水源井(14号)、西风井水源井(15号)、南风井水源井(26号)、34号

5、家属楼南水源井(28号)、32号家属楼东水源井(1号)。6个水源井全部采用深井潜水泵吸取中奥陶统深层水作为永久水源,日均取水量约为8000m2,年提水量约为292万m2。古矿现供水情况地面由1号、3号、14号、28号水源井供给,井下用水由15号、26号水源井供给,并于2001年对该矿地面和井下用水进行了互联网。当地面和井下任何一方用水出现紧时,可由另一方进行补充,从而缓解了用水紧的状况。根据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分析测试结果报告单,除西风井总硬度、硫酸根稍高以外,其余测定项目全部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各水井情况详见表11。表11 古书院矿水源井情况一览表编号水源井位置涌水量m3/h近期

6、取水量(m3/h)成井时静水位(m)近期静水位(m)水位升降(m)3下平房90110121.78167.3444.5614水塔60110152.50181.3028.8015西风井6260213.80238.3024.5026南风井7460276.55297.6021.0528东34号楼南8080168.26178.4110.15132号楼东6060129.00137.048.04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地质构造古书院井田地层受新华夏构造控制,主体走向与构造相一致,倾向北西西,倾角210度,靠近构造线附近地层倾角最大可达30多度,甚至70多度。西部受白马寺逆断层影响而形成自西向东的几个

7、连续的向、背斜,东部以短轴褶曲为主。现将井田主要构造分述如下:一、褶曲1、二仙掌向斜: 位于白马寺逆断层东侧,轴向NE1222,南起晋普山井田,经北岩井田,进入该区,向北伸入凤凰山井田,全长20000m。西翼陡而狭,倾角526,东翼平缓,倾角5,受白马寺逆断层上升带牵引成为极不对称的向斜。2、石城沟背斜:轴向NE1222,南起寨上,经北岩井田东部,进入本井田牛山、石城沟、长条岭西部,全长5000m,两翼倾角57。3、方山向斜:位于岭、牛山、老王圪套经庄进入凤凰山井田,纵贯古书院、凤凰山两井田,主体走向NE1030,两翼倾角35,全长12000m。4、大村背斜:位于井田东部大村附近,走向近南北,

8、两翼倾角3左右,全长2500m。5、王谷坨背斜:位于王谷坨村东,走向近东西向,两翼倾角46,全长1500m。6、七岭向斜:位于大村背斜东南(红庙岭一带),走向北西转近南北,全长2000m。两翼倾角平缓,34。7、村向斜:位于大村与村之间。主体走向北东约25,两翼倾角5左右,全长2000m,向北延入王台铺井田。二、地层古书院井田地层出露中常,基岩分布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西北部山梁及沟谷零星地段,新生界覆盖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东部的丘陵、低洼地带及沟谷两侧。奥陶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距今大约51000万年)灰岩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

9、陶系中统(O2):仅出露于白马寺逆断层西侧上升带,断层附近山势陡立,走向NNESSW,出露厚度约150m,其岩性接近顶部多为角砾状灰岩,砾石成分复杂,风化后呈黄色,其下为深灰色,质纯而性脆,并含方解石脉的厚层状灰岩。2、石炭系(C):中统组(C2b):大部出露于白马寺逆断层之东侧下降带西部边缘。由含铝质较高的红色及灰白色泥岩组成,中夹薄层砂质泥岩、细砂岩。底部为式铁矿。本组厚0.7085.5m,平均43.1m,与下伏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上统组(C3t):出露于白马寺断层东侧,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黑深灰色砂质泥岩、灰黑色砂岩、石灰岩和煤层等组成。底部有一层鲕状结构的砂质泥岩,全组厚51

10、.23m116.17m,平均83.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二叠系(P):下统组(P1s):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出露较多,但均零星不完整。以灰白色砂岩为主,中夹灰色及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底部为一层不太稳定的中粒砂岩。本组厚38.0281.21m,平均54.48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主要出露在井田较高的山腰处。由灰色的细中粒砂岩,灰白色的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风化后多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底部为一层厚5m左右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与组的分界,俗称骆驼脖子砂岩(k8)。本组厚20.07118.60m,平均53.86m;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主要分

11、布于井田北部的白马寺山、方山、二仙掌等地的较高处。岩性以灰黄色砂质泥岩为主,夹较厚的黄绿、紫红、蓝紫色砂岩和黄色泥岩组成。下部有一层铝土质泥岩或含铝质的砂质泥岩,见铁质浸染,具鲕状结构。风化后鲕粒脱落成小孔,地面易识别,其颜色鲜明,呈桃红色,俗称桃花泥岩。为与下石盒子组分界的辅助标志层。其下为一层不稳定的中粗粒石英砂岩(k10)。井田钻孔揭露厚度可达197.88m(144孔)。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第三系上统(N2):为深红色粘土,含砂量较多,可见褐铁矿黑色斑点,含钙质结核35层,该层脱水晒干后变得坚硬。在井田中部、北部丘陵地带零星出露,厚度08m,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不整合接触。5、第四系

12、(Q):分布围较广,与地形起伏相一致,厚度由山梁向边坡递增,最厚达49.53m(205孔),沉积物以红土、黄土为主,冲积物为砂砾层。中更新统(Q2):位于黄土之下,多分布于丘陵高地,一般为赤红及紫酱色,可塑性强,腻滑似腊,在红土底部因受水解作用形成大量的钙质结核。本层与上部的黄土分界不甚明显,在颜色上由下而上由深而浅渐变;上更新统(Q3):主要为黄土。多分布于沟谷两侧,构成二级阶地,其厚度变化不一,一般520m,土质致密;全新统(Q4):为砂卵石、砂土堆积的现代冲积层,厚度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现代河谷中的河漫滩。1.2.2水文地质矿区位于沁水煤田向斜的东南翼,三面环山,东为太行山,南为晋普山、

13、西为五门山。晋普山与五门山为地表分水岭,将丹河与沁河两大水系分开。东归丹河水系,西归沁河水系。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高平县越庄北丹株岭,流经高平、,在省沁阳县北金村汇入沁河。河道总长120km,流域面积3620km2,上游修建水库百余座,其中任庄水库最大,控制流域面积1240 km2,总库容量8400万m2,沿途出露有小会泉、白洋泉、郭壁泉、三姑泉等地下水露头。西部沁河发源于沁源北端泉岭,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地,在省武陟县南注入黄河,沿河有马山泉、良泉、黑水泉等地下水出露。矿区的东、南部广泛出露奥陶系灰岩,大气降水沿裂隙岩溶垂直渗漏,成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高平县北部有近

14、EW向的背斜构造,为地下分水岭,形成南北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北为辛安泉域,南部受晋长断裂带的影响,又形成东西两个次级水文地质单元,西为马山泉域,东为三姑泉域即矿区所在泉域。储水构造东侧给水边界,以太行山背斜轴为限,地下水汇集的总方向为岩层倾向即北西西向,西侧以晋长断裂带白马寺压性断层控制,由于西带上升,使东带奥灰易溶岩受到封闭,成为储水构造的西边隔水边界。根据地下水动态分析得知,本区水文地质单元中高平为补给区,为经流区,郭壁为排泄区。古书院井田位于矿区的东南部,区由方南经白马寺大岭头之连线为地表分水岭,在其北部为北石店盆地,东南部为钟家庄盆地。一、含水层按含水层含水性质,可分孔隙水、裂隙岩溶水、

15、岩溶水三大类。1、孔隙水:主要分布在盆地及河谷地带。藏在卵石层、砂砾层、砂土、亚砂土等新生界松散沉积物中,渗透性强,村民用水多取自此层。含水层厚2.7015.00m,水位深2.0013.00m。近年来,因矿山采动漏失及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水位逐年下降,涌水量也减少,部分已遭破坏,此层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质属重碳酸、硫酸型钙镁水。2、裂隙岩溶水:主要指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中的砂岩、灰岩裂隙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后溶蚀碳酸盐岩而扩大容水围,成溶洞存水,仍属重碳酸、硫酸型钙镁水。煤层下部水质有时为硫酸、重碳酸型钙镁水,矿化度略有升高,此含水层富水程度不一,盆地及河谷附近富水性强。主要含水层为K3灰岩层

16、。埋深1543m,富水性有上强下弱的规律,近年来,由于大量开采,水位有逐年下降趋势。3、岩溶水:主要指奥灰岩溶水。从钻孔水位及泉水标高看,本区地下水位有由南向北增高之规律。含水层发育在上下马家沟底部。地下水区域流向自北向南,该井田水位标高在500520m。该岩溶水补给围广。在补给区接受大气降水后,对该区以侧向补给为主,水量充沛,沿岩溶层向南迳流,最终于郭壁泉及三姑泉一带排泄。据1987年229队对“生产矿区水资源评价”报告:该层水饱和钙差大于零,为一相对缓滞流区,水质较好属微硬中性或弱碱性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适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永久水源井。上述各含水层间,第三系粘土、组之铝土泥岩与各时代

17、地层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和亚粘土,当无裂隙和孔隙时,均为良好的隔水层。1.3煤层特征1.3.1主要煤层古书院井田含煤地层属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总厚123.68142.04m。一般厚132.24m。共含煤10余层,煤层总厚1315m,含煤系数约10。其中石炭系组含煤八层,仅9号煤、15号煤二层稳定可采,二叠系组含煤五层。煤层特征见表12。表12 可采煤层情况煤层号煤层厚度(m)最小最大一般夹石层数最少最多一般层间距(m)最小最大一般稳定程度及可采情况30.3-0.90.7302135.64-45.540.6不可采91.5 4.53051 2稳定可采15.10-22.0418.57150.743

18、.62.00512较稳定可采一、3号煤层位于组下部。下距K4灰岩9.61m左右,距9号煤层40.6m左右。煤层厚0.3-0.9平均0.73m左右,夹石12层,最多可达5层,多见于中下部,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全区稳定可采。其伪顶为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直接顶板多为灰黑色的砂质泥岩或粉砂岩,老顶多为灰色厚层状砂岩,底板一般为灰黑色粉砂岩或炭质泥岩。二、9号煤层是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位于组中部的K1与K2灰岩之间。下距15号煤层18.57m左右。煤层厚1.5-4.5m,平均3m,厚度变化较大。煤层顶板为K2灰岩,厚3m左右,底板为石灰岩,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三、15号煤层位于组下部,煤厚0.743.6

19、6m,平均2.0m,厚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夹石12层,最多达5层,夹石厚度一般在0.5m以下。其直接顶板为砂岩,厚度6.92m左右。底板以黑灰色炭质泥岩、铝土质泥岩为主。全区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四、煤层对比本区3号煤层位于组,属陆相沉积,9号、15号煤层位于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各煤层厚度、层位、层间距稳定,煤质、物性、顶底板特征明显,对比依据充分,因此,本矿区煤层对比十分可靠。1.3.2煤层顶底板一、3号煤层从钻孔和生产揭露资料看,3号煤层普遍沉积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岩性为黑色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0.100.20m。结构疏松,易碎,强度低,不易支护,随采掘脱落。直接顶板多为黑色及

20、灰色的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层理发育,致密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平均厚度2.70m。老顶岩性为灰白色中粒或细粒砂岩,平均厚度7.70m,致密坚硬,层理发育,节理裂隙较发育,呈半开状,有方解石充填,老顶来压后可自行塌落。煤层上覆岩性,从伪顶、直接顶到老顶为软弱较硬坚硬型,再向上是软弱坚硬相间的平行复合结构。3号煤层直接底板为泥岩,厚度约1.00m,其下为砂质泥岩,厚约8.6米左右,开采中受压后,有时发生底鼓现象。二、9号煤层9号煤层顶板岩性以K2石灰岩为主,有时为砂质泥岩,K2灰岩厚约1.5 m左右,致密坚硬,较稳定,节理裂隙发育,有方解石充填。单向抗压强度33.569.3Mpa,平均48.5Mpa

21、;单向抗拉强度3.705.87 Map,平均4.44 Map,抗剪强度平均7.83 Map,老顶为砂质泥岩,厚约4.36m,节理裂隙发育,较硬。煤层上覆岩性,从直接顶到老顶属坚硬较坚硬型,再向上是硬较硬相间的平行复合结构。9号煤层直接底板为K1石灰岩,约1.00m,其下为黑灰色砂质泥岩(含高岭土),平均厚度10.65 m,强度低,稳定性差,单向抗压强度12.916.2Mpa,平均16.7Mpa;单向抗拉强度0.440.85 Map,平均0.66 Map,抗剪强度2.083.39Mpa,平均2.91 Mpa,膨胀率为1.763.64,平均2.91,这种岩性遇水易膨胀和泥化,从而降低了底板的稳定性

22、,属软弱坚硬型。三、15号煤层15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砂岩,厚5.548.3m,平均6.92 m左右,深灰色,致密坚硬,顶部含似层状燧石条带,全区稳定,据相邻矿井(王台铺矿)测试,其单向抗压强度平均47.0Mpa左右;单向抗拉强度平均为4 Mpa左右,抗剪强度平均为3.70Mpa,属坚硬型顶板。老顶为砂质泥岩,深灰色,厚约10.65m。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约12.75m,其下部为砂岩,平均厚度约为14.75m,再其下部为组的铝土泥岩,厚约26.95 m,属软弱型。据相邻矿井(王台铺矿)测试,铝土泥岩单向抗压强度为11.4Mpa;单向抗拉强度为0.76 Mpa,抗剪强度为2.49 Mpa,膨

23、胀率为0.63。这种岩层吸水性强,从而降低了底板的稳定性。1.3.3煤质一、煤的物理性质3号煤层为黑灰色,金属光泽,贝壳状断口,致密坚硬,均一条带状结构,由亮煤和镜煤组成,宏观煤岩类型为光亮型。9号煤层为灰黑色,玻璃光泽,致密,性脆,由暗煤和亮煤组成,条带状结构,阶梯状断口,可见黄铁矿结核或呈星散状赋存于煤中。宏观煤岩类型为半光亮型。15号煤层为黑色,油脂光泽,以暗煤为主,夹镜煤条带,平坦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块状结构,煤中富含黄铁矿结核,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淡型。二、煤的化学性质各煤层原煤水分一般在11.5之间,洗煤后,3号煤水分有所下降,15号煤稍有增高。原煤灰分产率从上至下,呈递增之趋势,3

24、号煤为低灰煤,9、15号煤为中灰煤。硫分以3号煤最低,属特低硫煤,9号煤以中硫煤为主。在井田南部补66孔周围有一富硫带。而15号煤层在本井田中南部大面积为高硫煤。垂向上,煤中的硫分自上而下增加。经统计,三层煤的灰分变化标准差均小于1,硫分变化标准差3号煤小于0.5,9、15号煤则大于0.8。3号煤层煤质变化小,9、15号煤层煤层煤质变化大。煤中的元素组成以碳为主,约占93,其次为氢约占3,说明煤化程度较高。表13 可采煤层煤芯煤样煤质特征煤层号原/精煤工业分析原/精煤全硫发热量Qb.daf(MJ/kg)元素分析MadAdVdafCdafHdafOdafNdaf30.593.521.42(31)

25、7.7116.9112.84(31)4.659.326.83(31)0.350.680.41(12)33.6434.8935.54(9)90.0894.3192.80(3)2.233.512.90(3)1.244.722.51(3)1.031.141.08(3)0.551.931.33(7)3.5714.337.73(7)3.947.446.07(7)0.420.500.44(4)90.404.101.43(27)7.7028.7818.44(27)5.2610.547.29(27)0.414.721.81(15)25.5334.6131.51(13)93.2594.0993.73(7)2.7

26、83.282.96(7)2.060.961.284.243.06(6)7.25 7.997.60(6)4.745.355.04(6)0.580.780.68(6)150.393.621.32(27)13.637.6823.37(27)5.5113.298.44(27)0.607.123.05(15)23.7634.7930.53(14)90.2794.0493.20(9)2.673.192.88(9)1.424.932.78(3)0.781.030.92(3)三、容重本次报告未对3煤和9煤进行容重测试,根据以往容重资料,3煤容重仍定为1.45,9、15煤为1.49。四、煤的有害成分含量及煤的可

27、选性(一)、有害成分:3号煤磷含量为0.,9、15号煤层小于0.01,3号煤属低磷煤,9号、15号为特低磷煤;原煤硫分含量3号煤小于0.5,9号煤为1.81,15号煤为3.05,经1.4比重液洗选后,3号煤硫分略有上升,9号、15号煤则明显下降。煤中的有害成分主要为9、15号煤中的硫分。(二)、可选性:1、筛分:3号煤50mm筛上物产率为33.96,成块率不高,灰分在1006mm级呈增加趋势。9号煤50mm筛上物产率44.57,灰分产率在8025mm粒级增高,+256mm粒级灰分下降,60mm粒级灰分又呈上升趋势,硫分含量在8025mm粒级增加,随后又下降。15号煤在50mm筛上物产率为37.

28、63,灰分产率在8025mm粒级增高,+25mm以下级呈锯齿状变化。硫分含量呈锯齿状变化;2、筛分:3号煤50mm筛上物产率为33.96,成块率不高,灰分在1006mm级呈增加趋势。9号煤50mm筛上物产率44.57,灰分产率在8025mm粒级增高,+256mm粒级灰分下降,60mm粒级灰分又呈上升趋势,硫分含量在8025mm粒级增加,随后又下降。15号煤在50mm筛上物产率为37.63,灰分产率在8025mm粒级增高,+25mm以下级呈锯齿状变化。硫分含量呈锯齿状变化。表14层名指定精煤灰分分选密度0.1含量可选性等级310.01.758.0极易选910.01.5072.0极难选12.51.

29、6761.0极难选14.51.925.1极易选1510.01.6721.0中等可选12.51.982.0极易选3、煤类的确定及用途: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划分,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精煤挥发分大于3.5小于6.5,y值为0,G值亦为0,因而煤类为无烟煤二号,其划分依据是准确可靠的。3号煤低灰、低硫,9号、15号煤经洗选后将其灰分控制在14.5,硫分控制在1以下,是良好的动力用煤、炼焦配煤以及化工用煤的原料。4、煤的风氧化:本井田煤的风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3号煤层露头处,西部、南部及东部均有。风氧化带的深度和宽度,取决于地形、盖层的厚度、岩性,地下潜水位及构造等因素。本井田风氧

30、化带下限的确定,是本矿根据实际生产划定的。风化煤完全失去煤的性质、棕褐色、土状光泽、微具塑性,手感松软,遇水成泥状,可燃性基本全无,灰分中Al2O3含量增高。氧化煤较正常煤水分、灰分显著增加,发热量明显下降,外生裂隙十分发育。风化煤可作为粘土矿开采,根据其质量用于陶瓷制造业,耐火材料及建筑用料。氧化煤的腐植酸若大于20,可作为提取腐植酸的原料、灰分小于46,低位干基发热量在12MJ/kg以上的仍可作为动力用煤。1.3.4瓦斯该矿建井初期,各地质报告按原保安规程划分为级瓦斯矿井,多年生产3号煤层测得:矿井沼气涌出量一般小于3.0 m/t,按新保安规程划分应属低瓦斯矿井。近年来,随着3号煤层的开采,矿井瓦斯涌出量有增大的趋势,但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0条规定,古书院煤矿仍属低瓦斯矿井。经过长期的观测分析,瓦斯的赋存有一定的规律,同一煤层盖山厚度大的地方大于盖山厚度小的地方,向斜部位高于背斜部位,深部煤层高于浅部煤层,构造发育带高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